痰湿水饮病机

痰和饮都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湿津液停积凝聚而成。其中清稀者为饮,稠浊者为痰。引起痰饮的原因很多,当各种病因导致肺、脾、肾功能失调,三焦气化不利,不能正常地生化、输布水谷精微,就会使津液停积凝聚而成痰湿水饮,并进一步形成多种病症。

所以痰饮既是一个病理产物,又是一个致病因素。唐代以前,详于论饮。《内经》所说的水饮(《素问·五常政大论》)、积饮(《六元正纪大论》)等,均属于饮。《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首创痰饮的病名,该篇所论的痰饮、悬饮、支饮、溢饮均属饮证的范围。《诸病源候论·痰饮病诸候》已将痰证和饮证加以区别,分别列出诸痰候及诸饮候。《诸痰候》说:“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或冷或热,或结实,或食不消,或胸腹痞满,或短气好眠,诸候非一,故云诸痰。”又说:“诸饮者皆由营卫气痞涩,三焦不调,而饮水过多,停积而成痰饮,其为病也,或两胁胀满,或心胸烦闷,或眼暗口干,或呕逆短气,诸候非一,故云诸饮。”但总的来说在唐以前的医学著作,详于饮而略于痰。自宋代杨仁斋《直指方》明确区分饮清稀而痰稠浊以后,历代对痰的病因病理、辨证、治疗等的认识有了很大的发展。这种情况如《杂病广要·水饮》说:“古方详于饮而略于痰,后世详于痰而略于饮。”痰和饮的主要区别为:饮清稀而痰稠浊;饮属寒者多,而痰则有寒有热;饮的停积部位主要在胃肠、胸膈、肺、四肢,而痰则无处不到,可以引起多样复杂的病证。正如《景岳全书·痰饮》所说:“痰之与饮,虽曰同类,而实有不同也……饮清彻而痰稠浊,饮惟停积肠胃,而痰则无处不到。”痰和饮的区别已如前述。由于湿、痰、饮三者均属水湿为患,所以还有必要将湿和痰饮加以区别。湿有外湿内湿之分,故六淫中有湿邪,而内湿主要为脾不健运所产生。痰和饮均为脏腑病理变化的产物,因各种原因而使肺、脾、肾功能失调,三焦气化不利,水湿聚集而成,也就成为停聚在身体某些部位的水湿。

一、痰湿病机

凡感受外邪、情志过极、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生活失宜等影响使脏腑功能失调,水津停聚,痰遂由之而生,正如《证治汇补·痰证》说:“津液流通,何痰之有。若外为风、暑、燥、湿之侵,内为惊怒忧思之扰,饮食劳倦,酒色无节,荣卫不清,气血浊败,熏蒸津液,痰乃生焉。”人身的水谷精微,通过肺之治节,脾之运输,肾之开阖,三焦之气化作用或蒸为气,或变为血,或化为津,以温煦濡养全身。如果各种病因导致肺、脾、肾功能失常,不能生化、输布水谷精微,三焦气化不利,就会使津液聚而为痰。《景岳全书·痰饮》说:“痰即人之津液,无非水谷之所化,此痰亦既化之物,而非不化之属也。但化得其正则形体强,营卫充,而痰涎本皆血气。若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血气即成痰涎。”所谓“化失其正”,即肺、脾、肾、三焦失其正常的功能,而发生病理的变化。

脾失健运:由于外受湿邪,或饮食不节,或思虑劳倦,使中焦脾胃受伤,运化无权,水湿内停,痰即随之产生。《医宗必读·痰饮》说:“脾土虚弱,清者难升,浊者难降,留中滞膈,淤而成痰。”由于人体阴阳盛衰的不同,痰停日久,可以寒化或热化,而有寒痰与热痰之分。

肺失治节:外感邪气,侵袭肺卫,使之失于宣发及肃降,以致津液阻滞,渐聚成痰,并从所感邪气之不同,而有寒痰、热痰、燥痰之异。更有久病肺虚,治节无权,水湿津液不能宣化,亦因之聚而为痰。或由于肺阴不足,阴虚火旺,煎熬津液而成痰者。

肾气亏耗:由于久病及肾,年老体衰或房劳过度,以致肾气亏耗。若肾阳不足,开阖不利,则水湿上泛而为痰;肾阴亏耗,则虚火内炽,煎灼津液而为痰。正如《罗氏会约医镜·论痰饮》所说:“痰之本在肾,肾有阴阳,阳虚则水泛为痰,痰清而稀;阴虚则火动,火结为痰,痰稠而浊。”又如:肝郁气滞,乘侮脾土,脾失健运,则聚湿而生痰,或气郁化火,木火刑金,灼伤津液,则煎熬而成痰。或经络阻滞,气血津液运行不畅,则蓄聚而为痰。

痰形成以后,留滞于不同的脏腑、经络,即可出现多种多样的病证。正如《丹溪心法·痰》说:“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又说:“凡痰之为患,为喘为咳,为呕为利,为眩为晕,为嘈杂、怔忡、惊悸,为寒热痛肿,为痞膈,为壅塞,或胸胁间辘辘有声,或背心一片常为冰冷,或四肢麻痹不仁,皆痰所致。”所以《症因脉治·痰证论》概括地说:“痰之为病,变化百出。”归纳起来,主要有下述八类:

1.痰浊蕴肺:肺气不能宣发肃降而发生咳嗽,喘促、咳痰、胸闷等症。临床所见有风、寒、热、燥、湿之分。

①风痰:外感风痰由外感风邪,闭束肺气,肺津停聚而成。表现咳嗽痰多如沫、多泡。

②寒痰:由外感风寒,或脾肾阳虚,痰湿上泛而引起,以咳嗽清稀白痰为特征。外感风寒所致者则兼恶寒、微热、喉痒、咳嗽。脾肾阳虚所致者,则兼形寒肢冷,手足不温,神疲乏力,纳呆便溏等症。

③热痰:多由于感受热邪,或湿痰郁久化热所致。咳嗽较剧,胸闷气促,咯痰黄稠或痰中带血,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④燥痰:由于感受燥邪,或肺肾阴虚,燥热炼津为痰,表现咳嗽喘促,痰少色白,或呈米粒状痰,涩而难出,口干咽燥。

⑤湿痰:为脾失健运,聚湿生痰,上干于肺所致,表现咳嗽、痰多色白,容易咯出,胸痞呕恶,肢体困倦,苔腻。

2.痰阻中焦:由于饮食积滞,损伤脾胃,以致水湿停聚成痰,或因痰浊阻滞中焦,使脾胃失于健运,不能消磨运化水谷,以致出现脘闷腹胀、口嗳食臭、苔腻等症。此种证候亦称为食痰,痰浊阻滞中焦,使脾胃升降失调,以致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则表现为胸脘痞闷、胀满、恶心、呕吐清水或痰涎、心悸、头晕;胃肠传化功能失调,则表现为腹泻时作时止,下如白胶,或是便秘;痰热互结,则成痰热结胸,表现为胃脘部硬满、压痛,苔黄腻,脉滑。

3.痰浊蒙心:因心主神明和血脉,痰浊蒙心,则心失所养,而见心悸、失眠、多梦、易惊;心阳不得宣通,则见胸闷、心痛,发为胸痹;阻遏心神,则见神志失常,烦躁易怒,骂詈号叫,语无伦次,时笑时哭,发为癫、狂,或突然昏倒,不知人事,口流涎沫,肢体抽搐,移时苏醒,发为痫证;温热病邪入于营血时,痰热结于心包,使神机闭塞,则见神志模糊,甚或昏迷不醒,舌强语謇,喉中痰鸣等。

4.痰蕴胆腑:胆为“中清之府”,若因痰虚气郁,痰浊内蕴,则痰浊上扰心神,心神不宁而致虚烦不得眠。正如《证治要诀·不寐》说:“痰在胆经,神不归舍,亦令不眠。”5痰浊上逆于头:蒙蔽清阳,则见眩晕、耳鸣、头重、头痛,或有胸闷脘痞,呕吐痰涎清水等症;痰湿素盛之人,复因恼怒气逆,痰随气升,上蒙清窍,则突然昏仆,四肢厥冷,喉有痰声,而发为痰厥。

6.痰阻经络:痰湿浊邪滞于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肌肤及经脉失于濡养,以致肌肤不仁,手足麻木,肢体重着疼痛,转侧不利;风阳内动,痰浊内壅,风痰横窜经络,使经络气机阻闭,则致口眼斜,半身不遂;若更加风痰上蒙心窍,阻闭神明,则致头目昏晕,突然昏仆,不省人事;若情志抑郁,痰与气结,气滞痰凝,结于咽喉,自觉有物梗阻,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而成为梅核气;痰凝气滞,结于颈前,肿大成块,则发为瘿瘤。

7.痰滞肌肉筋骨:痰凝肌腠,则在身体各处结成大小不等的颗粒肿块,如痰核、瘰疬等;湿痰流注关节,则发为流痰,漫肿疼痛,日久破溃,脓液稀薄,难以收口,并常有消瘦、乏力、潮热、盗汗等症。

8.痰滞胞宫:妇人体质肥胖,或恣食肥甘厚味,痰湿滞于胞宫,则引起月经不调、不孕,白带量多、稠浊。兼有胸闷、腹泻、泛恶、痰多、苔腻等症。

痰证病机是相当广泛的,临床上凡有形症之可见者,如咳痰、痰核之类,称为有形之痰,反之,则为无形之痰。无论其为有形或无形,都具有指导临床的现实意义。

二、水饮病机

水饮的产生与肺、脾、肾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以肺主治节,为水之上源;脾主运化,为转输水液之枢纽;肾司开阖,为主水之脏。如《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济生方·痰饮》说:“盖肾为水之官,肾能摄水,肾气温和则水液运下,肾气虚寒则邪水溢上。”在正常情况下,水谷精微通过肺、脾、肾及三焦的气化作用,或化为气,或化为血,或化为津,以温煦、濡养全身。若肺、脾、肾功能失调,三焦气化不利,就会使水液停聚而成水饮。故《明医指掌·痰证》说:“若气血津液稍有一时不得运行,则隧道不通,凝滞而为痰为饮,故有五饮之证生焉。”引起水饮停积的原因主要有:

①阳气不化成饮:水液属阴,全赖阳气以转输蒸化。若久病体虚或年老体衰,脾肾阳气不足,水液即难以转输蒸化,而易于停聚成饮。三焦是水液运行的通路,在外、内因的作用下,使三焦壅塞,水液运行不畅,便停聚而为水饮。故《圣济总录·痰饮》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三焦调适,气脉平匀,则能宣通水液行入于经,化而为血,灌溉周身;三焦气涩,脉道闭塞,则水饮停滞,不得宣行,聚成痰饮。……病虽多端,悉由三焦不调,气道痞涩而生病焉。”

②饮食伤脾成饮:暴饮过量之水,过伤生冷,饮酒过多,使中阳损伤,脾失健运,以致水湿停积而成。正如《儒门事亲·饮当去水湿补转剧论》说:“人因劳役远来,乘困饮水,脾胃力衰……饮酒过多,肠胃已满,又复增之……因隆暑津液焦涸,喜饮寒水,本欲止渴,乘快过多,逸而不动,亦为留饮。”

③寒湿浸渍成饮:由于外感湿邪,或经常冒雨涉水,坐卧湿地,久之水湿浸渍肌肉,由表及里,阻遏脾胃的气化功能,水津失运蓄积而成,如《素问·五常政大论》说:“湿气变物,水饮内蓄。”饮为阴邪,多由阳气微弱,不能化阴所致,故病情属寒者多。《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篇》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即用温药以扶阳消阴之义。

常见的水饮病变,有痰饮、悬饮、支饮、溢饮几种:

①饮留胃肠,则形成痰饮。症见脘腹胀满,胃中有振水声,或肠间水声辘辘。由于心下饮邪阻滞,阳气不能达于背俞,背部常有发冷感。饮邪冲逆,胃失和降,则呕吐痰涎。脾胃失于健运,不能化生水谷精微,故饮食减少而形体消瘦,肠鸣腹泻。

②饮停胸胁,形成悬饮。胸胁为气机升降的道路,饮邪阻滞于中,则气血运行不畅,故见胸胁胀满疼痛,尤以呼吸、咳唾及转侧时为甚。

③饮邪犯肺,则成肺气被饮邪壅塞,失其宣肃之机,势必上逆,而见胸满、咳嗽,痰成白沫,量多,喘促、短气、不能平卧等症。久咳饮邪随气上泛,更可见到面部浮肿。

④饮溢四肢,则常见四肢沉重、疼痛、浮肿。若兼及于肺,亦可见咳喘、吐白沫痰等。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极力倡导活血化瘀的中医内科学家李明富》。谢春光 李胜涛 整理
2
本条ID:14176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