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常不足”是朱丹溪提出的学术观点,见于“阳有余阴不足论”(《格致余论》)。其论曰:“人受天地之气以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其主要论据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从天地而言,认为“天地为万物之父母,天大也,为阳,而运于地之外;地居天之中,为阴,天之大气举之”。故天大地小,大者为阳,小者为阴,所以“阳常有余而阴常不足”。
从日月而言,认为“日,实也,亦属阳,而运于月之外;月,缺也,属阴,禀日之光以为明,人身之阴气,其消长视月之盈缺”。日实为阳,月缺为阴,故“阳常有余而阴常不足”。
从男女而言,认为“男子十六岁而精通,女子十四岁而经行,是有形之后犹有待哺乳水谷以养,阴气始成。……男子六十四岁而精绝,女子四十九岁而经断,夫以阴气之止供得三十年之视听言动,已先亏矣”。因此,男子得健四十八年,女子得健三十五年而已,故“阳有余而阴不足。”从脏腑而言,阳主外、主腑,阴主内、主脏,阳道实,阴道虚。《内经·太阴阳明篇》云:“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本段经文虽是论述脾胃的,但胃属腑,脾属脏,腑满而不藏,脏藏而不满,故腑常实而脏常虚,说明“阳常有余,而阴常不足”。
从君相火而言,君火、相火乃人身生理之火,只宜平秘,不可妄动。若君火、相火妄动,则精液外泄,虽不交会,亦暗流疏泄。火动说明阳有余,精泄则令阴精不足。
以上从自然界到人体生理病理各个方面论述“阴常不足”的理论依据。虽然有人认为朱丹溪“阴常不足”的观点,是从养生角度提出来的。但细究其理,对临床医疗也是有指导意义的。
从养生角度来说,“阴常不足”强调阴气难成而易亏,指示人们要注意维护阴精。从医疗角度来说,这一观点不能说对临床医疗没有指导意义。朱丹溪根据这个观点创制了滋阴降火法及其一系列方剂,迄今仍为临床所常用。再说“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指出若不注意维护阴精,就容易诱发温热类疾病,对温病学说注意养阴的观点不无启迪。
虽然张景岳在《传忠录》中极力批评“阴常不足”的主张,其他医家对此主张也提出异议,甚至有提出“阳常不足”观点的。但张景岳只批评了“阳常有余”的一面,不否定“阴常不足”的一面。故张氏的论点则是主张“阳非有余,阴常不足”。从其《新方八阵·补阵》中可以看出,该阵共29首方剂,其中补阴剂占15首,阴阳双补剂占11首,补气剂3首。而补阳剂中的右归饮、右归丸,也是在补阴的基础“阴中求阳”,可见张景岳也是很注重养阴的。
应当指出,古代医家总结提出的“无形之阳易复,有形之阴难回”是有临床根据的。同样这句话既有养生上的意义,又有医疗上的价值。正因为“阴虚难回”,提示人们不能不注意保养阴精,后世温病学家之所以注重养阴,除了阴精亏损是诱发温热病的基础外,而温热病邪极易伤阴也是重要的一方面。由此看来,用“阴常不足”的理论指导临床,确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应当根据临床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切不可刻板拘泥,更不可用主观偏见来对待,绝对肯定和完全否定都是不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