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传统科研思路

焦氏十分重视中医科研,对中医科研有着浓厚的兴趣。焦氏认为中医传统科研方法,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因为历史在不断地向前发展,科学技术在不断地进步,传统科研方法也应随着历史的发展而赋予新内容。既然是科研,就要向未知领域进行探索,以便不断地发现新事实,获得新知识,阐明新规律,创立新理论。但是中医是一门特殊的传统医学,中医的科研思路,必须坚持以“继承传统,博采众长,突出特色,创新发扬”为指导思想。

从中医药学的发展史来看,古代的研究方法,一方面是继承前人的理论和成果,另一方面又吸收当代的先进思想和先进的科技成就,而且还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用以丰富和发展自己。汉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是一部高成就、高水平的学术著作,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可说是张氏毕生科研的结晶。其成就之广、水平之高已为后世医家所公认,在此不予赘述。张仲景的科研思想和方法,可概括为“勤求古训”(纵向继承)、“博采众方”(横向吸收)、立足临床(实用出发)、力辟时弊(扬去糟粕),所以达到了创新发扬的目的。仲景的科研思想和方法,对于现在仍有可借鉴之处。设仲景于今日,亦必将坚持这样的思想方法,在保持传统和发扬创新上亦必谱写新篇章。

焦氏认为,当代的中医科研,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坚持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点,加强基本理论的研究

祖国医药学是具有系统理论体系的传统医药学,它与经验医术不同。中医药学理论几千年一直指导着临床实践,无数实践证明中医药学理论对临床医疗指导的有效性,从而表明其科学性。所以,在进行中医药科研时,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或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都不能脱离或背离中医药理论这个基本点,这就是突出中医药特色。譬如对某一种疾病进行临床研究,可以(也应该)采用现代医学的诊察方法,也可以参考其治疗思路,但在运用中药治疗时,绝不能背离辨证论治而中药西用,否则就不能叫中医科研,而是搞的废医存药研究,方向就不对了。

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很多,诸如阴阳、五行、脏象、经络、气、血、营、卫、津液……,药学中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十八反、十九畏、相须相使……等等,都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特别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西医诊察手段进行研究,探求其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使其进一步科学化、现代化。因此,有必要广泛联系和组织多学科的科技人员(包括软科学的科学工作者),共同从多方面入手,逐项地开展多学科研究,然后进行综合分析,以便在中医药理论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为新医学新药学的早日形成提供理论基础。

二、立足于临床,开展多学科研究

中医药科研的目的,最终在于提高临床疗效。所以,加强临床诊治的研究,又是中医药科研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对急性病、危重病、难治病的研究,寻找辨证论治的规律,对于提高中医的诊治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对此,焦氏提出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

1.中药的研究:关于中药研究,除上述中药理论研究,以便进一步阐发中药药效机理,把中药的治疗作用从知其然变为知其所以然以外,同时要对中药的质量控制、真伪劣鉴别、剂型改革、采收炮制等,都要作为重点进行多学科的现代研究,从而提高中药的用药质量,并开发新药源,建立新理论,促进中药学的发展,为临床提供更好质量的药物。

2.复方的研究:中医治病是以复方为其治疗措施,而历代有许多名方流传至今,现为临床所习用。方剂的组织和药物的配伍虽有传统的原则可循,但现代的机理尚有待研究阐明。在这方面虽然有一些可喜的成果报导,但为数甚少。因此,对方剂的深入研究,无疑对提高临床疗效是有积极意义的。

3.四诊的研究:四诊是中医传统的诊断方法,无数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但是,传统四诊不易掌握,而且也存在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客观的量化指标。因此,也应组织多学科的力量,采用现代手段,对四诊进行深入研究,使四诊客观化。同时通过研究,创造出新仪器,补充新内容,逐渐从四诊向五诊、六诊而发展,从而提高中医的诊断水平,为辨证论治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4.辨证论治研究: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治疗学的精髓,是体现中医医疗特色的关键。辨证论治的全过程,包括理、法、方、药四个方面,都是取得临床疗效的重要环节。辨证论治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临床疗效的优劣。为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必须提高辨证论治的水平。因此,必须对辨证论治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深入研究,然后经过归纳总结,探索辨证论治的思维模式和规律。同时要对病、证、症进行各种实验研究,阐述三者之间关系和物质基础。关于这方面,应该以“证”的研究为主,探讨“证”的实质。

5.治则的研究:治则是中医的治疗大法,诸如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劳者温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等等,都具有浓郁的中医特色,应结合具体病种,进行现代研究,以发现治疗学上的新事实,探索新内容,创立新理论。

6.疾病的研究:密切结合临床,开展中医病的研究。如对中风(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栓塞、脑血管痉挛等)、胃病(萎缩性胃炎、溃疡病、胆结石、胆囊炎、胰腺炎等)、腰腹痛(泌尿系结石、肠疾患、妇女月经病、附件炎等)、痹证(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胸痹心痛(冠心病、心肌炎、风心病、肺炎等)、厥证(休克、昏迷、卒倒、晕厥、DIC等)、痰证(癫痫、抽搐、良性囊肿、甲状腺瘤等)以及哮喘、癌肿等疾病的研究,探索其辨证论治的规律,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总结出新技术、新方法,阐明新规律,建立新理论。

7.针灸的研究: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对针灸的研究,也应该采用多学科共同进行,但必须按照中医理论体系去探讨其实质,如研究经络实质、俞穴特性、针麻原理、子午流注原理、灵龟八法原理……等等,以冀从理论上、技术上找到突破口。

三、中医药古籍和医史文献整理研究

中医药古籍汗牛充栋,又学术流派众多,对某一问题既有各抒己见,又有互相补充,有必要对各种古籍进行整理研究。在整理研究时方法应该多样,除了运用训诂进行点校、批注外,也须按问题立项,逐项进行整理归纳,正本清源,找出规律,从而发现新问题、新线索、新知识、新理论,为临床研究、实验研究和多学科研究提供新思路。

总之,焦氏指出,通过上述研究,促进中医药学逐渐实现现代化。故而在思想方法上,应继承与发扬并举,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并用,中医与西医结合,这样的研究既保持了中医特色,又丰富和充实了中医药学的内容。因此,不要认为“传统的科研方法”就是落后保守的方法,因而与现代科研方法对立起来,对此应该有正确的态度。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深研辨证论治的焦树德》。阎小萍 整理
2
本条ID:14166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