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与胃在中医脏腑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一向为历代医家所重视。焦氏深研《内经》理论及李东垣《脾胃论》,并于临证的反复运用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
脾与胃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在阴阳五行学说中,脾胃属土,脾为阴土,胃为阳土,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升清,胃主降浊;通过受纳、运化、升降,以化生气血奉养周身,故又称脾胃为“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人体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各种功能活动和相互之间动变制化均须依赖气机不断地上下、升降、出入、变化。脾胃居于中州,主运化水谷、升清降浊,是人体气血、阴阳、升降的枢纽,故脾胃气机的升降,关系到整个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作为医者必须深刻认识和掌握脾胃之脾运、胃纳、脾升、胃降、化生气血、滋长精气的生理功能,才能更好地认识疾病、治疗疾病,以达到养生延寿的目的。
脾胃居于中州,以灌四旁,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对于人体的生命活动,关系至大,所以引起脾胃发生疾病的机会也比较多,无论外感、内伤,皆易导致脾胃疾病。李东垣曾说:“百病皆由脾胃而生也。”可见如遇饮食失调,劳倦过度,或七情内伤,或六淫外袭,或误治所伤等因,损伤脾胃升降、运化、受纳等功能,使阴阳气血失去平衡,则会酿成疾病。内伤诸因容易导致脾胃病,固不待言。而外感之邪也能导致脾胃病,并且还常因波及脾胃而使病情加重,这是脾胃病病因病机中的一大特点。脾胃病病因病机的另一特点是:肝肾心肺皆可影响脾胃而酿成疾病。其中尤其是肝,最容易影响脾胃,故临床上经常可以见到肝胃失和,肝脾不和,木郁乘土等证候。叶天士说:“土主四季之末,寒热温凉随时而用,故脾胃有心之脾胃、肺之脾胃、肝之脾胃、肾之脾胃……”这一观点在李东垣提出的肺之脾胃虚与肾之脾胃虚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补充,开阔了后世医家临床辨证论治的思路和眼界。李东垣还指出过,脾胃受病不但能造成五脏六腑发生疾病,而且还能导致四肢九窍发生疾病,此病机特点是值得引起重视的。
焦氏综观其要,概括了脾胃病临床辨证的五大特点:
1.元气不足:脾胃是元气的来源,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又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所以脾胃有病,就会产生元气不足的证候。而元气不足又可导致其它脏腑经络发生病变。
2.水湿不化:脾胃有病,水饮入胃,不能输布,则可产生水湿停留不化,而出现泄泻、心悸、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等证。
3.食纳乖常:脾胃有病则可引起饮食失常,或消谷善饥,或食纳不进。
4.痰浊阻滞:脾胃有病,升降失常,运化失职,可致湿聚生痰,痰浊阻滞,常可引起呕、咳、满、痞、喘、眩、晕等多种病证。
5.木横乘土:肝病最容易侵犯脾胃,称为“木乘土证”,这是诊治脾胃病时应该注意的,此证于临床中并不少见。但是一定要注意,有肝阳亢盛而犯脾胃,有肝阴虚、肝阳旺而犯脾胃,有土虚木乘,有木郁害脾等等的不同,临证必须深入辨证。
焦氏指出,脾胃病的治疗原则虽多,然归纳起来大致不外以下六种:
1.升阳:即指升发脾胃之阳,以补充元气而生阴血,这是李东垣《脾胃论》中重要的指导思想之一。常用的益气升阳方剂有: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升阳除湿汤等。
2.柔润:脾乃太阴湿土喜刚燥,胃乃阳明燥土喜柔润。叶天士在《脾胃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柔润养胃的治则,补充了东垣的不足。常用方剂如:益胃汤、增液汤、沙参麦门冬汤等。
3.和降:胃乃多气多血之乡,发病后每多实证,所以有“实则阳明”之说。胃为六腑之一,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和降深契胃腑之生理功能,故为治疗胃病的常用之法。在选方用药时,要有走、有守、有动、有静,达到通不伤正,补不滞邪。常用的方剂有:旋复代赭石汤、橘皮竹茹汤、通幽汤、增液承气汤等。
4.调肝:肝为风木之脏,又为将军之官,其性急而多动,故肝病必犯脾胃,是乘其所胜之故。
因而在治疗脾胃病时,应常常想到调肝,以防其太过产生“木乘土”之弊。常用方剂为:四逆散、逍遥丸、越鞠丸、痛泻要方等。
5.祛湿:《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如果脾虚而水湿停留不化,则需用燥湿之剂治疗。但还要注意的是脾既苦湿又苦燥,在应用白术等辛温燥湿之品时,要注意不可太过,或稍佐温润之品。李东垣在补中益气汤中,用白术佐以当归,是深合经旨的。同时在运用苦温燥湿剂时,一定要配以淡渗泄湿之品,并稍佐酸以制土之药。常用方剂如:五苓散、防己黄芪汤、实脾饮之类。
6.活络:脾胃病长久不愈者,则可波及血分,如叶天士在论肝病犯胃时说:“初病在气,久必入血。”所以在治疗年久不愈的脾胃病时,或出现脘腹痛处固定,舌上有瘀斑、大便色黑等证者,需在调治脾胃中佐用苦辛通降、活络行瘀之品。常用方剂如:丹参饮、失笑散等。
焦氏非常强调脾胃学说的重要性,在治疗咳、喘、尪痹等病证时,均不忘时时“注意调护脾胃”。焦氏认为李东垣的脾胃学说不但验证了《内经》理论,而且又形成了具有独创性的系统理论,对后世治疗脾胃病,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尤其是经过历代医家如:薛立斋、李士材、张景岳、叶天士等人的阐发、补充,比较全面、系统地总结出一套诊治规律,为诊治脾胃病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方法。如遇到“胃虚则脏腑经络皆无以受气而俱病”的情况,倘若没有脾胃学说作指导,而是见脏病治其脏,见腑病治其腑,见寒治寒,见热治热,其结果必然很难令人满意。反之,如果运用脾胃学说指导,循其规律,把握主要矛盾,从脾胃论治,则往往效如桴鼓。还有许多疑难复杂的重病,也常常以脾胃功能的健全与否,作为判断转归和采取治疗措施的依据。掌握了脾胃学说的诊治规律,不但对诊治脾胃病有指导意义,而且对诊治其它脏腑的疾病,也起到一隅三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