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法的临床应用

中医儿科界自古以来有温清两大学术流派之争,温阳法在儿科临床的应用,历来医家有不同的看法。不少学者认为“小儿体属纯阳,所患热病最多”,临床不宜使用温阳药,应以清为是,以免有悖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古训。究竟温阳法能否应用于儿科临床,江氏认为应从小儿体质特点,临床实际综合分析,阴与阳是一对矛盾,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矛盾在一定情况下是可以统一的。小儿是生长发育旺盛时期,其物质基础是阴、阳、气、血,生者赖阳以生,长者依阴而长,阴阳两者相辅相成。《内经》中提到小儿机体的生理特点是“肉脆血少气弱”,气属阳,血属阴,气弱即稚阳,血少即稚阴,故小儿体质的特点无论各器官的形态发育和生理功能都是不成熟和不完善的,五脏六腑的形和气都相对不足,所以又称为“稚阴稚阳”,而非“阳常有余”的盛阳之体。

再就临床实际来看,小儿时期的病证确实以热性病为多,即使感受他邪,患病之后也易化热化火,生痰动风,这是小儿疾病过程中的基本规律,但临床中小儿患病后往往出现“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的病理变化。特别是某些重症病例,如急惊风、暑温等,在高热、抽搐风火相煽的实热闭证同时,可因正不敌邪而突然出现面色㿠白、肢厥汗冷等阳气外脱之虚脱证。再者小儿体质娇嫩,抗病能力差,外易感受六淫,内易为饮食所伤,故而平素小儿感冒、咳嗽、肺炎喘嗽、泄泻、呕吐等病多见,这些病证见有发热是邪正相争之病理反映,绝非“阳常有余”引起的发热,其疾病转归也不一致。正气盛者,化火伤阴,导致内闭者多;正气虚者,阳气暴越,则可产生外脱,而以年龄幼小者尤为明显。其寒热虚实的变化远较成人变化更为迅速,这是由于小儿脏腑娇嫩,神气怯弱,生理上未臻成熟,功能不够完善之缘故。江氏为了探讨小儿疾病过程中出现阳气暴脱之规律,曾对300例住院病历作了调查分析,其中属于抢救的61例重危病儿,2岁以下41例,3~10岁20例,在治疗上运用参附为主回阳救逆的36例,用生脉散加附子、龙骨、牡蛎气阴并治的12例,单纯用清热养阴、苦寒解毒的13例,说明临床实际中,温阳法的运用并不少见,尤其危重病证中肺炎、肠炎、菌痢等,发病初期临床表现均属热病证,在病程中并发心力衰竭、循环衰竭、休克先兆,可突然出现面色灰滞或苍白,神情淡漠,肢端不温,脉息细数无力等阳气不足证,这类见证是温病中的坏证和变证,如果拘泥于温病不能使用温药戒律,则必坐视其虚脱待毙。

江氏还指出小儿以阳气为本,平时阳气充盛才能迅速长养;病时阳气内守,方可安正达邪。

故而临证时常须注意顾护小儿元阳,以温阳法治疗多种小儿疾病,如麻疹因正不达邪而内陷,常以温扶托透助正祛邪而获效。麻疹本属温热邪毒,但当遇到疹出不畅,色泽浅淡,疹点稀疏,出而即没,热势不扬,倦怠少食,泄泻稀溏,甚而面色青灰,四肢欠温,脉微无力者,则必运用温托法以挽沉疴。再如儿科临床常见的长期发热,病因未明之患儿,江氏认为此发热长期不退又无化火伤阴之见象者,多责之正不克邪,此时若用清热苦寒可致败胃伤阳,更耗其正。有些患儿可见汗出偏多,有汗而热不解,伴见面色㿠白欠华,精神委顿,食欲不振,大便不实,舌质淡红,其病机统属卫失固护,营阴外泄,阳气浮越之营卫不和证,常采用桂枝龙骨牡蛎汤潜阳,调和营卫治之。此外江氏治疗小儿水肿,只要阳热之象已解,便常选配温阳通利之品,偏肺脾不足者,取桂枝、防己、黄芪、姜皮之属益气温阳利水;偏脾肾两虚者,选用干姜、附子、鹿角、官桂之类温肾健脾,取其阳气通达,水湿自化。对于小儿慢惊风治疗亦主张应用温法。慢惊常因禀赋薄弱,脾肾阳亏,虚阳浮越,火不暖土,土败木乘而致虚风扰动,与阴虚化火,火旺生风之惊搐不同,虚寒得温则阴凝自散,扶土抑木,虚风自熄。

对于温热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气阳外脱者,乃病程中的坏证和变证,慎勿拘泥“热不受温”的戒律。关键在于辨证准确,抓得早,抓得准而已。如病程中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呼吸浅促,容易出汗,肢端欠温,精神淡漠,小便色清,脉细数无力等,无论有无发热,甚或发热较高者,皆有突然产生虚脱的可能。这些症状,但见一二症即是,不必一一悉具,这就是抓得早、抓得准的关键。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善于继承勇于创新的江育仁》。汪受传 郁晓雄 韩新民 陆力生 殷明 整理
2
本条ID:14164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