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经文,发展创新

对于仲景著作,历代研究者众,争议亦多。原著条文,或有论无方,或语言歧义,致后学难以适从。杜氏研究《伤寒论》时,非常重视经文与临床实际相结合,根据临床体会加以注释。对原文未及之理法方药予以充实,反对盲从,随文衍义。对仲景之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更便于后学深入理解和指导临床。

对部分经文有证无治者,杜氏总是在临床中加以摸索,补充行之有效的方剂。如《金匮要略·历节病篇》“以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指出当以四物汤加味。对痰饮病“心下有痰饮”,背寒冷如手掌大,指出临床久患痰饮者,大都有背部寒冷之证,且常要注意背部保暖,否则易犯病或加重病情。治疗方法,仍应据“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在背部腧穴周围贴敷白芥子、胡椒、干姜等辛温之药,从而弥补此条文有论无治之不足。又如,《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篇》有“下利气者,当利其小便”,对此,注家多注释为气利,且有方无法。杜氏则据临床所见,指出原文之“下利气者”是指下利时伴有矢气,并非气利病。其病机乃湿邪内盛,脾失转输,水湿偏渗大肠,阻滞气机之故,治以利其小便,分利肠中水湿则利自止,此即利小便而实大便。前人谓之“急开支河”之法。此病证临床上极为常见,尤以小儿为多。其主症是大便稀薄或水粪杂下,小便不利。一般用胃苓汤,兼热者用柴苓汤化裁,充实了本病的病机主症、治法和方药。杜氏曾治一男孩,大便溏泻半年余,用中西药抗菌消炎止泻无效。大便稀溏或夹杂有稀水,日2~4次,遇饮食不和则便次增多,肠鸣,小便量少,舌淡红,苔白腻,指纹红。此乃湿盛脾虚、脾失转输,下焦分利失司,水液偏渗大肠所致。治未得法,故经久未愈。治以胃苓汤化裁利湿健脾,复其分利之功能。初服即有效,5剂药尽而愈。半年后随访未复发。

又如《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篇》第7条云“哕而腹满,当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对于此条,因叙证简略,有论无方,诸家常常一带而过,很少应用。杜氏却悟出内在规律,将其运用于临床。如其曾治两例呃逆(即古之“哕”),一例系积滞化热,阻结阳明,浊气上逆所致,投以小承气汤加味,药后使哕止满除。另一例由下焦热郁水停,脾肾两虚,水气泛溢,肺胃之气不降所致。治用猪苓汤化裁,利水清热,健脾固肾。仅服6剂,即尿清利,哕逆止,浮肿显消。

又如,一病人患间日疟二月余,虽经多方治疗,竟无效验,转而求杜氏治疗。观患者形体消瘦,头晕目眩,气短心悸,足胫软弱,舌淡红少苔,脉细无力,嗅及药味即恶心欲吐。此乃疟邪久羁,伤耗气阴,尤以阴血亏损为甚。且因久服截疟药物,戕伐胃气,又难接受药物治疗。因思《金匮要略·疟病篇》有“疟脉自弦……以饮食消息之”,但仅提饮食,而未言方为何物,此患者普通饮食恐难胜任,即令患者自食炖鳖,每日一只,旬日后体力渐旺,胃纳渐佳,疟疾发作亦甚微,再进食一周而疟止。

如此案例,不胜枚举,杜氏善于以仲景原旨指导临床,并在临床实践中发展创新。一则印证了原文旨意,再则使原文与临床的联系更加紧密。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奇难病专家杜雨茂》。张喜奎 杜治宏 整理
2
本条ID:14150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