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某,女,8岁,门诊号66849。1987年10月23日初诊。腹痛8月余,病初由当地医治未效,后在某军区疗养院住院治疗月余,经服中西药物腹痛未减,下利不止,半月前来沪,至上海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检查治疗,病情加重,2天前自动出院。出院诊断:
①Ⅲ度营养不良。
②肠系膜肿瘤?
③肠结核?
今由其父双手托抱而入诊室。诊见患儿身体羸弱,四肢萎软,大肉已脱,神情淡漠,精神委顿,语声低微。一周来汤水不进全靠静脉输液。腹部硬满,按之疼痛,痛无定处,以下腹为主。大便泄利,日3~4次,有粘冻。下肢浮肿,压之凹陷不起,小便清长,舌苔黄腻质干,脉沉细。诊断为脾土衰败,肠胃虚惫,亟拟扶元温下。处方:
附子9克、肉桂粉3克(后下)、炮姜3克、党参9克、乌梅6克、细辛3克、五味子3克、川椒目3克(炒出汗)、粳米30克、甘草3克,7剂,日服1剂。
11月1日二诊:腹部已软,按之仍痛,下肢浮肿渐消,下利已止,大便溏薄无粘冻,日1~2次,能进少量米汤,是获胃气则生,仍宗前法续治。处方:
淡附片9克、肉桂粉3克(后下)、炮姜3克、乌梅6克、党参9克、焦白术5克、肉豆蔻6克、炒怀山药10克、广木香5克、粳米30克、甘草3克。
11月12日三诊:腹痛已解,下利已止,大便正常,下肢浮肿已消,精神渐复,每餐能进一小碗稀粥。原方10剂带回当地调治。
评析本例患儿腹痛8月,病势危重,症情复杂,虚实相兼,但总参四诊,病之本乃由中焦虚寒而起,脾土大损,失治旷日,运纳无权,以至气血俱耗,损阴及阳,由太阴累及厥阴,太阴厥阴同病,故腹痛下利不止,经用金匮附子粳米汤合乌梅丸加减,以救阴扶阳,使元气渐复,沉疴霍然告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