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热病的辨治,有伤寒派和温病派之分,产生过不少的争论。伤寒派根据伤寒发热的传变情况,提出了以“六经”辨证为纲,温病派根据温热病病情变化轻重深浅的不同,提出了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为纲。董氏指出这三种辨治温热病的纲要,对认识和治疗温热病,都具有一定的作用,任何局限于某一种辨证的方法,都是不够全面的。其实温病学说是伤寒学说的继续和发展,三种辨证方法存在有许多共性,如在病情性质方面:这三种理论所提示的病情性质大体上是吻合的。比如伤寒化热,阳明燥热亢盛于内或外蒸肌肉而见壮热,汗大出,大烦大渴,脉洪大等症,同卫分温病不解,热邪传入气分证以及中焦气分证是一致的。在受邪深浅方面:温热病的这三种辨证方法,都能预示病邪的深浅。如邪在太阳、卫气、上焦,病变在表,受邪较轻;如邪在厥阴、血分、下焦,病变在里,受邪较重。在传变过程方面:六经、卫气营血、三焦理论,都说明疾病的传变过程,如六经认为病的传变是由“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卫气营血理论认为病的传变过程是“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三焦学说则认为病变的过程是从上至中及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传变过程。在病变部位方面:如“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同“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的说法也是一致的。当然三者之间的差别也是存在的,主要是因为受邪的性质不同,因而在病变中疾病的转归也是不同的。如寒为阴邪,易于伤阳,临床上伤寒以伤阳、亡阳为多见;温为阳邪,易于伤阴,临床上温病以伤阴、亡阴为多。
一、创立新的综合辨证
董氏在临床上辨治温热病时常把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三种辨证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八纲辨证为基础,进行综合辨证,把热性病分为表证、表里证和里证三个阶段,作为温热病证的总纲。
1.表证:表证是指病邪尚浅,居于卫分,病在皮毛,以肺卫症状为主。临床可见恶寒、发热(卫分)、鼻塞、咳嗽,以解表宣肺为治疗总则。但亦应根据所感病邪之不同,脉象、舌苔和症状的差异灵活处理。一般可分为:表寒、表热、秋燥和表湿四种:
(1)表寒证:以恶寒无汗为主症,根据口不渴、舌润,可与表热证加以区别。此证脉多浮紧,舌淡红,苔薄白,应予辛温解表,常用荆防解表汤等主之。
(2)表热证:咳嗽突出,兼有轻微发热、微恶寒或短暂恶寒,咽干,脉浮稍数。据《温病条辨》“咳重热轻者,桑菊饮主之”;若热势高,咳嗽不重,咽干疼,渴能饮,舌边尖赤苔微黄,脉数者,宜辛凉解表,银翘散主之。方中荆芥、淡豆豉两味虽然风寒、风热都可以运用,但若没有恶风者,最好减去不用。
(3)秋燥证:又分温燥和凉燥两种。温燥则见口、唇、鼻、咽均觉干燥,咳嗽无痰或少痰甚至带血,痰液粘稠难咯,脉细数涩,舌少津等一派燥象,治以辛凉清润,桑杏汤加减主之。凉燥者温燥症状不重,且伴有恶寒,治宜辛散为主,佐以温润,杏苏散加减主之。
(4)表湿证:除恶寒发热外,并见头重身困,胸脘饱闷,脉濡,苔腻等湿象,治宜透表逐湿,予羌活胜湿汤或藿香正气散主之。
2.表里证:表里证有两种含义,从温病卫气营血辨证来看,属于卫气之间,就是“邪在膜原”;从伤寒六经辨证来看,属于少阳证。病邪在此阶段既不能汗也不能下,须用和解法通达表里以祛邪外出。当然,表里同病也可用表里双解法治疗。邪在半表半里可用小柴胡汤,表邪偏重者合桂枝汤,里热偏重者用大柴胡汤,湿热偏重者用蒿芩清胆汤,邪伏膜原者用达原饮,湿热而热偏重者可用柴胡清膈煎化裁。
表里同病之证,表寒里热,症见恶寒发热,咳喘痰稠,口渴,舌红,苔黄,脉滑数者,可用麻杏石甘汤解表清里;若膈热便秘,症见心烦舌疮,口渴,小便短赤,脉数,舌红苔黄者,用凉膈散清膈通便。
3.里证:里证范围较广,内容较多,共包括了气、营、血等方面的病证,具体可以分为如下几种:
(1)气分热结:症见壮热、大汗出、口大渴、脉洪大、舌红苔黄,治以清气生津,方用白虎汤加石斛、芦根、花粉之类;津伤严重者,加西洋参或沙参。
(2)气热腑结:症见壮热、大汗出、口渴、唇干、便秘、腹痛,有时谵语,苔灰黑而干,舌红,脉沉细无力,应予增液承气汤通腑。若脉细而有力,说明津液未伤,可予三承气汤。
(3)湿热困脾:湿重于热者,热象不高,口粘干呕,胸闷身倦,小便不利,舌红苔白腻,脉濡细,治宜芳香宣气,可予三仁汤或藿朴夏苓汤加减。热重于湿者,热势较高,口渴胸闷,溲赤,脉濡数,苔黄腻,治宜清热燥湿,用连朴饮加减主之。湿热并重者,热势不高,口渴不能多饮,汗出,小便短黄,大便溏而不爽,苔黄腻,脉濡数,治宜清热利湿,黄芩滑石汤加减。发者发热朝轻暮重,缠绵不退,汗出酸臭,约周余后头项胸腹可见白,脉濡数,舌红苔黄厚腻,治宜清气透,方用苡仁竹叶散加减。白中有红点者,可加银花、连翘、丹皮;白枯黄瘪者,加芦根、石斛、花粉等生津之品。
(4)气营两燔:症见壮热、口渴、汗出、心烦不眠、舌红苔黄少津、脉洪。治宜清气凉营,玉女煎加减主之。
(5)热入营分:按其深浅不同,又分为气热入营和热入心包两种。气热入营,可见灼热,心烦不眠,有时谵语,舌红绛,脉沉细而数,治宜清热透气,清营汤加减。若上症不减,且见神昏,舌红绛,脉沉细而数,则为热入心包,治宜清心开窍,可予清宫汤兑服安宫牛黄丸。若苔黄腻,脉虚滑数,为痰湿蒙蔽心包,治应豁痰开窍,可予菖蒲郁金汤兑服至宝丹。
(6)热入血分:病情较重,病变部位在肝、肾、心,其中又可以分为实风、虚风、发斑、出血四种。“实风”即血热动风或痰热动风,症见高烧不退,抽搐,神志不清,脉弦。因热者,舌红绛,治宜平肝熄风,方用羚角钩藤汤;因痰热者,舌红苔黄腻,治宜豁痰开窍,用紫雪散主之。“虚风”即阴虚风动,症见循衣摸床,撮空理线,神志似清非清,舌质红绛无苔,脉沉细弦,治宜育阴潜阳,可予大小定风珠加减主之。“发斑”由于气热迫血外溢肌肤所致,症见身热,发斑色红,烦躁,神志模糊,口干渴,舌红绛,苔黄,脉疾数,治宜清热化斑,方用化斑汤加减。“出血”的表现是鼻、牙龈出血或小便、大便带血,烦躁不眠,舌红绛无苔或剥苔,脉沉细,治宜清热凉血,可予犀角地黄汤主之。
二、对温病主症、治法的再认识
董氏认为温病临床病种包括范围甚广,归纳起来一般有九种,即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和温疟等。这九种温病虽然不能包括一切温热病,但却代表了四时流行的各种温热病。这九种温病虽都有各自的特征,但在临床上它们的主要证候又有许多共同之处。最常见的共同主症有热、汗、神昏谵语和痉厥。
1.发热:发热是各种温病的共同主症之一。一般而言,温病初起发热,以阳性发热为主为多,而且大多呈急性或亚急性,热势较高,并常伴有阳热亢盛的一系列表现,这是与内伤发热根本区别之点。当然,在温热病后期,由于余邪未清,气阴亏虚,也可以出现类似内伤发热的虚热或虚中夹实证,但发病过程与内伤发热是截然不同的。各种温病均有比较典型的热型,根据发热时体温的升降和持续情况,大致可以分成如下几类:
(1)一脚热:指热势一开始就很高(39℃以上),久不下降,每日波动不逾1℃左右。如属温病初起,不恶风寒的,不管是哪种温病,均应清热泻火为治,用辛凉重剂白虎汤加味主之。
(2)起伏热:指体温时高时低,时起时伏,伏时不降至正常,起时可达39~40℃左右。如春季见此热象,并伴舌红苔黄汗少,为邪伏气营,属气血两燔,治宜清热滋阴,方用玉女煎加减。
如有大热烦渴、脉大、汗出及唇舌红绛等候,治宜清气热、凉营血,亦可用玉女煎去牛膝加玄参主之。凡气血两燔,不可专治一面而忽略另一面。起伏热体温时高时低、时起时伏,反映了人体邪盛正衰的现象。
(3)定时热:指发热有一定时间,或日发一次,或双日一次,发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有一定规律性。临床上常见定时热以疟疾为多,疟疾在《温病条辨》中称为温疟和疸疟,此两者均为发热有时,汗后体温复常,但温疟先热后寒(或无寒但热),疸疟则但热不寒或微寒多热,舌干口渴,此乃阴气先伤,阳气独发。此二者治法有所不同,温疟治用白虎清热保津,加桂枝引邪外出;疸疟则当清气生津,挽救胃阴,用甘寒救阴之法,五汁饮或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4)往来热:指寒时不热,热时不寒,交替出现,界限分明,这与定时热是不同的。此类病候可持续出现,但不是疟疾,而是温病之邪在膜原,即在少阳之分,于半表半里之间。临床常见是卫分证已罢,气分证未曾出现,而在卫、气之间,治宜和解清热,以蒿芩清胆汤等方加减主之,此法与《伤寒论》用小柴胡汤的和解法不同,应予区别。
(5)灼热:指似火烧灼,体若燔炭,手足如烙,热势很高,热象缓缓上升,有时一日之间变化很大,高时达40℃以上,低时在正常值以下。此种热常在邪热入侵血分时见之,易于耗伤心血或肝肾之阴,常伴见神烦不眠、谵语等候,治宜清营解毒,泄热养阴,可用清营汤主之。
(6)低热:指热势略高于正常体温,常在37.5~38℃之间波动。温病中的低热,常有两类,其一是温病初起,邪在肺卫,并伴有微恶风寒、咳嗽等症,治宜清热解毒,宣肺止咳。咳重热轻者可用辛凉轻剂桑菊饮,因病在上焦肺卫,故用轻清散邪之品;其二是温病后期,余邪未清,体温持续不退,阴津耗伤,手足心亦有热象,这种低热,如是热伤肺胃之津所致,可用竹叶石膏汤或清络饮,清其温热。如热伤肝肾,肝肾阴虚,当用滋阴清热之剂,如三甲复脉汤或大定风珠均可治之。
2.汗之有无:在治疗温病过程中,随时注意汗之有无,泄汗多少,有无气味,以及汗出时身体反应如何等,对辨别证候,判断病情,预测转归都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应汗而无汗,不应汗而汗泄过多,均为一种病态。
(1)无汗:指应汗而不汗。常见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寒邪束表,表寒里热,此为里有伏温,复感外邪所致。因肺卫之气被遏、腠理闭塞而无汗。症见发热无汗、微恶风寒、口渴、咳逆、气短、咽痛、苔黄白相兼、脉数,治宜清热宣肺,麻杏石甘汤主之;另一种情况是邪热入营,高烧不退,烦躁不眠,灼热耗伤阴津过多,以至不能作汗,症见浑身高烧似火,舌绛而干,口不甚渴,脉细,治宜清营透热,以清营汤主之。
(2)微汗:周身漐漐汗出,但量甚少,邪郁肺卫,其病在表,病邪有外驱之势,症见发热微恶风寒或不恶风寒、咳嗽、口渴、头痛、苔薄白而干或微黄,舌边尖红,脉数。风温初起常有此候,治宜辛凉解表,以驱邪外出,咳重热轻者以宣肺为主,用桑菊饮;热重咳轻者以清热为主,用银翘散。
(3)大汗:指汗出淋漓不止。暑热内蒸,迫津外泄,故汗出过多。温病中期,正气未虚,邪气尚实,正邪相搏,汗出淋漓不止,汗出愈多,津气愈伤,正气愈伤,汗出愈多。证见高烧壮热、烦渴、气喘,舌质红、苔黄干燥,脉虚大无力,重证还伴有神昏不语,治宜清暑益气,生津养阴,白虎汤加味主之。
(4)臭汗:汗出气味酸臭,为湿热之邪恋于气分,缠绵不解,蒸郁肌表。虽有汗出,但邪不去,湿热有外透之势而未得宣扬,故证见热势起伏不定,汗出缠绵不断,但流不畅,气味酸臭,胸闷、恶心及大便溏薄,伴见白㾦,形如小水晶疱,布于颈、胸、腹各部,苔黄白而腻,脉濡涩,此系湿热温病的一种类型。治宜清透气分湿热,薏苡竹叶散主之;若湿热熏蒸肝胆,胆汁随汗外渍,发热,汗出酸臭色黄,口渴不思饮,肢体浮肿,苔黄腻,脉沉滑,治宜清热利湿,茵陈四苓散主之。
(5)粘汗:汗出量多,粘而似油,常见于温热病之后期,正气大伤,阳不敛阴,阴阳两脱,精气将尽,系危重之证。一般伴有四肢厥冷,气短息微,精神疲乏不支,舌卷少津,脉微欲绝或大而无力等候,治宜益气回阳,固脱急救,生脉散加味。
(6)战汗:指发热时,身先战栗,而后出汗。温邪侵入气分,正气抗邪外出,故战栗而后有汗。临床见证为发热、烦渴、躁扰不宁,突然全身战栗,而后汗出,苔薄黄,脉浮数。遇见战汗,应视具体情况,分别处理,如汗出病退,脉静身凉,烦渴顿除者,为正气胜于邪气,病渐转愈,属佳象,可不必治疗,或饮热米汤,以调养胃气。如战汗之后,热势不退,烦躁加重,脉见躁动,此为正气虚弱,不能胜邪,而热复内陷,属危象,病情严重,应根据病情轻重给予适当处理。
3.神昏与谵语:神昏谵语在温病的极期才能出现,临床上常见的有如下五类:
(1)湿蒙心窍:湿热之邪,蕴遏气分,久缠不解,酿蒸痰浊,蒙闭心窍。证见神志迷蒙,似清非醒,时昧时清,时有谵语,发热大多不高,胸闷叹息,苔黄白而腻,舌尖微红脉滑数,此属湿温病的一种,治宜清热化湿,芳香开窍,玳瑁郁金汤加减主之。
(2)热入心包:邪热入营,心神被扰,轻则烦躁不安,重则神昏谵语。证见灼热、烦躁、神昏谵语,舌质红绛,脉细数。由于心肺同居膈上,肺气不宣,肺热炽盛直接影响心包出现上症时,治宜清心开窍,以清营汤加减,重者可另服安宫牛黄丸。
(3)痰蒙心包:邪热内陷,灼液成痰,痰热闭阻心窍,神志被蒙。证见高热、烦躁神昏,喉间痰声辘辘,舌苔厚粘而黄,脉滑数,此为痰热内盛之候,治宜豁痰开窍,菖蒲郁金汤加味,另服至宝丹。
(4)热闭清窍:暴热之邪入侵人体,闭塞清窍,神志失灵。证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身热有汗,脉数急,此为暑温,常发于夏令中暑,另外暑痫、抽风均有此证。治宜开关通窍,先用通关散吹鼻取嚏以开其窍,再服至宝丹以清其神,待神志清醒之后,再以清凉涤暑法治之,有抽风者宜平肝熄风,另服紫雪散。
(5)瘀血蓄积:温热迫血,积于下焦小腹,瘀热在里,热结膀胱。证见发热,大便色黑,小便自利,脉沉弦,并伴有神昏谵语等候,严重者其人如狂,治宜攻下去瘀,抵当汤主之,桃仁承气汤亦可治之。
同是神昏谵语,其成因各有不同,临床见证亦各有差异。凡属热闭与痰闭,神昏与谵语为必有之症,且程度较深,持续时间较长,属危急之证。若在气分高热时,不时亦出现神昏谵语现象,一般程度较浅,持续时间较短,往往是一时性的,经清热通腑,神志即可苏醒恢复正常。
4.痉厥:温病出现痉厥,皆为肝风内动之象,由于温病常有高热,故肝风每易妄动。除热入肝经引动肝风外,其它如气分胃肠实热亢盛,心营热盛,有时亦可引动肝风。肝风内动,临床分为虚、实两大类:
(1)实风:多由热邪炽盛所致,多发生于温病的极期阶段,其机理大致有三种:
①热邪炽盛→阴液耗伤过多→筋脉失养拘急而痉;
②阳气被遏不能敷布全身→四肢不温而厥;
③清窍失灵→神昏而厥。实风的主要表现是:抽搐、惊跳、颈强、两目上翻、口角颤抖、烦躁、意识模糊、神志不清,舌红或绛,脉多洪数或弦数有力,此属危重之证,治宜平肝熄风,羚角钩藤汤加减。
(2)虚风:多发生在温热病后期。由于热邪留恋日久,阴津血液渐耗,不能濡养筋脉,因而发生虚风内动。临床表现有低热颧红、心烦、形瘦、口干舌燥、盗汗、神疲欲眠、耳聋失语,舌尖红少津少苔,脉虚细带数等见症外,必有手足蠕动,口角颤抖,心中憺憺大动等虚风内动的表现,治宜滋阴潜阳,大定风珠主之。
三、力倡宣畅气机为治温常法
1.气机升降失常是温热病的基本病机热毒病邪侵入人体,使气机升降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造成脏腑功能活动障碍、气血阴阳失调,是温热病的基本病机。温热病邪所造成的气机障碍也存在着虚实两种情况,若温热之邪直接痹阻气机,导致升降失常,致使肺气壅闭,或肠胃不通,或心包闭阻,或肝胆郁滞,或膀胱不利者属实;若温热之邪损伤气阴,气机升降无力而壅滞不行者属虚。
2.宣畅气机是治疗温热病的常法历代温病学家都强调清热逐邪为治温的第一要义,因为清热逐邪有宣畅气机的作用,因而宣畅气机就成为治疗温热病的基本治则之一。董氏认为叶天士提出的“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的论述,科学地阐述了温病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尤其是“汗、清、透、散”四字,突出了宣畅气机是治疗温病的常法这个特点。
(1)汗:温病发汗,昔贤有禁。但病在卫分,令其发汗,并非强而发之,而是以辛凉之品泄卫以透汗。这就是吴鞠通讲的“温病亦喜汗解。最忌发汗,只许辛凉解肌,辛温又不可用,妙在导邪外出,俾营卫气血调和,自然得汗,不必强责其汗。”(《温病条辨》)因此,温病透汗,不仅适用于“风热感冒”之类的轻证,即使是风温、春温、冬温、温疫等重病,凡属卫分证,用之得宜,常获全功,切不可以其轻淡而弃之。
(2)清:卫之汗,营之透,血之散,不言“清”字,实寓“清”字。叶氏以“到气方可清气”,强调气热最甚,当在“清”字上着眼。他还认为“宣经气,利腑气,是阳病治法。”一宣一利,说明清气热,亦需宣畅气机,以利邪热外达。
(3)透:指轻宣气热、透热转气、芳香透泄及开窍宣闭。营热多从卫分或气分迫入,如服药不当,或兼夹宿食、积滞、痰热、湿浊、燥屎、瘀血等阻滞于内,以致气机不畅,邪热内迫于营。
“透”就是在清解营热方剂中,配伍轻宣气热、芳香开透之品,或兼佐消导、化痰、祛湿、通下、行瘀之品,宣通气机,使邪热有外透之机,达出气分而解。
(4)散:瘀血与热互结,阻滞血脉气机,是血分证的基本病理变化。热灼阴血,血液涸滞而运行不畅;热伤脉络,迫血妄行,蓄于体内;以及凉血止血使用不当,均可导致瘀血。因此,散其瘀滞,流动气机,使无形者转旋,有形者流畅,是血分证的重要治则。
吴鞠通的“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是根据上、中、下三焦脏腑气机升降特点,以轻、平、重之法分治三焦。他强调逐邪必须“随其性而宣泄之,就其近而引导之。”所谓“随其性”,即逐邪必须随脏腑气机升降之性;所谓“就其近”,即逐邪必须依邪气所居之势,宣畅气机,因势利导,给邪以出路。
轻:即轻可去实,宣通上焦。上焦病证,重在心肺。肺位至高,必予轻清,方能达肺。热陷心包,则当芳香开透,令邪从上而解。
平:即平调脾胃,利其升降。脾胃乃气机升降之枢。温热之邪中阻,或夹湿浊、食滞、燥屎,或用药燥润失宣而致升降逆乱,治当调其润燥,适其纳运,令气机升降平衡而安。
重:下焦病证,重在肝肾。温热之邪损伤肝肾阴血而致虚风内动、虚阳外越等证,治当填阴潜阳以降虚逆。非重浊之品不能沉入肝肾,故下焦用药当质重味厚气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