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胃病认识上的三要素
董氏对胃病认识上的特点,就是抓住生理、病理、治疗三个要素,即生理上以降为顺,病理上因滞而病,治疗上以通祛疾,三位一体。以胃为中心,由胃及脾,由脾胃联系其它脏腑气血阴阳,纲目分明。
1.胃的生理特点集中在一个“降”字
胃的生理功能概而为三:
(1)主容纳,为“水谷之海”;(2)腐熟水谷,为后天之本;(3)胃和脾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胃属六腑之一,有着明显的生理特性,“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其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与胃的生理特性是密切相关的,亦即胃的生理特性贯穿于整个生理功能之中。
《灵枢·平人绝谷》指出:“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由此可见,这种胃肠“更虚更满”的特点就是一个“降”字,只有胃气和降,才能腑气通畅,发挥胃的正常生理功能。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下列三个方面说明胃在生理功能上体现出的生理特性。其一,胃气和降,胃肠虚实更替,方可规律地、正常地容纳,达到为“水谷之海”的作用。后世“胃司受纳”、“胃主纳不主出”之说,就是说胃的功用是主降,以通降为顺的特点;其二,胃气正常通降,水谷之精微与浊气才能分别取用和排弃,保持胃肠通畅,而这种功能的正常发挥与进行则是胃气“腐熟水谷”的前提。其三,“腐熟水谷”功能的强弱,又直接取决于胃气的盛衰,胃与脾在完成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过程中是相互配合的,没有胃气通降、糟粕下行的正常功能,也就没有脾气正常的升清作用。《景岳全书》云:“脾胃属土,为水谷之海。凡五脏生成惟此是赖者,在赖其发生之气运而上行。故由胃达脾,由脾达肺而生长万物,滋溉一身。”可见这是一个紧密而连贯的过程,缺一不可。
综上所述,胃以降为顺,以通为用,通是降的结果和表现,通降是胃的生理特点的集中体现。降则胃气和,生化有源,出入有序;不降到胃气滞,传化无由,甚则反升为逆。诚如《温热经纬》所云“盖胃以通降为用”,《临证指南医案》所谓“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医经溯回集》所载“夫胃受水谷,故清阳升,而浊阴降,以传化出入,滋荣一身也”。董氏正是在深入研读、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掌握了胃与脾的生理特点与核心,从而更准确地指导临床。
2.胃的病理特点突出在一个“滞”字
董氏认为胃为水谷之腑,“传化物而不藏”,只有保持舒畅通降之性,方能奏其纳食传导之功,因而其病理特点突出在一个“滞”字。因此,对脾胃病机理的认识,应着重从胃着眼,从胃的生理功能异常着手,由胃及脾,层层分析。
《灵枢·胀论》有云:“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这是胃病较为典型的病理表现。由此可以看出,其突出的特点就是失去了胃肠“更虚更实”,从上而下通降的正常生理状态,亦即胃气不降,不降则胃肠不能通畅,胃腑失去了受纳、腐熟水谷及与脾胃纳运相协、升降相因的功能,从而导致胃气郁滞,产生一系列病变。因此,胃气郁滞指的就是胃肠失去了正常的受纳、传化这一动态连续过程,亦即通降功能发生异常,它包括胃腑自病(通降异常)和胃病及脾(脾升异常)两个方面。
胃的通降异常,主要有胃气不降和不降反升两种情况。胃气不降,则糟粕不得往下传递,其在上者则为噎膈,其在中者则见脘腹胀痛,其在下者则致便秘;不降反升则发生呕吐、嗳气、呃逆、反胃等病证。脾胃互为表里,生理上紧密相关,病理上相互影响,胃病可以及脾,脾病亦可传胃。胃气郁滞,通降失常,日久必致脾升异常,出现脾气不升或不升反降两种情况。不升则不能运化精微和化生气血,从而出现脘闷,食后思睡,腹胀腹泻,饮食不为肌肉而疲弱无力,精神倦怠等证;不升反降则出现中气下陷而发生内脏下垂、脱肛、大便滑脱不禁及崩漏等证。
肠胃为市,无物不受,易为邪气侵犯而淫居其中。无论是六淫入侵,还是饮食不节,以及情志不遂,均致胃气郁滞而通降失常,日久不仅出现上述诸多病理表现,还可因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气病及血而导致“湿阻”、“食滞”、“痰结”、“血瘀”等病理产物的产生,从而加重病情,使病机复杂化。
3.治疗上着眼于一个“通”字
董氏治疗胃病强调一个“通”字,擅用通降之法。他认为胃主纳,喜通利而恶壅滞,一旦壅滞,枢机不利,只入不出或少出,就无法再纳。胃病产生的疼痛、胀满、嗳气、恶心、呕吐、纳呆等症状均由胃气郁滞、失于通降所致,因而临床治疗胃病应以通降为主,通降方能使气滞、湿阻、食滞、胃火等通畅下降,使上下畅通无阻,血络流畅,从而恢复正常的脾胃功能。董氏治胃以通降为大法,并非一味单纯地通降攻泻,而是审因对症,因势利导。病位单纯在胃,则重点治胃,复其通降;若胃病及脾,升降反作,则降胃理脾,二者兼顾。病情属实,则通降为主,专祛其邪,不可误补;虚实夹杂,则通补并用,补虚行滞,标本兼顾。在临证过程中逐渐总结出了通降十法:理气通降、化瘀通降、通腑泄热、降胃导滞、滋阴通降、辛甘通阳、升清降浊、辛开苦降、平肝降逆、散寒通阳。
董氏认为胃病虽有寒热虚实之别,治疗用药亦有温清补泻之分,但总的都以开其郁滞,调其升降为目的,着眼于一个“通”字。通,可以调畅气血,疏其壅塞,消其郁滞,并承胃腑下降之性推陈出新,导引食浊瘀滞下降,给邪以出路。其意义就在于如张子和云:“陈去而肠胃洁,症瘕尽而荣卫昌,不补之中有其补存焉。”对于那些既有胃腑郁滞,失于通降,又见脾失健运,中气虚损之证,董氏既反对误补、漫补、壅补,又不随意、过用通降之法,避免医者不察病情,顺从“病者苦于胀满,喜行利药,而求通快,不知宽待一日半日,其胀愈觉甚,而病邪愈甚矣,真阳伤矣”。(《风、劳、臌、膈四大证治》)而是胃虚兼以益胃,脾虚兼以补脾,可谓通降不伤正,补益又寓通,最终达到恢复胃之通降功能的目的。诚如清代高士宗《医学真传》所说:“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
二、胃病治则上的二点论
董氏在胃病治疗原则的认识上,主张二点论,即:既“脾胃分治”又“脾胃合治”。这一论点既继承古代医家的脾胃学说内容,又对其中的部分进行了深入的发扬和一定的补充。
1.脾胃合治
中医学通常是把脾胃作为一个运动着的系统功能实体单位来认识的,这在《内经》中论述脾胃时即往往统称一起,如《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素问·六节脏象论》云“脾、胃……仓廪之本,荣之居也,名曰器”等等。
胃与脾的联系如同唇齿相依,密不可分。
(1)解剖位置上,“脾与胃以膜相连”(《素问·太阴阳明论》)、“胃与脾合为胃府”(《图书编·脾脏说》)。(2)生理功能上脾胃关系至密,虽然两者也有阴阳、气血、动静、纳运、燥湿、刚柔、升降以及互为体用等一系列不同的特性和作用,但它们的特点是相反相成的,是动的平衡,矛盾的统一体,所谓纳运相协,升降相因,燥湿相济,阴阳表里,共司水谷的受纳、运化及化生营卫气血,充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3)病理方面,脾胃相互影响,胃病抑或脾病,无论先病后病,每多互传,最后形成脾胃同病的转归。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指出:“形体劳倦则脾病,脾病则怠惰嗜卧,四肢无力,大便泄泻。脾既病,则胃不能独行其津液,故亦从而病焉”;“饮食不节则胃病,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胃既病则脾无所禀受,故亦从而病焉。”前者为脾传胃(脏传腑),后者为胃传脾(腑传脏)。
董氏认为,既然脾胃之间有解剖位置、生理功能、病理传变等方面的密切联系,那么在临床治疗胃病、脾病、脾胃合病时,理应根据脾胃纳化、升降、燥湿、阴阳等不同特点,综合考虑脾、胃病机而制定治法方药,通过“脾胃合治”而使治法方药更切合胃宜降,以通为补;脾宜升,以运为健的生理特性,以利于祛邪愈疾。而不是胃病只知治胃,脾病一味治脾。实际在临床上,对于脾胃病证总是“脾胃合治”的,尤其是虚实夹杂之际,更显得非常重要。董氏临床用药时,每于补脾之剂中伍以开胃之品,常在通降之方里佐以升清之味,用意即在于此。
2.脾胃分治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积数十年的临床经验,著成《脾胃论》,对“脾胃合论”论述以及脾胃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脾胃合论”以一概全,也有不足之处,《临证指南医案·卷三》中指出:“盖东垣之法,不过详于治脾,而略于治胃耳。乃后人宗其意者,凡著书立说,竟将脾胃总论(总括、汇集一起讨论),即以治脾之药,笼统治胃,举世皆然。”《灵枢经》云:“胃者,五脏六腑之海,水谷皆入于胃,五藏六腑皆禀气于胃”,《华佗中藏经》曰:“胃者腑也,又名水谷之海,与脾为表里。胃者人之根本也,胃气壮则五脏六腑皆壮。”对于人体来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与脾合为“后天之本”。对于脾胃系统,胃主纳,属阳,脾主化,属阴。无纳则无所从化,无阳则无所谓阴,缺一不可。可见胃腑虽小,却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人的生命活动的枢纽,解剖、生理、病理上自成体系,在人体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但胃与脾,二者显然有异。在五行之中,虽然脾胃均属于土,而脾属于湿土,胃属于燥土;胃主纳,脾主化;胃气以下行为顺,脾气以上升为宜;饮食损胃,劳倦伤脾……。清代叶天士遥承东垣之学,又不囿于其说,倡言“脾胃当分析而论”。叶氏脾胃分治擅长于“养胃阴”治法。其“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纳食主胃,运化主脾”等论述,既是脾胃经典理论的发展,又是“脾胃分治”的理论精华,对后世的脾胃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董氏在大量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结合《黄帝内经·素问·太阴阳明论》中“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的启发,在继承张仲景、李东垣、叶天士历代医家有关脾胃学说的学术思想过程中,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从而建立了自己对胃肠疾病辨证论治的认识。认为“脾胃分治”在临床胃肠疾病,尤其是慢性胃病的诊治上有着重要的学术地位和指导作用。
由于对于胃的生理特性、病机特点及其与脾的异同有深入系统的认识,因而在辨证审因,遣方用药上形成了独特风格。
董氏在对慢性胃病的治疗上,有三个特点体现并开拓了“脾胃分治”的内容。
(1)胃疾主病在胃,由胃及脾,治疗理应重点治胃,察胃及脾;(2)胃之病理环节至要之点乃“郁滞”二字,且胃又为多气多血之腑,故调理气血,行畅气机,疏通血络是对应大法;(3)胃之病理结果及表现为通降失常,甚至及脾,故治疗总以复其通降之性为最终目的。董氏通过强调胃在生理、病理、治疗上的独自特性及其与脾的区别,在临床实践中切实地进行“脾胃分治”,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脾胃合治”,脾胃统一。
三、胃病治法上的一轴线
董氏认为,固然胃病有温、清、补、泻等众多治法,但调理气血如同一条中心轴线,贯穿其中,抓住了调理气血这一环节,也就抓住了恢复胃气通降功能的整个治法。
1.胃病与气血辨证
董氏在诊治胃病过程中善用气血辨证,他认为这是由于胃的生理病理特点所决定的。生理上,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脏腑经络之根,与人体气血的盛衰有密切的关系。胃处中焦,其络脉较其它脏腑的络脉更为丰富,胃与脾除所属同名经脉分支的络脉外,尚有“脾之大络”与“胃之大络”,胃与脾受纳、腐熟水谷而化生气血,通过其络脉既营养其本身,又供养全身。
正因为胃为多气多血之腑,以气血调畅为贵,所以胃病多由气机阻滞,血络失调所致。一般气滞在先,血瘀在后;气滞病浅而较轻,未及络脉;血瘀病深而较重,病在络脉。《沈氏尊生书》云:“气运于血,血随气以周流,气凝血亦凝矣,气凝在何处,血亦凝在何处。”气血两者相互影响。胃腑受邪,或由外感六淫,或因内伤食积、湿浊,而致胃气壅滞,通降失常,亦可因肝郁犯胃而致肝胃气滞。气滞病因固多而易作,然血瘀之患亦常伴随,情志不遂、饮食不节、久病不愈均可导致。如《灵枢·百病始生篇》说:“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俞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证治准绳》云:“饮食起居,一失所宜,皆能使血瘀滞不行,故百病由瘀血者多”;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曰:“初病在气,久必入血;以经脉主气,络脉主血也。”归结一点,仍是胃病及脾,脾胃合病,导致升降失常致瘀、化源异常致瘀、血溢脉外致瘀、久病入络致瘀。
2.治胃必调气血
基于上述认识,董氏认为胃与气血的关系非常密切,胃内气血的状况如何,直接决定着胃的强盛衰弱,胃内气血功能一旦发生了障碍,就会发生病变。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冷热失常、劳倦过度等内外因素均能使胃的气血功能异常而发生气滞血瘀。因此,从调理气血入手是抓治疗胃病的根本,治疗胃病必须调和气血。董氏认为,古代许多医家的立法用方给后人以启迪,如《时方歌括》之丹参饮、《局方》之失笑散、《奇效良方》之手拈散以及王清任、唐容川关于活血化瘀治疗脾胃病的论述等等,都向后人阐述了活血化瘀在胃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董氏将理气通降之治胃大法与调血通络相融合,并结合临床实践体会形成了一整套调理气血治疗胃病行之有效的方药系列。
董氏认为,调理气血治疗胃病,须辨明脏腑经络气血,而不能笼统含混。他认为:气滞不通是胃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是病的初期阶段,无论肝气犯胃,或脾胃虚弱,均可先致胃气壅滞,而血络郁滞、血络瘀阻以及痰湿、食积、寒凝、热郁等多在气滞基础上产生。因而董氏临床非常注重调畅气机,复其通降,由此既能使气滞消而免生血瘀之变,又可因气行则血行而有助于血瘀消散。另外,在调理气血上,董氏往往视证情而决定调气与活血的孰轻孰重,或调气以和血,或调血以和气。在掌握调理气血贯穿于治胃诸法轴线的运用上,董氏根据胃为阳土,主纳主降,喜润恶燥以及脾为阴土,主运主升,喜燥恶湿的特点,结合患者胃病表现的具体证侯,在调理气血的前提下,或伍温阳刚燥之品,存其温通之性,取其助气药行气散寒、助血药活血通络之用;或配清热化湿之剂,以祛热毒灼络之源,解湿阻气滞之因;或佐养阴滋润之味,益胃阴而使润降,和阴血则通络脉;或辅消食化积之药,助运祛结而畅气机,食积血瘀并消而和胃络。
通过清热、散寒、消食、化湿、温阳、养阴从而切实达到调和中焦气机、胃腑血络的作用,而使脾胃功能恢复正常。
四、慢性胃病治疗用药规律总结
董氏治疗胃病临床用药经验是其通降论学术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有着极为丰富的内容。
从董氏治疗胃病的治法中,可以看出他通过调治脾胃不仅能治疗脾胃本身的疾病,对其它各种疾病也往往从后天脾胃入手,有着深刻的临床意义,给人以启迪。
1.以虚实为纲,可将胃病治法分为祛实为主和补虚为主二类。祛实为主如理气通降法、活血通络法、消导化食法、清热化湿法;补虚为主如养阴益胃法(甘凉润胃法、酸甘化阴法、清养胃阴法)、和胃健脾法(甘平养胃法、甘温健中法)、补气温中法等。
2.以气血为纲,可将胃病治法分为理气类和活血类。理气法如理气和胃法、疏肝理气法、健脾理气法、理气降逆法、理气消食法、理气化湿法、理气通便法、理气降火法、理气散寒法、理气养阴法等;活血法如温中化瘀法、清热化瘀法、理气化瘀法、化瘀通络法、破瘀化痰法、破瘀散结法等。
3.以脏腑为纲,可将胃病治法分为治胃法、脾胃合治法、从它脏它腑调治脾胃法三类。治胃法如理气和胃法、化瘀通络法、温胃散寒法、养阴益胃法、清热和胃法、泻下通腑法、降逆和胃法等;脾胃合治法如温中补虚法、升阳降浊法、化湿运脾法等;从它脏它腑调治脾胃法如《景岳全书》所云:“善治脾者能调五脏,即所以治脾胃也,能治脾胃而使食进,胃强即所以安五脏也,”注重胃与其它脏腑的生理病理关系。常用法有从肝治胃法(如疏肝和胃法、平肝和胃法、柔肝和胃法)、从心治胃法(如清心益胃法、补益心脾法)、从肺治胃法(如宣肺降胃法、肃肺通腑法)、从肾治胃法(如补火生土法、滋肾益胃法)。
综上所述,董氏对胃病的治法丰富而全面,精细而准确。总结起来,具有下列几个特点:
(1)重视辨证,详察脏腑、气血、虚实之病位与病性,而后立法对证;(2)重视脏腑、气血、虚实等诸多联系,尤其是土与木、气与血、实与虚的密切关系,立法主次分明;(3)以通为补,不滥用补法,补脾不忘开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