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痛经重视审因论治、调畅气血

丁氏治疗痛经,特别强调审证求因,辨证施治。他认为诱发痛经的原因很多,举凡劳伤风冷,寒客胞中,瘀血内阻,气滞血瘀,肝肾虚损,气血不足等均可导致痛经的发生,正如《景岳全书·妇人规》说:“经行腹痛,证有虚实。实者,或因寒滞,或因血滞,或因气滞,或因热滞;虚者,有因血虚,有因气虚。”而上述诸多病因,皆可引起经脉瘀滞于胞中,成为痛经之主要病机。因此,在治疗上,依据“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理论,强调着眼于“不通”这一主要矛盾。而通之之法,应在调畅气血的同时,结合病因、证候的寒热虚实,或温而通之,或清而通之,或补而通之,或行而通之,消除病因,使气顺血和,经行畅通,达到通自不痛的目的。

温而通之:痛经之因于寒者,多由经期冒雨涉水,游泳,感寒饮冷,或坐卧湿地,寒湿伤于下焦,客于胞宫,致使血因寒凝,不得畅行,瘀血阻于冲任,不通则痛。如《素问·举痛论》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此类寒凝血瘀气滞之痛经,属于实证,临床最为多见,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绞痛、冷痛,且痛处不移,不喜按揉,得热则舒,遇寒加剧,经行量少,色暗有块,且伴有肢冷面白,或兼胃脘冷痛,或伴吐泻清稀,舌淡苔白,脉沉紧,其治疗大法,总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丁氏常投少腹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当归四逆汤、温经汤等方加减。如兼肝郁气滞者,又当疏肝理气,常又选用上述诸方与桃红逍遥散合方加减。对于寒性痛经之属于脾胃阳虚,寒从内生者,疼痛特点为拘急挛缩,抽引作痛,喜温喜按,经量少,色淡,或伴见腰膝冷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腻或滑,脉沉迟,常以理中汤化裁温阳通经。

行而通之:痛经之因于气滞血瘀者,其证属实,治当行而通之。“行”包括行气导滞与活血化瘀两个方面。气滞血瘀痛经临床多表现为经前经期剧烈腹痛,或胀痛累及胸肋,拒按,经量少或行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血块排出后痛减,伴情绪激动或抑郁不舒,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沉弦细涩。一般胀甚于痛,兼见胸乳作胀者多偏于气滞;痛甚于胀,小腹拒按,血块量多者,偏于血瘀。偏于气滞者,宜疏肝理气,化瘀止痛,多用柴胡疏肝散,或桃红逍遥散加减;偏于血瘀者,宜行瘀理气定痛,多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气滞血瘀夹寒,夹热者,临床又当兼顾,兼寒者,丁氏常加吴萸、小茴、乌药等;兼热者,加丹皮、赤芍、生地。

补而通之:痛经之因于虚者,多由素体气血不足,或大病久病之后,气血两亏,或禀赋素虚,肝肾亏损,或因多产房劳,精亏血少,冲任不足,胞脉失养,血运迟滞所引起。临床表现为经期或经后少腹绵绵隐痛,按之痛减,经期或先或后,量少色淡,稍夹血块,如属气血亏虚为主者,多有圣愈汤加减;如为肝肾亏损为主而见腰酸背楚,头昏耳鸣等症,多用柴芍地黄汤、一贯煎加减以滋补肝胃。因虚性痛经之发病机制,必因虚而夹滞,故治以补通兼施,常于补益药中加入活血化瘀理气之药。如虚滞之夹寒,夹热者,也当同时兼顾。

清而通之:痛经之属于热型者,多因肝热气实,肝络不通所致,如朱丹溪说:“经将来腹中阵痛,乍作乍止者,血热气实也。”腹痛一般表现较剧烈,经前或经期腰腹胀痛,或坠痛,月经先期,量多色紫有块,或有发热心烦,口渴思冷,舌红苔黄,脉弦数等症,若兼湿热者,可见小便赤涩、带下黄浊等症,常用丹栀逍遥散、龙胆泻肝汤化裁。热性痛经也有因肝肾阴虚,水不涵木,相火不藏,肝络不能条达而形成者,临床表现为腹痛不剧,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神疲乏力,多梦易恐的症状,其治宜滋阴涵阳,壮水制火,佐以活血通经之品,多用六味地黄丸或麦味地黄丸加减。

以上针对不同的病因及证候审因论治,但临床还须结合痛经所痛之时间、性质详辨其寒热虚实,或实中兼虚,或虚中夹实,同时重视调气和血,辨证施治,方为周全。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中医妇科专家丁启后》。丁丽仙 袁端红 整理
2
本条ID:14140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