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上,有的病例,本属慢性,由于日久郁结已深、或为痰浊凝聚,或为瘀血阻络,或两者兼而有之,病已发生了形质改变,可谓根深蒂固,此时医者或病家,若冀其速效,实不可能,有时操之过急,往往偾事。前代医家早有守法守方之论,或以丸药缓图之法,根据个人临床体验,其说并非虚语。其实,此种病情,只要辨证不误,治疗方向正确,方药能够切中病机,就不要轻易改弦更张,自乱阵脚,否则便难以收功。但应说服病家,密切配合治疗,方可缓缓取效。
1973年秋,成都铁路局曹某,19岁。体质素健,一日突然发现右耳下后方长一拇指头大之硬性包块,不痛不痒,故不介意。后经家属劝去某医院检查,诊断为“腮腺混合瘤”,建议立即住院手术治疗,且须先作活检,再确定手术范围。由于患者不愿作手术,遂求治于余。察其包块,外不发红,皮色正常,只是按之如石,丝毫不能移动,脉象弦缓,余无它见。详询之,患者近年因家事不太愉快,平素喜食肥甘炙馎厚味,余窃思之,此当系毒邪凝聚,化生痰浊瘀血,阻结而成。
除劝其不要紧张之外,可先服一段时间中药,观察有无效果,再考虑是否手术。于是以软坚散结、活血解毒为法,处以甲珠、浙贝、三棱、莪术、昆布、海藻、夏枯草等味,约服药3月,包块推之可轻度活动,并无初起时之石硬。始终守法守方不变,只是药量和药味有所增减,先后历时一年有余,患者服药达百余剂,包块全部消失,至今未见复发。
1975年夏,德阳一干部患慢性血吸虫病,经驱虫治疗后,肝脾肿大一直不消除,经西医检查,肝大在右胁下3厘米,质中,脾大8厘米,经常食欲不振,倦怠乏力,时而腹胀,西医建议切脾,患者要求进行中药治疗,遂来求余诊治。观其面色微黄,舌质略有瘀紫,苔白,脉沉弦缓。
此乃虫蛊症积之候,余本着坚者削之,留者攻之,结者散之,虚者补之的原则,拟攻补兼施之方一剂,嘱作为丸药,长期服用,以缓图之。药用人参、白术、黄芪、鳖甲、茯苓、鸡血藤膏、莪术、丹参、茵陈、郁金、谷麦芽、砂仁、鸡内金、白芍、青皮、香附、核桃树枝、大枣、甘草等为方。患者服药1月后,自觉精神、饮食好转,腹胀消失,于是信心增强。先后共服丸药五料,处方基本未变,时经1年多,患者健康明显好转。后去成都某医院检查,肝在胁下可及,脾大2厘米,以后一直情况良好,至今仍坚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