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

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厥心痛”的范畴。

临床上陈氏倡导冠心病需辨寒热虚实、本虚标实,治法上重两补三通。陈氏是全国中医医院中率先与西医单位协作防治冠心病的研究者之一。自60年代即开始进行临床及实验研究。

1980年主持制定了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中医辨证试行标准(1980年,广东)。将冠心病分为标实证,分列痰浊、血瘀、气滞、寒凝,本虚证则有阴虚、阳虚、气虚、阳脱标准及必备条件都详而列之,对冠心病的中医辨证规范起了积极作用。在辨证用药上也颇多阐发,辨寒热虚实治之。偏寒痛者,寒凝则血脉拘急,卒然心痛,痛时汗出肢冷、面色苍白、脉迟缓,多以温通类方药如苏合香丸较宜。偏热痛者,发作时痛部呈烧灼感、面赤口渴、舌红脉数,予凉血活血药合小陷胸汤较好。偏虚痛者心悸气短,形气较虚,动则痛剧且频,脉细弱无力,舌胖苔白,多夹瘀斑,治以生脉散、保元汤加活血药调治为佳;偏实痛者形体壮实,急躁易怒,头目眩痛,脉弦苔黄,多伴有高血压,常用活血化瘀加平肝潜镇药治之。

两补为补益肾气和益气活血。中医认为“阳统乎阴,心体于肾”,“肾水上行,以滋心阴,方可水火既济”,“心痹者,脉不通”,又“肾为脉之根”,故常从补肾入手。补阳选加仙灵脾、仙茅丸、补骨脂丸;补阴选加首乌延寿丹、左归饮。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肾气虚和阳虚证候常较明显。

肾阳虚不能温润五脏,心阳亦虚,阴霭遍布,故心绞痛频作。疼痛症状虽不似血瘀型重,但畏寒胸闷、气短自汗、体乏无力却较为突出。多用保元汤补益心脾肺肾,加以冲服沉香、细辛,常有较好的温阳散寒、止痛之效。若兼见舌质紫暗、舌体瘀斑,心绞痛频发且重,则以保元汤加冲服血竭散(血竭、沉香、冰片、三七、元胡、琥珀),取补气活血定痛之意。益气养阴则选生脉散加味,常用人参、麦冬、五味子制成生脉口服液治疗冠心病,采用自身对照单盲交叉方法治疗35例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总有效率66.7%,显效率19.3%;对照组有效率29.3%,显效率42%。

两组间差异显著(P<0005)。心电图疗效:治疗组34.8%,对照组13.6%。益气活血常选八珍汤加泽兰、益母草及当归补血汤,也可用黄芪生脉散加四物汤,益气养血活血。

三通为宣痹通阳、芳香温通及活血化瘀三法。心绞痛发作频繁,程度较重时,多属血脉闭阻,心阳不宣和寒凝脉络之候。可先通后补或标本同治。胸阳不振,阴寒内盛则闭阻心阳,可用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也可用瓜蒌片以及进食葱、蒜、韭、薤定痛。临床体会薤、蒜确能“走上焦,通心阳,泻浊阴,开胸痹,散结气”,适用于平素畏寒之心绞痛患者。《内经》认为“心得炅(指温通)则痛止”,“寒则凝,温则行”,寒凝脉络,凝滞而痛,可用芳香温通之法快速起效。常用成方如苏合香丸、冠心苏合丸、宽胸丸、回生丹等。曾用宽胸丸(荜拨、细辛、檀香、良姜、冰片、元胡)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程4周,心绞痛总有效率674,心电图改善率44.4%。

研究认为,宽胸丸胶囊对人体脑血流量有轻度调整与改善作用,可以缓解血管痉挛,扩张血管,改善心肌缺血而缓解心绞痛。一些急性心肌梗塞剧烈心绞痛的患者,嚼服心痛丸和宽胸丸2粒后,常可安然入睡,可见速效止痛之一斑。

活血化瘀治法是中医药防治冠心病研究中应用最早、使用最多的治疗法则。根据《内经》“疏其气血,令其调达”的原则,对于气滞血瘀患者采用活血化瘀方药活血行滞,通痹止痛,疗程疗效较好。常选血府逐瘀汤、失笑散、乳没片(乳香、没药)、元胡沉香末、沉香郁金粉、三七粉等。北京地区防治冠心病协作组曾用冠心Ⅱ号方治疗心绞痛600例,近期疗效为:心绞痛显效率25.8%,硝酸甘油停减率74.2%,心电图有效率37.1%~66.6%(随疗程延长提高效果)。此外,以川芎碱、丹参及冠心Ⅱ号等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心绞痛也常有显著疗效。

临床应用三通之法要注意不宜过用、久用,以免损及心气心阴,必要时应通补兼施,通补交替应用,或酌加一些益气药如人参、黄芪,养血药如当归、鸡血藤、益母草等,使之通而不过,破不至虚。

部分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常伴烦躁易怒、失眠多梦且血瘀征象较重,可用血府逐瘀汤和通窍活血汤加疏肝之品,心肝并治,确能收到满意疗效。若能长期坚持适量服用,有助于预防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学家陈可冀》。王阶 史大卓 雷燕 李静 张文彭
马晓昌 林殷 秦淑兰 整理
2
本条ID:14131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