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清代原始医药档案

宫廷医疗经验的继承和应用研究

一、整理研究原始医药档案

清宫医案的缘起在陈氏众多的研究中,清宫医学研究是为国内外所瞩目的一部分。1980年,出于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精华,为现实服务,造福于人类,他正式倡议对清宫医案进行整理研究。这一倡议得到了当时的各级领导的支持和赞许。在同道及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协助下,这项研究如期完成,终放异彩。

为何要发起整理研究,他认为其理有二,一为中国传统医学延续到了清代,已有较大发展,除对医学经典著作及金元时期的种种医学理论有进一步的探讨分析,融会贯通,作出由博返约的论述,如编纂了《医宗金鉴》等书外,医学流派之间的学术争鸣也颇为昌盛,如经方与时方之争,伤寒温病之争,寒温统一之争等等,都深刻地影响了清代医学界,促进了清代医学的发展,形成了清代医学的学术体系和学术特色,达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上述的医学水平及特色自然反映到了清宫内部的医疗活动中来,故需研究整理,弘扬提高。其二,现存的清代宫廷医案及宫中常用处方,数量相当可观,其中包括皇帝、皇后、妃嫔、太监、宫女及部分王公大臣原始诊治记录,这些资料极为珍贵,整理后对于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造福人类定大有裨益,17年后回眸所顾,果如其然。

二、整理的资料及内容

陈氏自1980年开始,对清宫现存原始医药档案3万余件,进行了整理研究,完成了《清宫医案研究》、《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清宫药引精华》、《清宫代茶饮精华》、《清宫外治医方精华》等多部著述。主要以下列若干种医药档案为依据:

1.历朝帝王后妃等等“进药底簿”或“用药底簿”;2.诊治帝王后妃等病患之脉案笺及医方笺;3.皇帝有关医药之“朱批”及“谕旨”;4.皇帝及太后起居注及内务府抄件等;5.御药房各项记录、处方簿等;6.实录及其它等(如恭亲王之护侍疾病记载,翁同酥亲笔日记等)。

上述医案均系当年原始记录,批阅此等原件,大有耳目为之一新之感,此自与野史、遗闻或托言迥异,此墨案均一笺一方,一案一药,弥觉珍贵,医疗水准,阅过者亦有定评。

三、清代宫廷医疗经验之特色

经过数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整理研究终结硕果,他将清宫医疗经验及特色总结归纳为以下8个方面。

1.维护宫廷利益,崇尚实效,辨证论治

清代宫廷医学的首要特点是维护宫廷的利益,崇尚实效。御医治病,如其疗效满意,常常受到褒奖;反之,若疗效欠佳,则每每受到皇帝的申斥,甚至惩处。这在清代历朝皇帝的有关医药之朱批及谕示中均有具体反映。

从皇帝朱批中看出,宫中对于疗效十分强调。倘疗效不佳或疗程过长,皇帝则亲自敦促,甚至严词申斥。如康熙四十九年五月二十七日,对太医院右院判刘声芳、御医李德聪治疗镶黄旗食阿哈尼哈番俸硕色病中风昏迷之奏折朱批:“用心治。”“用心”二字,已流露其对疗效不满之意。对于治疗效果缓慢者,皇帝亦常严词敦促。

光绪皇帝由于身体孱弱,诸病沓至,治疗十分棘手。因其求愈心切,每每大发雷霆,谕示中尤多指责。如光绪二十四年之《起居注》中有:“日来耳堵鸣响,日甚一日,几不闻声,屡服汤剂,寸效毫无。汤剂之外,如丸散膏丹及外治诸法俱不用耶?夫汤剂仅可用之外感浮疾,若脏腑内伤,汤剂一过,焉能见效?不过徒延时日,非但无益,而且有损。名医伎俩,仅止如此,亦可叹矣!”此类恶语,比比皆是。当然,若疗效满意,皇帝则亦褒奖有加,以资鼓励。雍正七年二月二十三日,光禄寺正卿冀栋、御医刘裕铎治内大臣候陈泰的“伤寒”病,效如桴鼓,雍正大悦,降旨:“陈泰病症,难为冀栋、刘裕铎医治,着各赏记录一次,钦此。”“记录”即记功之意,自然有助于日后的晋升。显然,从皇帝的朱谕中,可窥得清代宫廷医学崇尚疗效之一斑。

崇尚实效的案例,在宫中脉案里更是俯拾即是,不胜枚举。御医治病,非执滋补一途,每以中病为准。倘有必要,纵至尊之体,硝黄之属亦重用而不忌;如遇顽疾,虽金枝玉叶,蛇蝎诸品也用之以求痊。其中惟以疗效之良否,作为诊治之关键。以光绪三十二年慈禧太后脉案为例,是年慈禧主要患有脾胃病,经治疗脾气健运,腹泻渐止,气道较畅,神力较好,药效可见。然纵观本年的脉案记录,均是因证施治,重在取效,其治疗法则,前后变易颇大。

宫中之大量医案表明,御医临证至为强调辨证论治,崇尚实效;其疗效之取得,乃在于辨证之准确及治疗之贴切。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术的精华,清代宫廷医学之辨证论治,既师承于先贤,又有所发挥,颇值得借鉴。其特点主要有:

①注重五藏相关,强调生制变化。

②注重中州畅达,强调气机升降。

③注重气血调和,强调益气为先。

④注重祛邪扶正,强调邪去正安。

⑤注重四时变化,强调天人相应。

在治疗方法中,宫中更是多种多样,不仅有内治法,而且有外治法、针灸疗法、饮食疗法、酒药疗法等等。这些方法又根据病情之需要,有时单独使用,有时联合使用,收到了一定的治疗效果,大大丰富了清代宫廷医学的内容,很多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2.师古而不泥古,法度谨严,广用经方

宫中所用之经方,包括《内经》之半夏秫米汤与大量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所载之医方。清宫御医,虽亦崇尚时方,但亦多是有真才实学者,故能潜心古训,胸有定见,法古参今,用经方而又符合宫中病人之实际病情,可谓能究文通义,目识心融,化而裁之,推而行之。

清宫医案中用过之经方,方类甚为齐全,涉及《伤寒论》113方及《金匮要略》25个篇章中之大要者。如桂枝汤类之桂枝汤加味、桂枝加附子汤、小建中汤等;麻黄汤类之麻黄汤、麻杏甘石汤等;葛根汤类之葛根汤加味等;白虎汤类之白虎汤、竹叶石膏汤等;承气汤类之三承气汤、麻子仁丸、桃核承气汤等;柴胡汤类之大、小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桂枝汤、四逆散等;泻心汤类之大黄黄连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小陷胸汤、旋复代赭石汤等;四逆汤类之理中汤、真武汤、附子汤等;五苓散类之五苓散、猪苓汤、苓桂术甘汤等,以及固涩止利之赤石脂禹余粮汤。又如中风历节篇之防己地黄汤;血痹虚劳篇之黄芪桂枝五物汤、酸枣仁汤、大黄蟅虫丸;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篇之葶苈大枣泻肺汤、桔梗汤;胸痹心痛短气篇之瓜蒌薤白半夏汤、橘皮枳实生姜汤;腹满寒疝宿食篇之厚朴七物汤、附子粳米汤、当归生姜羊肉汤;痰饮咳嗽篇之小半夏加茯苓汤;消渴小便利淋病篇之文蛤散;黄疸篇之茵陈蒿汤加减、茵陈五苓散;呕吐哕下利篇之橘皮竹茹汤;妇人妊娠病篇芎归胶艾汤、当归芍药散;妇人产后病篇枳实芍药散;妇人杂病篇半夏厚朴汤、甘麦大枣汤、温经汤、肾气丸、蛇床子散等等。这些医方分别用于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似能知其常而尽其变,虽未必尽善尽美,不越毫末,但多能不拘一经二经,单传双传,目有全豹,斟酌施治,间或亦有一些精辟立论者,似不可以异常之寒温补泻窥伺之。

由于清宫率以实效为上,故在经方之变通应用上,取得较好效果。如嘉庆朝革妃娘娘病“停饮受凉之症”,调治后虽有好转,但以“肝阴素虚,气怯身软,胸肋有时作痛”,继以桂枝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名为“益气建中汤”,取得良好效果,后以缓肝养荣丸调理收功。按桂枝汤虽为辛温解表轻剂,实乃调和营卫之和剂,其变方小建中汤及黄芪建中汤尤为治“虚劳”之名方,宫中用之者不少,在温病学派崛起之时,仍不衰麻桂柴葛,可为难得。

麻黄汤类方、五苓散类方、四逆汤类方、理中汤、真武汤等宫中脉案均所载良多,不一一列举。其他经方如慈禧之用肾气丸加减治疗“肺不降,肝不调,肾不纳”证候;用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肝气行逆”“胸肋窜疼”。光绪之用防己茯苓汤加减治疗湿气下注足痛,用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胃气欠和,余湿未清”。说明清宫对仲景经方是十分推崇的,尽管彼时温病学派理论和实际在宫中脉案里已有所反映,但六经与三焦辨证,一横一纵,深浅上下,各有特点,可以互为补充。这些经方为日本汉方学界所重视,值得我们深入整理研究。

3.借重通腑治法,驱除积滞,推陈致新

通腑治法,是清宫医案中之甚为常用之治法,承气汤类方于各朝医案中多可见到,即使是“至尊之体”如慈禧及“皇上”者,亦不少用,起到了驱除积滞,通里攻下,化瘀清热,推陈致新的作用。清宫也多应用峻下方大承气汤之泻实热、通积滞;轻下方小承气汤之宣气消滞;缓下方调胃承气汤之泻热和胃;以及清热攻下之桃仁承气汤;逐水化结之大陷胸汤和十枣汤;润燥导滞通便之麻子仁丸等。由于通腑法中之苦寒攻下法也是温病治疗中用之较多者,奏效也颇快。

除了用承气汤类方剂外,也用凉膈散、当归龙荟丸等方寒下以泻实通腑;有时还用控涎丹以攻逐水饮,用礞石滚痰丸以去实热顽痰,用大黄附子汤和温脾汤意以温通开结等。至于日常应用大黄为茶为饮以清热、通腑、健胃也甚为常见,剂量有大至每日五钱者。其通腑法临床应用之广泛,实出乎我们原先的估计。如乾隆朝十五阿哥福晋于乾隆四十年九月十四日所用之清解和中汤内就用了枳实、酒军、厚朴各一钱五分。

4.征用温病时方,不期师古,承先启后

清宫医案中,除了大量运用经方治病以外,也广泛征用温病时方,形成了医疗上的又一特点。清宫中大量征用温病时方,已说明御医们治病并非一味师古,只限于经方,不敢越古圣贤雷池一步,而是看到了疾病的不断发生、发展、变化而医学也应不断地向前发展,而这种发展又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发展。清代正是我国温病学说鼎盛的时期,清宫医疗中运用大量温病时方,本身即是中医学在这承先启后,医学飞跃发展历史时期情况的反映。不仅如此,就在时方的运用上,清宫也是又有继承,又有发展,承先启后,推陈出新。例如前面所举之藿香正气散,本出《局方》,而在清宫医疗中,不但吸收了后来温病学家加减正气散的经验,而且发展其用法而有各种正气汤之变化,以致历朝沿用不衰,成为清宫治疗外感、暑湿、腹泻、食滞等证之效方。此外,有的温病时方还是清宫中先行使用,如雍正朝之用五汁饮,乾隆朝之用青蒿鳖甲汤等,以后才被温病学家所采用,凡此均可见清宫医药在中医学发展中的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

5.废除金石丹药,补益增寿,侧重调补

长生不老,寿享遐龄,乃至得道成仙,乃是历朝皇帝梦寐以求的愿望。春秋战国时期,齐威王、齐宣王、齐燕王等对于得道成仙,寿享永世,曾有强烈之追求。至秦始皇,长寿的奢望更高,曾广征方士求仙,并派徐福等耗费巨资率人寻求不死之药。迨东汉以降,方士炼丹者尤盛。

清代宫廷医案之中,有关炼丹之术以及皇家服用金石炼丹之记载尚未发现。但皇家寻求长寿之心,自不待言,惟其求长生之法,不在于炼丹,而在于养生或服食补益药物。废除金石之品,注重补益,乃是清宫医学中的又一特点。

清宫补益长寿的特点之形成原因,在于宫中御医崇尚实效,反对方术;另一方面清代皇帝(尤其早期),多喜骑马射猎,习武健身,并且亦多知医理有关。

对于长寿,清宫中除养生之外,主要以补益增寿,侧重于调理。清代历朝皇帝中,除康熙尤其注重锻炼、海水浴等法之外,其余各朝,均十分重视药饵的补益与调理。雍正皇帝亦是深有武功者,然其对于具有补益长寿之效的宫中龟龄集亦十分重视,时常亲自过问,自觉服用无疑。

而耄耋之乾隆,对于补益长寿之方更是百般推崇。以乾隆帝常用之补益长寿医方而论,其药物组成多为补脾肾、益气血、调阴阳之品,大抵多用鹿茸、枸杞、杜仲、肉苁蓉、锁阳、淫羊藿、补骨脂、熟地、陈皮、茯苓、当归、松仁、何首乌、人参、莲肉、山药、丁香、甲珠等药。清代治疗诸朝皇帝之补益长寿类药物,亦多宗此。结合宫中太医院所用补益长寿之医方,可知宫中此类方药可达近百首之谱。就这些药方功用分析,主要是补脾肾、益气血。另如饮食调补法和药酒疗法,也是宫中补益增寿侧重调补的重要方面。

6.重视家常防病,清气化湿,消导通利

在清宫中生活的帝后妃嫔,除了有病时积极医治以外,为了益寿延年,养生防病,也十分注重平日的调养。在整理清宫医案时发现其中有不少用于家常防病的小方小药,组成多轻灵活泼,药性多辛润甘淡,适宜于无病或小病使用。由于宫中人等,平素恣食膏梁厚味,停饮积滞者为多,同时娇嫩媚弱之躯,养尊处优之质,又当照顾患者习性,形成了医疗上的一个特点。

(1)平日调理,防病为先:

清代宫廷之中,除了患病时请御医开方用药外,对于家常防病的方药亦甚留意,无病、小病、病后之时,常用方药预防和调理。这类调理性方药,一般味少、力专、易行、有效。有的更属于食疗范围,有益而无害,药为宫中病人接受。

(2)运用小方,清气化湿:

如上所述,宫中平日调理之剂,一般都具有方小、药专,而且易于受纳的特点。由于宫中人等,脾胃之疾较多,加之易有肝郁气滞,多数停饮较重,湿邪缠身。在致病因素中,中医学认为六淫为患,当以湿为多为重,故而御医们所拟常用防病之方,以清气化湿之品为多。既有流动气机之长,又无长期服用之害,其中突出的有灯心竹叶方、益元散、藿香正气丸等方。

(3)选用成方,消导通利:

陈氏在整理研究清宫医案时,发现宫中后妃人等经年累月大多有食滞便秘等症,可能与其平日生活饮食少运动、多肥甘有关,故而前已论及通腑为宫中治病常法。不仅如此,即在平日亦多用消导通利之药以为调理。

7.实践归经理论,应用药引,丰富多彩

(1)实践归经理论:清宫医案中大量运用药引,有效地实践着

自《内经》以来的中医归经理论,这可以从入脏腑和入病位两个方面,粗略地加以论述。

①脏腑归经:药物归经,是依据脏腑经络学说而结合具体实践所产生的中医基本理论,有其科学性。清宫医案中药引表明,脏腑归经是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入心:如乾隆皇帝于乾隆六十三年十二月十二日酉正初刻,“神气恍惚,少寐不宁,有热”,御医沙惟一、钱景诊断为“心气虚”,予镇阴育神汤加减治疗,其方除用人参、生地、白芍、橘红、龟板、竹茹、远志、枣仁、龙齿、琥珀、归身、半夏、石菖蒲、甘草补心安神外,取用赤金一两为引同煎。入肝:光绪六十二月初五日,慈禧太后“脉息两关稍大,右滑左弦”,“神疲力衰,谷食不香,脊背生热,运动则热势见轻”,经薛福长等诊断为“木不条达,复加愤郁,脾受其制”之症,处方:人参一钱五分、炒于术一钱五分、炙香附二钱、茯苓三钱、泽兰二钱、丹皮一钱五分、炙鳖甲三钱、生鹿角(研)二钱、丹参三钱、砂仁(研)一钱、炙草八分、炒谷芽三钱,并用醋柴胡八分为引药。考柴胡为和解少阳,疏泄肝胆之要药。本案慈禧系因肝气不舒,木不条达,而波及到脾,故除用健脾养荣之药外,取醋柴胡为引者,意在入肝经解肝郁,以治病本。入脾:如光绪六年七月二十八日,慈禧因“心脾气馁,中土不和”,以致“脊背凉忽热,吭嗓作干,或作酸甜之味”,御医薛福长等“议用养心归脾汤加减”治疗,方中用龙眼肉五枚为引,盖取龙眼肉功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入肺:如道光朝之全贵妃,于道光四年十二月十九日患肺病咳嗽,“脉息滑数”,“身热咽干”,“咳嗽”,御医张永清、陈昌龄断为“火烁肺金之症”,除用羌活、防风、苏梗、生地、麦冬、桔梗、知母、黄芪、甘草等组成清金代茶饮外,并取芦根三把为引。盖全贵妃因妊娠而患咳嗽,与胎热有关,故用药十分谨慎,除解表止嗽外,侧重养阴退蒸。芦根性味甘寒,入肺经,功能清热生津清肺热痰痈,方中以之为引,诚一举而二善。入肾:宫中肾病颇多,此类药引,自亦不少。历朝皇帝中,以光绪之肾病为着,光绪三十四年间因肾虚腰痛,苦痛难言,御医张彭年拟白芍、续断、独活、当归、木香、桑寄生、秦艽、橘络、川芎等味为方以治,并取金毛狗脊一钱五分为引。狗脊专入肾经,功能壮腰健肾,通经活络,方中取少量为引,意在引药入肾,以治光绪帝肾虚腰痛之痼疾。

②病位归经:除了按脏腑经络归经选用引药外,对于不同的病位,根据中药升降浮沉,性味归经的理论,选择引药,直达病所,可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这与现代医学之载体学说有内在相当之处。轻扬治上:传统用药经验,以桔梗等药可载药上行,作为治疗上焦疾病之引药。宫中则取药性轻清之品,作为治上之引药。平和温中:曾载光绪帝“肝阴不足,脾元未壮,湿气尚盛,动作仍觉眩晕,午后化食较慢,时或胸膈不畅,步履力弱”,御医全顺、忠勋为拟四君子汤加疏肝化饮健胃之品以治,而方中“引用黄土六两,百沸汤冲融,澄清煎药”,用之为引,亦取治中之意。通利治下:道光年间,孝慎成皇后“脉息滑数”,“头闷身酸,呕恶胸满,肋腹胀痛,夜间不寐”,诊为“系肝胃气滞”,复“夹饮受暑”之症,因“暑气已解”,病变重点在肋腹胀痛,于是用当归润肠汤养血润下,泻热通便。更用元明粉一钱五分为引,元明粉其性咸寒,质重味厚,能引诸药下行胃肠,并能软肠中之燥结,用为药引,即通利治下之意。

(2)丰富多彩的药引:

清宫医案中除了应用归经理论选用药物组方治疗及选用引经药外,另一个显著特点是药引之丰富多彩,实为方书所罕见。计有:单味药引、双味药引、多味药引、贵重药引、丸药为引、矫正药味、特殊药引。

8.运用代茶饮法,调治兼顾,因病制宜

代茶饮系宫中御医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处方煎汤为病人当茶类频频饮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在清代宫廷医药资料中,应用代茶饮的记功甚多,尤以道光朝开始日渐普遍。其药物组成多寡不一,治疗作用相异,应用范围广泛,颇受宫中欢迎,有其独特之处。

宫中代茶饮的运用与发展之原因:

①与清代温病学独立体系的形成有关。

②治疗对象是皇帝后妃等“至尊至贵”者,其体稍有违和召医就治;且服药亦多不喜进苦辛味重之品,御医为之采取变通之法,茶剂颇为理想。

③以药代茶,饮用方便,易于调整,于御医与病家咸宜。

④深受皇帝后妃等欢迎。因之,宫中代茶饮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宫中代茶饮的应用,大致包括善后调理,病重者辅佐主方治疗,轻病的对症治疗,以及回乳或小儿病等临时调治措施四方面。

代茶饮系由药物组成,具有治疗之作用,但用药以和解、调和者多,故常通过调和之法而达到使脏腑阴阳气血盛衰趋于正常之目的。因此,用于疾病向愈之善后调理颇为相宜。对于病后之调理,体力之恢复,采用代茶饮之方法,徐徐服之,当有益处,亦易于为皇家所接受。

有时还有病情复杂之病人,宫中治疗在运用主方治疗主要疾病的同时,亦常用代茶饮辅佐治疗。或用之增其功效,或用于治疗兼证,颇为灵活。

宫中代茶饮的组方,大致与临床所用方剂之组合原则相同,用药分君臣佐使,拟方分温凉寒热。药味少则一味,是为力专;组合多而越十,乃求兼顾。药味重浊如硝黄之属,亦用之不忌;药味轻扬如桑菊之类,常化裁更行。但宫中代茶饮与方剂尚有相异之处,其组方特点是:

①用药之剂量偏轻。

②用药之药味偏平,大多属微寒微苦之品,少有其药味过于苦辛者。

③用药之功效多偏于清热、利湿、养阴、益气,而温阳峻下者少。

宫中之代茶饮应用范围广泛,其方剂之功效亦有多种,最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解表类代茶饮、清热类代茶饮、除湿类代茶饮、祛暑类代茶饮、温中类代茶饮、补益类代茶饮。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学家陈可冀》。王阶 史大卓 雷燕 李静 张文彭
马晓昌 林殷 秦淑兰 整理
2
本条ID:14130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