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上的应用血的生理功能失常,出现了病理现象,从中医学的病理学观点来看,主要有血虚、血瘀和血热三个方面。这三种情况与出血有很大关系,特别是“血瘀”这一病理现象的改变,可以广泛地见于多种疾病。由于“血瘀”在临床上具有独特的症状和体征,所以用“活血化瘀”的方药来治疗,往往能获得良好的疗效。尤其是许多慢性疑难杂病之中,有的是属于“血瘀”型的范畴。从目前临床研究的情况来看,“活血祛瘀法”已被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慢性肝炎、肝硬化、溃疡病、脑血管意外、肿瘤及妇科、外伤科等方面。为此,将有关这方面资料及临床经验提出介绍。
一、瘀血证的含义
瘀,是污秽瘀积之义,血是血液。瘀血是指污积的血液,亦即指丧失了正常功能的血液,它已不为生理上所需要,而且成为有害物质导致疾病的一种因子,所以属于一种病理现象。若从它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独特症状和体征来概括,则称为瘀血证。
现代医学亦有“瘀血”的概念,它亦是病理学上一个名词,主要是指血液循环障碍而言,是指静脉回流障碍而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性的病理变化。而祖国医学所指的“瘀血”的含义较广,不局限于血液循环的概念中,他如静脉郁血,血栓形成,以及血管破裂所引起的血液凝固等,都称为“瘀血”。因此,“活血祛瘀法”常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疾病之中,足以补充现代医学的不足。
二、瘀血形成的原因
中医学对“瘀血”形成的原因,列举很多,举凡外感、内伤诸病都可以转成瘀血证,但主要不外下列几点:
(1)寒邪客于经脉之中,以致血行障碍形成瘀血停留。如《内经·调经论》:“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也。”《诸病源候论》:“月经否涩不通,或产后余残未尽,为风冷所乘,血得冷则结成瘀也。”《医宗金鉴》也说:“妇人产后经行之时,伤于风冷,则血室之内,必有瘀血停留。”(2)热邪入血,致瘀液相结,形成瘀血。如《伤寒论》:“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伤寒明理论》:“蓄血者……由太阳随经瘀热在里,血为热所搏结而不行,蓄于下焦之所致。”王清任亦有“血受热则煎熬成块”的说法。
(3)气郁气聚,引起血滞血凝,成为瘀血。如《内经·灵枢》百病始生篇:“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俞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裹而不散,津液涩滞,着而不去,而积皆成矣。”说明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血之凝滞或瘀,必先由于气聚。
(4)外伤以致血管破裂,引起瘀血内留,而形成瘀血。如《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说明凡是跌打损伤,以致血管破裂,血液凝滞。这种离经之血,留在人体内部,形成瘀血。
(5)各种出血后,血液瘀积,形成瘀血。如《血证论》说:“吐衄便漏,其血无不离经。凡系离经之血,与营养周身之血,已睽绝而不合。……此血在身,不能加于好血,而反阻新血之化机。”上述原因,说明外感寒热,内伤气郁,以及各种外伤或各种出血之后,均能导致产生瘀血,形成积聚、症、瘕、痈、疽等瘀血现象,这就是瘀血证的来源。
三、瘀血证的诊断要点
瘀血症的诊断要点,从祖国医学的辨证方面来看,主要表现如下各点:
1.症状方面:在询问病史中,除为一般性询问外,应特别注意是否有跌伤或出血史。其症状的主要表现有:
(1)痛。不通则痛。疼痛是瘀血证比较突出的一个症状,如有上述病史而又有局部疼痛的表现,就应考虑是否有瘀血存在。疼痛的特点是:
①常随瘀血所在地而表现出固定部位。
②疼痛呈长期性,顽固性。
③疼痛的性质,大多是针刺样痛或钝痛。
④疼痛常随气候改变及劳累而加剧,如阴雨刮风或劳累过度而加剧。
⑤疼痛时单纯用行气止痛药效果不显著。
(2)出血。在多种疾病过程中,见有出血症时,往往有瘀血存留现象,其特点是出血时有血块,血色紫暗或黑色。
(3)腹满感。腹满是病人自觉的主诉,而扪诊不一定有胀满现象。
(4)精神、神经症状。有的病人喜健忘,如狂、昏蒙等精神状态,或头痛、失眠、耳鸣、眩晕等神经症状。
(5)月经异常。妇女有闭经历史而见小腹结块疼痛;经来小腹疼痛引腰背;经来色紫暗成块;产后恶露不绝,小腹隐痛等。
2.体征方面结合望诊及切诊,观察瘀血证,有如下特征:
(1)皮肤干燥无光泽,颜面、腹背或四肢皮肤出现蟹爪状红丝血缕。
(2)两眼黯黑无神。
(3)腹部胀大有形,而腹壁有青筋暴露。
(4)胸腹内有较坚的肿块(症、积)固定不移。
(5)跌打损伤后,伤处出现肿胀青紫。
(6)舌质口唇表现:舌质发紫或紫暗,或舌边呈点状紫块或口唇紫暗。
(7)脉象表现:以细涩为多,但也有涩中带弦之象。
以上仅把瘀血证的诊断要点加以叙述,说明瘀血证的基本特征,但如果要对某一疾病进行全面判定,还必须根据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精神,进行全面考虑。
四、活血祛瘀法的使用
瘀血证的治疗,在中医学中确有丰富的经验。从汉代的张仲景启其端到清代以后的王清任、唐容川、叶天士、张锡纯等,都在不断地充实和发展,从而使瘀血证的治疗更加完善。
因为瘀血证是由于血液壅滞、积久成瘀,所以治疗法则,自应以“活血祛瘀”为主。又由于瘀血既是一种有害物质,必须及早驱除。《内经》说:“血实宜决之。”正是指出治疗瘀血的基本原则。
“活血祛瘀”的方药甚多,从药物方面看,如择其常用而按其性能来分,主要有下列几类:
1.破瘀:即破血祛瘀最强药物。如凌霄花、水蛭、虻虫、蟅虫、干漆等。
2.祛瘀:即一般活血祛瘀药物。如红花、桃仁、丹参、归须。
3.消瘀:即消积破瘀药物。如三棱、莪术。
4.散瘀:即消肿散瘀药物。如穿山甲、苏木。
5.消水祛瘀:即行血祛瘀消水药物。如泽兰、益母草。
6.止痛祛瘀:即祛瘀止痛药物。如乳香、没药、川芎。
7.接骨祛瘀:即祛瘀又能续筋接骨的药物。如自然铜。
从方剂方面看:如择其常用而按其性能来分,亦有如下几类:
1.气滞血阻:用理气活血方法治疗如旋复花汤。
2.血凝成瘀:用利血祛瘀方法治疗。如桃仁承气汤、桂枝茯苓丸。
3.干血沉积:用破瘀消积方法治疗。如抵当汤、大黄蟅虫丸。
4.气虚血瘀:用补气活血祛瘀方法治疗。如补阳还五汤。
5.瘀血疼痛:用止痛祛瘀方法治疗。如活络效灵丹。
上述所举的方药,仅能说明活血祛瘀方药的性能。但瘀血形成不是孤立的,在临床上还能出现其他症状和体征,因此我们必须按照辨证施治原则,结合其它方面进行分类,使“活血祛瘀”法则更能具体实用。根据上述情况,大致可以归纳如下几法:
1.行气祛瘀法:气和血有联系。古人认为“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滞则血滞”等理论,说明人体气血运行是相互影响的。血既瘀,气必滞,所以祛瘀药中必须结合行气药。
临床主要症状:胸部、脘腹疼痛,固定不移,甚至在肋下或腹中有肿块者。用药如延胡、郁金、香附、青皮、乳香、没药。方剂如柴胡疏肝散、旋复花汤、金铃子散。
2.清热祛瘀法:邪热入里,与血相搏,传入下焦,上扰神明,即所谓“蓄血”,亦即瘀血症兼有某些热症者。
临床主要症状:身热不退,神情烦躁,谵语,甚则如狂,小便自利,小腹胀满,脉沉实有力。
用药如桃仁、大黄、桂枝、芒硝、黄连、黄芩、山栀等。方剂如桃仁承气汤。
3.散寒祛瘀法:寒邪内伏,与血相结合,血得寒则凝,所以活血祛瘀药中,应配合温通散寒药。
临床主要症状:腹痛顽固,隐痛不已,日轻夜重,畏寒形倦,舌苔白腻,脉沉细弱。用药如桂枝、干姜、蜀椒、人参、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等。方剂如大建中汤加桃仁、红花。
4.止血祛瘀法:古人对血的运行有“瘀血不止,新血妄行”的说法,所以在一定条件下,祛瘀本身就有止血意义。但往往与止血药同用,以达到止血目的。
临床主要症状:吐血或咳血之后,持续有紫暗成块之血而咳出,胸部或腹部痞闷或痛,舌质紫,脉细涩。用药如花蕊石、藕节、茅根、三七、桃仁等。方剂如花蕊石散。
5.止痛祛瘀法:瘀血证大都有疼痛表现。根据“通则不痛”道理,祛瘀药本身就有止痛作用,但如疼痛加剧,必须配合止痛药。
临床主要症状:心、胸、脘、腹、背、腰、四肢疼痛而兼有瘀血证者。用药如乳香、没药、丹参、当归。方剂如活络效灵丹。
6.软坚祛瘀法:气滞血瘀,血凝瘀积,成块不移,亦瘀血证之较重者。
临床主要症状:腹部成肿块,坚硬不移,时或疼痛,或腹部青筋暴露,舌质青紫,脉沉涩。用药如水蛭、虻虫、蟅虫、桃仁、红花、地鳖虫、枳实等。方剂如抵当汤、大黄蟅虫丸。
7.消肿散瘀法:一切疮疡初起,均是气滞血瘀,引起局部肿胀疼痛,因此,必须用消肿行气,活血祛瘀法。
临床主要症状:局部赤肿焮痛,硬结不消。全身情况良好,脉数,苔黄。用药如山甲、川芎、当归、赤芍、桃仁、乳香、没药。方剂如仙方活命饮之类。
8.利水消瘀法:湿热聚于膀胱,或心火移于膀胱,热伤血络,引起小便涩痛。
临床主要症状:小便滴泻不畅,或尿如细线,尿中夹有血块,或排尿疼痛,小腹胀满隐痛,舌质青紫,脉细涩。用药如琥珀、大黄、桃仁、红花、木通、萹蓄、滑石、王不留行、益母草。方剂如代抵当汤、八正散等加减。
9.通经祛瘀法:妇女月经闭塞,或产后恶露不绝,形成瘀血内停。
临床主要症状:月经停止或经少,色紫腹痛或小腹有瘀块疼痛难忍,加上有瘀血症状。用药如桃仁、红花、当归、川芎、刘寄奴、益母草等。方剂如桃仁四物汤等。
10.扶正祛瘀法:血瘀证而兼有正气不足或气虚或血虚症状,必须在活血祛瘀方中加入益气补血之品。
临床主要症状:血瘀证而兼有面色萎黄、气喘、消瘦、食少、肌肤干枯等症状。用药如桃仁、红花、三棱、莪术加当归、黄芪。方剂如补阳还五汤。
五、活血祛瘀法的作用
根据实验观察,结合临床上对各种疾病的治疗效果,说明“活血祛瘀”法有如下作用:
1.对内脏与血管的平滑肌起扩张及调整作用:活血祛瘀法治疗心绞痛、脑血管痉挛、胃肠道的某些阻塞性疾患以及痛经等都能取得一定的效果,就是这些药物对内脏或血管的平滑肌有扩张或调整作用,从而改善了血液循环,解除了血管或平滑肌痉挛,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从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当归可以调节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即可说明。
2.促进增生性或纤维化病变的软化或吸收:对一些增生性的病变,如类风湿关节炎、脊椎炎、慢性肝脾肿大,以及某些腹部粘连性病变,采用了活血祛瘀的药物治疗后,能使病变部位缩小或完全吸收。这就是因为这些药物对增生性或纤维化病变的软化及吸收作用。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用此类药物能使变形关节得改善,就是例证。
3.促进溃疡性创伤的愈合、组织的生长:活血化瘀药物能够治疗溃疡病,以及外伤性溃疡面,主要是由于这些药物对伤口的愈合,组织的生长起着加快作用。由动物实验证明,用活血祛瘀药后,可使受损动脉中的氮的分解代谢减低,氮的合成代谢增加,从而加速伤口的愈合。
另一方面,由于有消炎及抗菌作用,亦能使受伤的疮口,消除肿胀,免除细菌的侵害,从而加速其愈合。
4.调整某些内分泌机能的失调:活血祛瘀法对痛经及月经不调,能起到良好的疗效,主要是与调整卵巢内分泌失调有关。从有关动物实验资料来看,活血祛瘀方药可以改变机体内氮代谢,使动物因伤损后而引起的氮的负平衡,很快转为正平衡状态。因机体氮代谢的改变,与内分泌有密切关系。
总之,活血祛瘀法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说明了中医学独特经验和丰富知识,今后将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为人民健康作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