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丁氏学派”的学术思想

丁氏学派的创始人是孟河丁甘仁氏。他学有渊源,从师马培之先生,平生勤学深研,无问寒暑。1916年联合沪上夏应堂、谢利恒诸同道,创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门墙桃李,遍及华夏,师传愈广,丁氏学派得以逐步形成。著作《孟河丁氏医案》及《丁氏用药法》等,其主要传人丁济万、程门雪、黄文东、管理平等是丁氏学派的主要力量。他们编写了《伤寒讲义》、《金匮讲义》、《杂病讲义》以及《脉学辑要》、《舌苔学》、《古今医案讲解》等作为授课教材,是丁氏学派临床辨证用药的依据。蔡氏读之,倍感亲切,至今仍珍藏其书以为借鉴。丁氏对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均有独特诊治方法,这也是蔡氏早期临诊的主要依据。概要介绍如下:

一、外感热病注意察舌辨证

丁氏学派对外感热病的研究,是宗《伤寒论》而不拘于伤寒方,宗温病学而不拘于四时温病。指出读了《内经·热论》以后,必须熟悉《伤寒论》和《温热经纬》、《温病条辨》等方书,这才能全面学习外感病的基本理论和治疗方法。《丁氏医案》和《杂病讲义》对外感热病即贯穿这个观点。所以蔡氏在学校就读四年中,认真对上述书籍进行阅读。当时,上海正在流行湿温病(即肠伤寒),在丁济万院长亲自带领实习期间,湿温病例特多,在他的临床记录中,集案例共九本,其中三分之一是湿温病,蔡氏感受特深,故其毕业论文《温病之史的发展及其理论体系》即由此而总结的。

蔡氏认为丁氏诊治外感热病,注意察舌辨证。从湿温病来说,湿温之邪,表里兼受,其热弥漫,蕴蒸气分时间最长,湿与温合,或从阳化热,或从阴化寒,与伤寒六经之传变相符合。概言之:

1.邪在卫分、气分按三阳经治法。如初起表邪未解,舌苔必白腻,而胸闷泛恶,脉濡,用三仁、桂枝、栀豉等方。如邪入气分,舌苔白腻而黄,壮热有汗不解,于甘露消毒丹之中加二三分甘凉,如竹茹、芦根、滑石之类。如湿邪偏盛而见舌苔白厚腻,口渴喜热饮,小便短赤,用三仁汤加滑石、黄芩同用。若湿在太阳热在阳明,热重于湿,而见苔白腻,质红绛、汗多、口渴、喜饮、脉洪数者,用苍术白虎汤。若舌中有一圈无苔而边厚腻者,阴虚而湿盛也,此症难治,养阴不可,燥湿不能,惟先用藿香、佩兰、橘皮、竹茹、苡仁等。数日后,苔见黄边厚腻而白,口渴稍引饮,或口苦者,宜苦温中夹一分苦寒,用平胃散加黄芩五六分。若苔腻渐渐化黄,苔中带黄,口渴欲饮,不辨冷热者,宜苦寒苦温并用。若苔黄较深,口苦反甚者,为热重于湿,宜七分苦寒,三分苦温,用黄芩、黄连加白蔻、陈皮。如苔腻厚黄,而边红绛,口渴喜饮,小便短赤者,为湿有化燥之象,用苦寒淡渗同用,黄连、黄芩、芦根、滑石、通草、苡仁等。如苔中黄腻厚,扪之干燥边红绛,寒热胸闷,宜淡渗夹寒凉同用,银花、连翘合四苓散之类。如苔黄腻,口渴喜饮,胸中痞闷,宜苦辛开泄,泻心汤主之,此乃湿热互结之征。如苔白腻,口甜盛者,用平胃散加省头草等,而甜不去者,用乌梅、干姜,木来泻土法。若苔厚腻而白,兼见胸痞、脘闷、寒热往来,湿邪内伏募原,轻则小柴胡去黄芩(苔转黄腻可加入),重则达原饮,此湿温病本治法也。

2.湿胜阳微,按三阴经治法。如身热泄泻,渴喜热饮,舌质淡苔灰黄,脉濡数,用理中合小柴胡汤等。如舌质淡苔厚白,腹满肤肿,脉象迟弱,为湿困太阴,健运无权,用五苓真武等方。

如湿温月余不解,身热汗多,神识昏糊,舌质淡苔干腻,脉沉细,急用参附回阳、龙牡潜阳之法,得以转危为安。

3.邪热从阳入阴,按温病热传营治法。如舌质红,苔干燥无津,身灼热有汗不解,烦躁少寐,脉弦数,邪热入营,宜大剂生津凉营之品,用鲜生地、鲜石斛、天花粉等。若出现痉厥,则加羚羊角等。甚则舌质红绛,唇焦齿干,神昏谵语,用犀角地黄汤及清心牛黄丸。

从以上所述,蔡氏根据丁氏治湿温病采取六经和卫气营血辨证,从舌苔的变化进行辨治,是独出心裁,在实际应用中取得疗效,找出了湿温病的治疗规律。

二、内伤杂病辨别气血虚实

丁氏学派对内伤杂病认为除经典著作外,金元四大家各有所长,不得偏执。蔡氏早年深领教诲,坚持“勤求古训,博采众长”的学习精神,做到汇集群言,知所选择。并认真学习明清两代的名家著作及其医案,对他的后学启迪很大,在临床实践中更有所发展。例如:

1.对中风闭证和脱证的辨治:蔡氏认为中风当分闭脱两证,目定口呆,牙关拘急,痰声拮据,气粗息高,面赤唇红,脉急洪大,皆为闭证之确据。若目合口开,气息微续,昏倦无神,面色白,痰声隐约,脉急细微,皆是欲脱之显象。尤有甚者,则脉伏不见,自汗如油,肢冷青,撒手遗尿,更甚极危之候。然而闭甚亦有目合神昏身僵者,必须以“四肢厥冷,汗出如油,小便自遗,脉虚”为准,疑似之间,尤当细辨,至于治法,则闭证宜开,惟开亦有法,一切芳香走窜如牛黄、至宝、苏合类均不相宜,应用潜降。但当痰涎壅盛,药无下行之路,故不得不暂借开道之药,以稀痰涎,通关散为佳。凡属闭证,先开其闭,即用大剂潜降,平其上逆之势,再用清滋之品,清其气火,滋其阴液,腻补之药,非到最后时期,不宜妄用。脱证宜固,中风之本,由于肝肾阴虚,阴虚不能恋阳,孤阳浮越,则为脱证。治分三步,阳脱由于阴虚,阳厥上逆,宜大剂养阴恋阳,潜阳镇固,如生脉、三甲复脉、大小定风之类加入金石潜降,此第一法。若肢冷脉伏,汗出淋漓,阳脱在即,急用参附、龙牡等浓煎急灌,先回其欲脱之阳,阳气既回,再用养恋之法,此第二步。闭脱开固,虽有不同,而肝阳化风,气血并上,则为一辙,故无论开固各方,潜镇终为必用之品。潜镇药中,介类为最,金石次之。金石之中,又当分吸纳与镇坠两种,如磁石、龙骨、紫石英等有吸纳为上。此证在程编《金匮讲义》中论述最明。

2.对虚劳病的辨证施治。首先在辨别阳虚和阴虚,蔡氏认为阴虚较阳虚为多见,阳虚者必舌淡、便溏、汗出、畏寒;阴虚者,必舌绛、口渴、烦热。两者必须鉴别。在治疗方面,不论阴虚或阳虚,对形瘦食少者,必须顾及其脾胃之气,在劳倦伤脾者,偏于阳虚,用补中益气法;有思虑伤心,色欲伤肾,偏于阴虚者,用育阴潜阳,交通心肾法;有抑郁伤肝,气滞血瘀者,用解郁行瘀之法;有阴枯肺损者,用清燥润肺,壮水养肺,培土生金法。种种方药,都是汇集前人的经验,根据辨证要点,加以运用。总之,蔡氏对脾胃之气受戕,则损症难复,最为重视。

3.对痿证立论,宗《内经》治痿独取阳明之论。阳明为十二经之长,主润宗筋,宗筋主束管利关节。在《丁氏医案》痿痹门中,认为书有五痿之称,实则为二:热痿和湿痿。蔡氏对热痿的治法,谓下病治上,乃古之成法,欲两足不痿,必须肺液输布,能下荫于肝肾。肝得血则筋舒,肾得液则骨强,阴血充足,络热血清,并以舌质红绛,脉象濡数,为热痹辨证要点,故用清阳明之热,滋肺金之阴为治。至于湿痿,蔡氏认为,湿热由外而内,由肌肉而入筋络,经脉壅塞,气血凝滞,其证常见舌淡白而苔腻,脉象濡缓,根据《内经》“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治宜补土逐湿,去瘀通络之法。用苍术、白术、红花、牛膝为之,另用茅山苍术500克加苡仁250克、酒炒桑枝250克,煎沸泛丸,每服10克,连服二料可愈。由此可见,热痿和湿痿根本不同,宜加详辨。

4.对痹证以热痹和风寒湿痹为分类纲领。关于热痹,据《内经》阳气多,阴气少则为热痹之论,专清络热为主。蔡氏对用桂枝白虎汤无效的病例,手不能举,足不能步,痛处微肿,舌边红,苔黄腻,脉弦小而数,诊为络热血瘀不通,用羚羊、石斛、白薇、丹参、当归、秦艽、牛膝调理而愈。

若风寒湿痹,气血两虚,不能驱邪外出,脉虚弦而浮,病在阳分,用玉屏风散加当归、白芍之类。

肝脾肾之不足,病在阴分者,用独活寄生汤加大小活络丹等。其中阴阳虚亏不同,必须加以辨识。

综上所述,仅是丁氏学派一些主要经验,蔡氏继承之后,深有所得,在临床上收效甚多,尤其是《丁氏医案》中证因脉治,都有很多心得,为后学树立良好楷模。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发扬古义融会新知的蔡友敬》。蔡光斗 林禾禧 整理
2
本条ID:14124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