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所举,皆邹学熹“医易会通”承先的部分内容,下面再从所著《易学精华丛书》有关“医易会通”的内容谈谈启后的问题。
一、易学与内经理论的会通
《黄帝内经》是中医与易学会通的经典著作,成书于战国时期,讲五运六气、天人合一、阴阳五行、脏腑经络,以及各种病证产生和变化的原理,治疗的原则,但这些基本的原理原则,都根据易学所发现的一整套自然规律而来。古代尚无文字的时期,有用符号表示的,如卦爻符号;有用图画表示的,如太极图;有用数字表示的,如河图、洛书。这些都是古人仰观俯察,远取近譬,从天文、气象观测中得出的基本法则。现根据古代宇宙观将其观测程序简述如后:古人站在高处,发现天覆于上,地载于下,人在中间,得出天地人三才的概念。《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古人观察到天体运行不息,而感觉不出大地在运转,因此以地为静点,而得出“天动地静”的概念。为了术语上的统一,以圆为动,以方为静,而提出“天圆地方”的天文观。又观察到天地中间还有雷、电、风、云、雨、雾的变化,湖泊、高山、水火、大地的存在,所以继乾为天、坤为地之后,而有雷风相搏,山泽通气,水火不相射之论。
古人还从观察中发现太阳的运行关系到气候寒热温凉的变化,万物的生长收藏,于是得出四时气候不同的概念。由于太阳从左东升,向右西落,于是得出左右、上下、四方、六合等概念。
从太阳东升西落,经过南天,没入地下,而得出东南西北四正的概念;从太阳冬至节出没得最高,夏至节出没得最矮,而得出四隅的概念。由于太阳晴朗时可见,晦暗时不见,而得出显隐的概念。由于太阳到天顶的轨迹有升有降,而得出高卑、上下的概念。由于太阳轨迹移动到一定地点又折回来,而得出往复、迎随等概念。由于太阳晷景在地下成360度圆,周而复始,而得出循环、周期等概念。日体常圆,月有亏缺,而得出虚实、盈亏等概念。并从天地万物是有形的,气化活动是无形的,而无形的气化活动,总是以有形的实体为基础进行的,因此得出“气附于形”,人们必须“因形察气”的方法,中医的生理、病理观,诊断学和药理学,都是本此而建立的,以上也就是由八卦产生的阴阳学说在各方面的推衍。
医学家和易学家还建立了不少的观测标准,以观测天体和人身。如以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以观测天人之间的阴阳变化;以五星正变,四时气候转移,而审五行之象;以五纪盈虚而审五运之岁;以六气代谢,而审季节时令;以八方衰旺,而审八卦之位;以八门开合,而审八风之气;以甲子纪年,而审岁运等等。
《内经》还有大法、师法和心法。大法则本易学三大原则:贯通百事,即按客观规律办事,不加己见,所以言不泛论,事不虚构。表征感衰,即言要从时间上看问题,因四时变化才有盛有衰,所以要“因形察气”。殷鉴兴废,即言要从空间上看问题,抓阴阳对立。如九大论之谈气化学说;阴阳离合论之谈三阴三阳离合;六节藏象论之谈天以六六为节,人以九九制会;藏气法时论之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九宫八风篇之论太乙下九宫,皆涉及《内经》之大法。师法即指口耳相传之秘,如论中有关刺法内容皆有师承,是理论与实践相合的论述。心法即融大法与师法为一体,如有关脏腑、经络、病机、诊法、治则的论述,皆医家之心法。
《内经》的编写体裁也较特殊,不仅仅是问答体,而是在当时“托古改制”的影响下,仿史家“以时系事”的手法而“以人系事”。“托古改制”即假托黄帝、岐伯等古代圣哲,以增强其学术的说服力。凡提黄帝之名,则知讨论的是本篇、本节、本段的纲领性问题;凡提岐伯之名,则知涉及的都是医学有关的问题;凡提鬼臾区之名,则知涉及的是有关天文、气象学的问题;凡提伯高之名,则知叙述的当时医家之传述;凡提少师、少俞之名,则属后世新兴之学;凡提雷公之名,则为推衍之文;不标题者,则属其他学派之论。
邹氏从《易经》角度来了解《内经》的理论体系,这是一条非常正确的方法和途径。我们可以通过两部经典来了解、掌握有关天地和人身变化情况,以便保持统一平衡和调整一致,综上所述,说明“医易会通”并不是一句空话。
二、易学与伤寒理论的会通
汉代张仲景著《伤寒论》,奠定了伤寒学派的理论基础,这个理论基础就是六经学说。但六经则来源于易学之理,六爻之论,六经是根据阴阳之气的多少,结合阴阳两方气化活动的初、中、末阶段来划分的。如《素问·天元纪大论》说:“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由于日、月、星的运行,应运而产生了各种气化活动,再因运行的方位不同,便形成了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变化,人从天气的观察所得,而分出三阴三阳,在太阳则从寒化,在阳明则从燥化,在少阳则从火化,在太阴则从湿化,在少阴则从热化,在厥阴则从风化。但后人提出疑问,为什么仲景对此书不曰《六气论》而曰《伤寒论》呢?但这一问题在《易经》和《内经》中早已回答,邹氏对此作了深入浅出的说明:他举出《周易·系辞传》“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一语点出了六气以寒和暑两端为起止点,而《伤寒论》则从“寒”这一点开始推演六气病变,讲述证治方法。为什么要强调寒和暑这两个起止点呢?这是根据古代始终之学决定的。所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三、易学与温病理论的会通
温病和伤寒一样,也包括六气为病,如温病有风温,有暑温,有湿温,有温疫,有秋燥,有暑月感寒(阴暑),但温病也不称《六气论》而曰《温热论》,这就从“暑”这一点开始推演六气病变,讲述证治方法,由此可见一斑了。在辨证上,则有卫气营血和三焦两大辨证纲领,这不外本气血、脏腑,而气血、脏腑又不外阴阳而已。在治法上,伤寒因寒邪起病,寒为阴邪伤人阳气,故以“扶阳气”为主。温病因热邪起病,热为阳邪伤人阴液,故以“存津液”为主。所以苏征保在《温病条辨》序言中说:“天地阴阳,日月水火,罔非对待之理,人自习焉不察,《内经》平列六气,人自不解耳。伤寒方法,法在救阳,温病方法,法在救阴,明明两大法门,岂可张冠李戴耶!”从清代医家叶天士开始,很多温病学家都从临床实践中发现,温病的病理变化和证候表现,都与卫气营血的功能失调有关,所以把它作为了温病辨证论治的纲领。营卫、气血仍不外阴阳的互辞,是阴阳在人体的表述。卫和气、营和血又是二而一的东西,在温病的复杂变化中,可用以表示温邪为病的浅深。叶天士所以说:“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温病学家陈光松作了进一步阐述,他说:“自其约而言之,则卫为气,营为血;循其等而言之,则卫为气之标,气为卫之本,营为血之帅,血为营之徒也。是以气居卫之后,血居营之后也。”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三焦辨证,分上、中、下三焦。上焦在胃上口,贯穿横膈而上于胸中,这里正是心肺所居之处。温邪上受,首先引起手太阴肺和手厥阴心包络的病变。叶天士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吴鞠通论上焦的治法说:“治上焦如羽,非轻莫举。”因上焦部位最高,接近于表,所以凡属上焦的温病,多采取轻清的方药治疗。中焦在横膈下,乃脾胃所居之处,温邪传入中焦,可以发生阴阳两方面的变化,一从阳明燥化,出现里实热证,一从太阴湿化,形成湿热夹杂之证。吴鞠通论治疗大法说:“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所以中焦用药,当纠其偏而致平安。下焦部位在脐以下,乃肝肾所居,若温邪入于肝经,多见阴虚阳亢之证,温邪入于肾经,多见真阴亏损之候。吴鞠通论治法说:“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因肝肾阳亢阴竭之候,多宜气味厚重之药,始能达于病所。
四、易理在方药方面的会通
药物性味,即药物阴阳之互辞,就四气而论,则以温热为阳,寒凉为阴,至于平性,亦有阴平、阳平之不同。就五味而论,则以辛、甘、淡为阳,酸、苦、咸为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还将药物性味,与阴阳厚薄、升降浮沉结合起来论述。如说:“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经文中的阴味,指药物中的酸、苦、甘、辛、咸五味;出下窍,言五味属阴,味厚而性沉降,故多下出于二阴之窍。阳气,指药物的温热、凉、寒四性;出上窍,言四气属阳,气薄而性升浮,故多上出于头面诸窍。下面再将药物气味阴阳厚薄的特性,分项介绍如后:味厚为阴,厚则泄,泄在此指具有消导、泻下之类药物的功能,如芒硝、大黄味厚而具有寒下作用。
味薄为阴中之阳,薄则通,通在此指具有通利之类药物的功能,如茯苓、通草味薄而具有利水的作用。
气厚为阳,厚则发热,指具有温阳助火之类药物的功能,如肉桂、附片,气厚而具有增益阳气的作用。
气薄为阳中之阴,薄则发泄,指药物具有解表发汗的功能,如麻黄、薄荷,气薄而具有透热出表的作用。
在方剂组合方面,君臣佐使,亦为阴阳在主从上的应用。七情合和,除单行者外,相须乃指两种功用相同的药物配伍,以成倍地加强功效。相使乃指两种功用不同的药物配伍,以成倍地加强疗效。相杀、相畏,是指一种药物能减低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其中起消除毒副作用的一方称为相杀,被消除毒副作用的一方称为相畏。相恶,指两药配合后,其中一种药物能降低或消除另一种药物治病功能,则称为相恶。相反,指两药配伍后,能产生剧烈的毒性作用,称为相反,以上七情合和皆阴阳相对。很多处方,皆以易卦命名,如定坤丹、乾坤补坎丹、坎离丹、清震丹、交泰丸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