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谧对“五腧学说”的重大贡献

一、五腧穴在经络系统及临床上的地位

腧穴本是人身孔穴的统称,而在肘膝关节以下的十二正经的各个腧穴,在经络系统中更有其各自意义。其中不仅有各经的郄穴和阴阳表里经的各个络穴,而且更为重要的就是以井、荥、腧、经、合流注关系为比譬的五个腧穴和为各经原气所聚的各个原穴。《灵枢·本输》说:“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经络之所别处,五输(输与腧通)之所留,六府之所合……。”这就是“五腧”的由来,而称为“是为五脏六腑之俞”。其中有与五脏相应的五五二十五腧,六腑中又加入一个原穴,使之与六腑相应而有六六三十六腧。在脏经之中则是“腧原合一”。因为脏可代表腑,言脏即可以知腑,故称为“五腧”,而不称为“六腧”。这些既是经络系统的主要内容,更是针灸临床的关键,而有其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五腧体系在晋以前尚未臻完备

根据《灵枢·本输》的记载,可见五脏五腧,共有二十五穴;六腑六腧,共有三十六穴。两者共有六十一穴。而缺少了手少阴心经五腧流注的关系。对此,《灵枢·邪客》作出说明认为:“手少阴之脉独无腧者何也?答曰:少阴,心脉也。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故独无腧焉。曰:少阴独无腧者不病乎?答曰:其外经病而脏不病,故独取其经于掌后锐骨之端,其余脉之出入曲折,其行之疾徐,皆如手少阴心主脉行也。”这从心包的功能为代心行事的臣使官来说,是可以把手少阴厥阴两经合二为一。但如与《本输》本篇其他各经的流注及《灵枢·经脉》阴阳表里的体系相比较,则显然是一种缺陷。这就使“五输学说”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处于一种停滞和不完备的状态。

三、五腧学说在《甲乙经》中得到了重要的补充和发展

上述五腧学说的缺陷和未臻完备之处,直到《甲乙经》问世以后,才得到合理的补充,使之进一步地发展和提高。在《甲乙经》卷三,手少阴及臂凡二十六穴这一篇章中,首先引证了《灵枢·邪客》的原文,接着就对手少阴心经的五腧流注关系,作了明白具体的规定:“心出少冲,少冲者木也……手少阴脉之所出也,为井;少府者火也……手少阴脉之所溜也,为荥;神门者土也……手少阴脉之所注也,为俞;灵道者金也……手少阴脉之所行也,为经;少海者水也……手少阴脉之所入也,为合。”根据皇甫先生《甲乙经》自序,该书是由《素问》,《针经》(即《灵枢》又名九卷)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等三书撰集而成的,除最后一书早已亡佚,无从得知其全貌外,而在其余两书中,都不能找出手少阴心经流注之五腧关系。因此,姑不论手少阴心经的五腧穴是出自《明堂孔穴针灸治要》,或是皇甫先生根据他自己的独到见解所作出的推理和补充,其功绩都是不可磨灭的!

四、五腧体系的完备开拓了针灸领域的灿烂前程

《甲乙经》对针灸学所作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影响更为深远。即以五腧穴这方面来说,对“时间针灸学”的发展,其价值就很难估量。本来“移光定位”是时间针灸学的基本概念,早见于《素问·八正神明论》及《六微旨大论》。但是由于缺少手少阴心经五腧流注这一重要环节,就不可能使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盈亏的节律,与自然界阴阳转化和生克制约的周期性现象作出很好的配合。也就是说六十一穴的五腧流注,不是测量气血循环周期性的标准。自《甲乙经》而后,六十六穴的五腧流注规律得到完善,以“移光定位”古代学说思想为基础的源远流长的“子午流注针法”也就随之而诞生成长,当前正是方兴未艾。在重视和探讨“时间灸学”的同时,应该感激皇甫先生在这方面所建立的功勋!二、阴升阳降必须明了中国传统的阴阳学说,是“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因此,阴阳是万事万物的基本属性,而阴阳的升降关系,又是阴阳本身的基本属性。所以是“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无不升降,无不出入。”(《六微旨大论》)但是这种升降出入阴阳的基本属性,目前不是少数人而是很多的人,特别是在我们年轻的中医界同仁,莫不认为既然有形为阴,无形为阳,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阳化气,阴成形”。(《阴阳应象大论》)自然就是“阳升阴降”。如果有人说是“阴升阳降”,必将贻为笑柄,斥为荒诞和无知。因此才不得不就此无知之谈,作一番饶舌,以供评论。

中医是哲学医学,其认识体系,是从事物的依存、制约、联系、变化、转换与转归的基本内涵中,作出推理、引伸、识别和判断。虽是“清阳为天,浊阴为地”,但地气必须上为云,天气才能下为雨。“雾出地气”,这就是阴升,“雨出天气”,这就是阳降。故在《六微旨大论》中又明确指出说:“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相召就是互相召唤,相因就是互为因果。而后各种变化才能出现。故“非出入,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无以生长化收藏。”这就是阴升阳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基本道理。

《周易》一书,是中国哲学体系的大成。对于阴升阳降的关系,更有精辟的归纳和概括。可从泰、否、既济、未济四卦中作出说明。阳,以天与火为代表,天在卦为乾;阴,以地与水为代表,地在卦为坤;水,以坎为代表,火以离为代表。如果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升已而降,降已而升,这就是天地交泰之泰卦,如果是有升无降,或有降无升,这就是天地不交,阴阳决离之否卦。

否,塞也,闭塞不通也。如果水在上而火在下,是为水火相济之既济卦,如果水在下而火在上,这就是水火不交之未济卦。如果不能从事物的依存和变化中看问题,是不能对阴升阳降的关系作出正确理解的。

在人身来说,则心肾是一身之水火,中医历来均十分重视与强调心肾相交与水火相济。在生理病理与临床治疗中的地位与作用,对此可用古方交泰丸作为说明。方中重用黄连五钱,而桂心只用五分,对于心肾不交,水火不济,因而怔忡不眠者,具有良效。失眠不寐者,是天气不降,阳不能入阴也。故用黄连之苦降以济心火。而天之不降,亦由地之不升,故用桂心之辛通而行水气。一寒一热,一升一降,如此则水火济而心肾交矣。

人身经络体系的上下出入,也不例外,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曰:“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足厥阴上巅顶)而下行循臂至指端(手之三阴从胸走手);阳气从手上行至头(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而下行至足(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这是说明,阴气自下向上行,由身体上部达手上肢之末端后,即将由阴转阳,再由上肢返回身体上部,自上向下行,达于下肢之末端后,再转化为阴气而上行。如此反复周流。如正身直立,双手上举,则阴升阳降的这种关系更为明显。

由此可见,阳升阴降,乃是事物表面和孤立现象,而阳降阴升,才是阴阳学说的真正内涵,是阴阳学说的基本准则和变化的枢要,贯串在中医生理与治疗原则的理法方药之中。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提倡热证贵灸一专多能的周楣声》。周子洋 蔡圣朝 魏从建 整理
2
本条ID:14107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