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学说的理论依据创始于《内经》,临床实践源于仲景,发扬于金元医学家朱丹溪,此后张景岳、李中梓等历代医学家对滋阴疗法均有新的贡献,及至清代叶天士、吴鞠通等温病学家对养阴多有发挥,因而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完整的滋阴学派。
滋阴疗法应用范围广泛,不仅用于外感温热病,还常用于内伤杂病。在临床辨证过程中,全面地考虑病人的阴阳盛衰,邪正消长情况,灵活地应用本疗法,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一、滋阴疗法的应用范围
滋阴疗法是遵《内经》“损者益之”、“虚者补之”而发展的。《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王太仆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都是补阴的法则。滋阴疗法应用范围颇广,常用的有:
1.滋阴解表法:由养阴药与解表药组成,治疗素体阴虚,感受外邪,出现头痛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多,或咳嗽、心烦、口渴、咽干、舌赤、脉数等证。其代表方剂如加减葳蕤汤。
2.滋阴清热法:是用滋阴药治疗阴虚发热的一种治疗方法,对于阴虚劳热、骨蒸潮热、盗汗、咳嗽咯血、形体消瘦、脉细数、舌红,形成痨瘵者有效。其代表方剂如清骨散。
3.滋阴利湿法:是治疗热邪伤阴、小便不利、尿血、口渴欲饮者,或有咳嗽呕恶、心烦不得卧,皆属阴伤。代表方剂如猪苓汤。
4.滋阴熄风法:是以滋阴为主,消除因阴虚而动风的方法。在温病后期,热伤其阴,表现为身热不甚,但羁留不退;手足心热,面红、虚烦不眠、咽干口燥、心慌神倦,手足蠕动,或抽搐、舌干绛少苔、脉细数。代表方剂如大定风珠。
5.滋阴清火法:是指直折相火过旺的方法。相火过旺表现强中、梦遗、心烦失眠、口咽干燥、口舌糜烂、目赤、耳鸣、舌红、脉细数。代表方剂如知柏地黄汤。
6.滋阴生津法:是用甘寒养阴药,滋补胃的津液耗伤的方法。温热病里热过盛,损耗胃的津液,症见口中燥渴、脉数、舌红、苔黄等。代表方剂有五汁饮。
7.滋阴清营法:是清除温热病的营分热邪的方法。热邪入于营分,以高热烦躁为主,神昏谵语、夜卧不安、舌绛而干、脉细数。代表方剂如清营汤。
8.滋阴凉血法:是清除血分热邪的方法。适用于热性病,热迫血分,血热妄行,或发斑疹、衄血、便血、舌色紫绛。代表方剂如犀角地黄汤。
9.滋阴通络法:亦称甘寒通络法,是治疗阴虚痹痛(热痹)的方法。适用于关节疼痛,得凉则舒,得热痛甚,皮肤干燥,口渴咽干,脉细数,舌红。代表方剂如滋阴养液汤。
10.滋阴补心法:是治疗心阴虚的方法。适用于心慌心悸、失眠、心烦易怒、五心烦热、健忘、舌红少苔、脉细数。代表方剂如补心汤。
11.滋阴柔肝法:是治疗肝阴虚(肝血不足)的方法。肝阴虚,表现为视力减退、两目干涩、夜盲、头晕、耳鸣、爪甲色淡、夜寐多梦、口干少津、脉细弱、舌淡红、苔薄黄。代表方剂如补肝汤。
12.滋阴疏肝法:是滋阴药与疏肝药合用,使肝气和畅的方法。肝肾阴虚,气滞不行,症见胸胁窜痛、腹胀头昏、睡眠不安多梦、舌上无津液、咽喉干燥、脉弦细。代表方剂如一贯煎。
13.滋阴平肝法:是治疗阴虚而肝阳上亢的方法。肝阴虚或肾阴虚,都能表现肝阳上亢、头昏头痛、耳鸣耳聋、心烦易怒、面部烘热、失眠多梦、口燥咽干、脉弦细、舌红、苔黄。代表方剂如资生清阳汤[桑叶、丹皮、竹叶、柴胡、天麻(玄参代)、白芍、白蒺藜、钩藤、石斛、杭菊、薄荷、石决明、生地、甘草]。
14.滋养肝肾法:是滋肾阴以润养肝阴,即滋水涵木法。此法多用于肾阴亏,肝木旺的证候,如头目眩晕、眼干发涩、耳鸣、口干、五心烦热、腰膝酸软、遗精、白带、月经不调、舌红苔少。代表方剂如杞菊地黄汤。
15.滋阴养胃法:是治疗胃阴不足的方法。胃阴虚,表现胃中灼痛,或胃中不舒、易饥或不知饥、大便燥结、口咽干燥、舌红少苔、脉细数。代表方剂如益胃汤。
16.滋阴润肠法:即润便缓下,老年或妇女血虚,大便燥结难解、舌红苔少、脉沉细无力,治当润肠通便。代表方剂如脾约麻仁丸。
17.滋阴补肺法:亦称肺肾两补法。肺肾阴虚的证候是咳嗽、气上逆、动则喘气、咳血、声哑、午后低烧、盗汗、遗精、腰酸、腿软、口干、身体消瘦、舌红、脉细数。代表方剂如百合固金汤。
18.滋阴清肺法:是治疗阴虚肺热的方法,表现为发热、咳嗽、痰中带血、咽喉干燥疼痛,或咽喉白膜成片、舌红少苔、脉细数。代表方剂如养阴清肺汤。
19.滋阴补肾法:是治疗肾阴亏损的方法。肾阴亏损表现腰酸遗精、口燥盗汗、四肢痿软、头目眩晕、耳鸣耳聋、齿牙动摇、消渴、舌燥咽痛、脉沉细、舌红少苔。代表方剂如六味地黄丸。
二、滋阴疗法临床应用举例
1.慢性肝病:慢性肝病包括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或各种原因引起的早期肝硬化。一般认为以肝气郁结为多,因两胁痛、胸脘胀闷、不思饮食、脉弦、舌淡红、苔白,这些症状是符合肝气郁结的,但多见于肝病早期,有的还合并湿热内蕴现象。章氏通过临床观察认为:慢性肝病以肝气郁结见证的反而不多,多见的大都是两胁隐痛,皮肤干燥、头昏、面色黧黑或不泽、口干而渴、大便秘结、饮食尚好、睡眠较差、脉弦细或数、舌赤或暗红、苔薄黄、唇红等,完全符合肝肾阴虚的表现。
章氏认为慢性肝病的病机以肝肾阴虚为主,是因肝主疏泄,喜条达,早期若因湿热内蕴,情志抑郁,肝失条达,自易出现肝气郁结的证象,宜用疏肝理气之剂,但因时日迁延太久,肝郁化火生热伤阴,或服疏肝理气之药太多,阴津暗耗,肾水不足,水亏不能涵养肝木而出现肝肾阴虚之象。同时因阴血不足,也可出现血虚气滞,气滞血瘀等证。因此他常使用加味一贯煎(即一贯煎加郁金、白芍)以滋水涵木,并能疏肝,如兼有瘀阻,可加丹参、鳖甲以软坚化瘀。
如冯某某,男,35岁,1979年3月突患黄疸型肝炎,病情危重,在某医院住院治疗,经中西医抢救3个月后逐渐恢复健康,出院时肝功能检查:黄疸指数5个单位,谷丙转氨酶9单位,麝浊5单位。出院不到一月,肝区疼痛加剧,腹部胀满,口干口苦,食欲减退,精神不振,夜不安寐。复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300单位,余项在正常范围内,乃求治于中医。经查:肝大2厘米,脾可触及,未发现移动性浊音,脉弦细、舌质红、苔薄黄、面色黧黑、腹部胀满。辨证:大病初愈,正气未复,出院后生活失调,情志忧郁,肝体属阴,郁久使阴血更耗而出现阴虚诸症。
治法:养阴疏肝,以一贯煎加味。
沙参15克、麦冬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郁金10克、川楝子10克、生地10克、枸杞子10克、白蒺藜10克、山药15克、丹参10克、广木香10克。5剂。
二诊:服前方后,肝区疼痛减轻,精神饮食略有好转,惟腹胀未减,难以入寐,按原方加鸡内金10克、珍珠母30克,再服10剂。
三诊:自述服前方后颇感舒适,乃连服20剂,症状相继消失,口不干,腹胀大减,精神饮食大有进步。脉仍弦细,舌红少苔。辨证:症状虽有好转,而阴虚未复,仍应滋补肝肾之阴,效不更方,原方去广木香,加知母10克,嘱再服20剂。
四诊:时过2个月,前方已服30剂,精神饮食倍胜往昔。肝区不痛,腹不胀,睡眠亦安。复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为80单位,余皆阴性。肝功能正常,脉弦细,舌转淡红,有薄白苔,此阴气已复,按原方10剂,制成丸剂,便于长期服用。
2.热痹:痹证相当于现代医学风湿性关节炎等疾患。中医分风寒湿痹与热痹两大类。风寒湿痹用疏风、散寒、祛湿等法辨证治疗,用药得当,收效较快,但热痹与上述论治迥然有别。
有初起关节部分红肿热痛成为热痹者;有病久由风寒湿痹转为热痹者;有过服温燥药以致伤阴化热成为热痹者。前二者为实热,后者为虚热。热痹无论是实热或虚热,在症状上有某些共同点,如痛势剧烈,口干口苦,全身燥热,脉象弦细或沉细数,舌赤或红,少苔或黄苔。虚热尤为顽固,实热奏效较快。实热相当于风湿热,有发热汗多,关节肿痛,或出现红斑和结节,易引起医患的注意。虚热则痛处如虎咬,皮肤干燥,肌肉瘦削,治疗很不理想,若辨证不确,甚至越治越剧烈。章氏治疗热痹,常采用甘寒养阴通络法,收效满意。其方法是:实热型以甘寒清热,和营解肌法,用桂枝白虎汤加味(生石膏90~120克、知母15克、生甘草10克、桂枝6克、白芍18克、丹皮10克、银花15克、玄参15克、生地15克)。虚热型以养阴通络法,方选滋阴养液汤(方药组成见前)。若久痹不愈,按本法辨证治疗,疗效较好。
如龚某某,男,34岁。10年来经常肌肉关节痛,初不介意,其后反复发作,逐步加剧,乃四处求医,前后采用中医药物、针灸、按摩、理疗效果不佳。近两月来发作更甚,痛势如虎咬,不敢动弹,在某医院检查:抗“O”及血沉均在正常范围以内。脉弦数,舌赤无苔,口干、汗多、津枯液少、大便干结、皮肤干燥、形体消瘦,日夜呼痛不能入寐,据了解,原服方药均属温燥通络药物。
辨证:风湿侵犯经络,留连不去,久则化热,加以药物耗津损液,经筋失养,脉络受阻,其疼痛者可知。
治法:滋阴养液,生地15克、玄参15克、麦冬15克、桑枝30克、石斛15克、生石膏60克、牛膝10克、杜仲10克、知母10克、钩藤10克、忍冬藤15克、海桐皮10克。3剂。
二诊:上方服后疼痛有所减轻,已能入睡片刻,余症同前,嘱再服3剂。
三诊:前方共6剂服后,疼痛大有缓解,每夜能睡5小时,口中津回,脉弦细微数,舌红苔薄黄,嘱再服5剂。
四诊:前药服后,疼痛消失,诸症均愈,但阴虚内热现象未全部解除,乃按原方去生石膏、海桐皮,加当归10克、白芍10克,嘱服10~20剂。
两个月后,患者因他病来诊,自述已服30余剂,症状消失。
3.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的特点是胃脘闷痛,干哕不适,不思饮食,甚至无食欲感,是慢性胃炎中最顽固的一种,胃酸缺乏,严重影响了胃的纳食能力,还有皮肤枯皱,肌肉萎缩,舌瘦带赤,唇干齿枯,属“阴虚胃痛”。仲景立麦门冬汤,叶天士立养胃方,吴鞠通立益胃汤,皆为养胃阴而设,对本病均有疗效。章氏在临床上发现此病除有上述见证外,还有大便燥结,腹部胀气,如用通便的承气汤等,则越通越结;如用消导理气的平胃散等,则越导越胀;如用止痛通瘀的金铃子散、失笑散等,则越止越痛;如用健脾的六君子汤等,则越健越不思食。只有用养阴益胃之法,使阴气复,津液生,则胃气自复。
章氏根据古方立法订“香砂益胃汤”(由玄参、沙参、麦冬、山药、花粉、石斛、生地、白芍、玉竹、广木香、砂仁组成),便结加熟军。此方补而不腻,润而不凉,能使滞者行,秘者通,诚属胃阴不足导致胃病的有效方剂。用之临床,获效屡见不鲜。
如龙某某,男,32岁,1979年3月初诊。胃脘疼痛反复发作5年余,伴有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口干不欲饮,不泛酸水,大便稀溏,神疲肢软。1973年曾在某医院作胃液分析,其游离酸、总酸均偏低。1978年在某某医院附属医院作纤维胃镜检查,胃窦部见多数散在血疹样改变,十二指肠球部粘膜光滑,略充血,提示:胃窦浅表——萎缩性炎症,十二指肠炎。历经西药治疗罔效。
检查:面色萎黄,形体瘦弱,脉沉细,舌质暗红,苔薄黄,中脘部有压痛。
辨证: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今胃虚则纳少,脾虚则失健运,水谷不化,食停气滞,久之化热伤津。
治法:扶脾养胃。药用:
南、北沙参各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8克、山药15克、麦冬10克、苡仁20克、广木香10克、草蔻6克、百合15克。
二诊:服上方10余剂,胃脘痛稍减,饮食渐增,精神转振,大便软溏,每日一至二次,脉沉细,舌暗淡,苔薄黄,此乃脾气虚弱,失于固涩,再循原方佐以固涩之品:条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8克、藿香10克、广木香10克、葛根10克、苡仁20克、山药12克、莲肉10克、赤石脂10克、芡实10克。
三诊:上方进20剂,胃脘不痛,腹胀消失,知饥思食,大便成形,但尚口干嘈杂,脉沉细,舌质暗红,苔薄黄。此脾气已复而胃中仍有虚热,津液暗耗。拟用扶脾养阴之法:条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8克、山药15克、百合15克、玉竹15克、白芍10克、熟地10克、莲肉10克、广木香10克、砂仁6克。
四诊:上方连服30余剂,卓有成效,精神振作,每餐150~200克,大便正常,病已向愈,嘱患者注意饮食,避免辛辣刺激之品,仍守前方加减以善其后。1997年12月及1980年4月两次随访均未复发。
三、滋阴疗法与有关问题
1.关于滋阴与补液问题:中医“滋阴法”与现代医学“补液法”(包括血液、糖、氯化钠等)有无共同之处,章氏在临床中作了一些观察。例如高热病人有汗出,口渴思饮,脉洪数,舌绛红少苔或黄苔、少津等症,属热甚耗津伤阴,急宜清热滋阴生津,此时如不用中药,而用“补液法”纠正电解质失调,补液后,高热很快下降,而汗出、口渴也有所改善,绛红少津的舌质和黄苔也转为淡而有津,严重出血和贫血病人给予输血后,其病情很快恢复,说明补液与滋阴虽不能完全等同,但有相同之处。可是,在某些阴虚患者身上,补液则无多大作用,例如心阴虚的病人,心悸、失眠、心慌、情绪急躁、易怒,此时必须使用滋阴养心的方药,如补心丹、生脉饮之类,方能阴复烦除,心安能眠,补液法与之相比则远莫能及。又如肝肾阴虚患者,症见头昏、眩晕、腰痛、遗精、失眠、健忘、脱发等,则必须用滋养肝肾方药,如二至丸、杞菊地黄丸等,方能阴复症除,而用补液法则完全无济于事。因此,补液虽寓有滋阴之意,但决不等于滋阴,更不能代替滋阴。同样,在紧急用药的情况下,滋阴也不能代替补液。
2.关于舌质变化与阴虚关系问题:章氏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一系列观察舌质变化与阴虚关系的经验。他认为:临床上辨别阴虚和阴虚程度如何,最快而且比较准确的方法是观察舌质。一般来讲,舌质红活而润为正常舌,舌质淡为阳虚(气虚),舌质暗红带紫为血瘀,临床多见的为阴虚舌。
章氏把阴虚舌质变化的程度分为四度,即:一度:舌质红而少津,有苔;二度:舌赤或鲜红少津,舌边有齿印,舌面有裂纹,少许苔;三度:舌绛红无苔,裂纹满布(地图状),干燥无津,或舌体瘦瘪;四度:舌如镜面,光剥暗紫如猪肝。
如果以脏腑在舌面分布区域划分,则为:舌尖赤为心阴虚,心火旺;舌边赤为肝胆阴虚有热;舌中赤为脾胃阴虚;舌根赤为肾阴虚,肾火旺。
3.关于滋阴与补阳相互关系问题:章氏认为滋阴药与补阳药原则上是有区别的,因而辨证时阳虚则补阳,阴虚则滋阴。可是临床上往往有阴阳俱虚,气阴两亏,或气血两虚等现象。此时滋阴和补阳需要同时并举,即阴阳两补,气阴两补,气血两补。因阴与阳,气与血是密不可分的对立统一体,孤阳则不生,独阴则不长,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气无血则不生,血无气则不长,气为血帅,血为气母,说明了阴阳互根,气血并存的规律,因而在临床上用补阳药时要照顾到滋阴,用滋阴药的同时也要照顾到益气,如左归丸中有鹿胶,右归丸中有熟地,当归补血汤中重用黄芪等,这样阳药中有阴药,阴药中有阳药,在疗效上自然相得益彰。
4.关于滋阴法使用禁忌问题:一般来说,使用滋阴药是没有什么禁忌的,但在胃纳不佳的情况下,应特别慎用滋阴药。前贤曾有阴药碍胃之说。在脾阳不振,运化失职的情况下使用滋阴药的确碍胃,并可使胃纳呆滞,食欲不振。但如果在胃阴不足的前提条件下,也会出现食欲不振。此时用滋阴养胃药又是最恰当的,因大量滋阴药可使食欲恢复,胃纳旺盛。不过在阳虚阴盛或寒湿之邪侵淫的情况下,滋阴药确能遏阳滞邪,临床应当慎用。对于滋阴药的使用,关键问题是辨证是否准确,如辨证准确,自然用药无误。然而,养胃阴药有它的选择性。例如沙参、麦冬、山药、石斛、玉竹、花粉等药对胃阴不足、胃津缺乏等是最理想的首选药物,如果遇有脾阳不振者,只需少加木香、砂仁,用之亦无害,胃中热盛,则宜选用甘寒泻火剂,如石膏之类。
不过苦寒药对阴虚人则需慎用,因苦能化燥,燥更伤阴,如遇脏热燥结,必须用釜底抽薪方法救阴,采用大承气汤等,正是为了救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