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纲,全书内容贯穿着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辩证法思想,作者“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在《内经》治病求本的思想指导下,从大量临床实践中结合古代朴素辩证法,认识到疾病本质和现象的关系,病机实质的变化,必然透过现象表达于外,医者运用四诊,通过外部现象便可探索其病机实质,即所谓辨证。随证立方遣药,每证必有一方,证以方为基础,方以证为归宿。《伤寒论》一书的核心实质是建立在辨证论治上,而辨证又是以辩证法思想为指导的,本文拟就此问题谈一下粗浅的体会。
一、重视整体但不忽视局部——谈全部证候与部分证候的关系
证候的全部出现与部分出现,都是疾病实质的外部反映,所不同之处在于,全部证候是一组证候群的综合表现,部分证候是少数证候的表现。用哲学的观点分析,前者是病机实质从整体全部反映于外部的现象,后者是病机实质从局部部分反映于外部的现象。“证”的概念实际是包括以上两个方面。如桂枝汤证“发热,汗出,恶风,脉缓”,小柴胡汤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都属于一组证候的表现,其他如白虎、承气、真武、四逆等等都是一组证候的表现,通过一组证候便可一目了然,抓住病的症结。不少研究《伤寒论》学者都着眼在证候群上,试图以规范化作为辨证的指征,这样勿须花费更多的精力,便能找到病的实质,当然是无可非议的。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具备一组证候群,但见其中部分证候而恰好是病理实质的外部反映,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用公式化的方法对待了。《伤寒论》这样的条文并非少数,在日常临证中这样的情况也时常遇到,可见仲景的书是实践记录,一是一,二是二,实事求是。以桂枝汤为例,除上面所举的一组证候群外,53条“病常自汗出”,和97条“时发热汗出”,都属于桂枝汤证,但只是部分证候出现,辨证便要花费精力,否则容易贻误病机而成变证。小柴胡汤四证具备,当然一目了然,但有时只见胁下满(101条),或见往来寒热(267条),或呕与热并见(387条),皆可用小柴胡汤治疗,说明了证候群虽不具备,但邪入少阳的病机是一致的,医者只要抓住其病机实质,便能辨证准确,施治中肯。所以仲景提示我们“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不少注家注释《伤寒论》,把条文简单者归结为错讹或遗漏。此书成于东汉末年,经战乱散失,固然不能排除某些条文有错漏,但总观其大部条文则系属于非典型之部分证候,仲景是在告诉我们辨证时不能忽视,必须善于透过局部现象而掌握其病机实质。实际探讨《伤寒论》辨证更应该从这些方面入手,懂得证候群与部分证候的关系,才能算掌握了辩证法的内涵,不然只靠证候群具备,就不能如实地反映病机的全貌,势必把一部分非典型证候误诊误治了。
二、抓主要矛盾,兼顾次要矛盾——谈主证、次证、兼证的关系
抓主证思想贯通于《伤寒论》全部内容。什么是主证?主证即在全部证候中居于主导地位的证候。根据主证而制定主方,每一方都有与之相适宜的主证,只有掌握住主证,才能从错综复杂的证候中,找到反映病机的症结,从而予以恰如其分的治疗。以白虎加人参汤证为例,26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73条“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74条“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三条都是白虎加人参汤证,一是大烦渴不解,一是大渴欲饮水数升,一是口燥渴,可见热盛伤津烦渴为主证,由于热盛于里,有时表里俱热(173条),有时身反无大热(174条),因此掌握了热盛伤津烦渴主证,就不被微恶寒(174条),时时恶风(173条)所干扰了,同时也不强调身大热、大汗出、脉洪大具备了。再如大结胸证为水与热互结,其主证为心下痛按之石鞕,或从心下至少腹鞕满痛拒按,其余则是次证,只要掌握了腹诊主证,则一举抓住了病之症结。四逆汤证以四肢厥逆下利清谷为主证;理中丸以腹痛吐利为主证等等不胜枚举,以方名证实际是建立在主证的基础上的。
《伤寒论》虽然强调掌握主证,但同时又要照顾次证和兼证,这些问题都浸透在全书内容中。次证可作为掌握主证的佐证,补充主证的不足。例如小青龙汤证以表不解心下有水气为病机,主证为发热而咳,次证为喘、渴、呕、哕、下利,在提示主证的同时,也提出了次证,原文以“或”字概括,或见、或不见,不一定俱见,但见一二证,即可作为帮助掌握主证的佐证,补充主证之不足。再以四逆散证为例,其病机乃肝气郁结、气机不利,阳气郁不能布达四肢,以四肢厥逆为主证,其中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所有或见诸证,都属肝气郁结常见证,但非必见证,故作为次证或见或不见,但这些次证,又可作为辅助气郁致厥与其他因素致厥辨证类别的佐证。类似问题甚多,限于篇幅不一一列举,但可以说明次证在辨证中的地位也是不容忽视的。
兼证是附于主证而出现的,换言之,凡是在全证的基础上而出现新证候便是兼证。如中风表虚证兼项背强之桂枝加葛根汤证;兼喘之桂枝加朴杏汤证;兼身痛之桂枝新加汤证;兼阳虚漏汗桂枝加附子汤证等。伤寒表实兼项背强葛根汤证;兼呕者葛根加半夏汤证;兼内热烦躁者大青龙汤证等都属兼证。治疗上必须处理好主证与兼证的关系,即在治疗主证的基础上附加治疗兼证的药物。如果只强调主证,置兼证于不顾,则会给治疗带来障碍。
合病与并病实际也属于兼证的范畴,如少阳兼太阳的柴胡桂枝汤证,既有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的桂枝汤证,又有微呕心下结的柴胡汤证,故柴桂合用,和解与发表兼施。少阳兼阳明用大柴胡汤;少阳兼水饮内蓄用柴胡桂枝干姜等等,都是在少阳证基础上,根据附加证候而随证施治的。
三、透过现象看本质,同中求异——谈类证之鉴别
《伤寒论》全书内容前后连贯,必须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对比鉴别。例如三阳经皆发热,太阳病是由于邪在表,出现“发热恶寒”;阳明病是由于热邪在里,出现“发热不恶寒而恶热”;少阳为邪在半表半里,出现“往来寒热”。少阴之发热为阴盛格阳之热,如通脉四逆汤证之里寒外热;麻黄附子细辛汤证为太阳与少阴合病之发热;厥阴病之发热为厥热胜复,与三阳发热有本质之不同。可见同是发热则有阴阳表里之殊,即使同属阳证发热,而三阳亦各不相同。再如喘证,麻黄汤治表实无汗肺气失宣之喘;麻杏石甘汤治邪热壅肺汗出而喘;桂枝加朴杏汤治表邪不解气逆而喘;大承气汤治腹满便闭短气实热内结上攻作喘。同一喘证,通过相互对比分析,则有寒热虚实的差异。其他如恶寒、身痛、渴、下利、心下悸、烦躁等,亦皆具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不同。由于病机之不同,同一症状其表现亦有差异。以烦躁为例,阳证热证实证之烦躁,如大青龙汤证、白虎汤证、承气汤证、栀子豉汤证等,与阴证虚寒证之烦躁,如干姜附子汤证、茯苓四逆汤证、吴茱萸汤证,和少阴阳气欲绝之烦躁,虽同是烦躁,其表现各自有别。热证实证之烦躁,声壮气促,脉滑疾有力,热除烦自解;阴证虚寒之烦躁常躁扰不宁,声微气弱,阳气垂危之烦躁则烦躁四逆或烦躁不得卧寐,此为残阳内扰心神,预后多危。由此可知,寒热虚实皆可出现相同症状,除有其他脉证相伴可资鉴别外,其临床表现细心体察,也同中有异。因此必须对比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伤寒论》中还有不少条文用张冠李戴的方法,作对比鉴别,如不细心剖析则易被忽视。如本为太阳病却冠以阳明病,本是阳明病却冠以少阴病等等不一而足,如15条十枣汤证冠以太阳中风,实际是要和太阳中风鉴别,因其水饮结于胸胁,外证有漐漐汗出头痛,类似太阳中风之汗出头痛,但发作有时,心下痞鞕满引胁下痛,则可作为鉴别要点,非太阳中风而冠以太阳中风,乃提示对比鉴别之法。瓜蒂散证本来与太阳病风马牛不相及,因其主证有气上冲咽喉不得息,有似桂枝汤之上冲证,因而指出“头不痛项不强”以资鉴别。36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此条本非阳明病,麻黄汤亦非治阳明病之方,为何提出与阳明合病呢?因阳明病大承气汤证有“腹满而喘”,极易与太阳寒邪外来”“胸满而喘”相混,故尔冠以太阳与阳明合病以资鉴别。少阴病急下证与阳明病急下证究竟有什么不同?注家皆不能正确解释,竟称千古疑案,其实皆属热炽津竭之证,故皆用大承气汤急下之以泻热存阴。之所以冠以少阴病者,缘其外证与少阴病有相似之处,如320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311条“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313条“少阴病咽中痛……”。三条对比,咽中干与咽中痛极相似,但前者属于实热内结热炽津伤,后者属于少阴邪从热化客于少阴经脉,因而同列入少阴篇,冠以少阴病以作鉴别。321条“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此实热内结,热结旁流,本属阳明腑实证,却冠以少阴病,实是拟与少阴病下利清谷之虚寒证对比鉴别。像以上张冠李戴之条文在全论中颇不罕见,如不对比分析,很难了解其真意。
四、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启迪后人——谈失治、误治的变证
《伤寒论》作为一部经典著作,除了记载大量成功的经验外,还记载了一些失治、误治的变证,作为正反两方面经验总结以启迪后人。如不当汗而误汗,不当吐而误吐,不当下而误下,或者应汗吐下而未予及时的治疗,皆可酿成变证。全书内容约有1/3的篇幅记录了失误变证。
如引证了有汗后亡阳桂枝加附子汤、茯苓四逆汤证等;有因吐下引起眩冒振惕苓桂术甘汤证、真武汤证等;有因下后虚中小建中汤、桂枝甘草汤证等;结胸痞鞕陷胸汤与泻心汤证;或下利不止桂枝人参汤、葛根黄芩黄连汤证等;有因吐后烦满栀子豉汤证;有因温针火劫发汗变生诸逆,如惊狂不安,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等。同时也有辨证不完善,通过用药后逐渐认识即所谓以药试探性治疗的记载。所有这些内容,作者都一一如实记录作为经验总结,供后人借鉴。众所周知,一种疾病的诊断往往不能一次确定,需要在观察治疗中逐步检验原来的诊断是否正确,使之符合疾病的本来面貌。有的疾病需要几次检查,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在临床上是屡见不鲜的。我们曾看到过一些古今名医医案,其中多记载成功的经验,固然可贵,但对误治或几经周折之后才得以治愈的经验却记载很少,这是不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的。《伤寒论》则不然,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使后人在学习时,如实的接受正反两方面经验,更有益于临证时之借鉴。可以看出仲景在撰写《伤寒论》一书时,这种朴实无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极为难能可贵的,为后人树立了良好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