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生理上为君主之官,主血脉而藏神,为五脏六腑之主,开窍于舌,其华在面。血液的运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神志的旺盛又以心血为物质基础。属心的病证主要表现为血行及神志的异常,涉及范围较广。本文主要就现代医学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以及心律失常等,临床以胸痹、心痛、心悸、怔忡为主要表现的心系疾病,结合张氏临床经验加以论述。
胸痹、心痛、心悸、怔忡等病证的辨证,大体可分为虚实两类。虚指心之气血阴阳不足,实则多指气滞、血瘀、痰浊等为患。然虚实之间亦常兼夹互见,病机复杂,其治法亦随机应变。
一、益气活血法
用于心气不足,鼓动无力,血行不畅之气虚血瘀证。临床多见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炎、心律失常等出现心悸气短、活动及劳累后加重,心胸憋闷或疼痛、自汗乏力,舌质紫暗,脉沉涩或结代;或风心病心衰脉见沉涩细微,舌质紫暗、面颊紫等。方用宁心汤,药物组成:
干晒参(或红参)15克、麦冬20克、五味子15克、当归20克、生地15克、桃仁15克、柴胡15克、丹参20克、黄芪30克、甘草15克。
前人唐容川谓:“血属阴……其行也,气运之而行也。”《灵枢·刺节真邪篇》谓:“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气血相辅而行,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故凡气虚日久,必影响血之运行,导致血行不畅而酿成气虚血瘀。尤其冠心病多见气虚血瘀证,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为主,然又兼阳虚或阴虚,即有气阴虚和气阳虚证之别。《金匮要略》谓:“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指乃阳气虚,阴邪得以乘之。临证观察,属气阴两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而发生胸痹心痛者比较多见。本方所治乃为气阴虚而导致血瘀出现诸症,故用生脉饮合黄芪、生地以益气养阴,当归、川芎养血行血,桃仁、红花、丹参、赤芍活血祛瘀,因气血相互依倚,故用柴胡、枳壳以疏郁理气,气得条达则血行无阻,全方既补气又行气,既益阴养血又活血祛瘀,相反相成,深得配伍之妙用。如气阴亏耗日久伤阳而出现阳虚者,多见畏寒肢冷,脉涩滞,风心病多见此证,可于方中加入附子10-15克以温阳。
二、益气通阳宣痹法
用于心气虚、阳虚不能化津而结聚成痰,胸中阳气痹阻而致胸痹心痛证。多见于冠心病而出现胸闷气憋,或胸痛彻背,心悸气短,舌体胖嫩,苔白或白腻,脉滑或短促。方用人参瓜蒌汤,药物组成:
人参15克、瓜蒌20克、薤白15克、半夏15克、丹参15克、桂枝20克、郁金15克、茯苓20克。
此方以人参为主,本草谓人参有益气养阴之功效。据药理实验证实,人参之有效成分人参皂甙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同时认为人参皂甙抗心肌缺血和再灌注的机理在于能促进心肌生成和释放前列腺素抑制血栓A2的生成。并通过抗过剩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而保护心肌细胞。瓜蒌滑润开胸涤痰,薤白辛温散胸膈结气,辅以半夏、茯苓化痰涎,桂枝辛温与薤白合用以通阳宣痹,郁金理气而开郁。全方通补兼施,共奏益气通阳宣痹之功。临床观察,本型病人较多见,临床表现除有明显气短、胸闷痛外,舌苔白腻、舌体胖,脉短促乃气、阳二虚夹痰浊为患。其病机为胸阳不振、痰浊瘀滞,又以气虚为主,故用瓜蒌薤白半夏汤通阳宣痹化痰,然又必须加入人参,疗效尤为明显。用后不仅胸闷气憋等证明显改善,心电图亦相应改善,心悸气短、舌象、脉象等皆随之好转,临床上屡用屡效,此乃通补兼用之效。
三、温补心阳法
用于心阳虚衰之证。气属阳,故心阳虚与心气虚属同一范畴,而常谓心之阳气不足。然二者病变程度不同,一般而言,心气虚无寒证表现,心阳虚则除心悸、气短、胸痛等症状外,多见形寒肢冷,手足不温,舌淡苔滑,脉沉迟等寒象。有时虽无典型寒象,但常有喜温,舌淡而润,脉沉而缓,遇寒病情加重等阳气不振,失于温煦的表现。心阳虚衰日久涉及脾肾阳衰,不能制水,水湿内停,或平素脾肾阳气式微,水湿内停,水邪上凌于心均可引起小便不利,肢体浮肿,心悸头眩等症。同时,阳气虚则鼓动无力,血脉失于温运,脉涩不通,而出现血瘀诸证。如口唇青紫发绀,舌淡暗,或有瘀点瘀斑,胸痛如针刺等。
治疗此症以温补心阳为大法,但在具体应用时有两种情况,一是心阳虚衰伴血络瘀阻者,临床表现除心悸气短、周身乏力、手足不温或形寒肢冷外,有口唇暗,舌暗,脉沉迟或出现结代。
以益心气温阳为主,辅以活血通络之剂,方用调心饮子:
人参15克、黄芪25克、甘草20克、小麦50克、红枣5枚、附子15克(先煎)、桂枝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15克、红花15克、丹参20克、鸡血藤30克、赤芍15克。
此方除益气温阳活血外,又用生脉饮以益气养阴,心阴心阳互相依存,阳虚日久必损及阴,阴虚日久亦损及阳,冠心病、心肌炎日久多出现阴阳俱虚证候,但必须辨识以阴虚或阳虚为主者。此方所治则以阳虚为主,用麦冬、五味子以防耗伤阴液。方以益心气、温心阳乃扶正固本,而心气心阳俱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而出现血瘀,脉象结代,用活血通络乃祛邪治标,益气温阳,活血通络,标本兼治,故能取效。
另一类为心肾阳衰,水邪凌心,血络瘀阻者,临床表现心悸气短、手足厥冷,自汗乏力,小便不利,双下肢浮肿,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舌紫滑润,口唇青紫,脉沉细涩。以益气温阳利水法,方用温阳益心饮:
人参15克、附子15克、茯苓20克、白术15克、白芍20克、桂枝15克、生姜15克、泽泻20克、丹参20克、红花15克、葶苈子20克、甘草15克。
本方温补心肾之阳,活血行水。肾阳不足,气不化水则小便不利,手足厥冷,水溢于肌表则肢体浮肿,水邪上凌心阳,故心悸气短,不能平卧。此方以真武汤加味而成,真武汤为温助肾阳健脾利水之剂,加益气之人参,与附子合用则温肾壮阳,益气养心之力增强,辅以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加葶苈子者,因其具有强心利尿作用,用量宜大,张氏常用至25~50克,以喘息不得卧时用之最佳,因其直入肺经,以蓄水在肺为宜,否则利尿效果不甚明显,可加猪苓、车前子等,亦可与西药利尿剂合用,中西药合用发挥两者之长。张氏以此方治疗风心病心衰、肺心病心衰以及肾病合并心衰者较多。
临床还曾用治美尼尔氏综合征、甲状腺机能低下、低血压等辨证属于心肾阳虚水停者皆收到较好疗效。
四、益气养血宁心法
用于心气血两虚、心虚血少、心悸不宁之证。临床多见于冠心病、心肌炎、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出现气短胸闷、怔忡惊悸、失眠多梦、健忘眩晕、面色淡白少神,舌质淡、脉细等症。方用养心汤:
黄芪20克、人参15克、甘草15克、茯苓15克、川芎15克、当归15克、五味子15克、桂枝10克、远志15克、枣仁15克、茯神15克、柏子仁15克、半夏15克。
心主血而藏神,经曰:“静则神藏,躁则消忘。心血虚,神无所藏,故见怔忡、惊悸,不得安宁也。”本方以人参、黄芪补心气,川芎、当归养心血,茯苓、茯神益脾宁心,柏子仁、酸枣仁养心宁神,五味子酸敛神气,半夏除痰,凡多思气结则痰扰,故用半夏以除痰涎,甘草和中,桂枝以助心阳,全方润以滋之,温以补之,酸以收之,香以舒之,则心得其养矣。
五、益气通阳滋阴法
用于心之阴阳两虚证。心阳不足,鼓动无力,心阴亏虚,濡润滋养失职,临床表现为心悸气短,自汗乏力,胸闷不舒,口干不欲饮,少寐多梦,舌淡红,脉弱或结代,多见于冠心病、心肌炎之心律失常等。方用加减炙甘草汤:
炙甘草15克、人参15克、桂枝15克、生姜10克、生地20克、麦冬15克、阿胶15克、五味子15克、玉竹20克、丹参15克、鸡血藤20克、黄芪20克、大枣3枚。
方中炙甘草调中益气,人参、黄芪、桂枝、生姜益气助心阳以通脉;生地、麦冬、阿胶、五味子滋养心阴。因“阳无阴则无以生,阴无阳则无以化”,故助心阳与滋心阴之药相伍,再加丹参、鸡血藤活血通络,用于心阴阳俱虚兼夹脉络不畅而致心律失常,脉结代,虚中夹瘀效果颇佳。此方临床应用较多,凡冠心病、心肌炎所出现心律失常,辨证属心阴阳俱虚夹瘀者,用之均有较好疗效。
冠心病、心肌炎另有一种类型,临床除心气虚证外,以阴虚络阻症状表现明显,如心悸、怔忡、五心烦热、口干口渴、胸闷痛或肩背痛,或肢麻,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或弦数。方用自拟益气养阴汤。人参25克、沙参20克、麦冬20克、五味子10克、生地25克、丹皮15克、玉竹15克、枸杞15克、瓜蒌20克、郁金10克、甘草10克。方用益气滋养阴液之品,辅以丹皮、郁金、瓜蒌宽胸通络。若审其气虚较甚者可加入黄芪20克。临床应根据舌红、五心烦热、脉细数等,不难辨识,心肌炎、冠心病皆有此类型,用此方效果甚佳。
六、健脾益气法
用于心脾两虚证,多见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炎等,由于情志、气候、饮食、劳倦等因素诱发,临床出现胸痛或胸闷,气短心悸,兼见纳差腹胀,乏力不寐,面黄体瘦,食后加重,或出现心律失常,室性早搏,舌体胖,或舌淡红,苔白腻,脉沉细或见结代等。方用自拟健脾益心饮:
太子参15克(或人参)、麦冬15克、五味子15克、白术20克、茯苓20克、陈皮15克、生内金15克、川朴15克、枳壳15克、半夏15克、赤芍15克、丹参20克、甘草15克。
本方心脾同治,脾为心之子,若脾虚运化失职可累及心。除胸痹心痛外,可出现腹胀纳差,食后加重等症,故用太子参(或人参)、白术、茯苓健脾,枳壳、川朴、陈皮、半夏、生内金行气开窍助脾之运化,脾运复则胸痹心痛可解。气虚甚者加黄芪;阳虚重者加桂枝、薤白;痰湿者加天南星;痰热者加瓜蒌、葶苈子;心悸多汗者加生龙骨、生牡蛎、柏子仁;阴虚重者加沙参、生地、杞子。
七、疏肝和胃宁心法
用于肝郁化热,胃失和降,肝气冲心,心气不足,虚实夹杂之证。临床表现胸痹心痛发作前气上冲,呕逆欲吐,心悸气短,心烦少寐,舌苔干,脉弦滑或弦数。亦治心律不齐,频发早搏,惊悸怔忡,胸闷气憋,少眠多梦,脉弦滑或见结代。方用疏肝宁心饮:
柴胡20克、龙骨15克、牡蛎15克、半夏15克、黄芩15克、文军7克、桂枝15克、人参10克、甘草15克、五味子15克、寸冬15克、白芍15克、茯苓15克。
本方为《伤寒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而成,方中柴胡、白芍疏肝气敛肝阴,大黄、黄芩泄肝胃之热以平肝气亢逆,桂枝、茯苓、甘草助心阳,人参、五味子、寸冬益心气养心阴,龙骨、牡蛎敛心气,寒与温、通与补、散与敛相互配伍,故能奏效良好。
张氏临床应用此方较多,除治此类心脏疾病外,喜用此方化裁治疗内科神志疾病,如神经衰弱、癔病、癫痫、精神分裂症,以及脑动脉硬化症等,辨证属肝胆痰热内扰者均可,有异病同治之效。
八、活血化瘀法
本法用于心血瘀阻证。心主血脉,血行不畅,日久则酿成心血瘀阻。主要症状有心悸胸闷,心前区憋闷或刺痛,痛引肩背,重则痛不可忍,唇甲青紫,舌暗红或有瘀斑,脉沉涩等。此因瘀血内阻,心脉气机不畅所致,宜用活血化瘀,通络宣痹法,方用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
当归15克、生地15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枳壳15克、赤芍15克、川芎15克、柴胡15克、桔梗10克、丹皮15克、怀牛膝15克、丹参15克、甘草10克。
王清任立此方治血府血瘀,从脏腑探索,当属心肝二脏,以心生血肝藏血,尤以足厥阴肝之经脉络于胸胁,喜条达恶抑郁,条达则气血通畅,抑郁则气血郁滞。本方为治肝血瘀滞之良方,加入丹皮、丹参其效尤佳。
肺源性心脏病多合并感染,痰热蕴蓄气逆导致血行瘀滞,酿成痰瘀阻塞为患。临床表现胸闷气喘,咳嗽痰稠粘不易咳出,常出现心衰症状,口唇青紫,舌质暗,肝肿大等。此证单用清热化痰效不显,而应用本方活血疏郁合清肺化痰疗效较佳。活血化瘀可调整心血运行功能及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和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肺血流量和心肌供血,故用于肺心病心衰有较好疗效。本方亦可用于治疗脑动脉硬化、腔隙性脑梗塞、高血脂症,临床见头昏健忘、心烦易怒等属气滞血瘀者。
九、豁痰宁心法
用于痰湿阻络,气血阻滞之证。临床多见于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出现胸痛或胸闷,心悸气短,头晕恶心或吐逆,发作时气憋欲吐,舌体胖大,苔白腻,脉弦缓或短涩。方用加味温胆汤:
半夏15克、陈皮15克、茯苓15克、甘草15克、竹茹15克、枳实15克、石菖蒲15克、人参15克、寸冬15克、五味子15克、郁金10克、生姜15克。
本方以温胆汤、生脉饮合用,前者化痰理气,加菖蒲、郁金开窍通络,后者益气养阴,意在心胃同治,标本兼顾。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脾胃升降失司则气逆津液不能敷布,聚而成痰,痰随气升降,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头则眩,在心则悸,在背则冷,在胁则胀等。前人认为,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津液随气而顺,痰自消也,本方加顺气之药意即在此。此类冠心病病人多呈现气逆症,如气逆呕呃,胸满肋胀,心悸等皆是,尤多见于肥胖体质者。本方枳实、竹茹、陈皮皆顺气之品,加菖蒲、郁金更增强利气之功,再以半夏辛温利痰为君,茯苓渗湿,甘草和中,诸药配伍为治痰湿阻络之妙方。
本方亦可用治心律失常室性早搏,舌苔白腻,脉结者,属痰湿阻遏气机,予本方加香附15克、紫苏10克以疏郁理气颇效。临床辨证时对偏于寒者,还可于本方加良姜、公丁香、吴萸、甘松等;如胸痛较重者加元胡、乳香、没药等。
十、温阳益气通络法
用于心肾阳衰,温煦不足,血运迟缓之证。临床多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动过缓伴心律不齐等。症见心悸怔忡,气短,面浮晦暗,口唇发绀,畏寒肢冷,心胸憋闷,头晕甚则晕厥,脉结代或沉涩,或沉细而迟,舌胖大或有齿痕,苔白滑,或舌淡红,或舌青紫有瘀斑。方用加味阳和汤:
熟地30克、鹿胶15克、麻黄10克、附子10克、桂枝15克、干姜10克、干晒参15克、白术20克、泽泻20克、丹参20克、红花15克、白芥子15克、茯苓20克、黄芪20克、山萸15克、甘草15克。
方中附子、桂枝温心肾阳气,有强心作用;麻黄与熟地、山萸、鹿胶合用,补肾精,通脉络,且麻黄与附子合用有温经通络之效,可使周身温暖,心率加快;人参益气救脱,白术、茯苓、干姜温中健脾,丹参、红花活血化瘀,白芥子消痰化浊,泽泻利水。全方以温补心肾阳气,益气强心为主,配合行气、活血、化痰、养阴之品,标本兼顾,对改善窦房结功能,提高心率等均有较明显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