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助微观检测手段,为我所用
“宏观以辨证,微观以借鉴”是张氏开展临床工作和科研工作的宗旨,他历来重视传统的中医诊法,不受西医病名的局限。辨证论治从整体出发,诊病时,细问病情,详察舌苔,除传统的观察舌苔方法外,很重视舌下静脉的观察,体会到舌下静脉瘀紫、曲张、增粗,均对血瘀证的辨证提供了客观依据。遵循“持脉有道,虚静为保”的教导,三部九候,反复推敲,脉证相合,重脉重舌,各有所主,四诊合参,力图透过现象去探求疾病的本质,为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辨证提供了一定依据,这种宏观辨证的诊病方法,既具有中医传统的特色,也有很大的优越性。
随着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现代化、客观化的检测手段不断提高,中西医学相互渗透,张氏善于汲取新的信息和知识,借助于此,从而加深对“病”和“症”的认识,深刻地指出:“有诸内者,未必尽形诸外,隐匿的、疑似的迹象无法完全依靠宏观辨证洞悉一切,因此,对中医学的研究,尤其是临床研究和科研工作,尚应借鉴微观检测方法,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仪器设备及理化实验手段,这样做,一方面弥补了直观、宏观之不足,同时可不断充实四诊内涵,有助于提高疾病的诊断,也可为临床及科研提供客观指标,对于整理研究、继承发扬祖国医学开拓更广阔的领域。”因此,他在诊治慢性胃炎时,借助胃镜直观及病理组织活检的微观所见,了解胃粘膜病变情况,参入于中医辨证之中,使中医望诊获得延伸和发展;在研究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观察心律不齐(结代脉)病例时,借助24小时心电监护,作治疗前后的对照,以更精确地了解心律的变化,评估药物的疗效。这样,从临床和科研角度看,增强了客观化、科学性及临床疗效的可信性。
二、重视临床与科研相结合
张氏以扎实的中医理论、丰富的临床经验致力于内科临床,不仅对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取得很好的疗效,对疑难病、危重病也有独到见解。由于医学科研方法和水平不断提高,中医也同样面临着竞争和挑战,他不再满足于个例的临床疗效,决定选择病种,组织力量,设立课题,进行研究,从而探索中医临床科研和开发中药的路子。80年代以来,在他主持下,分别开展了“胃炎系列成方”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泄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益气温通法治疗雷诺氏征,复方四参饮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心律失常等课题的研究,通过专用方的系统观察,并经统计学处理,疗效更为确切,这样就增强了中医中药治疗疾病的科学性和可信性,也有助于从“病”和“证”的角度加深认识。
三、重视脉象客观化研究
脉诊是祖国医学诊断疾病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和方法,起源久远,早在《周礼》已有“参(切)之以九脏之功”的记载,《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古今医统》明确指出:“脉为医之关键,医不察脉则无以别证……医唯明脉,则诚良医”。然而脉道玄秘,脉理深奥,所谓“在心易了,指下难明”。张氏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重视切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脉诊只能意会,缺乏客观指标和物理含义。
在20世纪的科学信息年代,如何使古老的切脉诊断技术发扬光大,显得更为紧迫。50年代初期,中医脉象客观化的探索已经起步,但进展缓慢。70年代张氏担任上海市脉象协作组组长,指出脉学现代研究的任务,首先是脉象客观化的研究。召集医学工程有关专家和中医同道,组织力量,进行深入研究,脉象探头和脉象仪的研制成功,加快了脉学研究的进度,经多年的实践,从脉搏波形态的客观信息中,探索了20余种脉象的脉图变化规律,尤其对弦脉的研究更为深入。通过了大量的检测数据统计,整理出正常人脉象和病理脉象的典型图谱及脉搏波形态,从中找到了一定的规律性,同时运用线性理论、弹性腔理论及频谱分析等方法从数学、力学等各个角度对脉图进行分析,从而使脉象客观化的研究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总之,传统的宏观诊法需要继承和发扬,结合微观检测手段,是取他人之长,为我所用。实践证明,二者结合,才能为中医临床科研的发展开拓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