鍉针乃我国古代九针之一种。《灵枢·九针论》:“鍉针,长三寸半,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它是古人用以按压经穴,按摩经脉,以疏通气血,治疗疾病的一种针法。1959年上海曾有人报道过“鍉针疗法”,观察了14种疾病70例病人,痊愈者占54.4%,有效率为93.3%,对消化系、神经系、炎症、疼痛等病症效果较好。
我国在循经感传的研究中使用的方法均为卫生部1973年所推荐之方法,即直径为5mm的圆板状电极后接电脉冲,按规定这种电极使用时要固定强度,固定频率和固定时间。这种方法虽然表面上看是恒定了一些因素,但实际上机体的机能状态基于年龄、性别之不同,健康情况之不同,体质之不同,是有很大差异的。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实际上适应不了多变的机体机能的不同需要。张氏认为这就是循经感传阳性率、气至病所率以及循经感传显著者出现率普遍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从以往针刺手法的研究中看到必须根据进针后腧穴局部的即时性反应和病人主诉的针感情况,来及时地应用不同手法,才能提高针感的出现率。借鉴了这一观察的结果,张氏等人设计并研制了电鍉针和电声鍉针。前者是在鍉针的尾端接通电脉冲;后者是在鍉针的尾端接通声电波。电脉冲用的是G6805型治疗仪;声电波是用他们自己参与研制的声电针治疗机。后一段又应用了佟玉杰根据金秀振、赵荣福等人提出的热电鍉针的原理和张氏等人使用鍉针、声电鍉针的经验,并按他们的要求所设计研制的DIR-3型热电鍉针仪。
从1975年以来,张氏等人进行了一系列的临床观察和多次的仪器及鍉针的改进。在他们观察结果的基础上国内有单位进行了追试,其结果也是一致的。
一、电鍉针
电鍉针是在张氏等人自制的鍉针尾端接上G6805治疗仪,测查或治疗时将鍉针放在腧穴上,不刺入皮肤,然后通以电脉冲,使其作用于腧穴上。
1.电鍉针在循经感传测查中的应用:频率先定每秒1~2次,强度则以病人有感觉为度,在各经井穴先测1分钟,如无感传出现,则将鍉针尖位置稍向四周移动,逐渐增加强度与频率,以其能耐受为度。如超过5分钟仍不传者则作为阴性。如已传导者则采用继续接力方法,在腕踝关节以下不论传程长短均予接力,各穴接力的刺激时间也都以2分钟为准。针尖在体表测查部位放置时要形成与皮肤呈30度角左右的倾斜,为了加强刺激有时可在瞬间将针的角度改变为45度乃至60度。针尖对皮表所形成的压力要适中。刺激部位要涂生理盐水,以利导电。张氏等人应用这种方法并在病人群体中测查其感传阳性率达到了98.5%,气至病所率达到了24.5%,与国内所调查的6222人中,感传出现率在12%~24%之间相比,要高出三倍多。
2.电鍉针在激发感传时的应用:在34例聋哑学生身上用电鍉针刺激井穴,以激发其经气。鍉针尖朝向感传欲放散的方向,并采用接力刺激方法,直到不再有感传或感传入耳为止。
每日1次,连续15次为1个疗程,均进行3~5个疗程。通过电鍉针的激发把隐性感传或短程感传的366条经中的250条变成了显性感传和长程感传,显转率为74.4%。激发中要根据机体的反应情况不失时机地调整刺激参数,以求得所施与机体的刺激成为适宜的刺激来提高循经感传的显性率和气至病所率。
3.电鍉针激发感传使气至病所在抗炎与抗痛方面的应用:应用电鍉针,随机选取病例,辨证循经取穴激发感传使气至病所后留针30~6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均治疗3~5疗程。选用连续脉冲波型,频率3000~4000次/分,或用疏密或用断续脉冲波型,强度仍以能耐受为度。张氏等人通过46例临床观察,初步看到电鍉针抗炎与抗痛效果是显著的。疗效见表9。
表9电鍉针抗炎抗痛观察表疗效病种临床治疗显效好转有效无效恶化总计例%例%例%例%例%例%例%炎症4190733331336285147021459疼痛症2100630042007350150020434其他12000024001200120005110总计7152132839199143043470491000
在46例中抗炎有效率为95.3%,抗痛有效率为95%。从临床上电鍉针的抗炎抗痛作用是可以肯定的,而其作用从临床上看也是通过循经感传气至病所的机制实现的。若能熟练地掌握针术手法其疗效是可以推广应用于临床的。
二、声电鍉针的观察
声电鍉针和电鍉针的使用方法一样,只是输出的波源从单纯的有周期性重复的电脉冲改变成变化较大的和谐声波。后者以其有不被机体所适宜的特点,故临床应用上比脉冲波疗效更佳。施术手法基本上与电鍉针的使用相同,但是由于声电鍉针的输出为参差不齐的不规则波型,随着音的强弱不同其刺激强度变差较大,峰值高时,则往往出现过强之针感,因此选刺激强度时以在30伏以下为宜。轻音乐多无峰值于瞬间变高者,首选此种波型为妥;交响乐时可达70伏,选用时必须注意;广播讲话时的波形则类似于电脉冲波。针尖按压腧穴时不要过重,每穴刺激需5~10分钟,不必急于调换强度。1976年1月,张氏等人应用声电鍉针做循经感传测查及临床治疗观察时,在一组16条经的测查中,用电鍉针刺激井穴,其循经感传总长度为160cm,而声电鍉针组共传613cm,两种不同刺激方法所引起的感传长度相差38倍。脉冲波组平均每经感传长度为10cm,而声电波则为385cm。同体同经对照观察,取左脾、胃、胆、肾、膀胱五条经井穴为刺激点,先用G6805电鍉针测试均未能引出感传现象,改用声电鍉针后共引出感传长达250cm以上(未做接力),每次每经引出50cm以上的循经感传,测定声电鍉针测试前后100次穴温的变化表明,穴温升高占54%,下降占34%,不变占12%。
在一组聋哑学生中,我们观察了不同电鍉针对激发效果的影响,从即时性感传效应和所需接力刺激次数变化情况看,声电鍉针用于循经感传的激发上,其效果似优于脉冲电鍉针。声电鍉针组对即时性的听力改善较脉冲电鍉针组明显。脉冲电鍉针组的所需接力刺激次数,在整个激发过程中其递减趋势不如声电鍉针组稳定,从激发第四周开始又回升。
1978年,张氏等人应用声电鍉针激发感传使气至病所治疗耳鸣、感音性耳聋也取得了一定效果。
三、热电鍉针运用手法的观察
热电鍉针仪是在古代九针之一的鍉针基础上,根据祖国医学经络理论“经脉所过,主治所在”的提示,结合电针、声电针、电鍉针和声电鍉针的治疗及其循经加热提高阳性感传率的经验,利用现代电子技术而研制成功的一种仪器。较电鍉针不仅有电鍉针的特点与治疗作用,而且还具有电热温灸的效应,特别是对于经络感传的探测能够提高显型率,并且可以激发经气使感传直达病所,从而提高了临床效果。
1.热电鍉针之使用方法:从十二经井穴开始治疗,针尖向病所,每次激发一条经,使感传至病所。强度调至患者能耐受为度,以舒适为好。室温需在20℃以上,经穴皮温亦需在20℃以上。鍉针尖的温度保持在35~38℃或调至能耐受为度。频率12次/秒,刺激1~2分钟,有感传者可以接力,无感传时频率可迅速调到3000~4000赫,此时如有感传可再调至5000赫,多可使继续延伸。如仍无感传则可将强度调回零位,重调强度钮使腧穴周围见肌跳无痛而能耐受为度,在此基础上增频多可激发出感传。对双向及离心传导可用控制方法。接力要准确及时,擦生理盐水要适度,以少为宜。鍉针尖压力要轻、中、重相结合灵活调用以利感传。在强频调节中施缓进与突击量相结合之术,组合阈刺激效应当好。
2.热电鍉针的临床应用:通过102例病人46种疾病2100次的临床经络治疗观察,初步表明热电鍉针具有镇静、镇痛和抗炎作用。治疗后病人睡眠增加,食欲旺盛和体重增加。有的治疗后血液淋巴细胞可以从11%升到32%又增加到51%,血液淋巴T细胞达到65%,活力T细胞为42%。可能是这种治疗能使机体免疫机能增强,针刺、电鍉针对机体免疫力的加强具有同一理论基础。1978年张氏等人采用黑龙江省研制的DR2-3型热电鍉针仪对四例肺癌,在270次的循经治疗中观察了十四经感传出现后气至而有效的情况。例如,张某某,男,32岁,患左肺上叶中心型肺癌,系小细胞未分化型癌,按国际抗癌协会分类为Mib型。50次治疗全部气至病所。循经行全程后入病所占24%,循经行全程2/3以上至病所水平后入病所占58%,循经行全程1/2~2/3至病所水平后入病所占14%,循行全经1/2然后并入它经再进病所占4%。
感传由穴点进入病灶肾经占39%(其中神藏穴占22%,中穴占13%),胃经占20.4%,肺经只有中府穴占74%,入肺点有24穴之多。治疗后从饮食、体重、胸痛、面色、脉象几个方面表明均有好转,在胸部X线照片也看到这种趋向。
表10热电鍉针循经感传治疗后病情变化表时间(1978年)饮食体重胸痛面色脉象X线胸片6月6日05kg/日54kg不间断灰黄无神浮滑数肺部肿块45cm×45cm6月20日08kg/日555kg减轻转红滑7月10日08kg/日575kg明显减轻红润沉缓7月17日08kg/日58kg消失红润有神缓有胃气胸透肿块缩小7月21日08kg/日585kg有痛红润无神缓有胃气肺部肿块40cm×40cm从表10中初步看到循经感传的治疗可以促进机体代谢功能的改善,并有提高免疫机能的调整现象。针刺也可能是通过这样同一的机制来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以抗御癌症。
自1975年以来,张氏等人应用了自己研制的电鍉针与声电鍉针,用之于循经感传的测查与激发,以及临床治疗,它成为经络治疗的重要手段。张氏等人自己的实践和其他兄弟单位的追试都证明这两种方法是有效的。电鍉针的应用(包括其具体方法的特点)提高了循经感传的阳性率;声电鍉针的应用不仅同样有效,在与电鍉针对比中,可以看出在某些方面还有优越性。
把古代鍉针应用于经络测查体现了“古为今用”,而把鍉针发展成电鍉针和声电鍉针又体现了“洋为中用”。张氏等人在电鍉针和声电鍉针的具体应用方法上,借鉴了我国古代针刺方法的某些特点,事实证明这种借鉴后形成的一套电鍉针和声电鍉针的刺激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同时说明针上通电可以和手法并用,并用后是可以提高其效果的,但不支持那种以为针上通电可以代替针刺手法的想法。
汉代针灸学家郭玉说的“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是对针法的精辟阐述。
张氏等人的工作也说明在施针时必须依据机体的机能状态及其针后的反应特点来灵活组合适宜的刺激,才能达到激发经气的目的。只有坚持以变应变的这一特点,才能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