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针感的性质与针感传导方位

张氏早在40年前就进行了控制针感性质与传导方位的研究,至今在针灸界的影响仍是深远的。

针感古代亦称针下得气,针下气则是我国古代医学家对针感的一个通称。也有人把它叫做“感传”、“针响”和“针下感应”。

针感的分类,以及对针感性状的描述,迄今仍无定型的意见。一般教科书上分成“酸”、“麻”、“胀”、“痛”等四五种,虽然这种分类方法比过去进了很大一步,但仍不够细致。很多临床上常见的还没包括进去。张氏根据个人的体会把针感分为以下各型,见表1。

表1分型针感性质主要出现部位备考单型混合型多见者极少见者两种两种以上者酸多在局部,有时串到远端麻多为放散性,传导得很远胀多在局部痛多在局部,有时放散触电样放散到远端热多在局部,有时传导凉多在局部,有时可向外传导甚而遍及全身痒在局部沉重样在局部蚁走样在局部不大范围内串动水波样在一定范围内往复串动酸胀多在局部麻胀多为放散性胀酸热多在局部胀麻痛多在局部,亦有时放散本栏内各种较少见针感是与上者比较而言。这些针感多需通过特殊方法方能出现几种混合样针感均为常见,不常见者未列入表内至于如何控制针感的性质,张氏认为:在通常情况下,进针后患者都要产生一定针感,其性质是有所不同的。临床经验证明,不同性质的针感,对不同疾病在疗效上是有区别的。最明确的实例就是冷热两种手法。当然不是在每一个患者身上都需要这样做,也不是任何一个症例都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这要根据术者经验和患者病情以及机体对针感的反应来决定。但一般说来,只要术者有足够的指力,押手运用得适当,针的深度合适,在操作上,把“揣”、“爪”、“搓”、“弹”、“摇”、“扪”、“捻”等方法灵活地结合起来应用,是可以控制针感的性质的。

1.酸:这是常见的针感之一,多出现在局部,有时也可以传到远端。这种“酸”多出现于深部有肌肉组织之穴位上。其出现是以四肢为主(末梢穴位除外),腰部次之,颈部、背部、面部再次之,腹部尤其胸部少见。末梢敏感之穴位上则不见。其性质与剧烈运动后肌肉因乳酸蓄积而致之酸痛中的“酸”颇相似。此种针感多在行手法中出现。控制“酸”时,押手的运用是很重要的。一般针后多产生“麻”或“胀”的针感。如果基础感觉是“麻”,押手要多用些力;如果基础感是“胀”,押手可轻些。此时可将针向一方(或左或右)捻转,如果因捻转而出现了“疼痛”,则成功可能性就要小,若经过捻转胀感加重了,就要抓住这个胀感的时机变捻转为提插,提插的速度要快些,幅度要小些。如果不成功,可依法再作。其操作方法归纳如表2。

表2基础感觉押手捻转提插幅度提插速度针尖方向胀力小些麻力大些向一个方向小较快固定不动2.麻:麻在临床上极为多见,除四肢末梢外,其他穴位均常常出现。有时是条状或线状,也有时成带状,一般全是可传的。“麻”是针后最易出现的针感,如果针后出现了麻以外的针感时,可以用下述方法使之变成麻感,此时押手可以不用,用时也要极轻,使之仅起固定穴位的作用,针的捻转角度要大一些,提插的幅度要大,速度则快慢均可,针尖的方向要变换。其操作方法归纳如表3。

表3押手捻转角度提插幅度提插速度提插方向可不用、用也要极轻可大些可大些可快可慢可不定3.胀:胀在针感中是多见的。在产生酸的针感之前,往往出现胀。此种针感多在局部出现,有的以局部为中心向不同方向呈片状扩散,与局部注射药物所形成的胀感相似。在控制胀时,押手是极为重要的。必须在押手上加一定的力量,其捻转方向最好是向一边,捻转速度要慢,一边捻转一边用押手用力。一般情况下这样就可以产生胀感。如不成功时可加入提插,提插时速度要快些,幅度要小些,针尖方向不要变动。其操作方法归纳如表4。

表4押手捻转角度提插幅度提插速度提插方向用力要大些向一方捻转较小较快固定4.痛:所说“扎针痛”多是指刺皮时所产生的疼痛。本段所讨论的痛,是指进针后组织深部所产生的痛感而言。这种痛感有时在局部,也时传到远端。如果能避免产生疼痛那当然是理想的了。在不能避免的情况下,能迅速把这种疼痛改变过来,也是必要的。这种疼痛感产生于局部时,只要稍微动转针尖就可以改变过来。怎么样改变针尖的位置?在方法上是要考虑的,因为针下有了痛觉,局部往往出现紧张状态,此时提或捻转反而易于加甚疼痛。一般可不提针,只将食指、中指放在针柄之一边,两指之间要有一指的间距,拇指放在另一边对准食中两指之间隙处,以此三指固定住针体,拇指向中指方向,中指、食指向拇指方向压二三次即可改变过来,或用指轻弹针柄亦可起到相同作用。实在解决不了,就只好提针“豆许”或将针完全提出。

5.触电样针感:这种针感对患者来说,是很不舒适的。它往往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放散到远端。多在四肢大穴上出现。有时因肢体的抽搐,容易引起弯针折针。一般说是应当避免这种针感的,即使为了催气至病所,也应当在强度上予以控制。用力过强,大提大插,都易于产生触电样针感。为了避免出现触电样针感,在临床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反应敏锐者应格外注意。

②在四肢某些大穴上行针要小心。

③提插幅度要小些,不要将针盲目乱捣。

④在四肢大穴上行针时,应用押手固定好穴位,以免因生触电感引起肌肉抽搐而致弯针和折针。

6.水波样针感:这种针感是很舒适的。它多在四肢大穴上出现,它的基础针感是麻。施术时抓住产生麻后的瞬间,将右手食中两指靠在针柄的一边,用右手拇指爪甲,从对侧缓缓地上下刮动针柄。上述操作的同时,还要依据基础针感的不同一边刮针一边上下捣动针,这种捣动针的幅度应当是很小的,在外观上不应该看出来术者在明显地捣针,此时多可有麻的针感沿一定方位向远端不断地推去,柔和而又均匀的刺激一个接一个作用到穴位上,如后浪催前浪一样,针感也是不断出现而又不断逸去,故名之为水波样针感。它是“麻”的一种特殊形式,操作方法归纳如表5。

表5基础针感持针方法拇指爪甲动作食中指捣针较弱的麻感并要向一定方向扩散食中指在一边拇指在另一边上下一往一复地缓缓刮动针柄将针柄靠到食中二指上在刮针柄的同时上下极小幅度地捣针这种针感串动的远近,决定于基础针感传的远近,向两端传还是向一端传也是决定于基础针感。

7.凉与热:另有专文,在此从略。

关于针感分群的问题,张氏认为:如果把上边单型针感从操作特点上加以比较的话,可以分成以下两群:甲群:沉重、胀、酸、热。

乙群:痒、蚁走、水波样、麻、凉、触电。

“痛”似乎是介于两群之间,与甲群结合一起时,多为局部性疼痛,与乙群结合时,则多为传导性疼痛。两群针感的操作方法归纳如表6。

表6针上用力押手提插幅度提插速度捻转角度感觉发生部位甲群重重较小较快较大多在局部乙群轻轻或不用比上者大些较慢较小多可远传张氏认为,针感的相互关系是:一种针感的出现,往往要经过几个中间阶段,这些针感出现的次序,是有其规律性的。

从以上可以看出:针刺后多出现麻。直接出现“胀”、“酸”的针感要少些。虽然“胀”、“酸”是热的基础针感,但为了先使气至病所,也往往要先使之出现麻感,气至病所后,再按上述方法改变麻为胀,进而成酸。

出现麻后,由于加之力强弱不同可递次出现如下情况:用力强时触电样用力弱时水波样用力更弱些蚁走样关于针感的传导方位,张氏认为:针刺后一般都要产生一定的针感,这种针感达到一定强度后,就要沿着一定的方位传向远端,这种现象有的称之为循经感传。而这种现象有的在一般行针时即可出现,如针足三里时可以传到踝附近。有时经过特殊操作又可使这种针感传到另外的方位上去,如针足三里时又可控制针感,使其上传到侧腹部。全身所有腧穴都能产生不同性质的针感,其中除末梢腧穴外,大多数均可传向一定方位。一般说术者手技愈娴熟,针感出现率就愈高,传得也就愈远。手法不熟练则出现向远方传去的针感就少,即使能够传也不会传得很远。

对于如何控制针感的传导方位,张氏认为:与穴位的关系:四肢穴位,尤其在四肢的大穴上针感容易传,也容易控制其方位。背部腹部次之,胸、头、眼皮、四肢末梢部位之腧穴则少见。

针的选择及进针手法:在控制针感方向时,一般说搓、捻、提、按等各种方法全要使用,所以针不宜过长,不宜过细,弹性要好,针体要光滑。采用什么方法进针都可以,这要视术者的习惯而定。进针进得好,患者不疼,则易于合作。下针后不可乱提乱插,以防针感从针下滑过。

关于基础针感:找好基础针感也就是候到针下的“谷气”,是控制针感传远的先决条件。一般说来麻是最易远传的,胀、酸则难传。为了使针感能向所要求的方位传去,应当先找出麻的针感,并在麻的基础上先使针感向一般部位传,然后再改变操作方法,控制针感使向预定的方位传。在基础针感不佳的症例上,是难以达到目的的,应当适可而止,过于强求是要给患者造成痛苦的。

针的捻转方向:针的捻转方向是控制针感远传的关键之一。究竟是向左捻还是向右捻,拇指向前还是向后,这是很难肯定的。有时往左捻针,针感向上传,向右捻针,针感向下传;有时又相反。有时不捻针针感也可以往不同两端传。当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控制针感是要加进去捻转的。要想掌握这一点,必须有熟练的手技,细心地体会针下的得气情况,抓住每个瞬间的变化,既要稳要耐心地操作,又要迅速地敏捷地来回调换捻针方向。一般可以先找到麻,然后向一个方向试探着捻针,观察针感的情况。如果是所要求的方位,就可以继续作下去,使针感继续向更远的地方传,如果出现的方向与所要求的相反,则应改变捻针方向。在操作中应当注意在变换捻转方向时针尖不可错开原来位置,把原来找到的针感也要稳稳当当地控制住。

针尖的方向:针感远传的方向与针尖方向是一致的。在需要转换针尖方向时可采用如下两种方法:

①针尖不离原位:此时可将针柄向欲使针感放散之相反方向搬倒,但这只能在针刺较浅,针体较粗,患者反应又较敏锐的情况下用。

②使针尖离开原位:这种方法用在针刺较深时或用上法无效时,一般可将针提出一段,然后改变方向向下按针,另找基础针感。将针尖方向找好后,可以通过提插,提插时幅度应当小些,向下多用力。此时应与押手配合好,尽力避免产生酸感。

左手的运用:因为人们都是右手持针左手当押手,所以也称之为左手的运用。古人说过:“知其针者信其左,不知其针者信其右。”称为“左手运用”,也是有根据的。也有人叫作“押手”。

在针刺的局部,左手是可以称为压手的,但这里所说的左手运用不只是在针刺局部起押手作用,还有更重要的“循”、“摄”、“切”、“按”等作用。由于人们往往忽视左手的运用,所以古人很强调它。古典针灸医籍中把左手操作也看作手法内容之一。如明末针灸学家杨继洲的《三衢杨氏补泻十二字分次第手法》中就记载着“爪切”、“指循”、“爪摄”等三项。《针灸大成》的下手八法又有四项左手运用。

张氏认为,控制针感传导方位的左手运用是很重要的:

①闭住腧穴的一端,使针感向另一端传。

②在本经上施以循摄等手法引导针感使之远传。

用来关闭经络一端的手指,还可以一边关闭一边缓缓向前方揉动,向针尖加力。在具体操作中关闭经络,引导针感,指尖向前揉动这三种方法要一起运用,互相配合。

怎样闭住经络一端呢?在《针灸大成》第六卷“赤凤摇头”手法中记载:“凡针下得气,如要使之上,须关其下,要下,须关其上。”一般这种“关”是用左手拇指关闭本经的一端,关闭位置要在针的附近,不能太远。用力要强,用力时不要直上直下,要朝向经络开放的一端。这种力量究竟多大适宜,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用力不当时不是引起疼痛就是引起针感向相反的方向传。关闭时要用指头不可用爪甲。

所说引导针感,主要是左手二、三、四、五手指的作用。将这些手指与皮肤呈垂直的角度一字排开各放在所欲传导的经络上。有时四指全用,在行针的同时或一齐加力揉动,或使这些手指周复递次加力。而有时可以将左手各指不固定在一定位置而是在经络线上的适当部位加以循、摄、按、揉。前者多用在头面部及针距“病所”较近情况下,后者则多用在距离病所较远之时。在一些反应敏锐的病人身上,不用左手帮助时针感也能很好地传向远方。

针感如何通过关节呢?张氏认为:十四经的通路全部经过肢体的肘膝等大关节,在针这些关节远端的穴位想使针感向近心端传导时必然要经过关节。临床经验证明,想使针感通过这些大关节时,在操作上不下一番功夫是难以办到的。我们的先人不但注意这个问题,而且也想出一系列的办法来。在《针灸大成》手法中“中气法”一项内提到:“若关节阻涩气不通者,以龙虎大段之法,通经接气,驱而远之。”在《针灸大成》中还有一种“通关交经”的手法,意思是使针感通过关节交会在经络上。在这项手法中写道:“先用苍龙来摆尾,后用赤凤以摇头,再行上下八指法,关节宜通气自流。”在下边分别谈一谈苍龙摆尾和赤凤摇头两种手法。

苍龙摆尾又名青龙摆尾,是一种常用的通过关节的复式手法。从操作的特点来看,它是一种浅而大摆的方法。进针后先找基础针感,找到后将针搬倒使针尖朝病所,然后一左一右,慢慢拨动。为了使人易于领会,原著者又对此加以形容比喻。在《针灸大成》本项口诀中写道:“苍龙摆尾行关节(手法的目的),回拨将针慢慢扶(操作的方法),一似江中船上舵(一种比拟),周身遍体气流苏(本法的作用)。”赤凤摇头也叫白虎摇头,也是一种通过关节的常用手法。它和苍龙摆尾手法恰恰相对,是深而小摇的方法,要快而轻,找到合适针感后再像摇铃一样将针摇而振之。《针灸大成》的口诀中把它形容成“针是船中之舵,犹如赤凤摇头”。

苍龙摆尾和赤凤摇头是两套手法成方,学会使用这两种方法,对于使针感通过关节是很有好处的。

如何观察针感的传导,张氏认为:针感出现后患者一般是有表现的,如颜面表情的改变,局部出现颤动、抽动等。术者应当抓住这些现象来观察针感,通过这些现象来了解针感传向的方位,患者反应的敏锐程度,针下气的性质,针刺的强度等等。不过这些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最主要还是患者的“主诉”。现在还没有记录针感仪器,就是一旦有了这样的记录仪器,也代替不了主诉。低估主诉是不对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掌握。

关于如何观察针感,以下两个问题是要注意的:询问:在临床上一定要细心、耐心和不厌其烦地询问,要与患者密切合作,切忌粗暴的操作和逼迫式的追问。针感的出现都是瞬间的事,如果不细心就极易漏掉。尤其多数患者此时精神较紧张,要他们讲出很复杂的针感情况,显然不是件特别容易的事。

在询问时要注意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对针灸的认识等等。医生还要注意自己的语言技巧,要用最适当的语言来引导患者,使其正确地体会针感。因为一般的患者是不会把针感分得非常细致。但不应先问“麻不麻”、“胀不胀”,要问“有什么感觉”,必须叫患者先说出所出现之针感是什么样的性质,不能叫患者复述医生的问话。

在控制针感时要适可而止。有些人为了使针感能够按原来意图传,不传就猛提猛捻,乱压乱捏,并用语言来逼问,问“为什么不胀”、“到底麻不麻、串不串”。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当然只好随声附和了,显然这种主诉是不会真实的。这种态度应当坚决反对。一般应当询问以下几点:基础针感是什么,其强度如何,向什么方向传,到什么部位;针感传导的持续时间如何,不同的手法(如提、插、捻、捣、摇……)与针感有什么关系;针感是以什么性质出现的;感传的情况与疼痛或其他主要疾苦的增减有什么关系;施术中患者能否忍受,有无痛苦等等。总之,问得细一些好,但不要头上一句脚上一句地乱问,也要注意问得不要过于繁琐。

术者要用手体察:术者在行针时可将左手三、四、五指(此时右手拇指持针)轻轻地放在针穴周围,凭借着针后组织的反应以及沉紧的具体情况,来了解针感的传出情况。一般这种针下反应是不明显的,因此必须细心观察。

在一般的患者身上,针后常可出现局部紧张、蠕动、颤动、抽搐、肢体跳动等多种情况,不过这些现象在多数情况下,是既难明显分清,又多是一现即逝,这要靠术者的经验了。局部出现紧张表明已经得气,但强度是大了些。抽动、跳动时说明刺激就更强了。这种情况在哪个方向出现就是针感向哪个方向传。当然这要与机体反应敏感程度相联系着看,见表7。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有胆识通古今的针刺手法名家张缙》。张庆滨 张忆翎 吴滨江 裴颢 整理
2
本条ID:14081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