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医患关系及心理诊治

翟氏在治疗心理性疾病上有丰富的经验。很多疾病产生于心理失衡,现代医学理论的研究证明,情绪不仅对胃肠道功能有影响,对中枢神经大脑皮层、心血管、肌腱、呼吸器官及内分泌等功能都可产生影响,因此情绪稳定可以调节机体功能。《华佗神医秘传》记载:“劳者,劳于神气。伤者,伤于形容。饥饿过度则伤脾,思虑过度则伤心,色欲过度则伤肾,起居过度则伤肝,喜怒悲愁过度则伤肺。”说明了人的心理活动可以累及五脏而致病。因此重视心理现象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翟氏正是抓住这一特点,在治疗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其长处,总结出心理治疗的重要经验,使临床疗效得到提高。

一、强调融洽医患关系

翟氏认为,医患之间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建立起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是临床工作最基本的要求,是促使患者与医生合作,共同战胜疾病的必要条件,直接影响到医疗效果。医德原则要求医生态度和蔼,语言亲近,在精神上主动接近患者。要使患者能始终如一的信任你,除药物疗效是一个方面外,还须要做到,将每一个就诊患者第一次门诊时的病状,他的姓名都牢牢记住。当他第二次就诊时,你能主动询问他的病情恢复情况,使患者从心理上产生一种被关心、被重视的感觉,从而激发出主动配合治疗的行为,自觉地产生了对你的信任。在诊查时,医生要认真诊舌、触脉,翟氏常说:触脉五息之后方可开口交谈。不可左顾右盼与他人交谈;也不可一触脉,即畅论患者病情进退情况,要全神贯注的诊查,并深入思维进行综合分析,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可以给患者良好的印象,以至于让患者把自己的健康托付给你。因此,双方建立信任感是心理治疗的第一步,是医生打开心理痼疾的钥匙,也就是精于专业,诚以待人之道。

二、注意应用心理疗法

翟氏在临床上主要应用的方法有:

1.解释法:主要是用语言耐心地对病人进行病机分析,告知其病因及可能的病程及转归,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例如对支气管扩张患者在咯血情况下,易紧张而加重出血,翟氏每每劝告他们,咯血并不说明病情的轻重,只说明疾病的活动情况。见到咯血不要紧张,立即平卧、镇静、调匀呼吸节律,然后就医检查。用简洁的语言说理透彻,使患者解除紧张感,情志舒畅,加之用药对症,病情很快就能稳定。

2.暗示法:临床上有些患者病情较为复杂,久治不愈因而情绪悲观,心理沉闷,一般用解释开导固可,如再运用暗示法可以坚定患者治疗信心。暗示是通过医生的语言、动作以引导患者纠正不良心理状态。例如:更年期综合征、神经衰弱等患者,总觉得自己处在另一境界,无人理解他的忧郁、焦虑的痛苦,翟氏应用顺水推舟的方法,首先同情患者的病痛,同时告诉患者致病诸因素,但是不会危及生命,你的病痛不是器质性的,更不是不治之症,理解你精神上所受的折磨,但是可以治愈,要有信心战胜病痛。在治疗上按不同情况施以解郁、镇静,调节心脑症状。

使患者精神和症状上都有程度不同的缓解,增加其可以治愈的信心。

3.心身并治法:古人常说:“药逍遥,人不逍遥,病奈之何?”就是说,配合开导劝慰,舒情怀,调以药石,才能奏效。翟氏也常说:“什么样的人,就会得什么样的病。”不同体质、不同心理特征的人,对四时变化的适应能力有差别。情志变化对人体疾病的影响尤为明显,即所谓“情志不节”则会导致疾病。《素问》中一再强调“神不使”则“病不愈”,“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因此,一个高明的医生,不仅要精通医术,还要明了人事,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配以心理治疗,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善调气血和脾胃的临床学家翟济生》。张玲 张士贤 整理
2
本条ID:14079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