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胡某,女,54岁,1957年9月17日初诊。患者20余年前曾患支气管炎,2年前加重,痰嗽胸闷,间有小量咯血。3天前有少量吐血、咯血,今晨吐血、咯血约有半小碗(近100毫升),胸痞,微咳,心烦,面色青黄不泽。苔薄白、根微黄,舌绛尖红;脉偏虚数,右寸尤虚。经某医院内科检查诊断为支气管扩张(X线平片发现两肺下侧肺纹理增粗、紊乱,左肺下部可见小透明区;又经支气管检查获得确诊)。中医辨证属上焦风热灼伤肺络,娇脏气阴不足。治宜益肺养阴,清络祛瘀为法。方用《妇人良方》鸡苏散(“治妇人吐血,心烦昏闷”方)加减。
鸡苏、北沙参、阿胶(炖烊)、大蓟、生地各15克,生黄芪、茜草、生甘草、麦冬、黄芩各9克,当归6克,伏龙肝12克。4剂。
进上方后,诸证渐缓。服药第3日,曾又有少量咯血,咯出紫褐色血块数块,嗣后未见咯血再作。次诊按上方去茜草加天冬9克,黄芩改为6克。又服10剂,症状获得缓解。
例2:徐某,女,30岁,1971年8月因右肺结核,少量咯血多次,经医院注射止血针剂,咯血未能控制。来诊前一天晚上,亦曾咯血数口,遂求服中药。主诉除咯血外,兼见轻度气逆。舌质红、舌体瘦薄无苔,脉象微数偏细。证属虚劳咯血,治当养阴清肺,和络止血。方用《妇人良方》鸡苏散(“治妇人虚损气逆,吐血不止”方)加味治之。
鸡苏、黄芩、赤芍、当归各9克,阿胶(炖烊)15克,虫草6克,北沙参、天冬、麦冬各12克。
服上方加减近20剂,病情得到完全控制。次年函询,未再发生咯血、吐血。
评析陈自明治疗妇女吐血病证,既取法于先贤的理论经验,而又能在医疗实践中独立思考,有所变创。宋代治疗吐血,世人或有宗北宋名医初虞世治法者。但初氏治吐血不喜用竹茹、生地、藕汁等药,陈氏指出:“不可狎泥此说,如阳乘于阴,血得热则流散,经水沸溢,宜服凉药以解之。大黄、犀角、生地黄、生艾、藕汁岂能无效?如阴乘于阳,所谓天寒地冻,水凝成冰,宜服温药以暖之。干姜、肉桂岂能无功!学者更宜思之。”(《妇人良方》卷七)从他所拟订“鸡苏散”方的配伍、遣药,可以看出他立方的深意。方以鸡苏为君,在古方治血证中不多见。按鸡苏即《本经》之水苏,又有香苏、野紫苏、龙脑薄荷等名,功用略同紫苏,然较温于紫苏,其性主降,具有疏风理气,止血消炎的作用。《名医别录》用治吐血、衄血等证,陈氏治“吐血”亦用作首选药,其余诸药配伍均较精契,兹不一一列述。由此可见,陈自明对妇科杂病的证治,亦颇多贡献,他所拟制的方药,应该引起临床工作者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