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女,60岁,初诊:1976年8月。
主诉:全身遍发大小不等红斑、丘疹、水疱,剧烈搔痒半月。入院时体检:T37.2℃,脉搏90次/分,呼吸17次/分,血压16/10.5kPa(120/80mm Hg),腋后、肩胛部、臂部、四肢伸侧等处皮肤可见风团、丘疹、水疱,并有色素沉着,皮损呈簇集性成群分布,水疱自蚕豆至乒乓球样大小不等,疮壁厚而紧张饱满,周围有红晕。前臂外侧、臂部等处因搔后水疱破裂而成大片红色糜烂面,表面附有黄色结痂。尼氏征阴性,入院诊断:疱疹样皮炎,住院24天,先后用DDS、强的松、硫唑嘌呤、红霉素、氯霉素、去敏灵、安定、硫酸亚铁等药内服,外用炉甘石洗剂、金黄散洗剂等,住院期间共输血12次,总输血量2400毫升,白蛋白60毫升,丙种球蛋白10支,经上述治疗后,皮疹仍不断反复发生,自觉奇痒难忍,糜烂面扩大,体温持续在38~39℃之间,精神软弱,伴恶心呕吐,因症情始终未能控制,患者自动出院。出院后停用全部西药,面请会诊。
诊查:全身风团、红斑、水疱仍不断发生,躯干、臀股、四肢等处皮肤仍见大片鲜红色糜烂剥离面,血水淋漓、瘙痒难忍、体温高热、心烦、口干欲饮、大便秘结、胃纳尚可、舌红,苔中光剥、脉来细数。
辨证:症已缠绵百日,高热持续匝月,热毒炽盛,阴液耗伤。
治法:当大剂清热解毒,养阴凉血。
处方:
银花30克、连翘15克、黄连6克、紫花地丁30克、丹皮9克、鲜生地45克、紫草15克、蚤休12克、生甘草9克、鲜石斛30克、玄参15克、麦冬15克。
10剂,分5天服完。
二诊;身热退,口干减轻,皮肤瘙痒、渗水亦减,但大片剥脱糜烂依然,舌质红,苔中光剥。
原意增入补益气血之品继进。原方去黄连、连翘、紫花地丁、鲜石斛、丹皮,加潞党参30克、生黄芪30克、炒当归12克、生苡仁30克。
三诊:前方续进10剂,皮肤剥脱糜烂之处渗液减少,部分渐趋愈合,口干减轻,胃纳尚可,再拟清热解毒,益气养阴并进。
处方:
蚤休15克、苡仁30克、大生地30克、生甘草6克、生黄芪30克、党参30克、天麦冬各15克、生白术9克、玉竹12克、制黄精15克。
四诊:上方连进30剂,新疮未再发生,渗液大量减少,剥脱糜烂皮肤大部分愈合。口不干、胃纳亦佳,舌质红,苔已生,脉细,热清毒尽,正气渐复,处方以扶正为主,兼清余邪。
处方:
生黄芪30克、党参30克、当归2克、生熟地各30克、丹参24克、玉竹15克、天麦冬各15克、炒白术9克、丹皮9克、银花30克、生甘草6克、制萸肉9克。
五诊:上方服10剂后,皮肤剥脱糜烂全部愈合,渗液已无,唯原糜烂处微有瘙痒,仍以上方去萸肉、丹皮,加防风、地肤子续进,10剂后患处皮肤正常,瘙痒亦除,即停药,随访10余年未复发。
评析疱疹样皮炎属中医“火赤疮”之类,本症迁延百日,高热匝月,热毒炽盛,气阴耗伤,属邪实正虚,先投清热解毒,养阴凉血之品,大剂频服,5日后热毒之邪稍挫,即用参芪益气生肌与清热解毒之味并举,尔后邪趋尽而正未复,则治以扶正固本为主,前后数诊皆贯以活血之法,先予凉血活血,再予养血活血,以血行流畅则热毒易清;血得濡养则新肌应运而生。其立法处方,条理井然,故经治两月余,使对治疗已陷渺茫之地者,复萌生机,且病告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