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对灸法的临床应用颇有研究,他特别赞同《灵枢·官能》篇“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的观点,认为针、灸、药各具特点,各有其局限性,而灸法的特点正在于弥补针、药所不及,对于使用针、药等方法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显著的病证,或用于保健方面,往往奏效乃至神效,正如明代医家李梃在《医学入门》中指出:“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这正是灸法至今仍成为针灸学乃至中医学中不可缺少的治疗方法之一的根由所在。
应用灸法治病,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但早期所用的方法多为艾炷灸,如《庄子·盗跖篇》提到孔子说“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孟子·离娄篇》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等等。后来衍化为多种灸法。杨氏所用的灸法,除了临床常用的艾炷灸和艾条灸法以外,他还从实际出发,根据病情需要,自创拍打灸法、敷棉灸法、点按灸法、药锭灸法、药线灸法等,广泛应用于临床,既操作简便,又疗效显著,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兹就笔者随师学习所得,略述于次。
1.敷棉灸法:杨氏对选用灸法材料积有丰富的经验。他常用敷棉灸法治疗各种慢性顽固性皮肤病,根据多年的临床体会,认为该法具有散寒除湿、养血润燥、疏风止痒的功能。用于治疗顽固性湿疹、牛皮癣、银屑病、四弯风、风疹、缠腰火丹、麻木、阴疽等,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法是以脱脂棉少许摊开展平如铜钱大小的薄片,贴于患部或所选穴位上,火柴点燃,急吹其火,使其迅速燃完,然后再换一张薄棉,如法再灸,如此3~4次,以皮肤潮红为度。亦可先用皮肤针叩刺局部微出血,再施以3~4次敷棉灸,其效更佳。笔者随师用此法治疗牛皮癣,银屑病、缠腰火丹等50余例,无一例未效。颇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例案:邱某,女,30岁。1993年9月3日初诊。 项部及肘弯皮肤增厚、奇痒3月。 患者自诉于3月前不明原因项部及肘弯皮肤逐渐增厚,奇痒难忍,经多方治疗无效。检查:项部有4cm×8cm、左侧肘窝有3cm×5cm之皮肤增厚,状如牛领之皮,干燥皲裂,微有脱屑,搔后溢出淡红色米粒状液体。诊断为牛皮癣,此乃血虚风燥,脉络不畅所致,治宜养血活血,疏风润燥。方法:先用皮肤针叩打局部至轻微出血,然后根据病损部位面积大小,用薄棉贴于患部,自上而下,自左而右,依次灸之,连灸5次,每隔3日治疗一次。经治一次后奇痒明显减轻,二次后已基本不痒,增厚皮肤已见消退,连续治疗10次后局部皮肤光滑,接近正常,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按:本病因状如牛领之皮,厚而且坚,故中医称为牛皮癣。因好发于颈部,又名摄领疮。《诸病源候论》指出:“摄领疮,如癣之类,生于领上痒痛,衣领拂着即剧,是衣领揩所作,故名摄领疮也。”《外科正宗》亦说:“牛皮癣如牛项之皮,顽硬且坚,抓之如朽木。”本病初起多为风湿热邪阻滞肌肤,日久乃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所致。治疗先用皮肤针于局部轻轻叩刺微出血,以理血活血,复用敷棉灸法可疏风和营。二法同用,共奏活血养血,疏风止痒之功,故皮厚奇痒自愈。 2.拍打灸法:为一种简便易于操作的方法。临床应用时,取鸡蛋大小脱脂棉球一个,医者右手持长柄镊挟住棉球,蘸上无水酒精,火柴点燃,直接快速涂于患处,或所选经络路线皮部上,左手随后迅即拍打扑灭,熄后再次点燃。如此反复操作10余次,致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杨氏认为,此法具有通经活络,行滞除痹,散风止痛的功用,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肌肉拘挛疼痛,腰背胸胁痛,顽固性头痛,脘腹冷痛、痛经、疝气、坐骨神经痛、扭挫伤等一切寒邪所致之痛证,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例案:张某,男,53岁,1990年5月12日初诊。 腰背冷痛反复发作6年。 患者自诉于6年前渐起腰部疼痛,反复发作,遇寒或阴雨天加重。曾去某医院作多种检查,未见异常。服过中西药物,但疗效不巩固。近5天前因下田间劳作受寒,腰部冷痛加重,转侧不灵,活动不便,入夜更甚,痛不能寐,影响工作和生活,故求杨氏诊治。四诊所见:患者精神苦闷,面色㿠白,畏寒,膝软,大便稀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紧。检查:双侧肾俞、大肠俞压痛明显,尤以左侧为甚。诊断为寒湿腰痛,乃风寒湿三气袭入太阳之经和督脉所致。治拟温肾散寒,蠲痹通络之法。选双侧足太阳膀胱经胃俞至膀胱俞段,督脉的悬枢至腰俞段,以拍打灸法治之。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治疗1次后,痛势减轻。一疗程后,疼痛基本消失,行走活动较前轻便。二疗程后,冷痛全消,肢体活动自如。 按:腰者肾之府,肾与膀胱相表里,为足太阳膀胱经循行部位,又为督带之要会。故腰痛在经则属太阳、督带,在脏则属肾。古人说太阳经腰痛,是外感六淫所致,肾病腰痛是内伤、房劳而得,寒湿腰痛多为肾气本虚,寒湿之邪内侵,乘虚而入。本例症见腰痛膝软,知其肾虚,冷痛为主,受寒加剧,入夜尤甚,是寒湿之邪侵,舌淡白,脉沉紧是其外候。杨氏据其症状,采用温肾散寒,除湿通络之法,取太阳、督脉经穴拍打灸之,既可疏通腰部经气,又可温肾散寒除湿,俾经络疏通,寒湿蠲除,则诸恙悉退而愈。 3.点按灸法:是一种利用微型药艾条点按人体穴位施灸的方法,为祖国医学针灸治疗方法之一,历史悠久,操作独特,疗效奇异神速,操作方法如同持针施灸,故先贤奉为“神针”而秘传。杨氏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将“神针”制成微型药艾条,既火力温和,便于操作,又疗效卓著,颇有推广应用的价值。其法选雄黄20克、冰片2克、麝香1克、火硝10克、川乌30克、草乌30克、白芷20克、精制艾绒60克。除艾绒外,将其余七味药物分别置于乳钵内,研为极细末,以无声为度,然后将艾绒用少量曲酒喷湿,再将药末均匀撒在艾绒内,以手充分揉匀,阴干。取上述艾绒2克,均匀地平铺在20厘米长、7厘米宽、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上,将其卷成直径约1.5~2毫米的圆柱形,越紧越好,用胶水或浆糊封口即成。 方中用雄黄辛温,能温通气血,清瘀散结,搜剔百节中之大风积聚;冰片辛凉,通诸窍,散郁火,消肿止痛;麝香辛香走窜,能通诸窍,为通络散结之要药;川乌、草乌大辛大热,能祛风除湿,疏风散寒,调经止痛,通络除痹;白芷辛温,芳香透窜,散风燥湿,通利血脉;火硝甘咸,除五脏寒热邪气,逐六腑痞结积聚,有推新致新,催火助燃,以增强窜透力。以上药物与精制艾绒混合一起,制成艾条,可达疏风散寒,温经通络,活血除痹之功。主要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咳嗽、哮喘、泄泻、痢疾、顽癣、阴疽、胃痛、腹痛、痛经、顽固性头痛等症。 临床应用时,将微型药艾条一端用火柴点燃,医者右手持微型艾条,对准施术部位,快速点按,如雀啄食,一触即起,此为一痏,每次3~7痏,以不灼伤皮肤为度。注意在点按头部穴位时,应尽量将头发拨开,使穴位充分暴露,以便于操作。 例案:杨某,女,46岁。1992年4月3日初诊。 左侧头痛7年。 患者自诉于7年前渐起左侧头痛,每次发作时从左侧眉棱眼眶开始,随即蔓延头部,痛如刀割,甚则出现恶心、呕吐、眩晕等症。曾去某医院检查,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服镇静止痛,扩张血管等药,痛势虽有缓解,但多次复发。曾服中药数十剂,效果不显。近三天前因感受风寒,头痛再度发作。症见面色苍白,鼻塞流涕,舌质淡,苔白,脉弦紧。诊断为偏头痛,乃风寒之邪侵袭少阳经脉所致。治拟祛风散寒,温通经络之法。处方:风池、太阳、头维、本神、率谷、合谷、肺俞。以上穴位,除合谷、肺俞取双侧外,其余均取左侧,以点按灼灸。每日1次,每次每穴灸5火焦,10次为1疗程,两疗程间休息3~5日,共治3疗程,遂获痊愈,半年后随访,未再复发。 按:本例患者素有头痛,复感外邪,新感引发宿疾。头侧为少阳之分野,前人有“偏头痛者属少阳”之说。盖手足六阳之经虽皆上至头,而手少阳之脉循行于耳后,足少阳之经循行于头侧。风寒之邪侵袭少阳,经气不利,故头痛发作。风寒袭击,肺气不宣,乃见鼻塞流涕诸症。方中取风池、本神、率谷为少阳经穴,灸之以疏少阳经气;太阳主表,大肠与肺相表里,点灸合谷、头维、肺俞,既可疏风通络,又能宣肺散寒。诸穴合用,可通调三阳经气,使络脉通畅,气血和顺,则头痛可止。 4.药锭灸法:杨氏出身于中医名门世家,其家传药锭灸法(又名小神针)经临床应用数十余年,治愈不少疑难杂症。他认为该法具有温经散寒,通络除痹,疏风止痒,回阳固脱的功能,用治各种风湿痹痛、顽固性头痛、脘腹冷痛、偏头痛、疝痛、痛经以及一切阳虚阴盛或寒邪所致之痛证均有良效。其法取硫磺80克、朱砂8克、川乌10克、草乌10克、乳香10克、甲珠10克、冰片3克、麝香2克,分别置于乳钵内,研为细末,以无声为度。先将硫磺一味盛于铜勺内,炭火上熔化,次入二乌、乳香、甲珠和匀,再入朱砂、冰片、麝香,充分搅拌,然后倾于光洁大理石板上,摊开冷却,压成薄片,切成条形,搓成线状,裁成米粒长短之药炷,贮于瓶内。临床用时取药炷一粒,先于穴位或痛处涂搽少许蒜泥或凡士林,将药炷置于其上,火柴点燃,俟火将灭,用姜片按之,换炷再灸。连灸3~7壮为度。由于该法制作简单,操作方便,疗效明显优于一般艾灸法,故在临床颇有实用价值。 例案:李某某,男,46岁。1990年9月12日初诊。 反复胃脘疼痛10年。 患者自诉于10年前因生活规律打乱而渐起胃脘疼痛,近年频繁发作。今年6月14日经某医院胃镜检查,诊断为“胃溃疡”。曾经中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特转针灸诊治。四诊所见:胃脘隐痛,食后约半小时,疼痛加剧,伴脘腹胀满,嗳气,恶心,反酸,口干而喜热饮,大便稀薄,舌质淡,苔白腻,脉弦细。诊断为胃脘痛,证属脾胃虚弱,寒湿中阻。治拟健脾除湿,散寒止痛之法。处方: (1)内关、中脘、足三里、章门;(2)脾俞、胃俞、三阴交、梁门。以上腧穴除中脘外,均取双侧,以药锭灸之。两组穴位交替使用,每日1次,每穴5~7壮,10次为一疗程,两疗程间休息3~5天。经治疗两个疗程后,诸症消失。1990年12月10日胃镜复查:溃疡面已愈合。1月后随访,亦未复发。 按:胃溃疡属中医胃脘痛、嘈杂范畴。从本例症状来看,系脾胃虚寒、中州运化无力之候。 杨氏认为,针灸治疗脾胃虚寒之证,多用俞募配穴法,因脏腑之气通于背俞、腹募,故取脾胃之背俞、脾俞、胃俞,配脾胃之募穴中脘、章门;中脘、章门又分别为脏腑会穴,四穴合用,温脾养胃,补中益气。配内关、足三里、梁门、三阴交以宽中理气、和胃健脾,以加强其温通经气之功。 俟脾胃功能健旺,气机升降有司,则胃痛之症自除。 5.药线灸法:杨氏药线灸法是在传统灯火灸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法用雄黄10克、火硝10克、硼砂10克、樟脑3克、麝香1克、棉线50克,将前药5味分别置于乳钵内,研为极细末,以无声为度,不宜合碾,以免意外。然后将棉线(被盖棉线)4~5股,搓紧成左右线绳,约1.5~2毫米粗细。棉线搓紧成绳后,用黄蜡捋光,用曲酒适量浸泡1日,取出湿润之棉线,撒上混合均匀之药末使之粘在线上,用手充分搓于线内,阴干,瓷瓶收贮。临床应用时,先将应灸部位暴露于外,循经寻穴,然后将药线一端在酒精灯上点燃,医者右手持着火之药线,对准应灸部位或经穴,快速点灸,如雀啄食,一触即起,此为一痏,每穴3~7痏为宜。本法具有温通经脉、宣散寒湿、疏风止痛的作用,用治一切风寒湿痹、痿躄、内伤饮食、外感寒邪、阳虚头痛、头风痛、胃气痛、脘腹冷痛、腰背胸胁痛、痛经、小儿惊风、跌仆损伤、疮疖初起、顽癣、缠腰火丹等症,疗效卓著。诸多门人,临床运用多年,均深赞其功。 例案:谢某某,女,22岁。1990年9月3日初诊。 经期腹痛2年余。 患者自诉近两年来每次月经来潮第一、二日小腹绵绵作痛,受寒加重,得温则减。此次行经已二日,因受凉疼痛加剧而就诊。诊见患者面色苍白,精神倦怠,腰脊酸痛,腹部喜暖喜按,经量多,色淡,质清稀,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此为痛经,证属肝肾亏损,寒湿凝滞。治当补益肝肾,温散寒湿,通络止痛。处方:关元、中极、带脉、三阴交。用药线灸之,每穴3~7痏,治后20分钟,疼痛即逐渐缓解,连灸3日症状消失。嘱其每次月经来潮前3日开始灸治,直至经期后3日。按此法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其病即愈。 按:痛经之症,原因甚多,先贤朱丹溪曾有“将行作痛者,气之滞也;行后作痛者,气血虚也”的论述。而气血虚弱,原因颇多,气滞之因,亦有胞宫阴寒自盛,或经期感受风寒所致等。本例病者,腹痛绵绵,受寒加重,是阳虚阴盛之象;面色苍白,精神倦怠,腰膝酸痛,脉象沉细,是肝肾亏虚之征。杨氏审证求因,用药线灸法,取关元为下元真气所聚,能补益精血;中极为任脉经穴,通于胞宫,取之可调理冲任;带脉为足少阳、带脉交会穴,灸之可疏带脉经气,散寒除湿;三阴交为肝、脾、肾之会穴,对三脏均有调节作用,乃痛经之远道取穴。诸穴同用,共奏补益肝肾,调理冲任之效。杨氏指出:针灸治疗痛经,除强调“辨证求因”及“审因论治”外,尚需掌握针治的时机,方可获得预期效果。对室女初次经来即痛,以后每行必痛,经期尚准者,可不针灸,发育之后,多自行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