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辨证,注重经络病机

杨氏认为针灸治病如量体裁衣,必须辨证而后施治。而在诸多的辨证方法中,他尤其重视八纲辨证和经络辨证的方法。常说:“八纲辨证与脏腑经络辨证既有其纵横关系,又有其总和关系”,“针灸临床中应针应灸,应补应泻,都是在八纲辨证指导下进行的。”而经络辨证则是根据脏腑经络气血等理论,从整体出发,对病人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归纳,以明确其病因、病性、病位和病机的一种方法。它是针灸临床处方用穴的主要依据。杨氏认为:万病不出乎经络失畅,不越乎“通其经络,调其血气”之法。因此,临床施治,单凭八纲辨证是不够全面的,只有具备多方面的知识,通过经络病机的分析,抓住疾病的本质,掌握疾病的发生与变化,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杨氏常用的经络辨证法主要有:

1.正经辨证法:正经即十二经脉,它是人体经络系统的主干,是内脏和体表联系的渠道,病邪从皮毛侵入人体,首先影响经脉,进而传入脏腑。反之,内脏发生病变,同样也能通过经络反映于体表,在体表出现各种反应,如压痛、结节、皮肤色泽、温度和导电量的改变。临床辨证,可根据经脉循行部位和脏腑的生理病理特点,确定其病证属于某经、某腑、某脏的病迹。如肝胃气病,经络病机分析其机理应为:由于肝脉挟胃贯膈,肝胃有经脉相通,若情志不舒,肝失条达,可通过经脉横逆犯胃,故出现胃脘疼痛;气病多游走,胁肋为肝经所过,故痛时连及胸胁,因此,治疗应采用疏肝调胃的方法,取穴如太冲,期门、中脘、内关等。又如胃热牙痛一证,用经络病机分析其机理应为:手阳明大肠经循下齿中,足阳明胃经循上齿中,胃肠郁热,湿热蕴蒸,循经上攻于牙龈,故牙龈红肿胀痛。治疗应采用清泻阳明热邪的方法,取穴如合谷、内庭、颊车等。而头痛一病,因疼痛部位不同,选经配穴亦随之有异。足阳明胃经循行于前额部,故前额痛称为“阳明头痛”,治疗以取阳明经穴为主;少阳经脉循行于头侧部,故偏头痛称为“少阳头痛”,治疗以取少阳经穴为主;厥阴经脉会于头顶部,故头顶痛称为“厥阴头痛”,治疗以取厥阴经穴为主;太阳经脉循行于头枕部,故枕后痛称为“太阳头痛”,治疗以取太阳经穴为主。

2.奇经辨证法:奇经八脉是十二经脉以外的八条经脉,具有联系十二经脉,调节人体阴阳和营卫气血的作用。它们共同从上下内外加强经络的纵横联系,使前后左右的经脉均能协调统一。当奇经发生病变时,就会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如督脉起于会阴,由下而上,行于背部,总督一身之阳,肛门与神志病疾患有关。故督脉为病,可见痔疮、角弓反张、腰脊强痛。若风邪或痰浊阻滞经脉,经气不利,致四肢抽搐、拘挛或癫痫发作,治疗应取督脉经穴为主。任脉起于胞中,出会阴,过阴器,行于腹部,故任脉病变多见于少腹部,或阴中剧痛,或疝气,或遗尿,或小便不利。任脉过丹田,主一身之阴,与生殖功能有关,故任脉为病,常见不孕,赤白带下,月经不调,遗精等。冲脉为十二经气血之要冲,人身之血海,故与妇女月经、胎产的关系尤为密切。当冲脉之气失调,则常见月经不调,不孕。冲脉气虚不摄,可致胎滑不固。冲脉循少腹而上行,其气逆则可见胸腹绞痛,或自觉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咳唾不止。带脉环腰一周,总束诸脉,若上下往来之经脉移邪于带脉,则带脉经气不畅,可见腹胀,赤白带下,腰腿痛。带脉与阳明胃经合于宗筋,故带脉为病,也可致下肢痿软、瘫痪。阴、阳跷脉都起于足跟,阴跷循内踝上行于身之内侧,主一身左右之阴。阳跷循外踝上行于身之外侧,主一身左右之阳。二脉共同作用,使关节活动灵活。两脉均上达于目内眦,与眼的开合有关,使睡眠和清醒循一定的时间规律。若两脉调节失常,则发癫痫,肢体抽搐,失眠或嗜睡,足内翻或足外翻。阳维脉起于诸阳之会,具有维系诸阳经的功能,由外踝而上行于卫分,卫属表,故阳维受邪则怕冷、发热。阴维起于诸阴之交,由内踝而上行于营分,营属阴,阴维受邪则心痛、胃痛、胸腹痛、阴中痛。若人体阴阳失调,阴维脉与阳维脉不能相互维系,阳气耗散则精神不振而怅然失志,阴液衰竭则萎软无力,不能自主。由于督、任、冲、带四脉与人体生殖系统疾病的关系甚为密切,因此,奇经辨证法在妇科疾病的诊断中最为重要。如妊娠呕吐一证,用奇经辨证分析其机理当为:由于冲、任二脉起于胞中,任脉上行会阳明于中脘,冲脉挟脐上行,并阳明之经,至胸中而散。且任主胞胎,冲为血海,妊娠之后,月经停止,血海之血,内以养胎,导致血不足而气有余,冲脉气往往上逆而犯阳明胃腑,胃气受胎气冲逆干扰,亦随之上逆,故成本病。治疗应采用平冲降逆,和胃止呕的方法,取穴如内关、足三里、中脘、公孙等。

3.络脉辨证法:络脉遍布于人身各处,与经脉共同构成整体循环体系。人体赖以生存的气血,就是从经脉到大络,然后通过孙络、浮络流注到人体各部组织中去的。因此,络脉病机分析法在解释病机传变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外邪侵袭机体多由浅入深,先皮肤而后入络脉,由络脉再传至经脉。临床上杨氏常根据病变的外在表现,分析病邪的深浅部位而施以不同的治疗方法。他尤其推崇叶天士的“初病气结在经”,“久病血结于络”的观点,对新病在络或久病入络者,常常采用刺络放血的方法进行治疗,往往收到如响斯应的效果。

4.经别辨证法:十二经别是十二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十二经别的分布能到达一些十二经脉未及部位,因而能进一步扩大经穴的治疗范围。如取肾经的原穴太溪,治疗妇女带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是,足少阴经并未与带脉相连,而足少阴经别则“出属带脉”,这就使我们理解了肾与带脉之间的关系。足少阳胆经仅能到达目外眦,而胆经的瞳子髎、阳白、目窗、风池、光明等穴都善治目疾,这是因为足少阳经别“系目系”的缘故。

足太阳膀胱经不入肛门,但此经的会阳、承山等均能治疗肛门病,是因为足太阳经别“别入于肛”所致。再如手太阴肺经脉不能到达咽喉部,但肺经的尺泽、孔最、列缺、太渊、鱼际、少商等穴都能治疗咽喉肿痛,即因手太阴经别“循喉咙”之故。可见经别辨证法对某些疾病的诊断治疗有着特殊的意义。

5.经筋辨证法:经筋即十二经筋,其循行大部分同正经循行一致,尤其是四肢处几乎和同名经脉结合在一起,然而也有单独分别之处,如手阳明经筋,其支者,绕肩胛,挟脊,即为手阳明经脉循行未到的地方。《席弘赋》云:“合谷治肩脊痛”。合谷之所以能治肩脊痛,是因为手阳明经筋循行分布到肩胛、背脊处。十二经筋分布还有“结”和“聚”的特点,十二经筋互相联系。如足太阳之筋,前结于肩髃,上结于枕骨,与阳明、少阳相联系;足少阳之筋,前结于伏兔,后结于尻部,与阳明、太阳相联系;足阳明之筋,上结于髀枢,后属于脊,与少阳、太阳相联系。十二经筋“结”在针灸临床上具有特殊的意义,例如,足太阳经筋“其直者,结于枕骨”,而腰痛患者,不论初痛久痛,凡为痹证之实证腰痛患者,现代解剖学中斜方肌之起始处,即天柱穴部位,多有隆起压痛,在天柱穴针刺基本均能奏效,仅有初痛效速,久病效缓之区别。腰痛愈后,在天柱穴之隆起压痛亦随之消失。但腰痛属于虚证,或由脏腑病、妇科病所致者则天柱穴处不会出现隆起压痛,刺之亦无效。足太阳经筋又有“从腋后外廉结于肩髃”之说,故肩后疼痛患者之天柱穴按视,亦发现隆起压痛存在,针之亦效。又如“手阳明之筋……结于髃……从肩髃上颈”,凡肩痛患者,在颈部的天鼎穴部位有明显压痛,中风偏瘫之患侧天鼎穴处,也发现有明显压痛,其阳性反应随症状出现而明显,症状缓解而减轻,症状消失而消失,通过超过千例的临床验证,其规律十分明显可靠。故针刺天鼎穴,对于肩痛和中风偏瘫者患侧上肢活动功能恢复,有很好的疗效。经筋的病候多表现在运动方面,如肌肉、肌腱、关节的肿胀、疼痛、拘急、转筋、抽搐、弛缓、强直、不能屈伸、不能左右转动、痿废等。关于经筋病候治疗,除了采用“以痛为腧”,“燔针劫刺”外,近代治疗中风后遗症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肢体瘫痪,当出现关节挛急屈而不伸时,用刺经筋结的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此外,杨氏还特别强调应用经络病机分析法以了解、掌握疾病之传变。除了上述皮病传络、络病传经以外,脏腑间的病理变化亦赖经络的联系互相传变,如胃病传脾、肝病传肺等。疾病若不进入脏腑,就会在经脉之间相传,如《伤寒论》8条:“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此指疾病在经相传,有一个六日的循环规律,至第七日传遍六经,就会出现向愈的机转,若不向愈,则有可能出现第二次循环,为了截断第二次循环,即可针刺足阳明经,使不传经而获得痊愈。因此,杨氏认为:诊病不传变,最易陷于被动,病变无穷,治法亦应无穷,深知随经传变之理,乃可防之于未传之前,治之于已传之后。在认识到疾病发展趋势后,可采用相应治疗措施,防止疾病的传变深入,截断疾病的病理过程,这是杨氏经络辨证的精髓所在。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岐黄“神针”杨介宾》。梁繁荣 水竹林 整理
2
本条ID:14063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