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调神气,创意守感传法

杨氏对《内经》“气至而有效”的观点极为推崇,认为针刺“得气”与否,是决定疗效优劣的关键。而“得气”之最佳境界,即所谓“气至病所”。他受《内经》“凡刺之真,必先治神”(《素问·宝命全形论》)、“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灵枢·本神》)、“用针之要,无忘其神”(《灵枢·官能》)的启迪,率先在临床上应用“意守感传”的方法。杨氏认为“治神”有两方面含义:一指医者聚精会神,慎守针下之气而勿失,《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是也;二指嘱意病人静心而意守病所,即《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谓“神在秋毫,属意病者”之深意。此二者在针刺治疗进程中,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杨氏深识“治神”之玄微,全在于“神行则气行”这一关系,古人已经观察到而被后人所忽视,于是他提出了“意守感传”的方法。

意守感传法,即针刺或艾灸时,嘱咐病人静心将注意力由针刺部位移向病所,在医生的诱导下,配合适当针刺手法,病人即有针感传导直达病所的现象。其施术要点是:医、患密切合作,真正做到聚精会神。初次施术于患者,临床应有一个准备过程。嘱患者全身放松,摒弃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病所,想象有经气在病所流通。针刺操作应仔细,选穴要准确,并用押手反复切循扪按,进针后徐徐捻转到一定深度,使之得气;患者一旦出现感传现象,应牢牢抓住,令其勿失。一方面嘱其将感传引向病所,并频频低声诱导;另一方面手法操作切忌猛烈提插捻转,或骤然中止。对某些不大敏感或经气未抵病所的病人,可用“接气通经”法,即在同一经脉上,距病所近端选取2~3个穴位,依次针灸。杨氏数十年来常用此法治疗多种疾病疗效显著,尤其对某些慢性病或神经系统疾病其效更佳。如曾治31例阳痿病人,均取三阴交针刺治疗,每次针刺时嘱患者尽力吸气提肛,意守龟头,然后捻针催气,使患者自觉感传直至龟头,少数病人即时阴茎勃起,除3例因病程长达数年无效外,余皆治愈。

例案:黄某某,女,56岁。1992年9月28日初诊。

胃脘疼痛年余。

患者自诉于一年前渐起胃脘作痛,饭后加剧,时作时休,反复发作,饭量渐减,曾多处求医,并在华西医大某医院作胃镜检查,诊断为浅表性胃窦炎。服过中西药物,效果不显,故求杨氏诊治。诊见患者面色萎黄,口淡无味,胃脘隐痛,按之觉舒,得热稍减,大便时溏,舌淡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缓。此属中焦虚寒,脾胃虚弱所致的胃痛,治拟温中理气,健脾和胃之法。处方:足三里、中脘、内关。上述诸穴,均取双侧,中脘用灸法,内关、足三里用意守感传法,先嘱患者意守针刺部位,然后随着手法操作,患者意念渐次移向病所。留针30分钟。经治疗3次,疼痛减轻。后以上述穴位为基本方,有时加刺公孙、胃俞等穴,针刺手法均采用意守感传法,每次均力求使气至病所。连续治疗30余次,胃病消失而收功。

按: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胃主受纳,《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脾胃虚弱则运化无力,水谷精微无以化生,气血来源不足,故见面色萎黄、大便溏薄、舌淡脉缓。胃脘隐痛乃中焦虚寒,脾胃升降功能失职,气机失畅之故。方用中脘为胃之募穴,灸之能温中理气,内关、足三里针用意守感传法,使针感传导至病所,以健脾和胃,补益中气,俾脾胃功能健旺,水谷精微得化,气血来源充足,营卫循行流利则愈。

例案:周某某,女,57岁,1992年11月5日初诊。

脱肛2年。

患者自诉于2年前患慢性腹泻后出现脱肛,每逢大便用力时发作,但便后脱出物可自动回缩到肛内。2年来经多种方法治疗,效果不显,遂求针灸治疗。四诊所见,患者面色少华,时感头晕,神疲乏力,饮食渐少,大便排出困难,舌淡,苔薄白,脉虚无力。此为气虚下陷,肛门不能收摄所致。治宜补中益气、升阳固脱。处方:百会、长强、上巨虚。先针上巨虚穴,采用意守感传法,嘱患者先意守针刺部位,然后随针刺手法渐渐移向病所,并吸气提肛。百会、长强针后加艾卷灸,每穴灸治10分钟。每日1次,治疗7次后症状明显改善,15次后症状完全消失,半年后随访,未复发。

按:吴昆《医方考》记载:“盖泻久则伤正,下多则亡阳,是气血皆亏矣,故令广肠虚脱。”广肠即直肠,说明脱肛多由气血不足,中气下陷,不能收摄所致。治疗用意守感传法,并吸气提肛,可加强肛门括约肌张力,固脱收肛。方中取上巨虚为大肠经下合穴,“合治内腑”,针之可使直肠回收,肛门还纳。百会为督脉与三阳经交会穴,督脉为阳气之总督,针后再加艾卷灸可使阳气旺盛,而有升举收摄之力。长强为督脉之别络,位于肛门附近,针后复灸能加强肛门的约束功能。诸穴合用,脱肛自收。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岐黄“神针”杨介宾》。梁繁荣 水竹林 整理
2
本条ID:14063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