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审穴,讲究手法操作

杨氏用针治病,讲究针刺手法,强调补泻操作。他认为关于针刺手法的论述以《灵枢》、《素问》之言最为朴实,虽元、明几代针家,广立诸法而各有所长,但追本溯源,皆不越《灵枢》、《素问》之藩篱,前贤有认为此乃涂脂抹粉,夸耀玄能之举,徒增后学无所适从之苦。因此,杨氏用针灸治病,特别强调针刺手法“简切明了,便于施用”。他经过数十年来的临床实践,总结摸索出审穴定穴法、无痛进针法、候气催气法、守气调气法等,虽不能说舍繁就简,去芜存菁,亦足堪后学者借鉴。

1.审穴定穴法:审穴定穴法是指针灸施术前寻找腧穴位置的方法。杨氏审定腧穴,乃先行意审,然后再用手定。意审即在熟悉全身骨度分寸、自然标志、同身寸法等基本取穴方法的基础上,仔细揣摩,反复比较,在胸中洞悉所取腧穴的位置,并用邻经邻穴以正本经本穴。诚如《标幽赋》所言:“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经用一经而可正。”意审明了再用手定,即术者用拇指或食指在拟取腧穴部位上扪切循按。因为腧穴多位于筋肉骨节所形成的凹陷中或动脉附近,如《针灸甲乙经》在记述腧穴位置时,多有某穴在某某陷者中,某某宛者中,或者动脉应手之说。

《标幽赋》更明确地指出“在阳部筋骨之侧,陷下为真;在阴分郄腘之间,动脉相应。”所以,只有通过手审,才能体会到腧穴所处的低凹或动脉的搏动。手审的另一个目的是寻找真穴,通过术者手指的切循按压,使穴区酸重麻胀或疼痛,其最明显之处乃是真穴,即前人所谓“酸痛为真”。

依此部位进针施术,往往针感最好,疗效最佳。这种精益求精的取穴方法,颇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2.无痛进针法:无痛进针,是提高针刺疗效的关键之一。古代文献记载的无痛进针法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窦汉卿《标幽赋》中所载:“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窦氏此法乃受《灵枢·官能》篇中“微旋而徐推之”启迪而来。其操作须双手协作,左手重切欲针的腧穴,以使气血疏散,免伤营卫;右手随切,轻微地将针捻转,徐徐将针刺入,可使病者不觉疼痛。二是何若愚《流注指微赋》所载:“针入贵速,既入徐进。”此法与窦氏相反,为一种快速进针的方法。即进针时要求快速透过皮肤,既入皮下,则须慢慢深入,以达到所需要的深度。

杨氏认为,上述二法均为临床所常用,前者进针缓慢,较易掌握,于初学尤宜。杨氏操作时,常在未针之前,先用左手施以按、揉、爪、掐手法,令气血宣散,使欲针经穴周围产生酸、胀、痛、麻的感觉,然后用右手拇、食指持针缓缓刺入。进针速度要慢,捻转角度要小,既可减轻破皮的痛感,又可不致损伤血管,同时采用交谈、循叩穴位周围等方法转移病人的注意力。第二种进针法要求快速透过皮肤,必须具有相当的指力方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杨氏常用的方法是先用左手拇指或食指找准穴位,用拇指爪甲反复切穴位中心,使局部知觉神经的功能暂时减退,并立即用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将针尖放在切痕上,左手拇食二指捏住针体下端,使着力点集中在针尖上,保持针身垂直,然后轻巧用力,快速将针尖刺入皮下。在操作过程中,也可采用交谈等方法转移病人的注意力。这种进针手法,患者乐于接受,每能达到针刺不痛的良好效果。

总之,重视双手配合和进针轻快是无痛或少痛的先决因素。要做到如此就必须反复练指,掌握基本功。因此,杨氏尝谓门下曰:“针法犹如写字作画,熟能生巧,精而能化,指下功夫,非勤学苦练不可。”此话乃经验之谈。

3.候气催气法:针刺得气与否,直接关系到疗效的优劣与大小,也可以作为判断病情的轻重、预后良否的一项根据。“气至而有效”,不仅《内经》强调,历代医家亦重申其义,更经现代临床及科学实验予以证实。在一般情况下,如果针下经气已至,自然不必候气催气,如不得气,必须积极运用手法以促使“气至”,即适时采用候气、催气手法。

关于“候气”,《素问·离合真邪论》中有“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的叙述,而《灵枢·九针十二原》则曰:“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如把这两段经文联系起来分析研究,特别以后者的“无问其数”联系理解前者的“静以久留”,这就不能仅从字面解释是“停针久留”的意思。况且这样也无法使医者及时体会出“针下沉重紧满”和“如鱼吞钩饵之沉浮”等经气已至的表现。临床实践证明,如果使用停针“候气”的方法则除少数患者因肌肉紧张度增高或可产生局部胀重的感觉外,很少能产生“得气”的感应,因此,杨氏使用候气法,务使手不离针,频施提捻等催气手法。由于患者的体质有强弱的不同,针刺感应有快慢的差异,感应较快者,略施提捻,旋即气至;感应迟钝者,则气至较缓,必须使用催气手法。杨氏常用的催气手法主要有:

(1)提捻法:《神应经》指出:“是右手大指及食指持针,细细动摇进退搓捻,其针如手颤之状,是谓催气。”杨氏本陈会之意而略有变通。即以右手拇食二指捏住针柄,另用中指第一节指腹掌住针身,施用左右捻转以活动针体,旋入旋出以促使气至。如果患者感觉特别迟钝时,可另用雀啄术手法,加重提捻力量,将针频频向下按捻,再向上提捻,反复施行,一般均能气至。

(2)循摄法:明代医家杨继洲在阐发《金针赋》中以手“循摄”的方法时指出:“凡下针,若气不至,用指于所属部分,经络之路,上下左右循之,使气血往来,上下均匀,针下自然气至。”这种循摄催气的方法,杨氏临床应用较多,他常用左手四指拼拢,微屈,指尖触及皮肤,沿经脉循行部位或针刺周围循按或轻微爪切3~5次,再行提插捻转等手法即有得气效应。

(3)移位法:如因取穴未准,或针刺穴位过偏,则可重新移动针刺部位或调整针刺方向,再进行提捻,一般即可得气。

4.守气调气法:善于守气调气是杨氏针法的一大特点。他认为:候气、催气的目的是为了得气,但得气之后,如何守住已至之气,勿使其从针下消失尤为重要。《素问·宝命全形论》篇指出:“经气已至,慎守勿失。”只有守住已至之气,才能在此基础上施以不同的调气手法,使针刺继续对机体发生作用。一个有经验的针灸医师都有得气容易守气难的体会,所以古人把能守气的术者称为“上工”,如《灵枢·小针解》篇说:“上守机者,知守气也,机之动不离其空中者,知气之虚实,用针之徐疾也。空中之机,清静而微者,针以得气,密意守气勿失也。”杨氏守气的方法主要有:

(1)提按法:即针刺得气后,使针尖守住有感觉的部位,并按提针柄,但勿使针尖脱离感觉。

若用于补法,刺手要往里轻按;用于泻时,刺手须往外轻提,注意使用腕指暗劲,以保持较长时间的针感。

(2)捻转法:是在针下得气,患者有舒适感时,术者用右手腕指暗劲,拇指向前或向后捻转针柄。若用于虚证,拇指向前,用于实证,拇指向后,保持针尖顶住针感勿离位,以维持感觉时间延长。

守气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实施调气手法。所谓调气就是调和机体阴阳之气。《难经·七十二难》指出:“知其内外表里,随其阴阳而调之,故曰调气之方,必在阴阳。”因此,“调气”就是运用各种针刺补泻手法的最终目的,故《灵枢·终始》篇曰:“凡刺之道,气调而止。”杨氏常用的调气手法主要有三种。

一是补法。即在针刺得气的基础上,施以较弱的捻转提插手法。捻转以拇指向前为主,提插以紧按慢提为核心,捻转幅度在90度以内,针尖上下提插在0.5厘米之间。此法具有补虚调气的作用。

二是平法。即在针刺得气的基础上,施以中等的捻转提插方法,捻转与提插同时进行。捻转幅度在90~180度之间,针尖上下提插在1厘米之间。此法能调和阴阳之气,主要用于治疗经气逆乱或虚实夹杂之证。

三是泻法。即在针刺得气的基础上,施以较强的捻转提插方法。捻转以拇指向后为主,提插以紧提慢按为核心。捻转幅度大于180度,针尖上下提插距离在1.5厘米之间。此法具有祛邪调气的作用。

此外,杨氏还喜用透穴刺法。他特别赞赏《玉龙歌》“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的主张。认为透穴刺法既可精简用穴,又可扩大刺激面以增强针刺强度,或使针刺感应易于扩散传导,因而每使疗效倍增。杨氏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不少“一针两穴”的方法,常用者如下:

合谷透劳宫:主治胸闷,胃脘痛,鹅掌风,手脱皮,手出汗。

合谷透鱼际:主治咳嗽,咽痛,拇指扭伤。

太阳透下关:主治牙痛。

太阳透率谷:主治头痛,偏头痛,头风。

太冲透太白:主治小儿惊风。

太冲透涌泉:主治小儿惊风。

列缺透太渊:主治痰饮咳嗽。

条口透承山:主治肩凝症。

肩髎透极泉、曲池透少海、外关透内关、合谷透劳宫:主治上肢麻木、疼痛、瘫痪。

阳陵泉透阴陵泉、绝骨透三阴交:主治下肢麻木、疼痛、瘫痪,口苦,呕吐。

阳溪透阳谷、阳池:主治腕部扭伤疼痛。

丘墟透照海:主治踝关节扭伤疼痛,胸胁疼痛,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

昆仑透太溪:主治足跟痛,头痛,牙痛。

神门透灵道:主治神经衰弱,失眠,多梦,心悸,癫痫,精神分裂症,狂症。

太渊透经渠:主治咳嗽、气喘。

攒竹透丝竹空:主治眉棱骨痛。

上脘透神阙:主治胃下垂。

子宫穴透曲骨:主治阴挺。

合谷透二间或三间:主治风火牙痛。

内关透外关:主治胸胁痛,心绞痛,心悸。

地仓透颊车、颊车透地仓:主治面瘫,流口水。

间使透支沟:主治心悸怔忡,疟疾,心痛。

迎香透四白:主治胆道蛔虫,面瘫。

曲池透少海:主治肘臂强痛,耳鸣耳聋。

攒竹透鱼腰:主治眼睑瞤动,目疾,前额痛。

阳白透鱼腰:主治前额痛,目疾,面瘫。

攒竹透印堂:主治前头痛,小儿急慢性惊风。

后溪透劳宫:主治上肢麻木,手心出汗,心烦,手癣。

绝骨透三阴交:主治落枕,胁肋痛,偏头痛。

地仓透大迎:主治口眼歪斜。

例案:林某某,男,65岁。1992年9月16日初诊。

右侧肩部疼痛7天。

患者自诉于7天前渐起右侧肩部疼痛不适,以酸痛为主,并向背部放射,夜间尤甚。肩部活动不利,用手摸背、穿衣、梳头等均感困难,故求杨氏针灸治疗。诊见患者痛苦表情,被动外展患肢时,患病肩部随之高耸,不能外展、外旋,局部皮色未变,触之不热,饮食尚可,二便亦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紧。此为风寒之邪,侵袭经络,致气血凝滞,痹阻经络所致。治宜温经散寒,通络止痛。处方:肩外俞、肩髎、手三里、合谷。上述诸穴,均取患侧,用无痛进针法进针得气后,再行调气法中的泻法,致气至病所,留针30分钟。患部针后拔罐,留罐15分钟。每日一次,连续治疗10次后,病情明显好转,停诊休息一周。10月3日复诊,因遇天气变化疼痛有所反复。仍取上述穴位,加配天宗,针用泻法,并嘱患者加强功能锻炼。至1993年11月5日,共针30余次而获痊愈。

按:肩周炎俗称漏肩风,因好发于50岁左右的人,故又有“五十肩”之称,属于中医痹证范畴。《素问·痹论》指出:“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本例患者以关节酸痛为主,入夜尤重,乃风寒湿邪流注于经络、关节阻碍气血运行所致。故取合谷、手三里、肩髎以疏通阳明经气,配肩外俞、天宗以调和筋骨气血,局部加拔火罐以散寒止痛,诸穴相伍,共奏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之功。杨氏治疗本病多采用远近配穴的方法,常用穴位有肩髎、肩髃、肩外俞、肩贞、天宗、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后溪等;针刺手法喜用调气法中的泻法,但针感须达病所,俾经络疏通,气血流畅,遂达“通则不痛”的目的。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岐黄“神针”杨介宾》。梁繁荣 水竹林 整理
2
本条ID:14063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