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把单味药与单味药共同应用之间的关系称为“七情”。“七情”中的相反、相畏,是中医方剂配伍中应当遵循的原则,前人把它们总结为十八反、十九畏,成为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之一。然而自古以来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就不一致,近年来也做过不少的讨论和研究,见仁见智,确有很大进步。在这方面我觉得至少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否则就会影响研究的结果和结论。
一、注意药材品种的历史沿革和混乱
中医药学是一古老的医学,数千年来在药材品种上屡有变革,因此在研究十八反、十九畏这一理论时,就必须考查提出和总结这一理论时的用药情况,否则,按照今天的用药品种就可能很难说明问题,或根本没有实际意义,乃至误解曲解古人的经验或理论。如用党参来探讨与细辛、芍药的配伍作用,即使做出有意义的结果,也只能是我们今天的新发现,根本无法说明古人的经验,因为党参这一药名的出现,一般认为是清代,或云古之人参即今之党参,此说更为不确,我们已有专文讨论,此处不赘。再如沙参也大体如此,现在通用的沙参是指北沙参,而北沙参首见于《本草汇言》,为伞形科植物,与《本经》所记述的桔梗科沙参有别,以此种做实验,又何以说明古人“相反”的本意呢!由此可见本草史的研究,中药用药的历史沿革情况,也是方剂学研究的基本功之一。药材品种的混乱,产生不同的实验结果,更是显而易见的事。如“藻戟遂芫俱战草”中的大戟,现在已知除大戟科大戟外,还有茜草科Knoxiasorymbasa Willd和瑞香科Stellerachamaejacme L,都称为大戟,与甘草配伍焉能产生一致的结果,据此遽做结论自然就会失去科学价值。
二、注意机体的机能状态
一般的配伍研究实验,多采用健康动物进行。按照中医理论来说,中药的性味功能,常指机体在病理状态下对药物的反应。现代药理学亦已证明,生物有机体在正常状态与在病理状态下对药物的反应性是不同的,有毒药物更是如此。特别是在采用注射给药时,由于避开了肝肠屏障,与传统的给药途径不同,所观察到的结果,进而得出的结论,更是需要审慎的。因此,中医方剂配伍的研究中,动物的种属差异姑且不论,而实验动物机能状态的选择,也应当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于此可见,中医方剂配伍研究中涉及的问题是较多的,以上两点,乃管见所及,谬误之处,敬希教正是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