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痿从肾论治为古今之常法,王氏根据临床实际提出阳痿从肝论治,云:阳痿求诊者青壮年并不少见,其年肾气本应旺盛,临床用治肾法往往收效不显,常因情志所伤,而性交乃宗筋用事,诚如《素问·痿论》所云“筋痿者,生于肝使内也”,故从肝论治,应收良效。
一、宗筋为肝所主
治痿当重调肝阴器为肝经循行所过部位,若肝脉运行正常,则气血条达,阴器得以濡养,勃起正常;若肝经滞涩,则气血难达阴器,而致阳痿不举。肝之于筋,有着主与生的关系,肝在体合筋,诸筋皆为肝所主,筋伸缩的正常活动和功能的发挥,有赖于肝血的滋养,肝血充足,筋得其养,才能灵活伸缩,运动自如。诸筋为肝所主,而肝之经筋亦结于阴器。宗筋乃诸筋之所聚,诸筋皆统于肝。肝属木,喜条达而恶抑郁。肝主疏泄,具有调畅气机和情志的作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经络通利,宗筋得以濡养,用事自如;若疏泄不及,则气失于疏通畅达,形成气机不畅,气机郁结的病理变化,导致经络不通,宗筋失养,或疏泄太过,气机紊乱,升发太过,下降不及,形成肝气上逆、肝火上炎的病理变化,亦可导致经脉运行障碍,宗筋难以得养,发为阳痿不举。
人的情志活动,有赖气血的正常运行,肝疏泄气机,使气血运行正常,所以人的情志活动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由于肝主宗筋,所以男女欲交媾时阴茎的勃起,是作为君主之官的心通过具有谋虑作用的肝而使宗筋发挥作用。若肝之疏泄正常,气机调畅,则对精神刺激的耐受阈值就高,心情畅舒,气血和调,宗筋用事正常。若肝失疏泄或疏泄太过,可导致肝郁、肝火,使气机紊乱,宗筋失养,谋虑不出,发为阳痿。
肝血充盈,则阴茎怒、大、坚、热。肝藏血,具有调节血液和贮藏血的功能。肝藏血正常,肝血充足,肝木得养,疏泄得以冲和调达,气血充盈,则宗筋得以濡养。宗筋有赖肝血的濡养,用事之时以有形之血使阴茎涨大充盈,这对阴茎功能的维持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若肝失调达,肝血亏虚,则阴茎勃起无力,甚至阳痿。
总之,肝藏血,主疏泄,体阴而用阳,又肝与前阴密切相关,故肝之功能正常,则气血旺盛,宗筋得养,阴茎得以充盈,反之则阳痿。
二、治重调肝活用九法兼顾咨询
从肝论治阳痿,关键是抓住肝伤以致气血不畅,运行障碍,宗筋失养这一病机核心,辨明证候,治以证立,方从法出。
1.调肝疏肝法:本法适宜于肝失疏泄及疏泄太过的阳痿患者。若失志之人,因于情志不遂,气机不畅。抑郁伤肝,以致肝气郁结者,用疏肝解郁;若躁急之人,因于怒气,气郁紊乱,致肝气横逆者,用镇肝柔肝。本法重在调理肝气治痿,可“疏其气血,令其条达,而至和平”。方药:疏肝理气可用四逆散、逍遥散加减;镇肝柔肝可用一贯煎加减。
2.活血通络法:本法适宜于气血瘀滞,肝之经脉凝塞,遏阻气血,宗筋失养之阳痿。方药:瘀血兼有虚象者,用桃红四物汤加减;兼有寒象者用少腹逐瘀汤化裁。常加入通经活络散结、活血入肝之专药,如蜈蚣、水蛭、白僵蚕、三棱、莪术、牛膝等。
3.补气生血法:本法适宜于肝血亏虚,阴茎失于充盈之证。方用当归补血汤合四物汤加减。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故宜重用黄芪以裕生血之源。
4.潜阳凉肝法:本法适宜于肝火旺盛,气机紊乱,气血升降失常所致之宗筋痿软。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
5.清热利湿法:本法适宜于肝经湿热蕴结,熏蒸宗筋致阴茎弛张,用事痿弱之症。方用龙胆泻肝汤或程氏萆薢分清饮。前方清热力较强,后者偏于利湿。
6.暖肝散寒法:本法适宜于邪客于肝脉,寒凝血滞,宗筋收引所致阳痿。方用暖肝煎或茴香橘核丸。常加九香虫、紫梢花、紫石英等。
7.培土抑木法:本法适宜于脾胃虚弱,不能“散精于肝,淫气于筋”,或肝气横逆犯胃之肝脾同病所导致的阳痿。方用逍遥散合参苓白术散,培补脾土,使肝木得以濡养,则可抑其横逆,使气机条畅,宗筋得养,阳痿可愈。
8.滋水涵木法:本法适宜于房劳过度,耗伤肾精,精不生血,或思虑过度,肝血暗耗,血不化精之肝肾同病所致阳痿。方用六味地黄汤合一贯煎加减,两方肝肾同补,使精血互生,宗筋得以滋养,阳痿可愈。
9.益肝壮胆法:本法适宜于禀性懦弱,多疑胆怯,房事之时卒受惊恐所致之肝虚胆怯,阳道痿软。方用合阳娱心丹化裁。
此外,中医认为肝与情志活动有关,即与现代医学认为阳痿病因由器质性和精神性两类组成的认识一致。因此,心理障碍,情志不遂是阳痿发病的最常见、最多发因素,所以心理咨询是阳痿治疗的重要环节。王氏认为,从肝论治阳痿,重在舒理情志,不唯以投以药石,亦应包括性咨询指导,可谓异曲而同工。首先是应倾听患者陈述,详细了解病史,再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疏导,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排除性事干扰,创造适宜性生活的环境,使其情绪悠悠舒缓,即“必先和气,阴茎乃起”。还应根据病人对性知识了解的一般情况、年龄、体质、伴发疾病的不同,使其改善性技巧、交换性交体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