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中医的辨证论治

是诊断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其总的精神是辨别病象,分析疾病的成因,性质和发病趋势,结合地方风土、季节气候及病人年龄、性别、职业等情况来判断疾病的证候,从而全面地决定治疗方针,整体地施行治疗方法。所谓“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不同,因而治法也不一样。例如外感,各人的病情有其共同性又有其特殊性,表现有寒热虚实之别,又有年龄、性别、环境、营养、季节等等的不同。如感冒的共同症状有发热、恶寒、头痛、或咳或不咳,就要区别是风寒感冒或风温感冒,又要区别季节的不同,治法亦有差异。

所谓“异病同治”,就是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病机一样出现了雷同的证候,因而可以采用同一的方法治疗。例如,春伤于风的“风热”,夏伤于暑,暑月受凉的“阴暑”病异证同,均可用辛凉解表法。因此,根据辨证施治的理论,可因证之异,而诊其病之殊。即“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产生了“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的治法。现结合临床病例,试作分析。

一、同病异治——以眩晕的不同治法为例

眩晕是一个自觉症状,眩是眼花,晕是旋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车,可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等症。现代医学对眩晕的病变约分五种:

①前庭系统病变,包括内耳的前庭和前庭神经(尤其是颞叶)的病变。

②躯体疾病,如心血管病,血液病,内分泌代谢障碍,感染性疾病等引起的眩晕。

③眼部疾病,如视力减退,眼肌不平衡,屈光不正等引起眩晕。

③头部外伤。可引起外伤性眩晕。

④神经官能症。

祖国医学认为眩晕发生的原因主要责在肝肾,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临床表现有虚实之分,以虚居多。金人刘完素《河间六书》认为“风火皆阳,阳多萧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元人朱震亨《丹溪心法·头眩》:“无痰不作眩”,治眩以治痰为先。明人张景岳《景岳全书·眩晕》:“无虚不作眩”,以治虚为主。

尚有头部外伤性眩晕,则视其虚实兼以活血祛瘀之剂,才能见效。笔者曾治一肝阳上亢的病例:患者面色潮红,体型肥胖,眩晕,甚则有昏倒之势,阵发性耳鸣,烦躁口干,时有呕恶,食欲一般,素喜饮酒抽烟,睡眠欠佳,多噩梦,大便干,两天一下,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数有力。血压20.8/14.6kPa。眼底检查发现小动脉轻度硬化。血检:胆固醇250毫克。诊为肝阳上亢,用泻肝潜阳、清热熄风法,以龙胆泻肝汤配合白虎汤加减,前后四诊,服药16剂治愈。为防其反复,嘱早晚再服杞菊地黄丸,每次9克,连服一个月,以巩固疗效。

又治一阴虚阳亢的病例:郭某某,女,30岁,初诊1972年3月5日。患者阵发性头目眩晕、耳鸣、呕恶达三年余,面色嫩红,近因工作忙,睡眠欠佳,多梦,口干喜热饮,食欲不振,眼前发黑,腰酸耳鸣,如坐舟车,房屋旋转,闭目躺床稍瘥,恶心呕吐,大便干,小便正常,舌质红,苔薄白略干,脉弦细,月经尚属正常,生育二胎,西医检查血液和血压未发现异常,诊断为美尼尔氏综合征。中医诊为阴虚阳亢,以益阴潜阳法治之,经三诊服药10余剂取效。再以左归丸善后,调理一个月而愈。

由此可见,同是眩晕之证,有虚、有实之别,又有风、火、痰之分;证有缓急,病人有性别、年龄、职业、环境、体质、禀赋的差别,故当同病异治。一般来说,病久而证缓者多虚,起病急而身体强壮者多实。实则清热泻火,平肝熄风,清化痰湿等法。虚则补养气血,滋肾养肝,双补阴阳,补益心脾等法。详察病情,辨证施治,才能获效。

二、异病同治——用逍遥散治疗不同病为例

逍遥散为疏肝理气、健脾养血的主要方剂,它不仅是妇科疾患的常用方,其他疾病属于逍遥散适应证,随症加减,也可获得良好效果。我曾用此方治愈一些不同的疾病。

例一:林某某,患慢性肝炎(肝郁不舒,肝阳偏亢),未发现黄疸,肝肿大,肝区痛已两年。睡时多梦,胸闷,胃脘胀痛,食欲一般,肝区隐隐作痛,大便干,小便短赤。检查:血压19.5/11kPa,血色素10克,发育营养良好,精神较为疲乏,面色暗黄带红,肝大2公分,质软,有触痛及叩击痛。舌质红、苔微黄略干,脉弦细带数。肝功能检查:麝浊5单位,麝絮(++),谷丙转氨酶170单位。超声波检查:较密微小波。西医诊断为慢性肝炎。中医诊为肝胃不和,肝阳偏亢,拟疏肝散结,泻火解郁。用丹栀逍遥散加减,连服七剂,睡眠、烦躁、口干等基本消失,肝肿缩小一公分,肝功能和超声波检查基本正常。

按:患者因肝气不舒,肝阳偏亢,则木不能疏土,致肝区作痛,胃脘胀闷,食欲不振等;肝阳偏亢导致头目眩晕,烦躁失眠,口干,大便干,小便短赤等。用丹栀逍遥散加龙胆草、黄芩清热利湿,泻肝利胆;丹参、郁金活血祛瘀,并有疏肝养血安神作用。症状消失后加用川楝子、延胡索以止痛理气;鳖甲、谷麦芽滋阴软坚,开胃消食以巩固疗效。

例二:郑某某,女,患慢性肾炎。症见咳嗽痰稠,不易咯出,发热38℃,口干,腰酸痛,尿频量少而短,性情急躁,易怒,胸胁有胀闷感觉,食欲不振,下肢浮肿,皮肤发亮,按之下陷,应手浮起,大便时干时溏,虚烦不眠多梦,月经自1974年患肾炎后,每月推迟十天左右,量少,来潮后小腹胀痛,浮肿加剧,白带多有粘稠,时带黄腥臭,生育三胎。检查:血压18.2/11.7kPa,发育中等,虚胖,头晕身重,精神困倦,舌质绛,中有小铜板大镜面舌,尖根苔黄略厚腻,脉弦细。血检:血色素11克,白细胞8000,嗜中性多核60%,淋巴33%,嗜酸性4%,单核3%,胆固醇300毫克。尿检:蛋白(+++),白细胞(+),透明管型(+),酚红试验75%。西医诊断为慢性肾炎。

中医辨证属于脾阳不足,肝脾失调证。曾以中药五皮饮、胃苓汤、鸡鸣散、防己黄芪汤、肾气丸、参苓白术散、实脾饮加减,配以西药青霉素、庆大霉素、双氢克尿塞、胎盘球蛋白、维生素、葡萄糖等治疗一年多,效果不甚明显,时而减轻,时而加重,经常反复,容易感冒,浮肿和尿检未能改善。乃考虑月经不调,白带多而有肝经症状,遂予疏肝健脾,清热养阴法,用逍遥散加减。连服八剂,睡眠、食欲较佳,胸胁胀闷和白带均较轻,尿量较多,口干和疲乏亦有改善。后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配合济生肾气丸加杜仲、黄芪、甘枸杞等滋养肝肾之剂,调理三个月,浮肿消退,食欲增进,月经正常,尿检正常。

按:患者胸胁胀闷,月经不调,初用渗湿利尿,温化水湿,补气健脾,温补肾阳等方剂,效果不甚显著。后考虑患者有肺结核病史,性情急躁易怒,胸胁胀闷,月经不调,故以逍遥散加减,既能调经又能治潮热咳嗽而取效。

例三:王某某,女,患急性胰腺炎(肝郁胃热),于1975年3月15日胸腹突然阵发性疼痛,有时如刀割样,并向两肩放射,伴有恶心呕吐,胃脘胀,口苦口干,食欲不振,经常两胁闷痛,大便干燥,小便短赤,月经不调,有时提前一周,或退后十天,曾生育二胎。检查:血压13.3/10.4kPa,体温正常,急性痛苦病容,面色潮红,神志清楚,营养中等,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血检:白细胞8000,血清淀粉酶900单位。西医诊断为急性胰腺炎。中医辨证属于肝郁胃热,治以疏肝清热,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每日2剂,连服3天,剧烈疼痛减轻,大便已下。第一天大便干硬,第二天溏薄,仍有恶心呕吐,胃脘闷胀,胃纳欠佳,于上方去栀子、黄芩、大黄,加槟榔、枳壳、鸡内金、谷麦芽每天服一剂,连服7天,诸症明显改善。依上方加减,再服六剂,腹痛消失,食欲逐渐恢复。

按:本例以肝郁胃热之证,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柴胡、赤芍、丹参、木香以活血理气,山楂、栀子、黄芩、大黄以消导、清热、泻下,使肝郁解而胃热清,恶心呕吐、剧烈疼痛等症状随之改善。

例四:张某某,女,患急性肾盂肾炎(膀胱湿热,产后发热)。患者第二胎足月分娩已二星期,恶露未净,少腹痛。三天前,因感冒,发热咳嗽,继则恶寒发热,汗多,腰酸,全身骨节酸痛,口苦干,恶心,胃脘胀满,食欲欠佳,大便较硬,2~3天一次,小便短赤频数。血压14.3/11kPa。

体温38.3℃。发育中等,面色苍白,精神疲乏,神志清楚,下肢有轻度浮肿,舌质淡红、苔微黄,脉弦细。血检:血色素11克,白细胞12000,中性85%。尿检:色黄,蛋白(++),红细胞(++),脓球(+++)。西医诊断为急性肾盂肾炎。中医辨证属于邪入少阳,膀胱湿热证。因证属少阳,产后血虚气弱,又感外邪,故有来往寒热,口苦恶心等见症,恶露量少,仍有腹痛,以逍遥散合小柴胡汤配合四苓散加减,和解少阳,清利湿热,兼以祛瘀。服药3剂,往来寒热恶心等症状已消失,小便短,尿常规检查蛋白(+),红细胞(+),脓球(+),改用茵陈五苓散加减,服六帖后,尿常规检查正常,余症痊愈。

按:本例因产后外感而致邪入少阳,恶露未净而兼有膀胱湿热,故用两解法以柴胡、薄荷和解表里;当归、赤芍活血祛瘀;以茯苓、白术、猪苓、泽泻、滑石、黄芩、赤小豆清热利膀胱湿热,使表湿得解,下焦湿热解除,而诸症自愈。

在临床上应用逍遥散加减,还治疗过如下几种病:

(1)胆囊炎、胆结石症:丹栀逍遥散去薄荷、生姜、白术、甘草、白芍,加茵陈、丹参、郁金、车前子、泽泻、黄芩、知母、瓜蒌皮。

(2)妇女经带病,以丹栀逍遥散加益母草、木香、红花、香附等。

(3)输卵管不通不孕症:丹栀逍遥散去薄荷、生姜、白术,加益母草、牛膝、王不留行、川芎。

(4)经前乳房胀痛:逍遥散加蒲公英、丹参、香附、穿山甲,白芍改用赤芍。

(5)神经衰弱:丹栀逍遥散去生姜、薄荷、白术,加龙胆草、合欢皮、牡蛎、炒枣仁、珍珠母、夜交藤。

(6)眼睛玻璃体混浊及中心视网膜脉络膜炎:用丹栀逍遥散去生姜、白术,加车前子、茺蔚子、泽泻、草决明、青葙子、龙胆草。

逍遥散加减在临床应用很广,我以此方治疗九种不同的疾病,均获得满意效果,这说明异病只要证似就可以同治。同时也体会到中医辨证论治的灵活性,而探求病因,审因论治为治病主要原则。因此,尽管临床症状表现不同,诸如肝不藏血或肝血虚而致头目眩晕,少寐多梦,或肝郁引起胁痛,或寒热等症状都可应用逍遥散加减治疗,只要辨证明确,加减适当,用之即效。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精研经典推陈出新精通气化学说的盛国荣》。柯联才 盛云鹤 整理
2
本条ID:14033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