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论治

中风又称“卒中”,是内科常见、多发之疾,起病暴速,病情危笃。本病《内经》称之为“偏枯”,历代医家又名为“风痱”、“卒中”等等。汉代张机确立中风之名,并提出了辨证论治体系。

《金匮要略》云:“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后世医家在辨证论治上一直遵此而延用至今。

任氏认为,中风当以出血和缺血而分。缺血者,多中经络,亦有中脏腑者,为瘀塞经络之候,即《和剂指南》“夫中风者,经道或虚或塞”之意也;出血者,多呈中脏腑,但亦有中经络者,乃络破血溢之候也。即古人“中脏则性命危”、“血流入脑”之意也。总由气血逆乱,伤脑损神,使神机失却主宰一身的功能。

一、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以脑髓为本,脏腑为标,经络为委。任氏认为“心主神明”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总统一身之神魂魄意志,统领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气血的生理活动,藉达阴平阳秘之机。

反此则脑与脏腑经络失去协调而为病。

中风病因众多,究其要者,有五大原因:

1.七情所使,因事激挫,愤怒而不得宣泄,气机不畅,逆气上行,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发大厥。

2.酒色过度,或思虑不节,年老气衰,损于心脏,血脉不利,用而不灵,导致脑髓血脉瘀滞。

3.饮食失节,劳逸失度,过食肥甘,损伤脾胃,脾伤则不运,胃损则不犯,使脂膏堆积,外溢则腠理致密,阳郁而为热;内则渗透于营血,着于脉络,使气血运行迟缓,积损而为病。

4.肾阴不足,不能滋养肝体,肝阳亢盛化火生风,风性激荡,升而无降,上犯于脑,窍络阻塞。

5.痰盛于内,阴绝阳气不能宣泄于外,郁而生热,痰热相煽,化风内动。

也有五志过极,心火暴盛,引动相火而发者。

然本病的发生,不是一因所致,而是上述多因联合作用于机体,长期不解,造成外有所触,内有所动,体内气血溢乱。气滞则郁,为火为风,血滞则瘀,为痰为水,相互为用,上犯于脑。轻者,经络受损,血脉不利,络脉绌急,血液壅滞,凝结为瘀,则血脉瘀塞,血瘀营津不行,外渗而为痰为饮,使脑髓血液减少,或无血,清气不得入,神机失用而成瘀塞经络的缺血性中风。重者,邪盛正衰,脏气不平,脏气不通,经络不用,致使邪气内痹,正邪相争,形成邪气外鼓,正气内收,一鼓一收,产生攻冲之力,使血液上壅于脑髓,络脉膨胀,胀极则络破血溢则瘀,瘀血中津水外渗为痰为饮,脑髓浸淫肿胀,则为出血性中风。脑之神机欲息致阴维阳维失职,阴跷阳跷失灵,阴不敛阳,阳不化阴,阴阳离而不用,轻者为闭,重者为脱,危者则亡。此即杜铜峰氏所说“邪害空窍为本,风、火、痰、气、血为标”之义。

二、诊断与鉴别

诊断本病有因肝阳上亢而致眩晕头痛之病史,若现突然跌仆昏倒,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謇或失语,甚则神志不清,不省人事者,即可确诊。

本病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痉病:突然发病,头痛剧烈,恶心呕吐,项强、角弓反张。

2.厥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但无半身不遂和口舌歪斜。

3.温热痉:起病证似感冒,发热,头昏头痛,呕吐,肢麻不仁,神志不清,肢体瘫痪,两侧交换更替而作,也有两侧相继出现瘫痪者。

三、临床表现

病作之先,病者当久患眩晕,头胀面赤,手足渐觉不遂,或足趾、手指麻痹不仁,言语謇涩,胸膈痞闷,性情暴躁,吐痰相续,六脉弦滑或虚濡无力。

1.经络瘀塞证

渐觉头痛、眩晕、皮肤肢体麻木、舌謇、语言不利、步履缓行,或静卧,或睡中突现口舌歪斜,肢体偏瘫。轻者,意识尚清;重者,神志不清,舌红尖赤、苔多黄腻,脉多弦大而滑,具体尚可分如下三证。

(1)风痰热盛证

气粗息高,或扬手掷足,或躁扰不宁,头胀耳鸣,巅顶作痛,脉弦劲实大。或大便秘结,矢气频转,舌红苔黄躁,脉沉滑有力。

(2)阳虚气弱证

形寒肢冷,半身不遂,步履艰难,舌强言謇,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大便失约,舌红赤有齿痕,苔白腻或无苔,脉弦滑而数。

(3)肝阳上亢证

头晕头重,目眩,心烦心悸,口苦咽干,夜眠多梦,口舌歪斜,半身不遂,手足重滞,肢麻而颤,舌红赤,苔干厚,或无苔,脉弦滑而数。

2.络破血溢证

起病急暴,多在活动及用力时而发。素患肝阳上亢,痰热内盛之证,而见头胀痛,眩晕,口苦,面赤,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剧烈头痛、眩晕,轻者,呕吐、项强,神志尚清;重则神昏失语,二便失禁,烦躁不安,瞳孔散大或缩小。但在临床上分为阴闭、阳闭。其病危重,即现脱证,多危而不救。

(1)阴闭证

静而不烦,面白唇紫,痰涎壅盛,四肢不温,苔白滑腻,脉多沉滑。

(2)阳闭证

昏不知人,两手握固,牙关紧闭,面赤气粗,舌红苔黄腻,脉多弦滑数。

(3)昏脱证

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鼾声痰鸣,目合口开,手撒尿遗,呼吸深大或微弱,脉多沉数或浮大无根。

3.后遗症

中风病深者,则脑失神明之用,经络痹滞,久失通利,或邪气残留,正气未复而遗留后遗症,如半身不遂、失语、流涎等等。

四、辨证论治

本病发病急,病情重,标本错杂。因此,立法、处方、用药之前,必须辨明是瘀塞经络证,还是络破血溢证。继察虚实,以别深浅,定出标本。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针对具体病情,选用下列治法。

1.开闭法

病人卒然昏倒,口噤目张,两手握固,面赤气粗,痰壅气塞,或二便不通,脉多弦大、洪数,此为闭证。闭证宜开,不开则危。搐鼻、揩齿、探吐,芳香开窍,辛凉、辛温透络,兴奋神机皆为开法。方剂可用:白矾散、苏合香丸(阴闭证用之);紫雪丹、至宝丹、安宫牛黄丸、牛黄膏(阳闭证用之);三化汤(二便闭者用之);开关散(乌梅肉1.0克、冰片0.5克、南星1.0克,共为细面,揩擦齿龈,涎出即开口噤)。

2.固脱法

猝倒,痰涎壅塞,喉间痰如拽锯,汗出如雨。神昏不语,口开目合,遗尿,手足弛而不收,此为阴阳两脱证。脱则宜固,急则以摄纳真阴,固护元气。元气已固,真阴不泻,然后方可祛邪,方剂可选:阴阳两救汤:熟地5克、附子15克、人参5克、菟丝子20克、茯神10克、远志10克、诃子10克、杞果20克、炮姜10克、干紫河车15克两救固脱饮(自拟):赤参15克、附子10克、龟胶15克、山萸肉20克、玳瑁15克、鹿胶10克、阿胶15克、鸡子黄1个、胆星5克。参附针、参麦针、独参汤、救急丹等等均可选用。

3.豁痰法

中风发病之后,往往痰涎上壅,症见:唇缓流涎,喉中痰鸣,神志不清,口不能言者,是由风引痰升,气引痰动所致。急宜豁痰为要以防痰塞气道窒息和肺内感染。并能畅通气道,使清气能入,浊气能出,保持脑髓有充足的清气滋养,神机得以复活,方剂可用竹沥汤、导痰汤、导痰开关散之类治之。亦可用涤痰散(自拟方):风化硝10克、猴枣0.25克、胆星7克、石菖蒲20克、天竺黄15克、竹沥1瓶,共为细面,每服17.5克,一日二次,生姜汤下,或用豁痰丸(经验方):玳瑁15克、羚羊角15克、皂角炭5克、西瓜霜30克、胆星10克、蛇胆陈皮末10瓶、竹沥1瓶、沉香15克、枯矾3克,共为细面,炼蜜为丸,重15克,每服1丸,白开水送下。

4.潜阳法

因肝肾阴亏,阴阳失敛,阳动生热,热极化风,风阳上亢,鼓动气血上犯脑髓而致。治宜育阴潜阳。禁忌发散、燥热之剂。方剂选用驯龙汤、真珠圆之类,亦可用:潜阳熄风汤(自拟):羚羊角5克、天竺黄15克、玳瑁15克、珍珠母5克、紫贝齿15克、龟板15克、天虫(僵蚕)15克、葛根15克、生槐花50克、生地15克、胆星15克、秦艽15克。

张聿青医案方:羚羊角5克、云苓15克、黑豆衣15克、瓜蒌皮15克、石决明15克、菊花20克、鲜生地30克、竹茹15克、淡海蜇10克、大荸荠3枚。

5.化瘀法

病中风者,主要是脑髓的经络、血脉受阻而气滞血凝;或因络损脉破,不能束约血液,使之离经外溢。故其治疗,应予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方剂可选用:四物汤加桃仁15克、红花20克、竹沥1瓶、生姜汁1杯加水煎服。

活络化瘀丹(自拟):生槐花50克、葛根15克、赤芍15克、地龙15克、川芎10克、西红花5克(另吞)、三七粉15(分三次冲)、豨莶草50克、茄根15克、胆星3克、丹参20克、橘络15克。

醒脑通络散(经验方):血竭15克、西红花20克、葛根30克、汉三七25克、麝香3克、牛黄5克、珍珠10克、白花蛇100克、玳瑁50克、胆星15克、川芎25克、白薇15克,共为细末,每服5~10克,日三次,生黄芪15克、丹参15克,水煎后,冲散送下。

此外,亦可静脉点滴复方丹参液、丹参注射液、川芎注射液、血塞通。

6.理气法

中风乃虚风内动之证,正气引邪,邪正相争,产生冲气,鼓动气逆血升而致。故本病在治疗过程中,理气降逆也是重要一环。方剂可用:匀气散、八味顺气散之类。

理气返正汤(自拟):珍珠母30克、沉香15克、乌药15克、白蒺藜15克、佛手30克、桑枝50克、青皮15克、胆星3克、郁金15克。

7.填精法

病起于肝阳上亢者,禁用苦寒直折,折则虚火四起,有如燎原之势,必用滋降之品,透达下焦,以补其不足。其方剂可用:滋营养液膏:女贞子、旱莲草、霜桑叶、黑芝麻、黄甘菊、枸杞子、当归身、白芍、熟地、黑大豆、南烛叶、白茯苓神、葳蕤、橘红、沙苑子、刺蒺藜、炙甘草,用天泉水熬浓汁,入阿胶、白蜂蜜,精炼成膏,每服15毫升,白开水送下。

河间地黄饮子:(略)。

益脑丸(自拟):何首乌30克、黄精40克、西红花20克、桑枝20克、豨莶草50克、生地30克、天冬50克、阿胶30克、泽泻15克、三七20克、玳瑁50克、砂仁15克、淡菜50克、丹参20克、五味子15克、燕菜(燕窝)50克,共为细面,蜜大丸,每服1丸,日三次,白开水送下。

李冠仙常用调理方:大生地、北沙参、生白芍、寸冬、法半夏、陈皮、茯苓、生甘草、枳壳、鲜竹茹。

随证可加女贞子、羚羊角、豨莶草、橘络、丝瓜络、当归尾、人参尾等等。

8.温阳法

温阳即补阳,是治疗中风病后期的重要一环。本病在后期,往往多由脑髓病变,日久不复,致使肾气受伤。肾阳不足,命火虚衰,故在治疗上必须温补肾阳。方剂可用:三建汤(《是斋医言》):附子、天雄、乌头。

亦可用温阳健肢汤(自拟方):鹿胶15克、西红花10(冲)、巴戟15克、仙茅10克、韭子10克、炒熟地15克、阿胶10克、豨莶草50克、仙灵脾15克、橘络15克。

9.药禁

中风虽有风邪,但非六淫之风,而是内生虚风。故方药应禁发散解表之品,如麻黄、羌活、独活、防风、荆芥、苏叶、细辛、白芷、桂枝、葱白等等。因其辛燥助阳,再耗阴液,有使病情恶化之弊。

他如干姜、肉桂、鹿茸、人参再造丸(又名回天再造丸)、大活络丹、醒脑再造丸等剂,亦都在慎用之列。因药味繁杂,以香燥、辛散药为主,易伤津液,可助风势。故李冠仙说:“再造丸药味夹杂五十余味,多用辛燥……,香燥太过,转伤阴血,何能息风乎?”张山雷氏亦云:“大皆温中解表之剂,因为外感之风寒立法也,今者血冲脑经之理,即昭然若揭,则古言虽多,必不能复适于用”。

唐季润亦曰:“切记风中人,不可使风药。”治此病,应本“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大法。

10.预防

预防之法,急屏除一切膏粱厚味,及鹅肉、面、酒、蛋肥甘之品和生痰、化脂、动火之物。更须远房帷,清心寡欲。肥人更应慎口、绝欲。食饮宜清淡素食为主。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擅治急难重证的任继学》。王兰茹 张孝 整理
2
本条ID:14030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