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氏对心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具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生理、病理相关,心病病位虽在心,而其它脏腑功能失调均可干犯心脏而发病。故以调理脏腑气血,平调阴阳,使恒动的内环境达到协调平衡,为治疗大法。具体临床又从肝、脾、肾、肺等多脏腑入手治疗,并重视外感六淫与内伤五邪等直接与间接诱发因素,标本兼顾,辨证论治。由于篇幅有限,现仅就路氏临床应用较多的从肝、脾入手治疗冠心病的思路与方法书后,可见其临床经验之一斑。
一、肝心痛证治特色
1.肝心痛定义与范围
“肝心痛”是中医病名,首见于《黄帝内经·灵枢·厥病》篇:“厥心痛,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肝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主疏泄、谋虑、藏血、藏魂、主筋,为罢极之本;若情志过激或抑郁,劳伤虚损,六淫邪客等致气血逆乱,肝(胆)功能失调,筋脉失于濡养,心脉挛急(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心痛者,则称为“肝心痛”。
肝心痛临床表现部位与心肝经经络走向有关。如《灵枢·经脉篇》云:“肝足厥阴之脉……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是肝生病者,胸满呃逆……”。“心痛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素问·脏气法时论》)其证候为发作性胸闷胁胀或隐痛,常伴有心悸、气短、烦躁易怒,善太息,脉沉弦或弦滑,舌暗或有瘀斑。甚则胸闷如窒,疼痛如绞,膻中及左胸部有压榨样绞痛,并向胁下、后背或上肢内侧放射疼痛,或见面色苍白,汗出如珠,烦躁惊恐等危重症状。
肝心痛包括西医的冠心病心绞痛。
2.肝心痛发病机理
《素问·举痛论》曰:“百病始生于气也。”肝主疏泄,条达气机。如七情过激造成气血悖逆,肝气郁结,畅达失职,心脉失调,筋脉拘急,血流受阻,则胸痹而痛。食气入胃,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木不疏土,则水谷不化,故餐后心痛发作。气机郁久,易于化热生火。《证治汇补》说:“气郁痰火,忧恙则发,心膈大痛,次胸背。”木气冲和条达,无所遏郁,则血脉畅行;气滞血瘀,心脉不通,则心痛如刺如绞,痛处不移。血不利则水不行,凝结为痰。《杂病源流犀烛》曰:“痰饮积于心脉,故心胸疼痛持久,不易缓解。如肝气横逆,疏泄太过,阳气升腾,心痛向两胁放射走窜,或遇怒突然心胸剧痛。气有余便是火,肝胆火热。《素问·痿论》曰:“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致心脉痉挛,引发心痛。如肝肾阴虚,阳气升动亢逆,肝风内动。脉络失常而挛急,则心痛常伴有高血压。肝藏血,心行之,肝血虚,血不荣络,筋脉拘挛至心痛胆怯。
《诸病源候论》说:“肝藏血而候筋,虚劳损血,不能营养于筋,致使筋气极虚,又为寒邪所侵,故筋挛也”。肝阳不足,木不生火。寒邪直中心脉,寒主收引,心脉拘挛,血流受阻,不通则痛。
《圣济总录》曰:“盖肝在色为苍,足厥阴之脉,贯膈布胁肋,今肝虚受邪,传为心痛,故色苍苍而不泽,拘挛不得太息也。”“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素问·举痛论》)心藏神,肝藏魄,胆主决断,如突受惊吓,中正失司,骤然心痛。
现代医学认为:情绪因素所致冠心病具有急躁、紧张、易冲动,个性强,喜怒无常体质者,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的易患因子。精神紧张、恐惧、愤怒、噩梦及突然响声可使肾上腺交感反应明显增高,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增多,引起Q-T间期延长以及冠状动脉痉挛,甚至引起心肌梗死。
3.肝心痛辨证论治临床思路与方法
(1)肝气郁结致心痛:临床有明显的情志不畅、抑郁或卒受过度刺激致精神紧张,诱发心脉挛急,兼见胸膺憋闷不适,胁肋胀痛苦满,意志消沉,脉弦或沉结。肝疏泄、畅达气机,调和气血。如肝气郁结,疏泄失职,气机郁滞,致气血运行受阻而发病。治以疏肝解郁法。方用柴胡肝散(《景岳全书》)加味:
柴胡、炒枳壳、白芍、香附、川芎、甘草、郁金、元胡、鸡血藤、茯神、石菖蒲。
(2)肝气横逆致心痛:表现为性情急躁,心烦易怒,心痛向胁部放射,或走窜疼痛,或遇怒突然胸膺剧痛。脉弦滑或弦紧。肝气横逆,疏太过,克脾犯胃,浊气上逆,心脉拘急所致。治以抑木降逆法。方用化肝煎(《景岳全书》)加味:
青皮、陈皮、白芍、丹皮、栀子、泽泻、贝母、蒲黄、五灵脂、香附、甘草。
(3)肝火上炎致心痛:发作时胸闷疼痛,伴有烧灼感,面红目赤,眩晕耳鸣,便秘溲赤,舌红苔黄燥,脉弦数。气有余便是火,火性炎上,气血悖逆,心神被扰。治以泄肝降逆法。用泻青丸(《小儿药证直诀》)合小陷胸汤(《伤寒论》):当归、川芎、冰片、山栀、大黄、羌活、防风、黄连、半夏、瓜蒌实。
如肝经实热者,伴有血压升高,大便秘结等证,宜当归龙荟丸(《宣明论方》):当归、龙胆草、芦荟、黄连、黄柏、大黄、黄芩、栀子、青黛、木香、麝香。
(4)肝火挟痰致心痛:肥胖体质,嗜食肥甘,喜饮酒浆,情怀抑郁,性格内向,聚湿酿痰,阻滞气机,肝失条达。而见胸胁隐痛或胀痛,可伴有长期高血压,且波动较大,面红气粗,头重如裹,舌质暗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或沉滑等。因肝火有余,化火灼津,凝结为痰,脉道瘀阻,血不利则水不行,形成痰遏瘀阻之势。治以清肝化痰法。用小陷胸汤(《伤寒论》)加味:
全瓜蒌、清半夏、黄连、青黛、石菖蒲、郁金、白僵蚕、天竺黄、胆南星、苏子等。
(5)肝风内动致心痛:心痛频繁发作,伴见眩晕头痛,心烦气急,夜寐不安,面红目赤,血压升高,有将发生中风或已中风之表现。为肝阳暴涨,血随气升,冲动亢逆,筋脉挛急之故。治以平肝潜阳熄风法,用天麻钩藤饮(《杂病诊治新义》)加减:
天麻、钩藤、生石决明、川牛膝、桑寄生、杜仲、栀子、黄芩、益母草、朱茯神、夜交藤(酌情选加:生地、珍珠母、生龟板、全蝎、蜈蚣、白僵蚕、石菖蒲、天竺黄、丹参等)。
(6)肝肾阴虚致心痛:胸中疼痛,时感灼热,眩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盗汗,舌红苔少,脉弦细数,血压升高。肝肾同源,水不涵木,脉络失养而挛急,血脉持续痉挛引起心肌缺血、缺氧而发心绞痛。治以补肝益肾法。方用一贯煎(《景岳全书》)加味:
生地、北沙参、杞子、麦冬、山萸肉、丹皮、当归、白芍、白蒺藜、丹参、白僵蚕、炙龟板等。
(7)肝血不足致心痛:证见心痛心悸,遇劳累则加重,夜来不寐,胁肋胀闷或隐隐作痛,筋脉动,面色苍白,爪甲不荣,头晕目眩,脉细弱或结代,舌淡苔白等。过劳则气血暗耗,肝藏血,心脉赖肝血濡养,肝血虚则肝络失荣,筋脉拘挛急迫而发心痛。方用补肝汤(《医宗金鉴·杂病心法》)合芍甘汤加减:
当归、川芎、熟地、白芍、炒枣仁、丹参、西洋参、山萸肉、鸡血藤、炙甘草等。
(8)气滞血瘀致心痛:表现为心胸胀满憋闷,心前区阵发性绞痛或刺痛,遇情志不舒加重。
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流缓慢。舌质暗紫有瘀斑,脉沉涩或有结、代。因情志不遂,郁怒忧思,致肝郁气结,疏泄不及,气滞血瘀,心脉瘀阻而发痛。治以疏肝解郁,活血化瘀法。方用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加味:
柴胡、瓜蒌根、当归、红花、甘草、山甲珠、大黄、桃仁、制乳没、三七粉、沉香末等。
(9)肝寒血凝致痛:心痛发作与长期贪凉感寒有关,或阳气不足,或寒邪直中厥阴而发病。
肝主筋,其经脉布胁肋、贯膈,寒性收引,筋脉拘挛,血管闭塞不通则痛。治以暖肝散寒、温通止痛法,方如暖肝煎(《景岳全书》)加味:
肉桂、小茴香、茯苓、乌梅、枸杞子、当归、沉香、生姜、白蒺藜、紫丹参等。
寒邪直中者,宜当归四逆汤(《伤寒论》)加味:
当归、桂枝、白芍、细辛、炙甘草、通草、大枣、吴茱萸、川椒、薤白、檀香等。
寒闭心痛甚者加用苏合香丸。阳虚欲脱者,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味:
人参、附片、麦冬、五味子、黄精、鹿茸、炙甘草、生龙牡等以回阳固脱。
(10)肝脾(胃)不和致心痛:心痛常因饭后发作或加剧,或餐后出现发作性心律紊乱,纳谷呆滞,胸脘满闷,胁肋胀痛,噫气呃逆,舌胖苔白或腻,脉弦缓。证属肝气犯胃,胃失和降,或肝气抑郁,不能疏土所致。治以调肝理脾(胃)法。肝气犯胃者用抑木和中汤(《医醇剩义》):当归、青皮、白蒺藜、郁金、陈皮、苍术、白术、厚朴、木香、砂仁、茯苓、佛手、檀香。
若肝郁脾虚者,宜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味:
柴胡、白术、白芍、当归、炙甘草、茯苓、薄荷、煨姜、砂仁、广木香、党参等。
(11)胆火扰心致心痛:证见胸满心痛,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烦躁易怒,夜寐不宁,舌质红,苔黄,脉弦滑或兼数。胆附于肝,经脉络肝。痰火郁遏,相火炽则君火亦炎,心神不宁,导致心痛。正如《医学入门》说:“心与胆相通,心痛怔忡,宜温胆汤”,以清胆宁心。少阳火旺者,投以黄连温胆汤(《千金方》):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炒枳实、竹茹、黄连、大枣。若兼气滞者,酌加醋元胡、丹参等。肝胆湿热者,治用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加减:
龙胆草、栀子、黄芩、生地、泽泻、车前子、柴胡、当归、木通。
(12)胆气虚怯致心痛:心痛,并见心烦不宁,失眠,噩梦易惊、善恐,恶闻木声,如人将捕之状,短气乏力。脉弦细,舌质淡嫩或边红苔白等。《素问·六节脏象论》曰:“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胆性刚直,中正而主决断。胆气通于心,若惊恐损伤肝胆,则精气内夺,致筋脉失养,心脉挛急而发心痛。治以宁胆安神,方用宁胆汤(自拟方):朱茯神、胆星、枳实、竹茹、熟地、白芍、灵磁石、龙齿、枣仁(可酌加丹参、川芎、石菖蒲、夜交藤)。
二、脾(胃)心痛证治特色
路氏认为心与脾的关系十分密切,其经脉相联,为母子相生关系。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执中央以运四旁;又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水源,化生宗气以贯心脉,使气血旺盛,推动心脏搏动不息。在病理方面,脾胃虚弱,可致宗气匮乏,心血失充,心脉蜷缩发为心痹心痛;或脾胃失和,升降无权,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上逆,阴乘阳位,干犯心脏;或脾运失司,津液不行,聚而生痰,循经上犯,或痰瘀互结,闭阻心脉而发心绞痛。
1.辨证论治特色
1.病位在心,旁及各脏:路氏认为,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是心脉挛缩,闭阻不通所致,就此而言,冠心病的病位在心,然亦不止于心,根据五脏相关理论,任何一脏功能失调都可累及相关的脏腑而发生病变。在五脏之中,由于脾胃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及其与心脏密切关系,就决定了脾胃功能失调是导致心痹心痛的重要原因之一。中老年人脾胃功能失调的病症,时常并发冠心病,二者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在标本先后、轻重缓急等方面表现出共同趋势。并认为这是由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或贪凉饮冷,损伤中阳,引起气机逆乱,升降失常所致。辨别此类冠心病的要点是:既有纳化失常,又有心系症状,有的脾胃失调在先,有的心痹心痛在后,或是先冠心病,后见脾胃失调。治疗时亦不可固守一端,应据证而辨,视其先后缓急,虚实所在而调之。
2.辨证论治,谨守病机:脾胃与心脏的生理联系是多层次的,病理传变上也是多途径的,以脾胃生理、病理而言,无论是气血、痰湿、虚实、气机升降等任何一方面异常都有导致心痹的可能性。因此,路氏认为: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的冠心病,也要首先辨别是气虚血虚、饮食停滞,或湿浊痰阻,痰瘀互结等证候,然后再分而治之。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故强调辨证论治的同时,并主张谨守病机,因人、因地、因时、因证而施,认为这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所在。路氏临证时既善用经方,亦用时方。如五味异功散、补中益气汤、黄芪建中汤等用于心脾两虚、心血失充之证;三仁汤、藿朴夏苓汤用于清阳不升,浊阴上逆者;对因痰浊闭阻所致,偏于热证的用黄连温胆汤、小陷胸汤或甘露消毒丹;偏于寒证有用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对于脾胃阳虚,寒邪上逆者,用理中汤或附子理中汤等。具体运用时都很少单纯使用原方,而是灵活变通,据证化裁。可谓是法中有法,方中有方,充分体现出其以不变(调理脾胃的原则不变)应万变(证变、病机变,则具体治法、处方变)的辨治思想。
3.调理脾胃,升降为要:路氏认为既然心与胃腑以膜相邻,它们的生理功能正常与否?就必与膈肌的升降运动有关。如脾胃失调,升降失司,横膈不降,浊气上逆,则阻碍胸中肺气肃降,累及于心而发各种心病,或促使已有心病的病情加重。故路氏提出心痹病人特别是中、老年患者,多懒于运动,消化功能薄弱,更应节饮食,忌肥甘,注意采取“晚饭宜少”的预防措施,以免损伤脾胃,食积中脘,脘闷腹胀,气壅胸膈,呼吸不利而诱发心痛。路氏在辨治冠心病过程中,十分注重升降药物的运用。在升脾阳方面,如系湿浊为患,阻碍气机者选用藿香、葛根、荷叶、荷梗等;若为脾虚下陷者,选用柴胡、升麻、白术等。在和胃降浊方面,多用枳实、厚朴、竹茹、旋复花。又因肺主宣散肃降,故兼用杏仁、枇杷叶、桔梗等以加强其利气祛湿、肃肺降逆之功效。并善于将两种不同性味的中药组成药对,如:荷梗配藿梗,麦芽配谷芽,山药配白术,菖蒲配郁金,桂枝配丹参,木香配丹参,枳壳配旋复花,黄芪配当归等,以利气机的升降开阖,气血之顺畅条达,对治疗与脾胃失调有关的心痹,常收事半功倍之效。
4.师古不泥古,知常达变:路氏提出,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人们的身体素质明显改变,使疾病的发病谱相应产生变化,因过食肥甘、嗜烟饮酒,湿浊痰阻为患的心痹也日益增多。他认为现代临床中,心痹的病因病机已不止仲景所论“阳微阴弦”一途。
即使胸中阳气不亏,在饮食、情志等因素作用下,也可发生冠心病。此类病证既可表现为实多虚少,也可表现为纯实无虚。其病机变化特点是:素体阳盛之人,由于饮食不节,致使纳运不及,聚湿生痰,蕴而化热,湿热熏蒸,上蒙心包,发为心痹。治疗上应重在豁痰逐邪,疏通气机,药用重浊、阴柔、滋腻之品,更慎用补益药物。
2.治法遣药特色
1.心脾两虚致心痛:证见胸腹隐痛或刺痛,心悸气短,乏力倦怠,食少纳呆,失眠多梦,面色苍白无华,大便干结或溏泻,舌质淡,脉沉细无力。为脾虚不能生血,血虚心失所养之象。治宜益气健脾、补血养心。药用:
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木香、当归、枣仁、丹参、谷麦芽、炙甘草。
2.宗气匮乏致心痛:表现为胸腹隐痛或闷痛,心悸易惊,纳食呆滞,胃脘胀满,神疲乏力,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脉沉细缓无力。证因中气虚损,清气下陷所致。治宜益气补中,健脾和胃。药用:
黄芪、人参、白术、茯苓、半夏、山药、木香、砂仁、丹参、谷麦芽。
3.湿阻气机致心痛:证见胸腹闷痛,脘痞腹胀,食欲不振,头重如裹,或有浮肿、神疲,口干不欲饮,舌苔厚腻或滑腻,脉濡缓或沉滑。证为湿邪困阻中焦,气机不利所致,治宜芳香化浊,和胃降逆。药用:
桃杏仁、苡仁、枳实、谷麦芽。
4.痰热壅阻致心痛:心胸窒闷而痛,胀满纳呆,呕恶泛浊,口粘口苦,面色晦暗,精神委顿,大便粘滞不爽,舌苔黄腻,脉弦滑。证属湿痰蕴积化热,浊气上泛。治宜清化热痰,和胃降逆。
药用:
清半夏、茯苓、竹茹、旋复花、厚朴、枳实、杏仁、苡仁,黄连、菖蒲、郁金。
5.气阴两虚致心痛:主要表现为胸中隐痛或刺痛,脘胀纳呆,心中烦热,口燥咽干,自汗或盗汗,大便干结,舌淡或红而少苔,脉细数无力。证属气虚阴伤,虚火上炎。治宜益气健脾,养阴清热。药用:
太子参、白术、茯苓、麦冬、黄柏、柏子仁、丹参、莲子心、枳实、五味子、谷麦芽等。
6.脾胃阴伤致心痛:证见胸中隐痛或刺痛,胃中灼热,饥而不欲食,唇红口干喜饮,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沉细或细数。证属脾阴虚损,胃津亏乏所致。治宜补脾养阴,益胃生津。药用:
太子参、山药、白术、云苓、麦冬、黄精、沙参、玉竹、天花粉、丹参、佛手。
7.脾肾阴虚致心痛:证见胸中隐痛或刺痛,知饥不食,口燥咽干,饮不解渴,腰膝酸软,烘热汗出,心烦不寐,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脾阴虚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肾阴失充所致,治宜滋补脾肾,养胃生津。药用:
太子参、山药、茯苓、麦冬、沙参、黄精、生地、玄参、竹叶、旱莲草、女贞子、枳壳。
8.脾胃虚寒致心痛:证见胸中闷痛,背寒肢冷,口淡纳呆,喜热恶凉,大便稀溏,舌淡,脉迟缓。证因中阳虚损,不得伸展之故。治宜温通阳气,祛寒散结。药用:
人参、白术、云苓、半夏、干姜、桂枝、薤白、瓜蒌、丹参等。
3.病案举例
例一:心脾两虚案李某,女,50岁。患十二指肠溃疡8年。近两年渐感左胸不适,经西医诊断为冠心病。五天前因过劳,情志不畅而突感左胸刺痛难忍,头晕气短,恶心欲呕,力不能支而摔倒在地,经急救脱险。此后胸痛日发4~5次,持续时间或长或短,虽用多种西药治疗,仍不能控制病情而来诊。
刻诊:心痛阵作,胸闷气短,口干纳呆,心烦易怒,大便干结。舌尖红,舌体胖大有齿痕,中间有裂纹,舌苔薄白,脉细数。心电图示:Ⅱ、Ⅲ、av F、V2-V6导联有明显ST-T改变。四诊合参,诊断为心脾两虚,气阴不足,挟有虚热,法用扶脾益气,通络止痛。方用太子参12克、生黄芪15克、桂枝15克、丹参15克、黄精10克、天麦冬各12克、小麦10克、炒柏子仁12克、生牡蛎30克(先煎)、菖蒲10克、郁金10克、生首乌10克、生谷麦芽各15克、枳实10克。水煎,日尽一剂。服4剂后,发作明显减轻,又4剂,症状基本消失。查心电图:V4-V6导联已恢复正常,其余导联明显改善。
按语:本案为素体脾虚,运化无力,气弱血少,心脉失充之心痹。病之日久,气阴两虚,虚火上扰而见心烦易怒,舌红脉数;脾胃既虚,升降失司,津不上承则口干纳差,大便干结。方用太子参、生黄芪健脾益气;黄精、天麦冬、柏子仁、小麦、生牡蛎养阴生津,安神宁心;菖蒲、郁金开郁宣痹;谷麦芽、枳实、生首乌理气消导,润肠通便,以助脾健运。除此之外,还注意到久病入络,不通而痛,丹参与少量桂枝合用,取其通阳和络之意。诸药合用,既有补脾益心之功,又有养阴清热,通络止痛之效。
例二:痰热壅阻案杨某,男,35岁。素来体健,性情急躁,嗜食肥甘,吸烟饮酒,有时每顿饮酒竟达斤许。曾因左胸闷痛,稍劳则甚而多次查心电图,均诊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发病已一年,经多方调治,疗效甚微而来诊。患者形体丰腴,精神委顿,面色晦暗,下颌部有散在痤疮,舌质暗红,舌苔黄而厚腻;闻之语声重浊;自述常感胸闷气短,左胸疼痛,纳呆泛恶,口粘口苦而不欲饮,便干溲赤,肢体酸重,心情烦躁,夜寐梦多;切之脉沉细涩。查心电图,结果同前。辨证为胆胃失和,痰热蕴结,治以清热涤痰,和胃降逆。竹茹12克、茵陈12克、清半夏10克、茯苓15克、菖蒲12克、郁金10克、杏仁10克、苡仁20克、忍冬藤15克、赤芍10克、旋复花9克(布包)、枳壳10克、甘草3克。同时投予茶饮方:小麦30克、绿豆15克、赤小豆15克、荷叶6克,六一散15克,枳椇子12克,水煎后代茶频饮。以上方为基础,随证增损,经治3月,诸症日见减轻,直至消失,复查心电图正常,追访半年无复发。
按语:本例既害于饮食烟酒,又伤于情志过极,郁热在中,妨碍气机升降而发病。方以竹茹、茵陈清胆祛热以化痰,清半夏、茯苓、苡仁健脾化痰;辅以菖蒲、郁金、枳壳豁痰开窍,亦取其疏气行湿之意;佐杏仁、旋复花降逆和络;忍冬藤、赤芍以活血通络;甘草、枳椇子调合诸药并解酒毒。诸药合用,共奏清胆和胃、祛痰除热之功。
例三:脾肾阴虚心肾不交案冯某,女,55岁。胸闷常作,阵发性左胸绞痛反复发作10余年。心烦心悸,头晕乏力,夜寐多梦,知饥纳差,口干多饮,大便干结,小便量多。舌红少苔,脉沉细涩。心电图:ST-T改变。辨为胃阴不足,心脾两虚。治以益气养阴,宁心安神。生黄芪15克、当归9克、太子参12克、麦冬10克、黄精10克、炒柏子仁12克、丹参15克、山药15克、山萸肉10克、寄生15克、生牡蛎20克(先煎),佛手10克。服12剂后,诸症明显减轻,唯仍口干喜饮,饮而不解。此为病久及肾,脾肾阴虚,虚火上炎,需加重滋补肾阴之药量,遂以沙参12克、麦冬10克、半夏9克、生石膏15克、竹叶6克、炒柏子仁12克、茯苓12克、黄精15克、制首乌10克、旱莲草12克、女贞子10克、炙甘草6克,药进21剂,饮水正常,诸症得平,心电图大致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