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方应用及加减

一、古方的范畴

徐灵胎言:仲景之方为古方。“张仲景先生,复申明用法,设为问难,注明主治之证,其《伤寒论》、《金匮要略》,集千古之大成,以承先启后,万世不能出其范围,此之谓古方。”《医学源流论》言:徐氏所称的“古方”,范围比较狭窄,至今古方的范围就更广泛了,一般认为清末以前问世的方剂,均属“古方”的范畴。亦有说明代以前诸家所制之方为“古方”。众多古方,蕴藏着宝贵的临床经验,尤以仲景诸方为代表。

二、古方的应用

古方是历代医家长期临证的经验总结,其中确有很多疗效显著者。至今,医者在临床上依据辨证施治的原则,选用这些方剂,或使用原方,或加减运用,皆可收到预期的效果。但也有不佳者,究其原因,除了辨证论治差误外,还涉及到是否正确理解古方的方义,以及合理加减古方药味等问题。古方为前人的经验,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的变化,加之人的体质差异,使疾病发生发展过程极为复杂,所以拘泥古方,墨守成法,治疗疾病就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三、古方的加减

张元素:“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也。”徐灵胎:“欲用古方,必先审病者所患之证,悉与古方所列之证皆合,更检方中所用之药,无一不与所见之证相合,然后施用,否则必须加减,无可加减,则另选一方。”运用古方,必须是所治病症之病机与原方主治证之病机基本相同,若有一二项症状与原方不同者,可作科学分析后加减,而在加减化裁古方时,一定不能改变原方的配伍法则。

仲景二书中临证加减乃古方加减之典范。如桂枝汤本为太阳病中风证而设,由桂、芍、姜、枣、草组成,若具有桂枝汤证,又兼见项背强者,则在桂枝汤中加葛根,名桂枝加葛根汤。

它如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等等。原方随药物加减而改变了君臣佐使的组方关系后,其功用和主治病症也不同于原方时,仲景则另立方名。如桂枝汤加重芍药的用量再加饴糖。由于芍药的用量大于桂枝,又重用了甘温的饴糖,方剂的君药不是桂枝,而是饴糖。此者内涵之变,其功效由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变为温中补虚,和里缓急,由解表之剂变为温里之方,故名为小建中汤。

总之,古方加减不能改变原方的君药;不能改变原方的组方原则;所治病证的病机应与原方主治证的病机基本符合。如此,则能更好地验证古方的功能效用,继承和发扬前人的临证经验,提高疗效。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精研医理勇于创新的中医学家李文瑞》。李秋贵 张根腾 魏淑兰 整理
2
本条ID:14008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