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及出处
穴名:外关Wài guān(TE5)
出处:《灵枢》
定位
部位: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取穴:阳池上2寸,两骨之间凹陷中。与内关相对。
类属
手少阳三焦经络穴。手少阳所入。
适应症
主治:耳部病症。常用于耳鸣,耳聋;胸胁痛;上肢痹痛。颈椎前路手术、颞领关节手术等头颈部手术的针麻用穴。
操作
直刺0.5~1寸。
阐释
本穴与内关相对,因名“外关”。又本穴为手少阳之络,得手厥阴过经来会之气,溢于无名指之端,是为“关冲”。关冲治症,多与本穴略同。治肘臂不得屈伸,五指不能握及耳聋等症。以经络之所过也。
附:临床应用举例
1.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去腕二寸,外绕臂,注胸中,合心主。病实则肘挛,虚则不收,取之所别也。(《灵枢·经脉》)
2.胁肋下痛,外关、行间、中封、支沟、阳陵泉、章门、期门。问曰:此证缘何而得?答曰:因怒气伤肝血不归,故如此也。亦有伤寒胁痛者,亦有推闪胁痛不可一列取之。宜详推治之,复刺后穴:支沟、外关、章门。(《针灸集成》第三十六方)
3.臂膊疼痛,肩髃、手三里、外关。(《医学纲目》卷十二)
4.里急后重,合谷、外关。(《医学纲目》卷二十三)
5.伤寒自汗表烘烘,独会外关为重。(《流注指微赋》)
6.腹中疼痛最难当,宜刺大陵并外关。(《针灸玉龙歌》)
7.耳聋,肾俞、翳风、外关、听会后刺。[中国针灸,1986,6(1):28]
8.无汗症,内关补法、外关泻法。[上海针灸杂志,1989,8(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