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及出处
穴名:然谷Rán gǔ(KI2)
出处:《灵枢》
定位
部位:在足内侧,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
取穴:在踝前高骨下,当脾经公孙穴后一寸骨边陷中取之。
类属
足少阴肾经穴;五输穴之荥穴。
适应症
主治:前阴及咽部病症。常用于咳血,咽喉肿痛,消渴,黄疸,泄泻;遗精,阳痿;月经不调,阴痒,子宫脱垂;小儿脐风;足跗肿痛。
操作
直刺0.5-0.8寸。
阐释
《灵枢·本输篇》曰:“然谷,然骨之下者也。”谷而得然,犹龙雷之火出于渊也。养生家谓水中有真火,今学者谓地心有真热。观本穴所治,凡肾火衰微所生种种弱症,刺此穴俾以发动内热也,故名“然谷”。
附:临床应用举例
一、心胸病症
1.厥心痛,与背相控,善瘈,如从后触其心,伛偻者,肾心痛也,先取京骨、昆仑,发狂不已,取然谷。厥心痛,痛如以锥针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取之然谷、太溪。(《灵枢·厥病》、《黄帝内经太素》)
2.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卒心痛,暴胀,胸胁支满无积者,刺然骨之前出血,如食顷而矣;不已,左取右,右取左,病新发者,取五日已。(《素问·缪刺论》)
3.肾心痛悲惧相控:太溪、然谷。(《针灸集要·盘石金直刺秘传》)
4.胸痛:少商、然谷、太冲、灵道、阴陵泉,流注针法治疗。[中国骨伤,1990,3(1):40]
二、妇人病症
1.妇人绝子,灸然谷五十壮,在内踝前且下一寸。(《千金要方》卷二、《千金翼方》)
2.女子不字,阴暴出,经漏,刺然谷。(《千金要方》卷三十)
三、其他病症
1.热病烦心,足寒清,多汗,先取然谷,后取太溪、大指间动脉,皆先补之。(《针灸甲乙经》卷七)
2.石水,灸然谷、气冲、四满、章门。(《千金翼方》卷二十八)
3.初生小儿脐风撮口,灸然谷穴三壮,在内踝前起大骨下陷中,针入三分,不宜见血,立效。(《卫生宝鉴》卷十九)
4.木肾,红肿疼痛:然谷半寸,泻之。(《医学纲目》卷十四)
5.固知腕骨祛黄,然骨泻肾。(《通玄指要赋》)
6.腕缓不收,覆足不任,胫酸:然谷、浮白、昆仑。(《医学纲目》卷二十二)
7.头癣:曲池穴、然谷穴,针刺治疗。[中医杂志,1987,28(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