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香的证治纲要与定位图解

穴名及出处

穴名:迎香Yíng xiāng(LI20)

出处:《黄帝明堂经》

迎香的证治纲要与定位图解

定位

部位:在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取穴:鼻唇沟不明显个体的替代取穴法有以下两种。
方法一:可以用黑眼仁内侧垂线与鼻翼点水平线的交点处取迎香穴。
方法二:
可以经鼻翼旁、口角旁口轮匝肌边缘点作一略带弧度的弧线,此线即可相当于鼻唇沟的走行。

迎香的证治纲要与定位图解

类属

手阳明大肠经穴。

适应症

主治:鼻部、口面部病症。常用于鼻渊,鼻衄;口眼喎斜,面痒、面肿。

迎香的证治纲要与定位图解

操作

斜刺或平刺。

阐释

本穴接近于鼻,当嗅觉之冲。人情喜香恶臭,故名“迎香”。治鼻病及嗅觉不敏,极效。《针灸大成》禁灸,恐火气有伤气道,肺恶热也。

《灵枢经·经脉篇》:“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上(上,原作“之”,误也、应改“上”)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夹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应作“其直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应作“其支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夹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下口,下循腹裹,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廉(“廉”应作“陵”。),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迎香的证治纲要与定位图解

附:临床应用举例

一、鼻部病症

1.鼻窒无闻,迎香可引。(《通玄指要赋》)

2.不闻香臭从何治,须向迎香穴内攻。(《针灸玉龙歌》)

3.头风鼻塞等症:灸上星;少愈,灸前顶,次迎香穴。(《针灸集要·盘石金直刺秘传》)

4.鼻塞不闻香臭:灸神庭,刺迎香泻之。(《针灸集要·盘石金直刺秘传》)

5.脑寒鼻出臭秽:上星、合谷、曲差。问曰:此证缘何而褥?答曰:皆因鼻衄不止,用药吹入脑,伤损脑户,毒气攻上,故鼻流臭也。复刺后穴:人中、迎香。(《针灸集成》第十九方)

6.鼻衄不止:合谷、百会、上星。问曰:此证缘何而得?答曰:血气上壅,阴阳不能升降,血不宿肝,心主血,肝纳血,故气血不顺也。血盛而妄行于口,针前穴未效,复刺后穴:迎香、人中、印堂。(《针灸集成》第二十方)

7.两鼻齄衄针禾窌,鼻窒不闻迎香间。(《灵光赋》)

8.鼻衄:迎香穴、太渊穴,针灸疗法。[四川中医,1988,6(4):29]

9.特发性嗅觉功能障碍:取上迎香穴,直刺3~5分。[中医药研究,1998,14(6):41]

10.鼻窒:取穴迎香、鼻通、印堂。肺虚邪滞证加风池、足三里、合谷,气滞血瘀证加合谷、三阴交、风池。针刺迎香透鼻通穴。[上海针灸杂志,2002,21(5):41]

二、其他病症

1.耳聋气痞听会针,迎香穴泻功如神。(《席弘赋》)

2.胆道蛔虫症:针刺迎香透四白穴。[中医研究,1994,7(4):43》44]

3.面部蚁行感:取双侧迎香穴用泻法,直刺0.1-0.2寸,使患者感到局部酸困感,不留针,出针后不挤压针眼。[中国针灸,1994(5):56]

4.快速心律失常:取双侧迎香穴,提插捻转数次。[中国针灸,1996(5):21-22]

条目信息
1
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
2
本条ID:13053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