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臑的证治纲要与定位图解

穴名及出处

穴名:臂臑Bì nào(LI14)

出处:《黄帝明堂经》

臂臑的证治纲要与定位图解

定位

部位:在臂部,曲池上7寸,三角肌前缘处。

取穴:曲池与肩髃连线上,肩解下3寸,三角肌前下缘取穴。

臂臑的证治纲要与定位图解

类属

手阳明大肠经穴。

适应症

主治:局部病症。常用于肩臂痛、活动受限;瘰疬。心脏手术针麻用穴。

臂臑的证治纲要与定位图解

操作

直刺0.8~1.5寸。

阐释

凡肉不着骨之处,可由肉下通透者,曰臑。本穴在上膊肉不着骨之处(由肘尖上量七寸),故名“臂臑”。举臂取之。主治寒热臂痛,不得伸举,伸举则牵及颈项痛。并治瘰疬诸症。但不可深刺。凡肉腠大郄之处,其灵感传导功能亦大,须防其影响其他部分也。

臂臑的证治纲要与定位图解

附:临床应用举例

1.诸瘿……又灸头冲一作颈冲。头冲在两伸手直向前,令臂着头对鼻所住处灸之各随年壮。(《千金要方》卷二十四)

2.灸瘿法 灸……又颈冲在两伸手直向前,令臂著头对鼻所住处,一名臂臑,灸随年壮。(《千金翼方》卷二十八》)

以上取穴法内容一般理解为取天府穴法,《千金要方》卷二十四、《千金翼方》也明确载有“瘿,恶气,灸天府五十壮”灸方。但这里《千金翼方》却注明“一名臂臑”字样,不明何人所注,也不详有何依据。若以此取法为“臂臑”,则至少应当说明“手臂侧平举向鼻”取之。

3.合眼中翳方……又方:灸两膊上大脉,以病人抬手,当孔血点脉处。(敦煌卷子医方P3930)

“孔血”当作“孔穴”,即鼻孔。此方所取穴即天府穴。《外台秘要·天行衄血方四首》卷三载“取臂脉法:以鼻嗅臂,点其鼻尖所著处是穴,两臂皆尔”,与此方取法同。

4.主穴臂臑,配穴太阳、睛明、阳白、大陵、光明、肝俞,治急性结膜炎。[四川中医,1985,3(8):31]

5.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取秉风、臂臑穴,两穴均不可深刺,进针得气后作提插捻转,再留针30分钟。[浙江中医杂志,2001(9):392]

条目信息
1
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
2
本条ID:13052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