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及出处
穴名:手三里Shǒu sān lǐ(LI10)
出处:《黄帝明堂经》
定位
部位:在前臂,肘横纹下2寸,曲池与阳溪连线上。
取穴:侧腕屈肘,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曲池穴下2寸处取穴。
类属
手阳明大肠经穴。
适应症
主治:局部病症。常用于肘臂痛或不遂,肩背痛;齿痛,颊肿;腰痛。
操作
直刺0.8-1.2寸。
阐释
本穴名义,有体、用两解。有言其体以地位而定名者,《灵枢经·刺解真邪篇》云。“取天容无过一里。”《太素·五节刺》云:“天容无过一里而止”。杨上善谓:一里,一寸也。玩两书“里”字之义,决非道里途程计也。当以《灵枢经》、《太素》为正,考本穴定位,多谓曲池下二寸。若于屈肘尖处量之,则为三寸,故名“三里”。另如五里穴,诸书多谓曲池上三寸。若于肘尖处量之,适得五寸,故名“五里”也。又如足之三里,经文明言“取之下陵三里”,犹言棱下三寸处也。如此定名言其体也。
又《内经》言:“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以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盖谓天地万物主从之气,得其中和之宜,则生长成藏各得其用。失其中和之宜,则交通不表,风雨不节,人物即因之生病。三里之穴,能治上中下三部之病,故名“三里”。以其功用而得名也,本穴在臂、故名“手三里”。
所谓天气者,鼻司呼吸,采太空之气也。地气者,口纳饮食,取水谷之气也。人气者,一为先天元气,一为后天七情变化之气,及饮食补助之气。所谓天枢上下者,即天枢穴位之上下处也。包括全腹上中下三部言也。腹部有病,三里统能治之。《针灸大成·席弘赋》言:“手足上下针三里,食癖气块凭此取”。又云:“肚腹三里留”,皆不专指“足三里”也。只揣针灸诸穴名义,凡以三里、五里命名者,皆以其能治多经病也。
更玩古代中医术语,常以天地人代表上中下,复以天地代表轻清重浊。如头部三节,脑喜清凉而喻天,故穴名曰天冲、通天之类,口喜和暖而喻地。如称地仓、地阁之类,人居中部而有人中、人迎之类。又在中部以胸廓喜清虚而称天,在腹以浊满充实而称地,在四肢,臂为上肢,穴在臂有天府,天泉,腿足为下肢,穴在腿足,有地机、地五会。如此示意,言简而意深。节省许多文字。学者苟能潜心测会,扩其含意,则针道进展无限量也。《针灸大成·席弘赋》云:“肩上连脐痛不休,手中三里便须求”。《杂病篇》及《穴法歌》俱云:“手三里治肩连脐”等等歌诀,据此推测,手三里治脐上膈上连及肩背等疾,足三里则可治脐以下至小腹胯膝诸疾也。两三里分工取治,有不同而同及同而不同之异。
附:临床应用举例
一、肩臂病症
1.四肢风痛:曲池、风市、外关、阳陵泉、三阴交、手三里。(《针灸大成》卷五)
2.中风半身瘫痪,疼痛麻木,不遂:针合谷、手三里、曲池、肩井、环跳、血海、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绝骨、居髎。(《针灸集要·盘石金直刺秘传》)
3.中风半身不遂:合谷、绝骨、手三里、曲池、昆仑、肩髃、肩井、三里、上廉、委中。问曰:此证针后再发,何也?答曰:针不及分寸,补泻不明,不分虚实,其痰再发,可针前后,必须穴要得中,知深浅,明补泻,分虚实,无不效也。复刺后穴:曲池、手三里、合谷、肩髃、足三里、绝骨、昆仑、肩井,不宜泻,不许灸。(《针灸集成》第三方)
4.十指拘挛两手筋紧不开:手三里、曲池、尺泽、合谷、肩懈、阳池、中渚、少商。问曰:此证从何而得?答曰:皆因湿处睡卧,暑月夜行,风露相搏,或醉酒行房,行房之处露天而睡故也。复刺后穴:肩髃、中渚、少商、手三里。(《针灸集成》第三十三方)
5.《撮》臂膊疼痛:肩髃、手三里、外关。(《医学纲目》卷十二)
6.肩背患,责肘前之三里。(《通玄指要赋》)
7.肩上痛连脐不休,手中三里便须求。(《席弘赋》)
8.中风后肌力减退:选患侧手三里、伏兔二穴,进针后分别向内外两侧斜刺,最后依阳明经方向斜刺,每个方向均以平补乎泻手法,捻转提插1分钟。[广东医学,1997,18(8):553]
二、牙痛
灸吕细、手三里。(《针灸集要·盘石金直刺秘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