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论选萃
明·吴昆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是方也,炒术所以健脾,炒芍药所以泻肝,炒陈皮所以醒脾,防风所以散肝。或问痛泻何以不责之伤食?余曰:伤食腹痛,得泻便减,今泻而痛不止,故责之土败木贼也。(《医方考》)
清·汪讱庵此足太阴、厥阴药也。白术苦燥湿,甘补降,温和中;芍药寒泻肝火,酸敛逆气,缓中止痛;防风辛能散肝,香能舒脾,风能胜湿,为理脾引经要药;陈皮辛能利气,炒香尤能燥湿醒脾,使气行则痛止。数者皆以泻木而益土也。(《医方集解》)
清·汪绂此治痛泻不止也,责之肝木乘脾。白芍固以泻肝,而陈皮、防风则补肝药。肝木既有余,而又用此何也?曰泻之者,泻其乘脾也;补之亦使之不至于乘脾也。譬之林木,繁密冗杂,落叶秽积,则水湿壅而不消,故芍药以泻之,所以芟夷芜秽而水湿不留也;其有嘉木则益为培植,以使之畅茂条达焉。木既条直上达,则枝叶扶疏,而自不至于下壅,土气亦益舒不留湿矣。故陈皮、防风以升之,亦所以和脾而去湿。今人多以陈皮、防风为泻木,又谓防风为理脾引经要药,殆不然矣。水泻不止,故甘以补之;痛泻不止,故辛以行之。皆主于理脾去湿而已。(《医林纂要探源》)
近代验证
例一 颜德馨治慢性结肠炎案(选自《中华名中医治病囊秘·颜德馨卷》)。
华某某,男,57岁
病史:患者反复发作性腹痛、腹泻八年,每遇受凉或进食油腻生冷后即感腹痛欲便,大便稀薄,时有粘红,便后腹痛稍减,每日约3~8次,反复发作,胃肠钡餐摄片证实为慢性粘液性结肠炎与胃窦炎,收住入院。
初诊:慢性泄泻八载,反复经治不愈,少腹作胀隐痛,日行7~8次,糊状或稀伴粘液,口苦、口干,胸闷,有时畏寒,苔薄腻微黄,脉弦缓,拟以痛泻要方加味以协调肝脾,宣畅气机。
方药:炒白术9克 防风6克 茯苓12克 炒白芍9克 香连丸(吞)1.5克 党参9克 炒米仁12克 玄胡索9克 陈皮6克 川楝子9克。(四帖)
二诊:所患甫有转机,又以食复,胸闷腹痛,便行不畅,脉小数,舌苔薄腻,暑湿滞交结肠胃,转当宣导。
方药:川朴4.5克 木香6克 枳实3克 槟榔9克 山楂9克 神曲9克 广藿梗9克 佩兰9克 车前子12克 老卜甲12克。(四帖)
三诊:通因通用,舌苔已化,新停食滞已有消化之机,大便糊烂,日行3次,腹痛泻后稍减,因患者泄泻已八年,久病入络为瘀,以膈下逐瘀汤主之。
方药:白芍12克 川芎6克 当归12克 桃仁9克 红花9克 甘草4.5克 五灵脂9克 香附9克 玄胡9克 乌药6克 枳壳9克 木香3克。(四帖)。
用膈下逐瘀汤后大便成形,一日一至二次。已多年无此现象,大便多次检查阴性,症状缓解出院。
按语
此调和肝脾之方也。以治本虚标实之腹痛便泄。白术、陈皮,扶脾以补虚;白芍、防风,疏肝以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