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肠梗阻的单方验方

肠梗阻是指肠腔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肠道。根据发生原因可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血运性肠梗阻三大类。临床上具有腹胀、腹痛呕吐、便秘四大症状。

病案

大黄验案

郭某某,女,39岁。行“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后2天感腹胀痛,发热。给予大黄粉30g,用200ml温开水调和后保留灌肠,用药3小时后热退,腹胀痛消失,排气排便正常。(《河南中医》1991年第4期)

花椒验案

胡某某,女,6岁。主诉脐周围阵发性腹痛1天,呕吐1次,无大便及肛门排气3天,伴有发热。入院时体温38.1℃,有轻度脱水貌,胸部检查阴性,腹软,满腹可触及团状及索条状包块多个,按之可变形,肠鸣音亢进,无气过水声。处理:花椒麻油治疗方法:将花椒中杂质及椒目除去,称取10〜30g(随年龄大小酌情增减),取麻油125ml,置锅中文火加热,再将花椒倒入锅中呈焦色黄为止,离火冷却,滤出花椒油。1次或分2次服完,2次服药间隔为2〜3小时。1剂顿服。服后再未发生腹痛,也未有呕吐,当天夜间自动大便1次,解出蛔虫17条,于观察1天后腹痛消失出院。(《江苏医药》1975年第4期)

巴豆验案一

李某,男,42岁,1985年10月6日入院。病案号3142。右下腹持续疼痛,阵发性加剧伴腹胀、呕吐,不排气不排便12小时。査体:痛苦病容,中度脱水貌,腹膨隆,拒按。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肠鸣音亢进。X光透视:腹部有宽大液平面,右下腹有小液平面。诊断:粘连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5小时无效而行松解粘连术。术后曾一度缓解,但6天后病症又复发,症状同前。病情危重,外科认为不宜再手术,请中医会诊。查患者神态衰惫,面色萎黄,口唇发干,舌质紫暗,舌苔厚滑腻,脉沉弦细。中医辨证属关格、气结之范畴。用胃管粘连缓解药1剂,加蜂蜜100g,豆油等均无效。运用巴豆皮0.5g,烟叶适量,捻碎卷成2支烟,吸入1支,50分钟后患者自觉腹中肠鸣,排气2次,随之腹胀减轻,精神好转。6小时后吸入第2支烟,又排气3次,第2天解褐色软便1次,随之腹胀消失,予保和丸调理胃肠,住院1周,治愈出院。至今未复发。(《内蒙古中医药》1981年第1期)

巴豆验案二

罗某,男,65岁。持续性腹痛伴阵发性加剧3天,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2天。查:腹胀如鼓,满腹压痛伴轻度反跳痛,叩诊腹部呈鼓音,听诊肠鸣音阴显亢进,并可闻及高调的气过水声,重度失水,小便黄少,舌苔厚腻,脉细数,腹部透视,显示肠管充气,并有多个梯形液平面。经输液纠酸、抗菌、插胃管排气、口服大承气汤后,腹胀呕吐加剧,十分痛苦。外科会诊意见:病为肠梗阻,立即手术。因病人惧怕手术,要求中医治疗,便用巴豆1g以龙眼肉包吞,服下2小时35分后,病人连行水样大便6次,随即腹胀,腹痛,呕吐渐平,调理2天痊愈出院。(《湖南中医杂志》1986年第6期)

生姜验案

李某某,男,7岁。阵发性腹痛,伴恶心,呕吐、不排便、排气已2日,于1969年12月5日入院。体温37℃,急性痛苦状,眼球轻度内陷,皮肤弹性欠佳,呈Ⅰ〜Ⅱ度脱水貌,腹平软,脐周有肠型,触及蜡状索条肿块。印象:蛔虫性肠梗阻。入院后服姜蜜(治疗方法:用鲜生姜、蜂蜜各60g,将鲜生姜去皮、洗净、捣烂、挤汁,混入蜂蜜中调匀,分4等份,分4次日服,每半小时服1份,年龄幼小者可酌情减少,合剂制成后须及时热服,加热或制成后超过24小时疗效不佳。服药后6小时内不能饮水或吃其他食物。服药后最好不漱口,以口中带有辣味为佳。)合剂。服2次后症状消失,入院6小时后开始排蛔虫,至入院12小时内共排蛔虫2次,呈团状。住院7天,痊愈出院。(《赤脚医生杂志》1975年第3期)

番泻叶验案

吴某,男,15岁。1977年5月4日患阵发性腹绞痛。吐出蛔虫1条,经当地医生给驱蛔虫药治疗。药后5天均未解大便。腹痛、腹胀、呕吐逐日渐重,不能进水食。经县医院检查后,诊断为“蛔虫性肠梗阻”。未经治疗,于5月10日转我处,査体可见:腹部局限性膨隆,可见肠型和蠕动波,腹肌稍紧张,压痛,可扪及条索状肿块,诊断同前,便予番泻叶2g,泡开水约250ml,令患儿2次服下,4小时后解下干燥大便和蛔虫团(蛔虫26条),肠梗症状全解,对症处理1周痊愈。至今5年多小儿健康。(《新中医》1983年第6期)

獾油验案

张某,男,61岁。农民。1984年6月劳动时突然腹痛,阵发性加重,恶心呕吐,在当地卫生所注射阿托品、庆大霉素后,腹痛减轻,次日腹痛加重,腹胀,呕吐频繁,且不排气不排便。证见腹部膨隆,叩诊鼓音,无移性浊音,压痛、反跳痛,未触及明显包块,肠鸣音亢进,呈高调气过水声。化验检查:红细胞400万mm3,白细胞11000mm3,中性粒细胞82%,淋巴细胞18%,X光检查:腹部可见多个阶梯状液平面。在严密观察的同时,给动物獾油(炼)40ml,两小时后,腹痛不减,又给药60ml后,自觉肛门少量排气,并解少许黏液便,阵发性腹痛间隔时间延长,继续观察治疗至第2天,解出稀黏便约5000ml,又观察4天,病人进食正常,X光腹部透视,梗阻消除而痊愈。(《陕西中医》1989年第4期)

丁香验案

李某某,男,60岁。诊断:1.弥漫性腹膜炎;2.坏疽性胆囊炎;3.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及右下腹引流术。术后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抗炎治疗。症见腹胀,呕吐,不排气。取丁香30g,研成细末,用开水调和为膏,敷于脐及脐周。2小时可听到肠鸣音,3小时排气,4小便排便,症状消失。(《中医杂志》1988年第11期)

索骨丹验案

龚某,女,32岁。1978年5月6日要求绝育入院。次日行输卵管结扎术,术中误伤肠管,纵切口约3cm,深及肠腔,经缝合后肠管内径可通过1指,术后禁食3天,抗感染,补液等,一般情况尚好。10天后突然发生呕吐,腹胀,大便量少,腹部可见肠型。诊为粘连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肠管狭窄)。用中西药治疗效果差,改服草药索骨丹粉,每次3g,1日3次,连服3天后症状缓解。1周后食欲、大便均正常。于6月10日出院。至今未见复发。(《陕西中医》1982年第6期)索骨丹:为虎耳草科植物鬼灯檠的根茎。土名老蛇盘。具有消炎解毒,收敛止血,活血化瘀的功能。

按语

中医认为:肠梗阻由于饮食不节,劳累过度,外感六淫,瘀血,燥屎,蛔虫等结聚于肠道,使肠管气血痞结,通降功能失常,滞塞上逆而发病。主要表现为腑气不通。六腑气机壅滞,故见腹胀;气机不通,故无排气排便,不通则痛,故见腹痛。西医将其分为单纯性、绞窄性两类。中医辨证分气滞型,瘀结型等类。治疗当以通降腑气为大法。六腑统于胃,大黄性味苦寒,入于胃肠,具有攻积导滞之专长,善于通腑,故取效甚捷;花椒辛,热,有温中杀虫祛蛔之功;姜蜜合剂治疗蛔虫性肠梗阻在《中级医刊》、《山东中医杂志》中均有记载,瘀结型包括本案中的粘连性肠梗阻,巴豆辛热有大毒,可杀虫,下肠中积滞,在《天津医药》中曾记载巴豆霜可治疗急性肠梗阻;番泻叶、巴豆、索骨丹、獾油适用于机械性肠梗阻;丁香适用于动力性(麻痹性)肠梗阻。

条目信息
1
摘自《单方治病大全》
2
本条ID:18442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