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麦大枣汤

治法:
补心缓急法
出处: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
组成:
甘草三两 小麦一升 大枣十枚
方制: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亦补脾气。
主治:
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

方论选萃

明·徐彬小麦能和肝阴之客热,而养心液,且有消烦利溲止汗之功,故以为君;甘草泻心火而和胃,故以为臣;大枣调胃,而利其上壅之燥,故以为佐。盖病本于血,心为血主,肝之子也,心火泻而土气和,则胃气下达。肺脏润,肝气调,燥止而病自陈也。补脾气者,火为土之母,心得所养,则火能生土也。(《金匮要略论注》)

清·尤在泾小麦为肝之谷,而善养心气;甘草、大枣甘润生阴,所以滋脏气而止其躁也。(《金匮要略心典》)

清·王晋三小麦,心谷也。经言心病宜食麦者,以苦补之也。心系急则悲,甘草、大枣甘以缓其急也,缓急则云泻心。然立方之义,苦生甘是生法,而非制法,故仍属补心。(《绛雪园古方选注》)

清·陈修园此为妇人脏躁而出其方治也。麦者,肝之谷也,其色赤,得火色而入心;其气寒,秉水气而入肾;其味甘,具土味而归脾胃。又合之甘草、大枣之甘,妙能联上下水火之气而交会于中土也。(《金匮要略浅注》)

清·莫枚士此为诸清心方之祖,不独脏躁宜之,凡盗汗、自汗皆可用。《素问》麦为心谷,《千金》曰麦养心气。(《经方例释》)

清·顾松园此方以甘润之剂调补脾胃为主,以脾胃为生化气血之源也,血充则燥止,而病自除矣。(《顾松园医镜》)

现代·冉先德脏燥,指喜悲伤欲哭,精神恍惚,烦闷急躁,或作痉挛,或惊狂如癫痫,种种神态失常状态,以妇人较为多见。本病乃怯老之病,多由肝气抑郁和心气不足所致,治宜和中缓急,养心宁神。方中甘草甘缓和中,以缓急迫,深合内经“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之意;小麦甘寒,补养心气,兼能宁神;大枣甘平,补益中气,坚老除烦;三药相配,共奏甘润缓急,养心宁神之效。(《历代名医良方注释》)

近代验证

例一 程门雪治头痛案(选自《上海老中医经验选编》)

庄某,男,37岁。

初诊:1965年4月13日。肝升太过,右降不及,烦躁不宁,头痛偏右,眩晕不清,筋脉拘挛,夜寐不安,大便艰,脉虚弦,苔薄腻,甘麦大枣合百合地黄汤加味。

百合15克(先煎) 生地12克 淮小麦30克 炙甘草3克 炒枣仁9克(研) 川贝母6克 合欢花6克 红枣四枚 珍珠母15克(先煎) 五剂

二诊:前诊用百合地黄、甘麦大枣合法,尚合度,烦躁不寐,头痛偏右,眩晕已差,筋脉拘挛依然如故。仍守原法加重。

百合30克(先煎) 生地12克 淮小麦30克 炙甘草4.5克 炒枣仁9克(研) 珍珠母15克(先煎) 红枣四枚 牡蛎15克(先煎) 五剂

例二 徐仲才治眩晕(气阳不足型)案(选自《上海老中医经验选编》)

张某,女,33岁。

初诊:1975年2月26日。患者二、三年来夜寐不安,心烦易怒。疲劳后则发头晕,伴有恶心呕吐,甚至昏倒;情绪激动后易出汗。目前临晚怕冷神疲,纳谷减少,口不渴,苔薄,脉细带数。此乃心神不宁,肝气失调,阳气不振,既不能卫外为固,复不能消谷于中。治予甘麦大枣汤加味,养心宁神,温阳镇潜。

炙甘草9克 淮小麦30克 熟附片12克(先煎) 磁石30克 龙骨30克 桂枝6克 生白芍9克 钩藤15克(后下) 合欢皮15克 大枣七枚 七剂

二诊:1975年3月5日。药后睡眠较安,精神好转。活动后也不觉疲劳,又无呕恶昏倒现象,怕冷除,胃纳增,苔薄,脉象转缓(由原来90次/分左右减为76次/分),唯心烦易怒如前。原方加黄连片十片分吞,以泻心火。十剂。

1977年9月3日随访,据述上方连同初诊方共服三十五剂,多年顽疴,霍然而愈,两年余未复发。

例三 叶熙春治脏燥案(选自《叶熙春医案》)

姜女,34岁。7月。绍兴。

素体阴虚,又加情志郁结,寐况不佳,由来多时,食少便秘;迩因受惊,昨起突然哭笑无常,呵欠频作,躁烦心悸,彻夜难眠。口干舌绛,脉来弦细而数。宗《金匮》法。

甘草二钱 淮小麦一两 生熟枣仁各三钱、杵 大生地六钱 野百合四钱 麦冬三钱 辰茯神四钱 炒柏子仁四钱、打 肥知母三钱 广郁金二钱 石菖蒲一钱二分 大枣十只

二诊:前方连服五剂,寐况好转,大便通润,情志已趋稳定,呵欠不作,躁烦心悸亦差。再宗原法出入。

甘草钱半 淮小麦一两 青龙齿四钱、杵,先煎 辰茯神四钱 麦冬三钱 炒柏子仁三钱、杵 广郁金二钱 炒枣仁四钱、杵 大生地六钱 生白芍二钱 大枣八只

例四 龚志贤治愈遗尿案(选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二》)

欧某某,男,10岁。

初诊:1965年冬月。

主诉:患遗尿已七年,每夜1~2次。伴见烦渴思饮,食欲不佳,尿频短不畅,日十数行,常不到下课即须小解,强忍不尿则小腹坠胀作痛。

诊查:形体瘦弱,舌苦白腻,脉濡数。

辨证:为脾虚中阳不运,膀胱气化失常,致日间小便短频,夜则遗尿。

治法:拟健脾除湿,和中利水之甘麦大枣汤加花粉、瞿麦治之。

处方:淮小麦50克、炙甘草6克、大枣10克、天花粉18克、瞿麦12克、车前草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上下午各一次服。五剂。

二诊:服药一剂后,每次尿量增多,尿次减少,夜仍尿床一次。服药二剂,夜不遗尿,至今已连续三天未再遗尿,此数年来未有之幸事也。更方拟补中益气汤加减五剂善其后,隔日一剂。半年后随访,遗尿之证已愈,心情舒畅,食欲大增,形渐胖壮,学业长进。

例五 颜德馨治阵发性摇头不止案(选自《上海老中医经验选编》)

王某,女,28岁。

患者阵发性头部摇动及上肢抽动已半年,因在外医治无效而转来住院。来院时发作频繁,发则头部摇动不已。伴有上肢抽动,摇至神怠无力方很小休,经针灸及服药治疗无效。患者头部摇动不止,伴有四肢酸楚,入夜乱梦,呓语喃喃,脉弦滑,舌紫不泽,产后血虚瘀滞,筋失所养,血虚生风之象。

1.甘麦大枣汤加丹参15克、铁落30克、龙骨18克、牡蛎18克、山羊角30克、全蝎末1.5克(吞)。

2.血府逐瘀汤,两方参差服用,住院29天症状消失,恢复工作,随访良好。

例六 杨善栋治女子梦交案(选自《四川中医》1991.5)

王某某,女,33岁。丈夫去世,常精神抑郁,胸闷常太息,终日神志恍惚,失眠健忘,纳食不香,以至近2~3个月来常出现梦中与爱人交合。形体日渐消瘦,神疲乏力,月经闭止。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细数。证属肝郁化火伤阴,营阴暗耗。神不守舍。治拟疏肝解郁,养心宁神。方用甘麦大枣汤加味治之。

处方:炙甘草10克、淮小麦30克、大枣10枚、柴胡12克、远志9克、黄连6克、炒枣仁、合欢皮各15克、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

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服药10剂,自感心情欣快,纳食增加,夜能入眠,梦交消失。后继以安神补心丸调服,以资巩固。

例七 李华忠治大月份引产后性情失常案(选自《浙江中医杂志》1995.1)

徐某某,33岁,农民。心烦意乱,整日关门闭户,面壁而卧,似睡非睡,闻声音响动则烦,饮食懒进,不理家务,已3月有余。其夫谓其病前性情爽朗,直言快语,手脚勤捷,患病后与前判若两人,少忤其意轻则独坐独卧,暗自抽泣,重则摔盘掷碗,无名火起。询其病起何时何因,称3月前因计划外怀孕5个月,行引产术后,心中惕惕不安,如被人追捕,剑突下如揣兔,突突而动,按之亦不可歇,坐卧不宁,夜不能寐,昼则神思恍惚,懒于劳作。3月来易医数处,皆谓神经衰弱,中西药物并进,间有小效,终则无效,精神病院诊断为神经官能症,服药10多日无效,病情有加剧之势。阅其病历,所用中药不外当归、熟地、白芍、枣仁、麦冬、龙骨、牡蛎等养血安神之属,何以不效,必有其故。细观其面,虽神情悲伤淡漠,但绝无血虚之病色。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弦。查心电图正常。因思患者妊娠5月,实属不易,虽被说服引产,其实心中不甘,情志抑郁,肝郁化火伤阴,灼伤内脏阴液,发为脏躁。于是投以甘麦大枣汤加味。

处方:甘草、大枣各15克、小麦50克、生地、熟地、白芍、苏梗各10克。

3剂。

二诊:3日后,见其喜形于色,云服药后美睡一大觉,醒后顿觉心中豁然开朗,四肢酸懒消失,效不更方,续进5剂痊愈。

例八 史宪莹治产后盗汗案(选自《四川中医》1989.9)

袁某某,女,35岁。产后失血过多(出血量达1500毫升)而发生盗汗诸症。他医投止盗汗片,钙剂、多种维生素参合治之罔效,后又用桂枝龙骨牡蛎汤等10余剂均未见好转,迁延至诊时2月有余。诊见:面色㿠白,心悸少寐,气短神疲,肢体倦怠,纳差,入夜即盗汗淋漓,湿透衣被;醒后汗止肢体湿凉。舌淡,苔白簿,脉虚弱。证属产后血虚,心神失养。投甘麦大枣汤加味。

处方:炙甘草15克、淮小麦、黑豆各100克、大枣10枚、桂枝10克。

每日1剂,分3次于饭前服。

二诊:服8剂后,其症大减,盗汗明显减少,继服10剂病愈。

按语

甘麦大枣汤方,《金匮》治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者。蒲辅周、程门雪、张耀卿诸前辈,推重备至。程师门雪谓:脏躁一症,歌哭不常,多言多语如有神灵依附之状,在孕妇谓之脏躁,即非孕妇亦多有之。大概虚体汗出过多所致,故时邪之后每每见此症。否则忧郁过度亦能致此也,与经言五精相并,并于肺则悲,并于心则喜,并于肾则恐云云,甚为相合,而尤以悲伤欲哭为主症,均以甘麦大枣汤主之,此方极灵验非常,实不二之妙法也。盖麦为心之谷,诸药多甘,甘以缓诸急。经云肺系急则悲……此本方之要妙也。药简力专,非寻常意想可及,《伤寒》、《金匮》方之可贵,实非后贤制之可比也。

条目信息
1
摘自《历代古方验案按》
2
本条ID:12000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