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洪广祥(1938〜),江西中医学院教授。肺(卫)阳虚是发病基础
人体依靠肺阳产生肺功能,吸进清气,并与脾胃的水谷精微化合成宗气。宗气一经形成又是肺司呼吸的物质基础,肺阳虚则宗气不足,宗气不足则肺之物质基础匮乏。肺阳主治节,肺为相辅之官。人之气贯全身,呼吸平稳,水津布散与代谢,以及助心行血,溉养脏腑百骸,全赖肺阳之功用。肺卫之阳主卫外,抗御外邪侵袭人体。
肺(卫)阳虚则抗邪无力,易致外邪侵袭。外感风寒之邪,束缚卫阳,使肺阳不能向外宣发,易出现形寒怕冷。寒邪从寒化重伤肺阳,使肺阳益虚,则肺不能行使正常主气之功能。寒邪从热化,伤及肺阴,肺之物质基础受到克伐,阴损及阳,再伤及肺阳。外感风热,伤及肺卫,肺之气阳受到损伤,肺不主气则呼吸喘促。肺阳不足则斡旋乏力而气滞,不能升津散液,则津液停聚,凝而为痰,痰阻气机,气滞血瘀,痰瘀互结。
肺主一身之气,心主一身之血,久病肺阳受损,不能助心行血,则心用不及,出现瘀血征象,因之谓肺(卫)阳虚是肺胀证的发病基础。
痰瘀伏肺是肺胀的“夙根”
肺卫阳虚则外邪容易侵袭,引起肺功能失常,肺主气功能受到干扰,肺之气机逆乱影响肺津的正常输布。肺不布津则津液停滞,郁积成痰,痰浊壅肺,肺气受阻,气机不畅影响血液的运行,造成血瘀,痰瘀互结,形成因果恶性循环。正如《丹溪心法·咳嗽》篇说:“肺胀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夹瘀血碍气而病。”慢性咳喘,久病肺虚,肺主气及升津布津功能受到干扰,水液调节紊乱,出现咳喘、咯痰、全身浮肿。肺病及脾,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停津为痰,痰浊上渍于肺则为喘咳。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浊阻碍气机,肺气壅塞,气滞血瘀,同样形成痰瘀互结。
痰瘀“夙根”久伏于肺,平时只是伏而不动,影响肺主气及升津布液之作用。遇到外邪侵袭,“夙根”作祟,加之素体肺(卫)阳虚,则内外合邪,正虚邪恋,导致肺胀反复发作不易治愈。
心肾阳衰是心悸水肿的主要病因
肺部慢性疾患导致肺主气功能低下,难以吸清呼浊。久病及脾,健运无权,气血生化乏源,宗气不足。宗气不足,心之贯心脉而行气血功能减退,心主营运过劳,导致心悸。心阳不足,心失所养,心脏功能低下,水液不得下行,停于心下,水液上逆,亦致心悸。阳虚水泛,则出现颜面甚或全身浮肿。心阳不足,鼓动血脉无力,瘀阻血脉,“血不利则为水”,水饮泛滥肌肤亦致水肿。肺胀证发作期所致水肿,是在心肾阳衰的基础上感受外邪痰浊夹瘀壅肺,肺失通调水道之故。肾阳为全身阳气之根本,肾阳虚,同时还有肺阳、脾阳,甚至肝阳虚,心阳虚衰,心力不济,肾阳虚衰不能化气行水,出现全身浮肿。洪师认为心肾阳虚是心悸水肿的主要病因。
治疗总则:祛除外邪,截断病势;涤痰化瘀,去其“夙根”,断其再发;温补肺肾,扶助正气,防止复发。
洪教授治疗肺胀证分发作期和缓解期。
发作期
主要疏散外邪,祛除痰瘀,截断病势。
风寒外束,痰瘀伏肺: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咳嗽,咳多量白泡痰或白粘痰,气喘厉害,难以平卧,唇周及颜面发绀,心慌心跳,依靠输氧维持呼吸,脉浮弦滑数,舌质淡暗,苔白或白腻。治则:温肺散寒,涤痰祛瘀,宣肺平喘。
处方:
痰热夹瘀壅肺,肺失宣肃:咳嗽痰粘黄,量多不易咯出,时或身热,喘急胸膨满,口干心烦,动则气促,面色晦滞,或面目浮肿,大便偏结,舌质红暗、苔黄或黄厚腻,脉弦滑或脉弦滑数。治则:宣肺泄热,降气平喘,涤痰化瘀。
处方:
阳虚水停,痰瘀伏肺:咳嗽气喘严重,不能平卧,需依赖输氧维持呼吸,形寒背冷,肢末发绀冰冷,咳多量白痰,胸闷心慌心跳,颜面甚或全身浮肿,尿短少,口唇暗紫,两胁胀痛。或伴有神识昏蒙,汗出肢冷。脉沉细或细涩,舌质淡暗或暗紫、苔薄白或白腻。治则:温阳化瘀,涤痰泄肺,利气平喘,处方:
若神识昏蒙加菖蒲15g,郁金10g。
缓解期
培补正气,涤痰化瘀,防其再发。
肺肾阴虚,兼夹痰热:咳嗽气喘,喘息张口抬肩,活动加剧,干咳或痰粘不易咯出,口干咽燥,颜面或颧部时有泛红,脉细数或细滑数,舌质偏红暗或深红,少津,苔薄黄或无苔。
治则:滋补肺肾,兼清痰热。
处方:
肺肾阳虚,痰瘀内伏:语声低微,气短难续,甚或张口抬肩,形寒背冷,肢冷汗出,胸闷心慌,脉沉细无力或细涩,或有结代,舌质淡暗或暗紫,苔薄白。治则:温补肺肾,兼祛痰瘀。
处方:
方中黄芪、附片合用,温补肺阳,广泛用于临床,效如桴鼓。
上述两型可同时配合使用洪师独创系列中药平喘固本冲剂,水蛭胶囊3个,2次/日,以化瘀结,除痰瘀“夙根”;咳喘固本冲剂,1包,2次/日,补益肺脾;复方参蛤片5片,2次/日,以纳气平喘。
肺胀是一种常见而又难治的病证,本病病位初期在肺,久而累及脾、肾、心诸脏。治疗重点应抓住一个“痰”字,肺部顽痰老痰不易去除,痰浊久羁气道,郁而化热而成痰热壅肺。痰浊停留气道,一遇患者抵抗力下降,则易滋生感染,且使用抗生素效果不佳。洪教授常喜用麻杏石甘汤加金荞麦根、天葵子、鱼腥草、七叶一枝花治疗肺部感染,疗效显著。若外感风寒引动痰瘀“夙根”,治用温肺散寒,常选用射干麻黄汤去五味子。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随时注意祛除痰瘀“夙根”,做到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碍邪。
(蔡灿林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