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张泽生(1895〜1985),原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著名临床家。哮为喉中有水鸡声,痰不易咯出。喘为气息急促,甚至张口抬肩。临床上哮多兼喘,喘未必兼哮。
哮喘颇常见,时时发作者,往往不易根治。有因幼年出麻疹后不避风寒,不忌辛辣甜咸而成。也有起于中年感冒风寒,治不得法,或不慎口腹,风寒或痰热留恋于肺络气道所致。但此病之起常与体质有关,有谓“宿根”,即指容易发病之内因。李中梓《证治汇补》谓:“哮喘为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而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结有声,发为哮喘。”临床表现每因气候变化、地区不同而各殊,有的至初冬西北风一起而触发,至翌年春夏,不治而愈,若此者多属寒证。有的至夏天随气候炎热而触发,多属热哮。偶有随地区而触发,如有人在某地常发,到他乡则不发。也有不分季节,四季都发。临床上寒哮最多,寒包热的也不少,纯属热哮较少见。
治疗本病一般应遵循暴发属实,久发属虚;在肺为实,在肾为虚;发时从实治标,平时从虚治本等原则。
凡属寒哮,以小青龙汤为主方,在运用时可加大温药剂量。因宿旧之寒痰,痼结于肺,非大温不化。通过实践,桂枝、麻黄可用各9g,细辛亦可增至4.5g。五味子与干姜同用,一开一合,可防止辛散过甚之弊。轻者可用射干麻黄汤,并配合苏子降气汤或三子养亲汤等。另有冷哮丸,疗效也颇佳,成分为白砒、豆豉,每次用100〜150mg,冷茶汤送服,但白砒炮制要严格,剂量要慎重掌握,密切观察,否则会引起中毒。凡属热喘,见有舌苔黄腻等征象,可用雪羹汤(即海蜇、荸荠),另可加蛤粉、蒌皮、竹沥、胆星。亦可用五虎汤治疗(麻黄、石膏、杏仁、枳壳、茶叶)。凡属寒包热的哮喘,可用小青龙加石膏汤或麻杏石甘汤。
还有一类哮喘,属于下虚上实,下元虚惫,痰浊壅肺,可用小青龙汤合黑锡丹或金匮肾气丸治之。
平时,忌食腥膻油腻与生冷之物,少吃荤菜,以免助湿酿热生痰。
另有简易方两则:
一方为白芥子30g,牙皂15g,开水泡牙皂取汁,用汁浸白芥子一宿,第二天取出晒干,放在锅中炒香,以患者年龄大小计算,每岁服1〜2粒,1日2次。经久服用可减轻发作。牙皂祛痰涤垢,白芥子亦为祛痰之品,故此方能化胶结之顽痰。
另方为景瓜1个,开个洞,去瓤,灌满饴糖,隔水蒸煮,每次1匙,每日2次,功能化痰定喘,对久咳亦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