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邪治标别寒热,妙在化裁小青龙

名医简介

徐仲才(191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教授。

对于哮喘一证,发病时应当辨明寒热,祛邪为先,久延体虚,也要注意扶正。明张景岳对此有较好的发挥,如提出“未发时以扶正气为主,既发时以攻邪为主”,在处理扶正与攻邪两者的关系上,主张攻补兼施。徐氏指出哮喘发久,“气无不虚,故于消散中宜酌加温补,或于温补中宜量加消散”。又反复强调扶正固本的重要性,指出“此等证候,当惓惓以元气为念,必使元气渐充,庶可望其渐愈”。显而易见,徐氏对于哮喘一类疾病,主张标本并治,强调治本为主。而所谓标本与脏腑虚实相联系,以哮喘言,客邪是标,脾肺肾三脏之虚为本;从脏腑言,其标在肺,其本在脾肾,这里所谓“其标在肺”,实际为“邪客于肺”。在治疗哮喘时,往往看到合并感冒,用祛风散寒,宣肺解表法,这是治肺之实,为治标;如见有明显体弱,加用补肺益气法《这又是治肺之虚,为治本。一般来说,在发病时,要辨明寒热,攻邪治标为主;缓解时,要审察何脏之虚,扶正治本为主。因此,对于哮喘一证来说,寒热不可不辨,虚实也不可不究。

寒喘往往比热喘为多见,而寒喘兼阳虚者又常见于反复发作的顽固病例。

在临证中所见到寒喘病例,或名冷哮。发病时喘促气急,喉有水鸡声,痰色白而清稀,胸膈胀闷,面色晦滞,口不渴,舌苔薄白或白腻,舌面滑润,水分多,脉弦滑或浮紧,此属寒实之证。治宜温肺化饮,如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二方在临床上用得较为广泛。一般用治寒喘,往往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以小青龙汤为例,其具有温肺平喘,镇咳化痰的功效。徐氏体会:

1.方中麻黄是宣肺平喘主药,不要拘于“麻不过钱”(约等于3g)的说法,适当增加剂量,力克病邪。麻黄有生炙两种:生者发散力较大,宜先煎去沫。水炙则表散力缓,若不须表散,则用蜜炙。对于成人哮喘,生麻黄一般用6〜9g,炙麻黄一般用9g左右,个别酌情增加剂量。按一般常规,小儿剂量应根据成人剂量酌减。小儿哮喘病变较为迅速,兼之体质多见虚弱,“无粮之师,利在速战”,故应根据病情需要,不失时机地运用麻黄以宣肺平喘,但要参照成人的常用剂量,即使个别顽固病例需加大剂量,也只能在取得疗效的基础上逐步增加。

2.本方以麻黄、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甘草6味为常用之药。在有表热的情况下加用桂枝、芍药,但喘而无热者可不用。

3.方中细辛可散寒镇咳,一般用量3g,有人认为细辛过量服用时神经系统可有先兴奋后麻痹的副作用。细辛又是一味引经药,与附子等药同用,可引他药至少阴肾经。如太阳病兼有少阴病症状,发热恶寒,脉反细虚无力,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既取麻黄以解表,又取附子以温经强心。临证每以麻黄附子并用治哮喘。

4.本方组成特点,既开且敛,有张有弛,共奏平喘之功。

5.如痰浊壅盛,咯吐不爽者,可减去五味子之收涩,加用三子汤,即苏子、白芥子、莱菔子以降气豁痰。有的人不喜用白芥子,因为气味辛辣,有刺激性,但其豁痰作用较好,多数病人还是可以接受的。莱菔子有异味,一般常不用,但本药还具有消导食积,通利大便之作用,为其长处,应当酌情选用。

6.哮喘病人常伴有气管炎,经常咳嗽痰多,如辨证属寒痰者,应用本方尤为相宜。

先生认为,小青龙汤中干姜、五味子用以除咳,但在有外感新邪时,应先用干姜以散寒温肺蠲饮,待外邪除去后,再用五味子敛肺气止咳,否则会咳痰不爽。东垣曰:“治嗽必用五味子为君,然有外邪者骤用之,恐闭住其邪气,必先发散之而后用之可也。”在临床上如此应用多能收效。

先生认为,熟附片有扶阳散寒的功能,因此,在小青龙汤中加入熟附片以治疗哮喘(寒喘)和慢性支气管炎。此类患者往往脾肾不足、阳虚失运而致痰湿内盛。如遇外邪,引动痰浊,便阻遏肺气。本病标在肺,本在脾肾。尤其是高龄患者,肾阳亏损明显,肾气失纳,气不归元,病情日趋严重。此时,若在小青龙汤中加入熟附片这味温肾扶阳之药,可振奋一身之阳,增强机体的活动能力和抗病能力。

诚所谓“附子,以其禀雄壮之资,而有斩关夺将之势,能引人参辈并行于十二经,以追复其失散之元阳,又能引麻黄、防风、杏仁辈发表开腠理,以驱散其表之风寒”。

先生认为,小青龙汤方中的半夏配陈皮、茯苓组成二陈汤,是健脾燥化湿痰的良方。苏子、白芥子和莱菔子组成三子养亲汤,功用降气化痰,特别是白芥子豁痰作用强。小青龙汤与之配伍用于寒痰壅滞,咳痰不畅的患者,每每收效。但是苏子、莱菔子均有润肠作用,故大便溏薄者不宜应用。如患者脘闷苔腻,痰湿内蕴,则在小青龙汤温化痰饮的基础上配用平胃散,以苍术燥湿健脾,川朴散满除胀,并加强燥湿化痰之功。

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病程长,反复发作,很难根除。先生认为,一般来说,发作期以攻邪治标为主,缓解期以扶正固本为主,常用党参、白术益气健脾,熟附片、仙灵脾、补骨脂等温肾纳气。患者如能坚持服药,定能收到好的效果。

例1于某,女,34岁。初诊:1983年12月。自幼哮喘,每于春秋发作。发作时大汗淋漓,不能平卧,咳嗽剧,白痰多。病情严重时,静脉注射氨茶碱、地塞米松也无疗效。本次遇冷后大发作,西药无效。证见面色㿠白,口唇青紫,舌淡胖,苔薄白润,脉细数。治拟温肺化饮平喘。方用:

生麻黄9g、白芍12g、干姜4g、细辛3g、半夏9g、陈皮6g、白芥子12g、苏子9g、川椒目9g、熟附片12g、甘草6g。

3帖后复诊,咳喘明显减轻,汗亦减少。又服7帖,症状基本控制。缓则治其本,又治疗数月,嗣后再没有大发作。

例2程某,女,31岁。初诊:1980年4月。自幼哮喘,一年四季均发作,常服氨茶碱、强的松,不能工作。满月脸,舌淡胖,脉细。拟小青龙汤加减。随病情缓解,渐增补脾肾之药。方用:

生麻黄6g、干姜3g、细辛3g、半夏9g、陈皮6g、茯苓12g、五味子4g、熟附片12〜24g、仙灵脾9g、补骨脂12g、党参12g、白术12g、甘草3g。

经治疗3年后,不仅复工,还参加业余夜校学习。每有发作先兆,服氨茶碱即能缓解。

徐师在总结徐小圃、祝味菊两位中医前辈治喘经验的基础上,多次指出:“小儿和成人哮喘的共同特点均以内因(体质因素)为主,与肺脾肾三脏虚弱有关,尤以肾阳亏损占有重要地位”,“小儿哮喘患者于发育后往往向愈,与肾气充盛有关;中年以后,肾气日衰,气不归元,多不易根治。”基于以上论点,徐师对治小儿哮喘重视整体观念,见微知著。一旦遇有阳虚征兆,即相机应用温阳益肾之品,旨在振奋全身各脏器的功能,增强机体的活力和抗病能力。

徐师治疗小儿哮喘擅用仲景方,当发病之时,首辨寒热,消息治之。偏寒多用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偏热多用麻杏石甘汤等。以小青龙为例,首载于《伤寒论》、《金匮要略》,历来视为治疗寒喘名方。徐师临证中屡屡用之,但师其意,不泥其迹。徐师处方中用熟附子,每嘱病家先煎15〜20分钟,可使毒性大大减少,有效成分仍然保存。一般小儿剂量在6〜9g左右。为增强温肾纳气的功效,常在上述方剂中加用局方黑锡丹6〜9g、包煎。该丹成分除黑铅、硫黄外,尚有附子、肉桂、葫芦巴等温肾药物共12味,方书载称可医治“真阳暴脱,阴火冲逆,痰喘昏迷,四肢厥冷”等危症。

方中麻黄、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甘草六味为常用之药,具有温肺镇咳,化饮止呕,纳气和中的功效。只在有表热情况下加用桂枝、白芍,对汗多患者去桂留芍。六味药中又以麻黄为平喘首选药物,但不袭蹈前人“麻不过钱”(约等于3g)之说。徐师临证经验是,小儿哮喘病变较为迅速,兼之体质多见虚弱,“无粮之师,利在速战”,根据病情需要,应不失时宜地重用、多用麻黄,以宣肺平喘。但要参照成人常用剂量(克4.5〜9g),对小儿个别顽固病例,可在取得疗效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剂量。哮喘患者常伴有支气管炎,经常咳嗽痰多,如辨证属寒痰型,应用本方尤为相宜。曾于乙卯夏治一六龄女孩,襁褓中患有乳癣,出生七八个月后即发哮喘。每年除夏季外,每月均有2周发病。就诊当年哮喘发作频繁。虽届夏令,未见缓解。望其面色苍白,胃纳不佳,脉濡细,舌质灰黯。方拟:

带节麻黄4.5g、干姜2.1g、紫菀9g、炙细辛2.4g、白芥子9g、五味子3g、姜半夏9g、陈皮4.5g、炙甘草6g、熟附片9g、局方黑锡丹9g。

连服13剂后,咳喘明显减轻,以至基本控制。停药20天后因感冒咳痰又起,低热舌红,按肺热论治,予麻杏石甘汤加味,10剂痊愈。随访两年余,未见复发。

根据徐师多年临证体会,附子也是治疗哮喘的温阳要药,与温肺化饮法配伍应用,发中有补,常获良效。附子气味辛甘,性温大热。自秦汉以下医家采用附子组成方剂的不乏其例,大致取其回阳救逆,温阳行水,温中散寒,温经止痛等功效,但可一言以蔽之,温肾阳而去沉寒,其中附子仅占0.6g,尚难担当扶阳大任。对于寒喘兼阳虚者,附子与局方黑锡丹同用,则温阳纳气之力益强,平喘的效果明显。至于小青龙汤加附子,徐师在临证时指出,其中含有《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方意,既取麻黄以解表宣肺平喘,又取附子以温经强心,而细辛不仅散寒镇咳,且可引他药至少阴肾经。此亦治喘一途,务须留心探究。

热喘可出现阴虚内热,热喘也可兼见阳虚证候,也有属于寒热错杂,不一定纯寒纯热,病情容易演变。

临床上所见热喘或称热哮,常有胸闷息粗,咳呛阵作,痰黄稠厚,难以排出,口干口苦喜饮水,或欲饮冷水,身热多汗等症。舌质较红,苔黄腻,一般苔多,舌光红者亦可见,脉象滑数。临证常用麻杏石甘汤,可再加清化热痰药物如胆星、瓜蒌、黄芩、鱼腥草等。其中生石膏剂量应不少于30g,需包先煎,否则汤药腻口难吃。

定喘方一般用治热喘,确切地说是治哮喘寒热错杂之证。本方的配伍有温有清,有散有敛,如麻黄、杏仁、甘草性味甘,可宣肺散寒,白果(或称银杏)以收涩定喘,桑白皮、黄芩以泻肺清热,并用款冬花、苏子以温润降气,半夏燥湿除痰。处方立意较为周匝,临床应用也往往收效。

例2女孩,6岁。

婴幼时即发哮喘,几个月来咳喘痰多而稠,夜间喉有哮鸣声。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方拟:

麻黄4.5g、杏仁9g、生甘草4.5g、生石膏30g、苏子9g、黄芩9g、鱼腥草30g。

服药10余帖后,症状明显好转。对于上述病例,如兼见面色苍白,精神疲软,肢欠温和,脉濡细者,则辨为热喘兼有肾阳亏损,肾气不纳,常用清上温下法,除上方外,并加附子、局方黑锡丹以温阳纳气。从上下兼治,寒温并行而取效。

在治疗哮喘时,对于寒喘兼见阳虚的病例,尤宜用大量温阳药物,对于热喘兼见阳虚的病例,也常加适量的温阳药物于清泻肺热之剂中。对热喘出现虚热者,亦不主张固定一方一法,应当根据病情不同,权衡为治。

(陆鸿元、郭天玲 整理)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咳喘肺胀卷》
2
本条ID:15234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