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先行通腑 勿率用兜涩

名医简介

王少华(1929〜),江苏省兴化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治疗久泻,不可轻率使用兜涩法。须知本病有积滞逗留者,有湿热内阻者,有清阳不升者,更有久泻伤阴者,临证时应首先分清病机,区别证型,而分别采用通腑、厚肠、升阳、养阴等法,才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先行通腑,大黄以祛陈莝

泄泻一证,其病位在肠腑。大肠为“传导之官”,小肠为“受盛之官”,前者司“变化”,后者主“化物”,一旦肠腑发生病变,必然“变化”无权,“化物”少能,于是曲肠之分形成积滞。久之中州渐亏,难以运化,积滞愈甚,或陈积甫去,新积又生。积滞与肠胃不健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循环往复,互为因果,并由此而脾虚及肾,而肠滑不禁。不难看出,积滞是起病之因,临证时须遵循“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的治则才能使病向愈。为此,我治久泻,初诊时每从“陈莝去而肠胃洁”立法,先行通腑,取源远流长,积去泻止之意。至于具体药物,常首选大黄。查本品拥将军之称,《景岳全书》药物四维中列为二良将之一,具悍利之性,有推陈致新之能,速战速决之功,虽属苦寒之性,却无阴凝之弊。且根据证情,通过适当配伍后,则大黄的运用,可清可温,可消可补,可升可降。在实际运用时,还应注意两个方面:

其一,久泻虽有积滞,但毕意是虚实夹杂的病机,因而大黄辄用小量,我们掌握日用量在3〜6g之间。

其二,用大黄奏效后,并不立即停服,而采用通涩并施的方法,以大黄配罂粟壳为对药,用等量,临床验证,两者合用,有下不伤正,敛不留邪,互制互济,相反相成之功。

例1叶某,男,44岁。1988年3月11日初诊。

大便泄泻,夹有白色冻腻,日约五七行,历四载而不减。腹部冷痛,喜温恶清,拒按;其痛也,起于临圊之前而止于如厕之后。脉象沉细有力,舌淡,紫气隐隐,边有齿痕,苔白。寒伏阳明,积停曲肠也。幸胃纳一若平时,食后亦少胀意,中气未馁。治宜温里散寒,化积通腑,仿仲师方。药用:

淡附片10g、北细辛3g、肉桂3g、小茴香3g、广木香6g、苍术10g、白术10g、锦纹大黄5g、焦楂曲(各)15g、炙甘草3g、煨姜3片。

复诊(14日):前议寒积内伏肠府,论治则非温无以逐其寒,非下无以驱其积,投大黄附子汤加味,服药3剂后如鼓应桴,昨日大便仅两行,白冻已少十之七八,腹痛亦减过半。药既应手,未便更章。原方续进3剂。三诊时大便日1〜2行,质先硬后溏,稍有白冻,腹痛几瘥。遂于原方中去肉桂,加西砂仁3g,大黄减为3g。3剂。四至五诊,大便日或间日一行,质转干,白冻全无,自觉无所苦,先后用三诊方去细辛、焦楂曲,加太子参15g,赤茯苓15g。共服汤药15剂而愈。

寒热互济 厚肠功推黄连

昔贤久有黄连厚肠之说。厚者实也,黄连乃苦寒泻火、燥湿清热之品,用黄连厚肠,亦清泄阳明湿热,以通为补,以薄为厚之意。在一般情况下,夏秋湿热泄泻或热痢初起,香连丸几乎必用,疗效卓著。但我在这里介绍的是治虚寒其一,久泻者病涉脾肾,虚寒者居多,附子理中、四神等为常用之方,此类姜、附、吴萸辛热之品,久服难免有化燥伤阴之虑。若参入一味黄连,则寒热互济,阴阳相随,从而收相反相成,以薄为厚之功。

其二,“久泻无火”之说,有其临床指导意义,理应效法。然而中青年人体质有阳盛或肝火素旺者,有阳明湿热偏胜者,更有如上述因常服辛热之药而化火者,因而久泻未必无火。当寒湿渐欲化火而寒证犹未弭,火象尚未露,无从辨证时,一经施以苦寒之黄连,可灭湿火于萌动之初,以达潜消默化的境地。在实际运用时,还根据节令的不同而分别用方,如在夏至至白露之间,多用连附六一,兼取渗利之意;其他季节则以连理汤为主。此外,连理汤证患者,由于脾虚在先,日久往往有土亏木横,肝旺乘脾而致泻前腹痛,胸胁胀闷,每逢急躁或抑郁即胀痛诸症丛生者,则遵照《内经》“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酸泻之”的指示,再参入一味乌梅以酸泻肝木,既取其制木克土,又可涩肠。乌梅与黄连配伍后,前者酸收而后者苦泻,如此则虽收而无兜涩留邪之弊。

例2顾某,男,45岁。1988年9月2日初诊。

便泻两载零七月,日约二至七八不等,或溏薄,或濡泄,或完谷不化,临圊前肠鸣辘辘,偶见腹痛,不饥不纳,口中和,不欲饮,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脉象濡细,舌正红,苔白,中心厚腻。证属太阴虚寒,论治法当温补。然节在处暑而暑热未处,夫暑为阳邪,况暑必夹湿,似宜参以苦寒清泻,甘淡渗利之品,以冀虚得补而寒得温,暑能清而湿能渗,如此则各得其所而免顾此失彼。

处方:

淡附片6g、太子参20g、苍术10g、白术10g、淡干姜6g、六一散30g、赤茯苓15g、西砂仁3g、煨木香5g、川雅连3g、炙荷蒂3枚。

上药服3剂后,大便由每日五六行减为一二行,质变濡泄为先较干后溏薄,肠鸣亦有好转。二诊时去赤茯苓,加煨葛根,三诊时去六一散,加怀山药,四诊时胃纳日馨,谷食迭增,大便日一行,质变渐干,自觉无不适感。处方用香砂六君子丸120g,每日3次,每次6g。愈后迄今未发作。

斡旋中气 升阳每求羌葛

《景岳全书·泄泻》篇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亦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这是因为脾胃为仓廪之官,中州升降之枢纽,一旦脾胃亏虚,则气机升降不利,清阳无以鼓舞,该升不升,应上反下,由此受纳失职,运化无权,以致摄入之水谷,化湿成滞,湿滞内阻而生泄泻。日入湿浊困滞脾阳,清气愈不能升,湿滞更为猖獗。湿浊与脾弱互为因果,于是久泻不愈。考虑到清阳升则浊阴降,倘得中气斡旋,湿滞下走,则泄泻当止。可见对久泻患者应把升阳作为治疗关键之一。选药方面,我常采用煨葛根、川羌活之属,后者尤适用于“湿胜则濡泄”者,取风药有胜湿之功。

例3苏某,女,61岁。1987年12月6日初诊。

客夏数度冷食,中阳受戕,以致脘腹胀痛,大便泄泻。迁延一载有半,刻下腹痛虽止,惟仍便泻完谷不化,日必三四行,且进食未几辄如厕;胃纳欠馨,餐后脘腹或有胀时,临圊前肠鸣辘辘,面色萎黄,神情疲惫。脉象沉细无力,舌淡有紫气,苔白根腻。证因泻久伤及脾阳,清气下陷使然。法当健中升阳,兼以厚肠,治病必求于本也!升阳益胃汤主之。

处方:

潞党参12g、炙绵芪10g、焦白术10g、赤茯苓15g、西砂仁3g、陈皮10g、淡干姜5g、川黄连2g、川羌活10g、烦葛根10g。

二诊:服药5剂,大便渐干,日二行,胃纳渐馨,腹亦不胀,惟临圊时仍肠鸣辘辘,症情大有转机。后以此为基础,加用山药15g,炙甘草3g。共三诊,服药15剂而瘥。

久泻阴伤养阴寓于扶阳

久泻患者之病机,非脾虚,即肾寒,此人所尽知。而泻久伤阴,或分利太过,终致阳损及阴者,临床非罕见。惜乎一经提及护阴疗法,则医患双方常难以接受。须知阴已伤而不予顾及,依然一味扶阳,其阴焉能再复?病理何时转机?惟有寓养阴于补阳之法中,才能药证相对而尽全功。经观察,久泻重在脾阴不足,其次为肾阴亏损。性别方面,女子阴伤者多于男人。阴伤的辨证关键在于虚热之象,如见口干,虚烦,夜寐欠安,小溲黄赤,大便下迫较急,甚则舌偏红而苔净等。治宜重以扶阳轻以养阴,兼之寓清于温,以张介宾氏胃关煎为代表方。药用熟地黄、炒白术、炒干姜、制吴茱萸、炅甘草、炒扁豆、炒山药、附子、黄连等。

例4张某,女,43岁。1988年7月29日初诊。

始则饥饱失节,继则入水劳作:中气虚于先,寒湿袭于后,以致中州枢纽不利,升降失司,于是腹痛隐隐,喜温恶冷,肠鸣辘辘,大便完谷不化。证经三载余,自客冬起始,脾病累肾,又见五更泄泻,日约四五行,面黄,形瘦,询得纳少,口干不多饮,神疲乏力,夜寐多梦,小溲色深黄,脉细微数,舌正红,苔薄白,近根罩黄,阳病及阴矣,当兼顾之,胃关煎主之,四神丸亦主之。

处方:

熟地黄15g、山药20g、白扁豆15g、焦白术10g、炮姜6g、淡隱片6g、淡吴萸3g、补骨脂10g、煨肉果5g、川雅连3g、炙荷蒂3枚。

复诊(8月1日),前议脾肾虚寒,日久阳病及阴,予燮理阴阳,温清并进之剂,服药3剂后尚合病机,大便日仅二行,惟临圊前依然肠鸣,腹痛,纳少,口干,先后二天俱伤,非旦夕之功所可奏效也。前方去白扁豆、补骨脂,加潞党参20g,煨白芍15g。3剂。三诊时大便日一二行,质渐转干,且思纳食,他恙亦均轻减,守原方5剂。四诊时大便日或间日一行,质转干,后稍溏,无不适感,眠食日趋正常。用二诊方去附片、川连,加炙甘草3g。5剂。遂瘥。

除上述四法外,治久泻还要考虑到二审:一审督脉之为病。由于有八脉隶属于肝肾之说,而“五脏之伤,穷必及肾”,肾阳不振者,往往累及奇经督脉,症见腰背部怯冷酸痛,此刻又宜参入壮督之品,如鹿角霜、菟丝子、小茴香等。采用温补“阳脉之海”的手法,对于元阳的恢复大有裨益。二审时令之变迁,如长夏多湿热夹杂,不妨兼投苦寒;入冬则寒邪益甚,直需益火消阴为是。

(王卫中 整理)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腹泻痢疾卷》
2
本条ID:15216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