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案绎

名医简介

刘惠民(1900〜1970),原山东中医药大学名中医。

刘氏认为,本病应属本虚标实的病证,气滞血瘀、痰浊内阻、经络闭塞等皆为病之标,而其本则为心、肾、脾等脏的虚弱。故强调补虚治本,认为这是取得疗效的关键。常用首乌、生地、熟地、枸杞子、山茱萸、菟丝子、女贞子、石斛、黄精、天门冬、麦门冬、银耳、冬虫夏草、杜仲、桑寄生等以滋阴、补肾、培元;用酸枣仁、柏子仁、茯神、远志、珍珠母、琥珀、桂圆肉、当归、白芍等补心养血;用白术、山药、砂仁、鸡内金、黄芪等健脾益气;用川牛膝、赤芍、川芎、红花、鸡血藤、三七、丹参、元胡、五灵脂、白酒等活血行瘀通络;用橘络、半夏、海藻、天竺黄、贝母等化痰;用瓜蒌、薤白、百合等温中通阳,理气宽胸;并根据具体病情随证加减,多能取效。

例1王某,男,53岁,1974年1月3日初诊。

1960年发现血压偏高,一般持续在18.7/12kPa左右。1962年査体发现动脉硬化。1963年心电图检査诊断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1964年4月曾因突然胸闷,憋气,心前区痛,诊断为心绞痛,住院治疗3个月,此后病情稳定。

1973年12月初及12月底,曾因劳累后发作两次。每次发作均较突然,胸闷,憋气,胸窝疼痛难忍,经吸氧或服硝酸甘油后,逐渐缓解。目前仍有胸闷、气短,心窝部不适,心跳较快,饭后脘腹闷胀不适,烦躁,失眠等症。诊见舌质红,苔薄白,脉沉涩略数。证属心肾阳虚,气血瘀滞。治宜补肾养心,活血通络,佐以行气健脾。

处方:

何首乌15g、山药24g、杜仲12g、桑寄生12g、当归12g、白芍12g、生熟地各9g、薤白12g、瓜蒌15g、远志12g、橘络9g、大腹皮12g、麦门冬9g、白术15g、煨草果12g、炒酸枣仁30g。

水煎两遍,分两次温服。

二七粉2.4g、川贝3g、朱砂0.6g、號拍2.4g。

共研细粉,分两次冲服。

三七粉31g、冬虫夏草24g、红花31g、川芎18g、当归18g、薤白18g、橘络15g。

上药共捣粗末,用白酒500g,浸泡两周,过滤,药酒加冰糖90g,溶化,再加水250ml稀释即成。每次服5ml,每日两次。

1月11日二诊:服药6剂,胸闷、憋气大减,心前区痛未发,心跳较前减慢,入晚仍觉腹胀,睡眠不宁,血压较前有波动,为21.3/13.3kPa。舌苔白,脉沉细,数象已减。原汤药方加枸杞子15g,夏枯草15g,厚朴12g,水煎服,煎法同前。

11月19日三诊:药后心率已恢复正常,腹胀已轻,入晚仍偶觉胸闷,心口处阵发性灼热,血压20/13.3kPa,舌苔白,脉沉细。原方去何首乌、厚朴,加山栀9g,珍珠母37g,黄精12g,菟丝子31g,水煎服。煎服法同前。

1975年2月20日随访:诊后服汤药10余剂,配服药酒,胸闷、心前区痛、憋气等症状大有减轻,精神睡眠均好。目前仍在继续服药中。

例2毕某,女,42岁,1958年4月21日初诊。

3年前发现高血压,一般持续在18.7/12kPa以上。1年前,因突然心前区痛、心慌、气短赴医院检査,诊为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经治疗后好转。但经常于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时胸痛发作,气短,呼吸困难,甚至需吸氧上述症状才能逐渐缓解。近日来发作频繁。时感头晕,乏力,烦躁,失眠,大便稍干。诊见面色黯黄,形体肥胖,舌苔薄黄而后部微厚,脉沉细弱。证属心肾不足,痰浊瘀血闭阻经络。治宜养心补肾,健脾豁痰,行血活络。方拟:

炒麦仁24g、茯神9g、天门冬9g、莲子9g、远志9g、薤白12g、当归9g、红花15g、石斛12g、橘络9g、白术9g、鸡内金9g、生杜仲12g、海藻9g。

水煎两遍,分两次温服。

银耳2.1g西洋参1.2g、琥珀0.6g。

共研细粉,分两次冲服。

4月30日二诊:服药6剂,心前区痛明显减轻,仍略胸闷。舌脉同前。原方加瓜蒌12g,半夏9g,水煎服。煎服法同前。

5月27日三诊:上药服20余剂,症状明显减轻,已有10余天未发病。平时略感胸闷,睡眠仍欠佳,舌苔正常,脉沉细。原方加山栀皮6g,白豆蔻6g,水煎服,煎服法同前。

例3陈某,男,37岁,1961年2月21日初诊。

几年来常感心前区闷痛不适,时轻时重,经医院检査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近年来发作较频,疼痛较前加剧,时觉心前区隐痛不适,有时左下肢也疼痛。口干而苦。诊见面色暗红,舌质红,苔白,脉沉细涩。证属脾肾阴虚,心血不足,瘀血痰浊阻闭经络。治宜养阴和血,豁痰行瘀开窍,通经活络除痹。方拟:

炒枣仁18g、柏子仁9g、黄精9g、半夏9g、枸杞子9g、豆豉9g、石斛9g、天花粉9g、橘络9g、连白9g、元胡12g、千年健9g、白芍9g、合欢皮9g、石菖蒲9g、麦门冬15g、全瓜蒌12g。

水煎两遍,分两次温服。

西洋参1.8g,琥珀0.6g,共为细粉,分两次冲服。

3月9日三诊:服药6剂,口干,胸闷,心前区痛,腿痛等症状均较前减轻。近日口角糜烂,舌尖红,苔白,上唇小水疱一簇,脉同前。原方加山栀12g,水煎服,煎服法同前。

1961年3月27日三诊:服药6剂,口角糜烂及口唇疱疹均消,胸前闷痛已除,腿痛已减轻,但走路略多仍感疼痛。舌苔正常,脉沉细。原方去山栀,加鸡血藤12g,当归9g,虎骨胶5g,丹参9g,水煎服。煎服法同前。

另宗前法配丸药一料服用。方拟:

炒枣仁37g、山栀31g、石斛37g、柏子仁62g、黄精37g、枸杞子42g、麦门冬31g、天门冬31g、淡豆豉37g、红花24g、橘络31g、千年健31g、半夏24g、西洋参37g、茯神31g、菟丝子37g、白豆蔻24g、琥珀18g、三七粉31g、炙乳香31g、炙没药31g、银耳37g、十大功劳叶37g、血竭31g、冰片1.2g、细辛1.5g。

上药共为细粉,用豨莶草62g,鸡血藤93g,丹参93g,桑椹124g,煎水,取浓汁,与药粉共打小丸。每次6g,每日3次,饮后服。

6月24日四诊:服汤药数十剂及丸药两料后,心前区痛未再发作,腿痛亦愈。舌脉已正常。嘱继服丸药,以资巩固。

例4王某,男,54岁,1973年12月13日初诊。

阵发性胸闷,憋气三四年,劳累,上楼时更加明显。1年前开始,常在阵发性胸闷的同时伴有剧烈疼痛,有时休息后可自行缓解,1年来曾发作二三次,医院检査诊为冠心病、急性冠状动脉机能不全。病后自觉心情烦躁,睡眠不宁,多梦,有时为阵发性汗出,饮食一般,消化尚好。诊见体胖,面色红润,舌苔薄白,脉沉细涩。证属心气虚弱,血瘀痰浊阻闭经络。治宜益气养心,行瘀豁痰通络。方药:

炒酸枣仁43g、黄芪15g、枸杞子15g、柏子仁12g、薤白12g、瓜蒌15g、远志12g、百合15g、五灵脂15g、元胡12g、豆豉12g、橘络12g、生牡蛎18g、白术15g、砂仁12g。

水煎,分两次温服。

三七3g、琥珀1.5g、天竺黄1.5g、冬虫夏草1.5g。

共为细粉,分两次冲服。

药酒方:

当归15g、川芎15g、人参15g、红花12g、冬虫夏草18g、橘络15g、薤白15g、三七24g。

共捣粗末,以好白酒500ml浸泡两周(每天振荡数次),过滤后,药酒加冰糖90g,溶化,再加水稀释一倍,放瓶中。每次服5ml,每日3次,饮后服。

半年后随访:服用上药10余剂后,症状减轻,持续服用药酒,并配合体育锻炼。半年来心前区痛未发作,现仍在继续服药酒。

例5雷某,男,53岁,1972年6月22日初诊。

患高血压病3年多,血压一般持续在21.3/12kPa左右。于两个月前的某日中午,突然胸闷,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冷汗淋漓,继之失去知觉,急送医院,经心电图检査诊断为急性后壁心肌梗塞,入院治疗月余,好转出院。现仍感心慌,胸闷,活动多则下肢浮肿,苔薄白,脉沉弱细涩。证属心肾两虚,血瘀痰浊闭阻经络。治宜补肾养心,行瘀豁痰通络。方拟:

生地15g、丹皮12g、山茱萸12g、桑寄生18g、川牛膝15g、夏枯草15g、珍珠母31g、远志12g、瓜蒌15g、薤白12g、陈皮12g、山药24g、丹参15g、当归12g、鲜玉米须31g。

水煎两遍,分两次温服。

9月6日二诊:服药20余剂,活动量较前增加,胸闷心慌减轻,下肢浮肿也有好转,饮食、睡眠如常。目前除略感轻微头晕外,无明显不适。舌苔脉象如前。原方去山茱萸,加枸杞子12g,海藻15g,菊花15g,水煎服。

12月25日三诊:又服药30余剂,胸闷疼痛已消失,血压较前下降,饮食、睡眠均好,近日复査心电图为陈旧性后壁心肌梗塞。血压为20/10.7kPa,舌苔薄白,脉沉弦细。仍守原法略行加减,配丸药1料,以资巩固。

当归77g、远志77g、柏子仁77g、五灵脂62g、山药93g、丹皮74g、生熟地各46g、枸杞子62g、何首乌93g、元胡62g、陈皮77g、薤白93g、瓜蒌124g、白术(土炒)93g、砂仁62g、白芍77g、女贞子77g、菊花74g、桂圆肉77g、炒酸枣仁93g、莱菔子(炒)74g、炙甘草62g、上药共为细粉,用玉米须93g,桑寄生248g,夏枯草248g。

水煎两遍,过滤取浓汁与上药粉共打小丸。每次9g,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胸痹心痛卷》
2
本条ID:15207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