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张志雄(1916〜),第二军医大学上海长征医院主任医师。根据急性心肌梗塞病人胸骨后剧烈持久和固定性疼痛的常见主证,说明瘀阻心脉为基本病理病机。但由于病人体质不同,故有不同的表现。本组病例按辨证分型,可见有瘀血、痰浊同见的瘀浊型(共)16例,正不胜邪的气阴两虚型(早期3例,由其他型逐步转变而成的3例,共6例),瘀浊化热的阳明腑热型(1例),瘀浊痹阻心脉的痰浊型(1例)。
一、气滞血瘀
例1田某,女,63岁,住院号108629。
患者在1966年体检时发现高血压,伴有头痛、头昏,血压最高达29.3/14.7kPa,间断服复方降压片尚可控制症状。1976年开始经常发病,心前绞痛。发病前1日,下午饱餐后上腹部疼痛如绞,曾用阿托品等无效,第二天上午阵发性绞痛加剧,伴呕吐、便秘。两次急诊,以腹痛待查入院。体检:体温38℃,脉搏72次/分,血压21.3/13.3kPa,精神差,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率72次/分,心尖区可闻I级收缩期杂音,A2=P2,剑突下触痛明显,心电图ST:Ⅱ、Ⅲ、aVF抬高0.2〜0.4mV,Ⅱ、aVL、V4V5V6压低0.2〜0.3mV,TV4、V5倒置。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塞。证属真心痛气滞血瘀型。治宜活血化瘀,豁痰通络。
二诊:服药7剂,心绞痛未发作,4天后腹痛消失,精神好转,大便通畅,心电图Q波加深,ST:Ⅱ、Ⅲ、aVF接近基线,T波倒置变浅。
符合心肌梗塞演变期。原方不更动,继服7剂。
三诊:2周后偶有胸闷憋气,指末不温,脉细无力,苔厚腻虽化,舌质仍偏红。属于气阴两虚之证。宜益气养阴,化瘀通络。
处方:
张氏认为,心肌缺血坏死,与气滞血瘀的理论是相吻合的。所用丹参、川芎、益母草均有祛瘀生新之功,川芎为血中之气药,走手足厥阴二经,能增强活血之效。如心痛甚者,加失笑散(吞服)、瓜蒌、半夏、川朴、枳实以豁痰化浊,理气行滞。心肌梗塞病人在进入恢复期时,往往表现为阳损及阴、阴损及阳的阴阳失衡状态,因此后期多以益气温阳的方法来调治,通常以生脉散为主方,其中以南北沙参养肺胃之阴,麦冬除滋养心营之外,尚有兼清胃热之功,五味子为收敛之品。该方一补、一清、一敛,恰到好处。桂枝一药,温经通阳有独特之功,配生地黄滋养心液,又可免除桂枝之温燥。
二、阳明腑实
例2唐某,男,47岁,工人,住院号109705。
3年前发现高血压,一般在17.3〜20/12〜13.3kPa,伴头昏失眠、头痛,服复方降压片可以控制。今年2月发生心前区疼痛,未经治疗而缓解。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胸骨后压榨性疼痛,1日发作数次,每次3〜5分钟,在原单位医务室诊为胃炎、胃痉挛,服阿托品、普鲁本辛等药均无效,当天来院急诊。疼痛呈持续性,且阵发性加剧,向左肩背部放射,上腹部胀痛,大便干,头昏,心慌,气急,出冷汗。体检:体温37.5℃,脉搏76次/分,血压16.5/11.2kPa,神志清,口唇、指、趾无紫绀,心界不扩大,第一心音减弱,律齐,无病理性杂音,A2>P2,肺部阴性,剑突下压痛。心电图:急性前壁心肌梗塞,其中ST段α2抬高0.5mV。胸闷憋气,胸膺两乳间疼痛,心痛彻背,头昏心慌,出冷汗,上腹部胀满不适,大便干,脉弦数,舌质红,苔黄腻。证属阳明腑实。治则:攻里通下,祛瘀化浊。方拟:
二诊:服药后诸症大减,脉转弦滑,舌质较润,黄腻苔较前已化一半,复查心电图符合心肌梗塞演变期。处方用药当予养阴益气,化瘀通络,稍佐调理脾胃之药。服14剂,病情稳定。
本病例初期表现为胸闷憋气,其后心痛彻背,胸膺间疼痛,上腹部胀满,大便干,结合脉证舌象分析,脉弦主痛主实,滑为痰浊,数则有热,舌质红苔黄腻,证属痰浊胶结,痰热互阻腹中,故从阳明腑证治之。以大黄、枳实、厚朴通腑泄热,瓜蒌、半夏、菖蒲化痰祛浊兼通心气,丹参、失笑散和营理气止痛,黄连、吴萸和胃降逆,投药7剂,诸症减轻。总之六腑以通为用,阳明腑证非通不治。但一味攻下通腑易伤正气,因势利导,在病情稳定、诸症轻减,处于恢复阶段,当以益气养阴,兼顾脾胃之气,方能达到巩固疗效之目的。
三、痰浊痛阻
患者于1972年发现高血压,一般在17.3〜18.7/13.3kPa,时感头昏,1973年查血脂偏高,1975〜1979年曾有2次心绞痛发作,但心电图阴性。近来工作较忙,在入院当天中午与他人谈话之际突然胸骨后闷痛,冷汗,右手发麻,约持续10分钟左右,经用硝酸甘油含片后疼痛缓解,但4小时后又有类似发作,伴呕吐,入院治疗。体温37.5℃,脉搏60次/分,血压24/12kPa,形体肥胖,神志清,精神差,唇无紫绀,心界不大,心音低钝,律齐,A2=P2,腹部无异常。心电图示急性前壁心肌梗塞。中医初诊:胸闷憋气,胸痛,痛有定处,脉弦,舌质胖暗,边有齿痕,苔黄腻。证属真心痛,痰浊痹阻心阳。宣痹通阳,豁痰化浊。
处方:
2剂。
二诊:药后胸闷憋气改善,胸前区疼痛已止,脉弦,舌质仍淡胖有齿痕,上述方药有效,续服7剂。
三诊:心前区疼痛未再发作,但仍时有胸闷憋气感,仍属瘀阻,心阳不振,续服上方治疗。
四诊:服上方7剂,症状消失,复查心电图示心肌梗塞愈合期。按脉虚细,指末不温,舌质润,苔面薄腻根部厚腻。益气温阳,化瘀通络。方拟:
熟附块桂枝黄芪益母草丹参川芎半夏瓜蒌苍术甘草大枣服药7剂,带方出院,门诊随访良好。
本病例抓住胸痹心痛,以不通则痛为主进行治疗。以瓜蒌、半夏、厚朴、枳实宽胸理气化浊;益母草、丹参、川芎等根据药理研究有明显的扩张冠状动脉作用,可使局部血流增加,改善供血和供氧,达到宣痹通阳目的,使被损病灶逐渐恢复。但欲善其后,还得补其不足。根据中医治病原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辨证和辨病相结合,先以益气温阳,待阳气来复后,当加入化瘀通络之方药,非此法难以收效。
四、心阳暴脱
例4陈某,男,64岁,工人,住院号108309。
高血压病史15年,近两月来反复发作心前区疼痛似刀割,全身冷汗,活动及劳累加剧,地段医院诊断为冠心病。来院当天复査心电图为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中医会诊:患者体型肥胖,心前区疼痛如刀割,全身冷汗淋漓,大便干,脉沉细,舌质紫暗,舌边缘有瘀斑,苔白腻。证属真心痛,阳微厥逆,气滞血瘀。宜回阳救逆,活血化瘀。
处方:
服药后症状明显改善,守方不更,再进3剂,复査心电图为前壁心肌梗塞演变期。舌暗转润,苔腻亦化,即改用益气养阴,化瘀祛浊方法以善其后。
目前治疗心肌梗塞均强调心脉瘀阻,而发为心痛。张氏体会其变证临床亦有所见:有不诉心痛而见脉象衰微,或结代者,有见腹痛发热似为阳明腑证者(如例2),有神志昏迷者,有痰蒙心窍之中风者。此等变证的辨证施治实为复杂,若掉以轻心可误人命。若能抓住要点,亦可通过蛛丝马迹,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脉者血之府,诸血皆注于心,心主身之血脉。因此对急性心肌梗塞的辨证,脉诊非常重要。不论其症状变化如何,其脉必有异,病人或可有自觉,医生或有所见,或弦,或细,或细微,如例2脉弦数,例3脉弦,例4脉见沉细。
痹阻为本病的根本,不通则痛,则涩,则昏,则热,故临床见症或搏于心脉,发为心痛,或阻于络脉则脉象衰微,或结代。瘀阻阳明化热而成胃家实,痰瘀窍闭则神昏,若原无痰饮或新无外感而突然发病、来势凶险者,则应想到本病之可能。
中年以上患者,或素有心痛,或有肝旺,或有咳嗽,或无他症,突感不适,而症状复杂,一时难辨者,则责之于心,而心病之多见而危重者为真心痛。
辨证分型和预后:经过21个病例的临床观察,张氏发现急性心肌梗塞病例,早期表现为单纯瘀血或痰浊交阻的瘀浊型者,较早恢复,预后较好。表现为气阴两虚者,病情较重,预后较差。而表现为心阳暴脱或亡阴亡阳者则最为险逆。
治疗冠心病可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张氏认为,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病之大法。正如上述,急性心肌梗塞以瘀阻心脉为其根本,但变证较多,症状复杂,不要根据西医诊断本病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一味尽用活血化瘀药。应该对各种病人各种变证,辨证论治。或回阳救逆,或养阴生脉,或化痰开窍,或急下阳明。对西医的病理,既要参考,又不可拘泥。
以中医中药为主,治疗本病,特别是对于抢救危笃病人,中西医应紧密合作,互补长短。但要认清中医对本病有很好的疗效。要发掘和汲取古今经验,敢于砥柱中流。现代西医治疗本病的常用药如静注复方丹参,口服冠心苏合丸、苏冰滴丸、救心丹等,都是中药制剂。至于针剂活血化瘀的应用,其止痛、扩张血管的作用已为实践证实。四逆、生脉之剂救治休克也获较好疗效。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例如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病人,按辨证应属亡阳证,急宜回阳救逆。若一味应用活血化瘀,则常会加重亡阳证候。对于气阴两虚的病人,张氏体会活血化瘀而不加益气养阴之品,预后则更差。可见标本缓急之辨的重要性。
中医传统服药方法是“急以煎剂,缓以丸方”。中医的水煎剂处方灵活,应用方便,收效迅速,为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所常用。传统的苏合香丸、牛黄至宝丹、安宫牛黄丸等药,在急救险逆证时,作用也很明显。有些医家救治本病应用中成药片,量不过3〜4片,疗效如何,不敢评价。
(朱秋琴 整理)